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表面上强调的是梁任公先生的学者身份。但这与他演讲的内容所体现出的情感形成矛盾。不谈政治,只是文采、学问,又何来此文的深沉情感?本文将从这一矛盾点出发,探求梁任公先生的内心。
关键词:政治 文采 学问 矛盾 爱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写人記事散文。文中写到“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还强调那时候的青年学子景仰他,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学生有启迪作用,后文也讲到“不少人因为听了先生的演讲,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最后结束,梁实秋先生不忘提醒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此文处处强调其学者身份,可是这篇散文想要展现的真是他的文采吗?如果不全是,那文中所隐藏的其他内涵又是什么?本文从演讲中引用的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箜篌引》是文章引用的第一个例子,“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写的是狂夫不顾河水汹涌只身渡河,结果坠河溺水而死。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精神,这虽然引的是一首古诗,可是十六字字字怒吼。文中写到梁任公先生朗诵这首诗时,“活画出一出悲剧”。如果只是古诗,没有梁任公先生隐含的强烈情感,又怎会表现得如此激烈。王国维评价:“这十六字构成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血写成的。”梁任公先生引用这首诗的目的,是想自己也想拥有狂夫直面生死的勇气。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为中国的未来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飞蛾扑火,无畏生死,拼尽全力。
《桃花扇》唱词是文中引用的第二个例子,“高皇帝,在九天,不管……”这是崇祯皇帝自尽后,明将左良玉接到消息的唱词。
《桃花扇》记载了南明的兴亡痛史。梁任公先生在讲演到这里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哭的是在历史衰亡面前,纵有如左良玉忠心报国的人物也无可奈何。无论这些想要救国的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由历史的必然造成的悲剧。在近代中国,像梁启超先生这样的仁人志士都在为救国图强而奔走呼号,可是近代中国的苦难依旧难以改变。所以,梁任公先生泪下沾襟,哭近代中国,国家运势不能扭转,纵有一腔爱国情,也难缘图强梦。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文中的第三个例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是一位饱经沧桑的爱国诗人,他的笔下大多是忧国忧民的诗歌,当听说剑门关外,官军收复了冀北一代,便“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是何等的欣喜若狂。梁任公先生在读到杜甫的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如此激动的情感,不只是文学本身带来的,更多的是情感的共鸣。梁任公先生和杜甫一样,都有着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杜甫喜收复失地,梁任公先生喜的是希望有一天国土被收回,这是他对祖国的希望与信任。
从文章引用的三个例子来看,虽都是文学作品,确实也表现了梁任公先生的博学多才,不过这只是用学者的身份来掩盖内心的澎湃。三个例子背后传递出来的情感,是一个无奈的政治家在大声呐喊爱国之情,是平静下面的怒号,这是何等的“热心肠”。
再从梁启超先生的背景来看。梁任公先生在近现代的中国一直很活跃,励志改良,宣传变法,维新运动,他是政治新星。即使到了晚年,他在讲学活动中,也不忘爱国之心。可是为什么到了晚年,包括梁实秋先生写的这篇文章,要多次强调其学者身份,来掩盖他的“热心肠”呢?
梁启超一生辉煌,但某些行为和政治主张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树敌不少,并引起青年人的反感。至1929年,梁启超逝世的时候,他的徒弟梁实秋知道梁任公与某些人物有“过节”,所以对于梁启超的悼念也有所顾忌。身在台北的梁实秋,经过20余年,才撰写这篇文章。他深思熟虑,文章只强调梁任公先生的学者身份,仅仅收入《秋室杂文》,于1963年才出版,也是为了避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政治观点上存在差异,但是我们不能否定梁任公先生的爱国之心,也正是因为政治的原因,他晚年不得不避开政治,专心学术。可这也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压抑。
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来看,梁任公不是不谈政治,而是把政治情怀融入生命的始终。这是一位老先生拼尽生命的余力,也要去守护的“爱国情”。
参考文献:
[1]夏晓虹.追忆梁启超[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周洋.梁启超传[M].北京:北京时代文化书局,2016.
[3]梁俊涛.梁启超晚年讲学讲演活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05).
[4]毕玉俊.梁实秋笔下的“热心肠”意旨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作者简介:陈涛,女,本科,贵州省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政治 文采 学问 矛盾 爱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写人記事散文。文中写到“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还强调那时候的青年学子景仰他,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学生有启迪作用,后文也讲到“不少人因为听了先生的演讲,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最后结束,梁实秋先生不忘提醒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此文处处强调其学者身份,可是这篇散文想要展现的真是他的文采吗?如果不全是,那文中所隐藏的其他内涵又是什么?本文从演讲中引用的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箜篌引》是文章引用的第一个例子,“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写的是狂夫不顾河水汹涌只身渡河,结果坠河溺水而死。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精神,这虽然引的是一首古诗,可是十六字字字怒吼。文中写到梁任公先生朗诵这首诗时,“活画出一出悲剧”。如果只是古诗,没有梁任公先生隐含的强烈情感,又怎会表现得如此激烈。王国维评价:“这十六字构成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血写成的。”梁任公先生引用这首诗的目的,是想自己也想拥有狂夫直面生死的勇气。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为中国的未来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飞蛾扑火,无畏生死,拼尽全力。
《桃花扇》唱词是文中引用的第二个例子,“高皇帝,在九天,不管……”这是崇祯皇帝自尽后,明将左良玉接到消息的唱词。
《桃花扇》记载了南明的兴亡痛史。梁任公先生在讲演到这里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哭的是在历史衰亡面前,纵有如左良玉忠心报国的人物也无可奈何。无论这些想要救国的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由历史的必然造成的悲剧。在近代中国,像梁启超先生这样的仁人志士都在为救国图强而奔走呼号,可是近代中国的苦难依旧难以改变。所以,梁任公先生泪下沾襟,哭近代中国,国家运势不能扭转,纵有一腔爱国情,也难缘图强梦。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文中的第三个例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是一位饱经沧桑的爱国诗人,他的笔下大多是忧国忧民的诗歌,当听说剑门关外,官军收复了冀北一代,便“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是何等的欣喜若狂。梁任公先生在读到杜甫的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如此激动的情感,不只是文学本身带来的,更多的是情感的共鸣。梁任公先生和杜甫一样,都有着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杜甫喜收复失地,梁任公先生喜的是希望有一天国土被收回,这是他对祖国的希望与信任。
从文章引用的三个例子来看,虽都是文学作品,确实也表现了梁任公先生的博学多才,不过这只是用学者的身份来掩盖内心的澎湃。三个例子背后传递出来的情感,是一个无奈的政治家在大声呐喊爱国之情,是平静下面的怒号,这是何等的“热心肠”。
再从梁启超先生的背景来看。梁任公先生在近现代的中国一直很活跃,励志改良,宣传变法,维新运动,他是政治新星。即使到了晚年,他在讲学活动中,也不忘爱国之心。可是为什么到了晚年,包括梁实秋先生写的这篇文章,要多次强调其学者身份,来掩盖他的“热心肠”呢?
梁启超一生辉煌,但某些行为和政治主张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树敌不少,并引起青年人的反感。至1929年,梁启超逝世的时候,他的徒弟梁实秋知道梁任公与某些人物有“过节”,所以对于梁启超的悼念也有所顾忌。身在台北的梁实秋,经过20余年,才撰写这篇文章。他深思熟虑,文章只强调梁任公先生的学者身份,仅仅收入《秋室杂文》,于1963年才出版,也是为了避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政治观点上存在差异,但是我们不能否定梁任公先生的爱国之心,也正是因为政治的原因,他晚年不得不避开政治,专心学术。可这也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压抑。
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来看,梁任公不是不谈政治,而是把政治情怀融入生命的始终。这是一位老先生拼尽生命的余力,也要去守护的“爱国情”。
参考文献:
[1]夏晓虹.追忆梁启超[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周洋.梁启超传[M].北京:北京时代文化书局,2016.
[3]梁俊涛.梁启超晚年讲学讲演活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6(05).
[4]毕玉俊.梁实秋笔下的“热心肠”意旨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作者简介:陈涛,女,本科,贵州省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