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历史专业如何从教学、科研、实践这三个主要方面入手,教学联系区域环境、科研着重区域历史、实践服务区域发展,主动联系地方特色,积极发挥学科魅力,培养出众多具有丰富知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发展,达到学校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开发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
关键词:教学科研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020-01
在当代全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大发展的今天,地方性高校面临着生存压力与发展动力的双重抉择。一方面地方高校受到地理、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限制,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当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智力库,成为区域文化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加速器、推进器。以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为例,探索作为地方高校历史专业如何从教学、科研、实践这三个主要方面入手,主动联系地方特色,积极发挥学科魅力,培养出众多具有丰富知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发展。
1 教学联系区域环境
对于很多地方高校来讲,较为狭隘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会给地方高校带来很多限制,另一方面却也给地方高校带来很多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比如特定地区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可以带给课堂教学更多的教学内容,又如区域环境可以带给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多的选择环境。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改革教学,有助于知识体系的革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陕西理工学院地处汉水上游的汉中市内,1994年汉中市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拥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对于历史专业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源。陕理工历史系紧密联系区域历史,专门安排具有专业研究的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各门区域文化选修课程,如“汉水文化研究”、“两汉三国文化研究”、“西部文化地理”等课程,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在带给学生更多课堂选择的同时培养其对于所处区域环境的兴趣,建立地方高校学生的发展信心,所开设的各门选修课受到普遍欢迎。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加强学生们的实践锻炼,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陕理工历史系很注重实践教学,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资源,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认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历史系通过历史遗迹考察、教育实习等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区域历史发展变迁,教师会鼓励学生尽力使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对历史遗迹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表达知识的主观能动力。
2 科研着重区域历史
陕理工历史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历史研究,一是针对地方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的特色和亮点积极进行地方史研究,着眼于汉中在中国古代史上两汉三国时期的突出地位,结合大量的地方史资料和学校创立的省级研究单位—— “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的有利条件,指导学生进行蜀道文化、两汉三国文化研究,使学生更为清楚地了解上学所在地的历史发展变迁和历史重要性,同时可以帮助培养学生改变传统的整体研究的思想,建立起地方史研究的概念。
二是针对所在区域城市的发展延徙过程进行城市史研究,着眼于所在区域城市的变迁历史,结合当今城市的发展现状,指点学生研究汉中市及相邻的安康市、西安市的城市研究,从在校大学生角度提出有关城市规划和城市形象定位的论证和设计,参与到现实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城市史研究中,可以使学生的科研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是引导学生在当代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参与到经济研究中,针对所在区域的各种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经济史研究,着眼于区域经济的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命脉建立的过程,结合区域传统的经济发展历史,从事城市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尤其是在当前汉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对汉中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3 实践服务区域发展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从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开始,陕理工历史系师生就将区域历史科研服务紧密联系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从教师到学生,先后有多人次参与汉中市“汉文化研讨会”、“紫柏论道”学术讨论会、“史记·司马迁学术研讨会”、“蜀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魅力汉中论坛”等多层次学术会议,师生提交大量有建设性的学术论文积极参与汉中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为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宣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能培养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的创新型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和应聘找工作、就业期间都能够凭借卓越的知识和能力脱颖而出。陕理工历史系加强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的联系,在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对于师范类历史专业学生来讲,在掌握好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备站上讲台教育教学的能力。陕理工历史系多年来培养出大量具备高素质的教育教学人才服务于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陕南、西部乃至于全国范围内奉献出大量教育人才,积极服务于地方教育、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除了教育教学人才外,历史系还积极拓宽学生的技能范围和就业选择,从历史专业的实用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和旅游管理能力,培养出大量旅游方面人才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发展。近几年来汉中市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外地游客不断增多,旅游事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陕理工历史系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积极考取导游资格证,投身于旅游策划、景点宣传、游客接待、导游讲解等旅游事业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 结语
其实,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是个环环相扣的整体链条;要想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需要从招生到就业,从专业设置到培养模式,从教育到教学,从主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学生到教师等多方面的艰辛努力与工作,需要从地方政府到学校、院系之间通力协作与资源整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的改革努力代表了地方高校历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种方向,还需进一步探索、实践与发展,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达到学校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开发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
关键词:教学科研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020-01
在当代全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大发展的今天,地方性高校面临着生存压力与发展动力的双重抉择。一方面地方高校受到地理、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限制,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当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智力库,成为区域文化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加速器、推进器。以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为例,探索作为地方高校历史专业如何从教学、科研、实践这三个主要方面入手,主动联系地方特色,积极发挥学科魅力,培养出众多具有丰富知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发展。
1 教学联系区域环境
对于很多地方高校来讲,较为狭隘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会给地方高校带来很多限制,另一方面却也给地方高校带来很多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比如特定地区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可以带给课堂教学更多的教学内容,又如区域环境可以带给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多的选择环境。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改革教学,有助于知识体系的革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陕西理工学院地处汉水上游的汉中市内,1994年汉中市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拥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对于历史专业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源。陕理工历史系紧密联系区域历史,专门安排具有专业研究的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各门区域文化选修课程,如“汉水文化研究”、“两汉三国文化研究”、“西部文化地理”等课程,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在带给学生更多课堂选择的同时培养其对于所处区域环境的兴趣,建立地方高校学生的发展信心,所开设的各门选修课受到普遍欢迎。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加强学生们的实践锻炼,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陕理工历史系很注重实践教学,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资源,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认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历史系通过历史遗迹考察、教育实习等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区域历史发展变迁,教师会鼓励学生尽力使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对历史遗迹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表达知识的主观能动力。
2 科研着重区域历史
陕理工历史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历史研究,一是针对地方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的特色和亮点积极进行地方史研究,着眼于汉中在中国古代史上两汉三国时期的突出地位,结合大量的地方史资料和学校创立的省级研究单位—— “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的有利条件,指导学生进行蜀道文化、两汉三国文化研究,使学生更为清楚地了解上学所在地的历史发展变迁和历史重要性,同时可以帮助培养学生改变传统的整体研究的思想,建立起地方史研究的概念。
二是针对所在区域城市的发展延徙过程进行城市史研究,着眼于所在区域城市的变迁历史,结合当今城市的发展现状,指点学生研究汉中市及相邻的安康市、西安市的城市研究,从在校大学生角度提出有关城市规划和城市形象定位的论证和设计,参与到现实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城市史研究中,可以使学生的科研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是引导学生在当代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参与到经济研究中,针对所在区域的各种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经济史研究,着眼于区域经济的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命脉建立的过程,结合区域传统的经济发展历史,从事城市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尤其是在当前汉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对汉中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3 实践服务区域发展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从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开始,陕理工历史系师生就将区域历史科研服务紧密联系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从教师到学生,先后有多人次参与汉中市“汉文化研讨会”、“紫柏论道”学术讨论会、“史记·司马迁学术研讨会”、“蜀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魅力汉中论坛”等多层次学术会议,师生提交大量有建设性的学术论文积极参与汉中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为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宣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能培养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的创新型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和应聘找工作、就业期间都能够凭借卓越的知识和能力脱颖而出。陕理工历史系加强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的联系,在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对于师范类历史专业学生来讲,在掌握好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备站上讲台教育教学的能力。陕理工历史系多年来培养出大量具备高素质的教育教学人才服务于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陕南、西部乃至于全国范围内奉献出大量教育人才,积极服务于地方教育、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除了教育教学人才外,历史系还积极拓宽学生的技能范围和就业选择,从历史专业的实用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和旅游管理能力,培养出大量旅游方面人才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发展。近几年来汉中市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外地游客不断增多,旅游事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陕理工历史系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积极考取导游资格证,投身于旅游策划、景点宣传、游客接待、导游讲解等旅游事业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 结语
其实,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是个环环相扣的整体链条;要想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需要从招生到就业,从专业设置到培养模式,从教育到教学,从主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学生到教师等多方面的艰辛努力与工作,需要从地方政府到学校、院系之间通力协作与资源整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的改革努力代表了地方高校历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种方向,还需进一步探索、实践与发展,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达到学校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开发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