关于在高校“概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教好高校“概论”课的前提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和稳定兴趣是三个主要环节,目的在于使其兴趣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概论”课教学 学习兴趣 交流机制
  [作者简介]叶长德(1966- ),男,安徽蒙城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邓小平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研究。(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74-02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文化多元化和交融化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趋利性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和政策等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多年的公共理论课教学,使笔者感到高校教师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笔者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上好第一次课,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主体对特定的认知客体所产生的具有倾向性、选择性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主体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其体验到情感上的满足而产生。主体的兴趣不只是关心认知客体的表面,每个主体都会对其感兴趣的对象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执著的心驰神往。高校“概论”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众所周知,不少大学生把公共政治理论课看做是大道理、大课堂、大汇合的“鸡肋课”,对之学习兴趣不浓。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思维定式或错误观念,使之相信在社会生活中许多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大道理要管小道理,把他们认为是无趣的“鸡肋课”变为有营养价值的“鸡汤课”。笔者认为,上好第一次课,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前提。
  在学生第一次学习“概论”课时,笔者首先播放了歌曲《东方红》和《走进新时代》的部分内容;其次,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歌中唱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他是怎样为人民谋幸福的?为什么中国人民唱着《东方红》能当家做主站起来?毛泽东一生有哪些丰功伟绩和不足?他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用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打开学生求知兴趣的闸门。当学生轮流发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时,教师及时引导,提出问题:你对毛泽东的一生有哪些了解?当发现许多学生回答知之甚少,要求今后多播放这方面的教学影片时,笔者选取播放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学生兴趣顿时盎然起来。在学生观看纪录片时,笔者从他们全神贯注的状态中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思绪随着毛泽东的人生轨迹在飞扬,毛泽东思想已进入了他们的头脑。播放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受。后来,笔者在批阅学生的作业中发现,许多学生通过课后阅读教材已经较好地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内容和历史地位,这正是笔者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笔者仍然用相同的做法:首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的部分内容;其次,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歌中的那位老人是指谁?在南海边画下的一个圈是什么含义?1979年和1992年的春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什么中国人民讲着春天的故事就能富起来?那位老人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我们是如何走进新时代的?走进新时代后,我们面临哪些挑战和难题?靠什么来解决这些挑战?同样,当学生轮流发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时,教师及时引导,提出问题:你对邓小平的一生有哪些了解?当发现许多学生回答不甚了解,要求今后多播放这方面的影片时,同样,笔者选取播放大型文献纪录片《百年小平》,学生的兴趣依旧盎然。播放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受。后来,笔者在批阅学生的作业中同样发现,许多学生已经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精髓和历史地位,并提出了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二、带题进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
  
  对教师来说,每学期上好第一次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地讲,这并不是难事,但是,要上好每一节课,培养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这就比较难了。这不仅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更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点,并能把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地引导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来。人的兴趣不管是什么,都是以其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人们需要什么就会对什么产生兴趣。因此,在每学期的第三或第四周,笔者就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并将其记入平时成绩,因此,学生都能认真对待。通过整理,笔者发现学生的要求和兴趣大多集中在以下方面:多讲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用理论解释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多组织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多讲与考研有关的问题;与各类考试有关的问题等。针对学生的这些要求和建议,笔者采用了“带题入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所谓“带题入堂”就是指每一次上课前都合理设计与教学目标和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悉心设计的有关问题开讲,引起学生的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然后归纳学生观点,用理论来释疑,达到传道与解惑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联系实际,紧扣大纲和教材设计问题。当代大学生在相对富足的环境中成长发展,其特点是追捉时尚迅速、喜欢“追星”而又依赖成性;自我意识强、关注现实而不愿被改造;创新意识强、敢于接受挑战,有主见而又藐视权威,从而形成“什么都不相信,只信自己”的否定他人的极端怀疑性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缺乏正确思想引导时,又极易导致缺乏对现实的深层认识、迷失方向、误以为自己就是“新知识”“新思潮”的代表。如教学邓小平理论时,笔者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命运问题?你的依据是什么?在学生的发言中,不少学生的认识有失偏颇,其观点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同和接受。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目标进行辩论和论述归纳。笔者首先引用了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什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满足需要,紧扣考研设计问题。学习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用大学生自己的话说,就业压力增大后,考研也成为不少大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笔者收集了这方面的试题。如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章时,笔者提出了过去考研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2)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在讨论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回答,教师强调要辩证思维,要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和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任何割裂他们的关系,片面地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从而把学生的认识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
  关注社会热点,紧扣学生设计问题。当代大学生视野比较开阔,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对社会热点高度关注。一些新现象、新事物、新观念尚在萌芽状态,他们已觉察到并付诸行动了,但是忠诚度不高,善于变化,追求新异,往往考虑感觉到的东西多一些,而不去或不愿去知道如何深刻认识和分析这些新现象、新事物,从而造成孤立片面地认识和思考问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在不同的章节,依据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设计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辨明是非。
  
  三、建立师生交流机制,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在于使其兴趣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系统地去学习某一门知识,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完成当前的活动和工作。持久性的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坚定意志的倾向性活动,能使人把某一项工作坚持到底并取得成就。就大学生来说,稳定其学习“概论”课的兴趣,不仅要使他们知道是什么,而且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不仅要求他们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学会思源、学会回报。因此,教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思想情感和理论观点,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建立师生交流机制,对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与学生及时交流、经常交流可以把党和国家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信息,反复作用于学生的信息系统,作用于学生的理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引起其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内容构成的变化,引起其情感和意志的变化,从而产生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与维护。这些变化通过学生的言行表现出来,使其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范式或习惯。
  建立师生正常的交流机制。师生正常的交流机制包括课堂交流、课后交流、作业交流、谈话交流和个别问题指导交流等,这些交流可以拉近师生情感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克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古板教学模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师生之间的经常交流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了轻松的教学氛围,能使教学内容突破时空的限制,吸引和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和思想共鸣。笔者感到建立师生正常的交流机制可以使人眼界得到开阔,知识得以丰富,智力得到开发,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这大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条件。
  建立师生网络交流机制。网络交流机制包括手机短信交流、网上邮件交流、网上在线交流等。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文化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熟悉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特点,希望在网络上汲取和接受更多的信息,探寻未知领域,满足知识储蓄的欲望。网络时代的先进手段与信息的便捷传播,也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快捷性、个性化和超地域性等特点,也拓展了“概论”课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方式和手段,提高了师生信息交流的质量和能力,为师生交流机制提供了创新和改进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师生信息交流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能够在网络上建立师生交流机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影响他们的思想、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如:笔者在上课时把自己的邮箱地址、手机号码和博客地址等告诉学生便于建立网络交流。后来,很多学生通过短信、邮件和聊天等方式,向笔者咨询和提出考公务员、考研、就业与学习生活等问题,及时与他们交流答疑。
  总之,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和稳定兴趣的做法探索,为笔者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找到了新的理念,使“概论课”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实实在在的抓手,丰富了笔者从事高校“概论”课教学的做法和经验,孰是孰非,让实践评说短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2]金庆昕.网络媒体对我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3]刘刚.谈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
其他文献
在控制过程中,采用有记忆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能够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较小的保守性。采用带有状态不确定项的T-S模糊系统描述非线性控制系统,通过设计有记忆模糊反馈控制器
为了评估风险行业工人生命价值,为制定工伤亡赔付标准提供重要依据,在支付意愿法评估风险行业工人生命价值的基础之上,构建DEA 生命价值评估的数学模型。设计双边界二分式调查问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辩证的过程,声乐教学的过程一样存在着这种辩证关系。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歌唱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辩证关系。
实训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方法以及如何着重处理几种
针对医学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现状,提出建立本科生科研能力系统化培训的方案,总结了该方案的初步实施成果。
民办高等医学教育作为我国医学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获得一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分析我国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现状及其深层发展空间的基础上.从政府宏观协调、民办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社会支持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民办医学院校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章旨评议高职学生常用搜索引擎Google,从Google的优缺点、检索功能、检索特性、检索结果及范围等方面详尽的阐述了Google搜索引擎,使高职学生从宏观上掌握搜索引擎Google。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商业零售业将面临着冲击和影响.对此,须从形象优势、理念优势、战略优势、业态优势、规模优势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拟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正】 我们分析一个句子,不仅要从语法上弄清它的句子结构,而且还要揭示句子的深刻含义。鲁迅先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有两个极为复杂而精彩的句子,它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迫切需要加强临床肿瘤学教育。我校在医学本科生中开设了临床肿瘤学选修课程,通过提高认识,精心挑选教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