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队技术状态持续效用的理论解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提出了运动队技术状态概念,对技术状态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运动队技术状态是运动队比赛获胜的源泉,阐述了运动队比赛获胜的微观机理,并从创新能力、训练能力、竞赛能力和运动队成长方面分析了运动队技术状态与运动队比赛获胜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通过运动队技术状态的优化提升,才能保证运动队获得持续的比赛胜利。
  关键词:运动队;技术状态;持续效用;理论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132-04
  Theoretic Analysis on Continuing Effect of Sports Teams’ Technical State
  
  WANG Hongzai,LIU Hu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aining Centre,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literature including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team’s technical state, the concept of sports teams’ technical state,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key point of winning games,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And the microcosmic mechanism of sports teams’ winning in games is illuminated.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teams’ technical state and their winning in games is analyzed carefully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training capability, competing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team’s growing process. It is considered that sports teams’ technical state is a dynamic circulation.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state is a guarantee for sports teams to continue their victory.
  Key words: sports teams, technical state, continuing effect, theoretic mechanism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如何保持这种竞技状态的优势,持续获得比赛的胜利,回顾近年来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操作,我们发现理论型学者与技术型学者之间存在着宏观思维与具体操作之间的差异。
  以田麦久、刘大庆、胡亦海、刘建和等为代表的理论型学者认为,运动队比赛获胜主要是外生的。其观点表现在:运动队比赛获胜是由运动队所处的竞赛结构与竞赛机制等因素决定的。但是以张英波、唐建军、冯本余、张廷安、练碧贞等单项为代表的技术型学者认为,运动队的比赛获胜并非主要来自外部竞争力量,更多的是来自运动队自身,认为运动队是教练、队员的观念、技术、战术、技能、体能、心理等一系列因素的集合,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用途,使得运动队比赛获胜依赖于运动队所拥有的一系列因素,特别是在体能保障下的技术、战术、技能因素。
  实际上,并非所有因素都可以成为运动队比赛获胜或取得最佳成绩的源泉,在竞争激烈的比赛场上,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比赛氛围的激发而获得。运动队的比赛获胜也可来自队员位置的配备,技、战术开发与各因素利用的能力。随着对隐藏在能力背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运动队是一个技术主导系统,他是由不同层次的运动员组成,决定运动队能力的是这些运动员掌握的技术,其实质是运动技术的获取、转化、共享和运用的过程, 运动队的比赛获胜来源于运动队拥有的独特性技术,是运动队内生的资源和能力的积累,由此形成了以运动技术为基础的运动队训练比赛理论。
  在运动队技术与比赛获胜的关系上,如果把运动队技术当作各个队员技术的总和来进行研究,难以解析运动队获取比赛获胜的微观机理。如果从某一个运动因素视角来研究,很难从整体上把握住运动队技术的总体属性。因此,我们在此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运动队技术状态,认为运动队技术状态是运动队比赛获胜的源泉,并以此分析运动队获取比赛胜利的微观机理。只有运动队技术状态的不断优化、提升,才能使运动队获得持续的比赛胜利,最终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即体现出运动队技术状态的持续效用。
  
  1 运动队技术状态及其特征
  
  运动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身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他是运动队中各个队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比赛要素,是运动队获取最佳运动成绩的重要来源,使队员在竞赛场上保持比赛获胜。随着比赛的频繁与科技手段的发展,运动队的隐含技术转变为显性技术,竞争对手能够模仿并学会曾经难以掌握的核心技术,导致运动队将无法获得持续的比赛胜利。因此,分析运动队技术与运动队比赛获胜形成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1 运动队技术状态的概念及内涵 运动队的技术状态是全队队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技能、技巧状况,是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并准确、熟练、协调地完成动作,获得理想效果的态势。
  基于“结构- 行为- 绩效”理论,我们认为运动队技术存量、技术水平、技术结构、技术分布是运动技术的四个基本属性,而运动队的技术状态是运动技术基本属性的总体体现。
  技术存量是指特定时段运动队的各种类型技术的总量,是每个队员自身、队员之间、队员与设备(场地、器材、护具等)及队员在全队中所有技术的总和,是队员在训练、比赛中经验的积累,它反映了运动队运用技术的能力和潜力,体现了运动队的竞争能力。运动队技术存量是运动队技术积累的结果,依据项目与对手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非对抗性(个人、集体)项目的技术,是通过身体动作、集体造型表现技术,体现设计、组合、衔接及程序化技术;对抗性(个人、集体)项目的技术,是通过身体动作、头脑反应、集体配合表现技术,体现经验、应变及配合战术。
  技术水平代表运动队某种类型技术相对的先进性或优劣,主要取决于队员的实力,体现运动队拥有技术水平的高低,并反映在运动队的成绩上。技术水平高的运动队所表现的动作比低水平运动队表现出的动作质量要高。运动队的整体技术水平是一种累积的结果,不同运动队的技术水平具有差异性。
  技术结构是各种类型的技术在运动队内部的技术总量所占的比例。运动队技术是各个队员自身能力及他们之间配合能力的体现。由于不同运动队的技术结构不一样,产生了运动队的差异性,造成了运动队使用队员与战术安排的不同,使得运动队的技术创新、战术运用、参赛方式、竞赛成绩、获得名次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比赛胜利。不同类型的运动队由于获得的成绩不同,那么对技术的类型要求是有区别的。运动队在准备比赛时往往是通过战术设计原则运用各种技术类型的队员,因此运动队最需要的是有特点的技术,而不是一般的常规技术;而对一些有特色战术的运动队来说,运动队更希望获得有价值的、在经验基础上的技术运用能力,战术中的技术运用则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分布是运动队的不同位置队员所拥有的技术状况。技术在运动队中的分布取决于运动队特点、技术流派、战术设计等诸多因素。一个运动队往往是由多个不同位置的队员构成,这些队员要紧密协作。而这些队员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动作目的也不相同,所要求的技术类型是不同的,如前锋要求攻击技术要强,但是不能缺乏其它的技术。合理的技术分布使得运动队在执行战术时,各位置间的队员易于协作、交流、配合,使技术运用能力得以加强。
  因此运动队的基本属性呈现动态性。这种动态变化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训练、比赛及教练、队员的引进。由于运动队技术、战术创新的方向并不是随机的新技术的积累,而是以针对对手的特定方式,把关联的和熟练的技术转化为程序化的、富有针对性的、隐形的运用技术过程,运动队的这种训练、比赛功能,就成为实现技术存量、技术水平、技术结构、技术分布之间顺利互动转化的保证。
  运动队的基本属性存在着相关性。某一个属性的转化会影响到其它属性的转化,技术状态的持续效用也由此显现。技术存量的增加,无论技术水平是高或低,都会改变技术的结构及技术的分布,当队员掌握的技术动作数量增加,自然会引发技术创新和战术创新,从而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的来源,可能是因为从外部学习、引进了新的技术或者自发演化出新的技术,导致技术存量的增加,同时改变了技术的结构及分布。技术结构的优化,促使运动队的不同类型的技术在运动队内部重新组合与分配。对于技术存量来说有可能是减少的,但减少的是对运动队没有用的技术,而增加的是对运动队提高成绩有用的技术。不同类型的技术水平产生了变化,从而与其它类型的技术水平相匹配,改变了技术分布。通过训练、比赛或从外部引进新的技术,都会增加技术存量,也会改变某一位置的技术水平,同样改变技术的结构。
  1.2 运动队技术状态的持续效用特征 对于已经获得奖牌的运动队来说,运动队的技术状态随着其它各队的关注、自身队员的更替、新的技、战术引进等因素影响,会相对减弱。要想再次获得比赛的胜利,保持技术状态的优势,就要在技术存量、技术水平、技术结构、技术分布进行优化、提升训练,这样才能体现出运动队技术状态的持续效用。
  运动技术的基本属性转化会促使运动技术状态发生变化,运动技术状态的持续效用可以分为优化和提升两种。运动技术状态的优化是由某个基本属性的量变引起的,使得基本属性间更为合理、匹配,导致技术状态在层次内的转化;技术状态的提升是指基本属性的突破性的质变,引起的技术状态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进化。训练、比赛可以优化和提升运动队的技术状态,但这是一种累积的过程,往往具有时间的滞后,从外部引入教练、队员及技术同样可以优化和提升运动队的技术状态,使运动队获得持续性获胜的优势。
  技术状态是该运动队所特有的,很难较好地应用到其它结构不同的运动队中,具有不可复制性;技术状态通过队员的学习、训练与积累才能获得,不可能瞬间形成并调整,是一种积累性与储备性的概念;积聚而成的技术状态是由运动队各个位置分工不同的队员与队员间协作、交流及默契配合产生的,在运动队各位置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很难从外部获得,具有稀缺性。
  技术状态并非是基本属性的简单加总,单个基本属性只能反映某种竞争优势,不能反映出运动队的比赛获胜必然,只有综合起来才能显示出运动队的比赛获胜。运动技术状态的每一个基本属性决定运动队的某些能力,都可能对运动队比赛获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各种属性要配置合理,这样也就是说运动队技术状态要合理,才能发挥出每个基本属性的作用。如运动队技术水平很高,但由于战术安排不合理,不适合竞赛规程与规则的要求,在比赛的过程中,将难以获得比赛胜利。
  
  
  2 运动队技术状态与比赛获胜的微观机制
  
  运动队的技术状态决定了队员的位置、技术运用和战术发挥的能力,运动队的比赛获胜更直接体现在运动队的技、战术运用能力(获胜能力)上,而隐藏在技、战术运用(获胜能力)能力后面的是运动队技术状态。不同的运动队,其技术状态也不一样,正是这种差异性造成了运动队的“异质性”,从而构成了运动队比赛获胜的基础,成为运动队比赛获胜的源泉,决定了运动队的核心竞争力。
  运动队技术状态导致比赛获胜的微观机制为:通过训练达到优化技术状态四种属性(技术存量、技术水平、技术结构、技术分布)的交流、重组、协调、整合,从而提升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与比赛中的创造性发挥。
  2.1 运动队技术状态和创造性发挥能力 运动队要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必须提高技术、战术运用能力和创造性发挥能力。具有运动队独特风格的、方法的、不易为外界获取和模仿的技术体系是构成运动队获胜能力的基础。因此,决定技、战术创造性发挥能力的关键因素应该是隐藏在能力背后的技术状态。提高运动队的技术、战术创造性发挥能力就必须要实现运动队内部的技术状态的提升。
  技、战术创造性发挥是由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构成的,运动队技术状态对技、战术创新的影响是最根本因素。技、战术创造性发挥涉及到了“预测、设计、选择、运用和开发”,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了运动队技术状态的影响。
  技、战术的预测决定于运动队的技术存量、技术水平、技术的结构、技术的分布这些属性,其强弱决定了运动队发现未来机会的能力及应对对手状态的能力。
  技、战术的设计和选择也依赖于运动队的技术状态。对一项技、战术进行设计,一般是依据运动员是否具备这些技术、技术能力、技术潜在的运用价值,决定运动队取得成绩的是未来对手对此技术能否承受。这就要求运动队在设计、选择的时候对对手的技术、战术、竞赛能力等都要有一个预测。预测依赖运动队的技术状态,如果运动队技术存量比较多,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运动队就容易发现战胜未来对手的机会。
  技、战术开发取决于运动队的技术存量及技术水平。技术存量多和技术水平高的运动队比其它的运动队在开发同一种战术的时候,无疑具有优势,能够快速地开发出来。如果一套技、战术非常复杂,需要多个位置合作,那么技术的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技术结构合理才能让技、战术顺利开发而没有时差的耽搁。
  技、战术开发最终取决于对手的技术能力,这就要求运动队具有在赛场上观察对手技术的能力。对手技术的多寡、技术运用的方式及体能变化等都取决于该运动队的技术状态。技、战术的创造与综合运用会形成运动队的场上发挥能力,是一种核心组织能力,对运动队比赛获胜具有积极的影响。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运动技术的基本属性都会对技、战术创造性发挥产生影响,任何一个属性的不合理,都可能造成技、战术创新的失败。也就是说,基本属性必须是相匹配的,即运动队技术状态合理才能保证技、战术创造性发挥的成功。
  2.2 运动队技术状态与训练、比赛能力 训练、比赛的结果是运动队技术状态持续效用的体现。运动队比赛获胜的一个突出表现是运动队的训练、比赛能力,能力是开拓新的比赛获胜的根本。训练、比赛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竞赛所获得的经验中学习;二是指某种专门技、战术的学习,这两种学习的基础都是运动队队员个人的认知学习。训练、比赛能力依赖于运动队的技术状态,从客观来说,每个运动队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各个对手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运动队技术状态的异质性,决定了它们对外部环境及对手状态的反应是不相同的,那么体现出的训练、比赛能力也就不同了。
  运动队训练、比赛能力是运动队技术状态作用的结果。训练、比赛能力是将运动队外部技术在队内进行转化、吸收的能力,使技术内部化、隐性化,为运动队技战术创新力提供了源泉;同时,优化提升了运动队的技术状态。因此,技术状态具有自我转化的性质。
  技、战术具有传统依赖性。运动队的增量技术严格依赖于运动队原有的技术状态,如果运动队技术状态为运动队创造了比赛胜利,那么这种比赛获胜在稳定的环境中随着增量技术的产生得以保持,体现为比赛获胜的持续性。
  运动队技术状态决定了运动队训练、比赛能力的强弱。训练、比赛的基础是建立在原有的技术状态上的。如果运动队的技术存量多的话,容易从外部学习到更多的技术;技术水平高的运动队比低的运动队更易于获取更高的技术水平;如果运动队的技术结构合理,在训练、比赛的过程中,对每一种类型技术的吸收是近于同步的。
  2.3 技术状态与运动队成长 运动队比赛获胜的外在表现是运动队的成长性。对于运动队的成长机理,运动竞赛学认为,“对运动队成长分析,需要将运动队置于竞赛环境中去,形成运动队内部战术活动与竞赛中战术活动的互动”。因此,无论是技术能力的过剩还是竞赛机会的新发现,从本质上都是运动队技术状态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运动训练学将运动队成长描述为运动队的观念、技术、战术、技能、体能、心理等因素在不断积累和发展过程中,通过惯例化把新的技术储存在技战术中,从而提高比赛获胜率的过程。因此说,训练、比赛的提高过程就是对运动队技术状态的开发。运动队内部、外部技术的流动和转化,从动态角度引起运动队技术状态的变化,为运动队成长提供了可能。运动队成长的根本在于运动队技术存量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结构的优化、技术分布的合理化等技术基本属性的转化,促进了技术状态不断优化、提升的过程。
  运动队成长源于不同的运动技术存量,不同类别的运动技术吸附着不同量和质的技术与战术要求,是一种满足运动队技、战术设计与运用的过程并决定其成长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说,运动队技术状况与运动队成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因此,运动队的技术状态跟运动队成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
  运动队拥有合理的技术状态,就可以吸收并保持必需的外部技术,难以言传的默契就可能会通过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技术运用相连接,而外化为明晰的创造性技术、战术发挥,并在训练、比赛时内化为默契配合。更重要的是,运动队内部会自动协调、整合,将某个位置队员的最好做法转移到运动队内其他队员位置上,以增进技术的应用,从而引起各个位置优势技术被充分利用,运动队随之产生成长的动力与压力。
  由于运动队的技术与战术联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技、战术设计、训练与运用上,经常涉及两种以上的技、战术,同时某种技、战术能够运用到多次的比赛中,运动队就往往呈现出多种技、战术共存的现象,就需要具备协调配置各种技战术的技术运用能力。虽然运动队可以解决技术多样化带来的协调问题,但是它又受到队员条件的限制。所以,如果队员技术多样化水平不能与运动队技术多样化程度相匹配,那么运动队成长将会遭遇到瓶颈。
  运动队技术状态为运动队成长提供了内在可能性。技术状态的改变是运动队成长的实现过程,当运动队受到先前的技术状态的约束,难以持续快速发展,只有技术状态中的某一个属性发生了转化,才能改变既有的传统,再获成长,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训练、比赛或是引进新的技术来实现的,通过运动队技术状态的优化和提升,促使运动队的技、战术创新能力得以维持和强化,当这种运动队的技、战术能力逐步积累并增强时,使运动队产生了技术战术精确化和多样化的要求,通过反复的训练、比赛及改变训练比赛的条件等途径继承其原有的战术运用能力,推动运动队的快速成长。
  
  
  3 运动队技术状态优化、提升是持续比赛获胜获得的保证
  
  运动队要获取持续比赛胜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优良的技、战术、良好的体能、优秀的心理、良好的竞技状态。而获取持续比赛胜利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技术的:价值性、异质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同时针对以上的条件应以技术的可运用性、持久性、可转移性和可复制性作为标准。由于运动技术具有隐含性、积聚性、私用性、专门性等特性,使得比赛对手难以模仿和观察,从而获得持续比赛的获胜。但是这些运动技术只能让运动队在短时间内保持比赛获胜,而不能在长期内获得持续比赛获胜,因为运动竞赛发展会不断地使原来的隐含性技术显性化,这样,竞争对手就能够模仿曾经难以模仿的核心技术;另外,竞赛对手可能会另辟途径,来创造出比赛的胜利。如果运动队的技术状态没有演化到一个更高层次,其最终会丧失比赛的胜利。
  与此同时,运动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环境的动态性,如迅速更新的技、战术、日益缩短的训练比赛周期、体能与心理状态的加强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环境的复杂性,如竞赛对手的变化、比赛规则的变化、场地气候环境大变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运动队原来依靠的某些资源或能力来获取持续比赛获胜的基础将逐渐散失。
  因此,运动队持续保持竞赛优势产生的根源应具备的最主要条件应该是———动态性。只有具备了动态性,才能与外部环境的动态性相配备。运动队要想获得持续比赛优势就必须不断地优化和提升自身的技术状态,保持与对手间在技术、战术、体能及心理等方面的异质性。技术状态是运动队获取竞赛胜利的源泉,提升和优化运动队技术状态也就是运动队取得持续比赛胜利的唯一法宝。
  运动队技术状态在短期内可以看作是静态的,某些属性量变可能导致优化;但从长期来看,随着运动队的成长和发展,运动队的技术状态将发生质变,使技术状态得以提升,因而是动态的,这种动态的变化是运动队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演化。技术状态的优化提升,将会保持和加强运动队的训练能力、比赛能力和创造性发挥能力,会使运动队在新的赛季、新的对抗环境中可以持续获得竞争能力,从而取得持续比赛的胜利。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队是无法依赖于某种技术或某种战术来获得长期的比赛胜利的。但是,运动队因为技术状态的优化提升,使得运动队不断创造出连续的短期竞赛胜利,使运动队与竞争对手相比始终处于领先一步的主导者地位,从而取得运动队长期的竞赛获胜。
  运动队的发展过程是在已有的技术状态的基础上,得以成功发展,并将强化原有的技术状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而获得新技术,形成新的战术,并融入原来的技术状态中,对运动队的技术状态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
  
  4 结 论
  
  1)运动队是一个技术的集合体。运动队的技术状态是全队队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技能、技巧状况,是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并准确、熟练、协调地完成动作,获得理想效果的态势。它具有技术存量、技术水平、技术结构、技术分布四个基本属性。
  2)运动技术的优化和提升是运动队技术状态持续效用的特征。优化导致技术状态在层次内的转化;提升是技术状态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进化。
  3)运动队技术状态四种属性的交流、重组、协调、整合是导致比赛获胜的微观机制,通过训练、比赛达到提升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与创造性的发挥能力。
  4)运动队的技术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在循环的过程中,技术状态不断地优化、提升是运动队获得持续比赛获胜的重要保证。
  
  参考文献:
  
  [1] 王则珊,等. 中国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
  [2]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 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 薛岚.篮球运动理论中若干基本概念阐析[J].体育科学,2000(4).
  [6] 余丽华.对抗性竞赛战术意识的理论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7).
  [7] 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
  [8] 刘建和,李林.简论运动技术持续创新过程及其多维支持系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9] 王向东, 张廷安.用哲学的技术观探索足球有球技术的概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
  [10] 李杰凯. 论篮球教学训练中技术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的理论误区[J].体育科学,2008(1).
  [11] 冯本余.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A”分价值与编排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
  [12] 唐建军. 乒乓球战术体系: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及其运用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4).
  [13] 胡亦海,高平.运动竞赛结构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
  [14] 曾萍,蓝海林.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机制和路径[J].中国软科学,2009(5).
  [15] 诸葛伟民.试论运动训练科学范式[J].体育科学,2009(7).
  
  
其他文献
借场地李元山是一个经营电器的小老板。一次他去乡里一家医院看病,发现注射室条件极为简陋,只有几张硬板床和几把木制椅子,尽管注射费只需2元,但 By the venue Li Yuan Shan
[摘 要] “90后”大学生是充满个性、充满想法的群体,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价值选择和评价标准上表现出多元性和双重性。这些变化给诚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何把握“90后”大学生的这些变化,充分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诚信教育,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就“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90后”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读贵刊去年第5期载陈孔屏先生《国共通邮的先驱者——林卓午》一文,获知中国邮界前辈、热衷于国共合作通邮的林卓午先生的事迹,甚感兴趣,特别是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周恩来同志为
日本关于明治外交的评价,尚未形成广泛共识与基本定论,主流观点多予全盘肯定或认同有加,对其失误也仅止于认为明治末期日俄战争之后而非此战之前误入歧途。1957年10月,日本著
张连曾担任福建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省科委副主任。离休后担任省科委顾问、省老区促进会副会长。割不断的台海情结张连,福建安溪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厦门集美学校读书时,就积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世界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跑滑”技术进行了运动学个案分析,旨在探讨以日韩运动员为代表的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跑滑”技术动作的核心问题,
摘 要: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即道德素质、文史哲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大学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特有的特点,除了在文史哲及法律常识方面,单科性体育院系大学生低于普通专业外,其它素质方面
笔者是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30多年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恪尽职守,为人师表,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崇高的师表形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师生的信任和尊重.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学目标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再是强调教师的“满堂灌”。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参与、合作、探究的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参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两点实践策略,即课堂分组讨论和互帮互助学习组。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参与 合作 探究 课堂模式 重要性 策略  一、实施参与、合作、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堂教
摘 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理论探讨,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尤其有助于深入剖析、解决当前大学生择业中表现出的诸多不良心态。借鉴国外早期研究范式保持理论延续性的思路,从大学生择业过程出发,剖析、构建了职业价值观结构的三个基本层面:目的、手段和规则,并据此编制了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的调查问卷。京内七所高校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构想的基本层面关系均达到高拟合度,其在反应因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