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两题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 桑
  阳台上曾经最亮丽的花当数扶桑。
  花大似百合,长柄,五瓣,呈漏斗状,花蕊、花柱凸出于花冠外。名曰扶桑,却属锦葵科,只是那翡青卵形叶子边缘粗锯齿,和常见的桑叶相同而已。花色以大红居多,一团团炽火,鲜红艳丽,那生动的颜色辉耀着多彩的年年夏秋。
  不过我更喜欢的则是另一种扶桑,一种开在画里永生的扶桑。记得1995年秋天,和电视台的小常去北京采访常州籍文化名人,在工体东路那栋临街旧楼上,见到了吴祖光夫妇,见到了出自新凤霞手笔的扶桑,尺幅不一,全都是红花墨叶,比起我那阳台上的花儿,越发地浓烈滚烫、精神抖擞,竟然是一颗颗向人敞开的赤诚内心。更有意思的是,所有大红花的雄蕊和花柱凸出异常,分明是艺术夸张,却令人联想起那正在寻觅光明幸福的胳臂与手,当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那年的新凤霞大难过后,身穿黑白方格上衣,杂色碎花衬衫,头发乌黑光泽,沉静而安详,思维语言清晰,看不出是个半身不遂的残疾人,唯有那只老天有眼留给她的健全右手,才是她保持前半生同样自由,使她坚韧地活下来,且活出了自己风采的有力支撑。那右手此时正搁在方桌上,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可它却曾是敢爱敢嗔、玲珑活泼的边区少女“刘巧儿”的手,是报花名如流的娴雅闺秀“张五可”的手,是一度在几十米地下挖防空洞的手,更是以自己的冰雪聪明和辛勤劳作,在长长的过往和当今为大众不倦地创造美和艺术的手!其实,也就是这只平常女性一样的素手,历尽劫难后重拾20世纪50年代初与吴祖光新婚不久便师从义父齐白石学习的国画,尽管只在努力文学写作之余,却照样孜孜于她所喜欢的绘画,梅花、藤萝、南瓜、桃子,都成了她丹青的题材。时长日久,白石老人那似与不似间的艺术神韵渐渐流淌笔下,一花一木一果实,自然淳朴,蕴涵田野的泥土芳香,洋溢着温暖喜庆和祝福。至于扶桑,是她画得较多的花,尤其大红花是她的酷爱,加以吴祖光那笔走龙蛇的题字,不覺间声名远播四方,求画人络绎不绝,“吉光片羽”绝非过誉之辞,连同那些南瓜、桃子、梅花等,一起在琉璃厂文化一条街的“荣宝斋”有着它们的位置。“一个贫民窟出身的女孩,一天学校也没有进过的、在建国初期还是个半文盲的民间艺人,”居然不仅写下400万字好文章,还“涂鸦”出了这么多富于生活情趣和韵味的画画,这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传奇吧?
  命运常常会作弄人,新凤霞如影随形的“祸”与“福”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其时,一朵出岫轻云的新凤霞红遍北京城的评剧舞台,可她与吴祖光的结合却成为如日中天的莫测变数。回国不久的老舍作伐,对吴祖光她早在天津演出就有了印象,知道他是写本子的,还唱过由他作词的《小小洞房》,自己并没有进过学校,很想嫁个读书人,帮助自己提高演艺。却不料阻力马上来了,主管文化部门的某高层领导,曾为她作过几次介绍,对象官员高干,都遭她一一回绝。这次,某高层领导打出的旗号则是“关心”,说老舍美国回来的,吴祖光是从香港来的,难道你就不怕将来会吃亏吗?只不过,大多数人仍看好这件婚事,欧阳予倩是其中最起劲的。还有,《新民报》老报人邓季惺大姐激励她:舞台上刘巧儿自己找婆家,你应当向刘巧儿学习,自己的婚事由自己做主。
  婚后那些年,当是新凤霞一生中的幸福好时光。上海的公婆接来了,婆婆主持家政,曾兼职故宫博物院的老公公成为她又一个绘画老师。墨韵书香,岁月静好,新凤霞忙演出、拍电影、偷闲写作,借助字典阅读了《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浑然不觉得劫难正悄悄临近。多言贾祸,阴晴变幻年代,只是“为了她的丈夫响应党的号召提了意见”,却引来一场惊天的雷掣电轰,原先某文化主管外,又多出个文化部首长来,疾言厉色勒令她和戏剧界第一个头号右派吴祖光“划清界限”。面对强权高压,新凤霞马上就想起:“男学关云长,女学王宝钏”,这可是“她小时非常热爱和佩服的一位正直的弹弦子的老艺人瞎大爷”的话。于是乎,她凌然直面那个文化部首长,句句掷地作金石声:“我不离婚!有孩子,有老人,我不想家破人亡!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我等他吴祖光28年!”这态度还了得,文化部首长勃然拍桌大怒,吓哭了她怀里的孩子……
  停!一边的吴祖光突然做出球场暂停的手势,我和小常的采访只得戛然而止,尽管感到遗憾,可“守护天使”唯恐她情绪过于亢奋,用心所在还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也正是他和那些暗中息息关怀的观众、读者,正是这一片润物无声的人间至爱,才帮扶新凤霞走过步履维艰、千回百转的泥泞小路哩。不容细说也罢,后来的长年不幸我已约略知晓,尤其是她钟爱的舞台生涯。剧院领导鉴于她的走红不得不让她继续演出,台上花团锦簇、笙箫管笛,却又连台下的谢幕掌声一概遭受剥夺,终至永远告别她那二十几年心血浇灌的小世界……老舍夫妇说得好:“凤霞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她的心是金子做的。”可谁又能说得清为一点坚贞与风骨,为向往光明和幸福,新凤霞她付出了何等样的沉重代价!
  整整一日的采访,临别时我到底还是压不住欲望,向新凤霞索要一幅小画,务必红花墨叶的扶桑。
  阳台上的扶桑开了谢,谢了又开,可新凤霞的诺言却一直未见兑现。1998年春天,草长莺飞时节,常州刘海粟美术馆落成,力邀吴祖光、新凤霞一同参加4月5日的开幕典礼。“我是常州的儿媳妇”,新凤霞欣然而来了,尝遍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的她,自然格外深切感受这热情欢乐的浪涛。不知为何,我却有着一丝隐忧,不由想起当年吴祖光用常州话说她常会“人来疯”,还有那个球场暂停的手势。果不其然,4月12日,新凤霞旧病复发逝于常州,大红花遽然凋落。
  若干时日后,我终于收到吴祖光寄自北京的精美画册,其间新凤霞自选的多幅红花扶桑,依然那般浓烈艳丽,雄蕊花柱异常凸出,就像那只呼唤光明幸福的手,充盈着一个当代艺林温婉又刚毅的奇女子丰沛的生命力。
  不是奇葩,胜似奇葩,世上真有这种永开不败的花?在我频频回顾的记忆里,它的名字叫——
  彩墨扶桑。
  秋海棠
  秋海棠算不了奇葩。   早年青云坊老宅,初夏时分,铺满绿苔的墙根下,秋海棠茁壮地出来了。齐齐簇簇,模样很美,正如作家何其芳当时在《秋海棠》一文中写的:“两瓣圆圆的鼓着如玫瑰颊间的酒窝,两瓣长长的伸张着如羡慕昆虫们飞游的翅。”和园子里其他花草不同,是它的叶子,叶面光滑碧绿,叶背却是红的,茸茸纤毛,映着太阳就像彩色玻璃,一片片嵌在同样朱色的梗茎上。
  秋海棠却曾经名噪一时,其缘由就在它那不同寻常的叶子。卵形,基部斜心形,边缘呈锯齿,看起来很有点像中国地形,而叶柄的虫啮痕迹,便顺理成章成了日寇侵占我东北的证据,这样,秋海棠凭空多出来一抹政治色彩:中国的隐喻和象征。这时候,一个艺名秋海棠的戏子蓦地出现了,这个本名吴玉琴的京戏乾旦(男旦),以他的爱国情怀和双绝色艺,竟然红遍京津一帶,并演绎了一个哀感顽艳凄人肺腑的好故事。只不过,这些并非真人真事,尽管风传它是据某某红伶轶闻编写,可这个“秋海棠”终究只是长篇小说《秋海棠》的主要人物而已。既是小说,当然允许虚构,洋洋洒洒数十万言,淋漓尽致历历如绘地摹写了京戏艺人在旧社会遭受的迫害和苦难,被侮辱与被损害,挣扎在贫困潦倒的生死线上。同时,深刻揭露无情鞭挞了军阀官僚权贵的荒淫无耻和残忍狠毒,难怪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上海《申报》连载并由多家书店出书后,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随即,“秋海棠”便阔步走向舞台和银幕,话剧电影越剧沪剧粤剧评弹,几乎在全国各地上演,甚至连烟草行业也赶热闹推出了秋海棠牌香烟,扁平盒装,销路不错。
  上海的话剧皇帝石挥,是众多“秋海棠”当中最出色的。来自北平的石挥,对天桥艺人生活很熟悉,在舞台上简直将“秋海棠”演活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是两句一般性的台词,却被他念得情味十足,直抵人心。至于“秋海棠”惨遭毁容后沦落江湖,一边抚养女儿梅宝,一边隐瞒身世去充当台上跌扑滚爬的“苦哈哈”,世情冷暖,人间沧桑,尝尽人生百味,更加出神入化,那般轰动上海滩……大哥自上海寄来常州的大小报刊上,连篇累牍的石挥与《秋海棠》,大有今天走红网络剧之概,为少年时代的我种下深深的记忆,甚至于,“秋海棠”面对罗湘绮那一曲娃娃腔《罗成叫关》,也成了我喜欢京戏的开端。再后来,由吕玉堃和李丽华主演的黑白影片《秋海棠》(李丽华分饰罗湘绮和梅宝母女二人),在大光明电影院上映时,我竟然一口气看了两遍,每当邻居韩姑娘喊:“梅宝,你爸爸从楼上跳下来了!”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小说《秋海棠》,乃上海老作家秦瘦鸥的代表作,他对民国时期的梨园风雨和底层生活有着深切体验,其实秦瘦鸥还是一位资深的翻译家,他的译作《御香缥缈录》和《瀛台泣血记》,借清廷外籍女官裕德龄之口,写出了原本幽秘禁锢的大清后宫,此书风行于20世纪40年代,安抚过我中学毕业后一度失学失业的清寂心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在南京旧书店见到它们,真有一种故人重逢之感,自然当即买下。至于《秋海棠》,我曾有一新书,深碧封面底,每章书眉绘一淡墨秋海棠,优雅拙朴,却在“文革”中连同老宅书箱里的其他心爱藏书,统统付之一炬。
  与《秋海棠》的缘分犹未了。20世纪80年代,结识江阴老作家胡山源后,我俩都对“孤岛文学”深有感情,想写一批当其时的文化人,包括东吴系女作家在内,选题中就有秦瘦鸥。只是,由于一时联系不上,故先写了胡山源、施济美、汤雪华,后又因种种原因,山源老人又去世,计划难以继续进行,访问秦瘦鸥就成为我的一份遗憾,挥之不去的遗憾。
  之所以写作此文,则是由于某日我在街圃忽见到秋海棠才引起的。确切点说,该是其同属中的四季秋海棠,它的叶子远不如秋海棠的华丽别样,可我仍然联想起许多历史的碎片,想起小说《秋海棠》和秦瘦鸥。其时,秦瘦鸥先生已经在1993年逝世,按照他的年龄当是我的父辈了。他一生可算得著作等身,在编务在翻译在创作都有出色建树,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悲悯与热忱。在晚年高龄身染顽疾时,他依然经常参加街道里弄活动,替人写信向上反映民情民意,还为近邻学子指导写作,并踊跃向灾区和困难群众捐献帮助,就像一支燃烧到底的烛光。而今天,尽管有人将他列入新鸳蝴派,可我却一直以为文学无论何种派别,重要的还是他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凡是使人类团结的东西,都是善的、美的,凡是使人类分离的东西,都是恶的、丑的。”秦瘦鸥先生和他的作品,无疑应属于前者,尤其是小说《秋海棠》和“秋海棠”这一艺术形象,至真至善至美,必将永远留存在大家的记忆里。
  又是秋海棠花开时节,错落梗茎上托出一朵朵美得像童话的粉色小花,我真想采一枝连同这段粗陋文字,敬献给天上的秦瘦鸥先生,作为我这个写作晚辈的一缕追思。
  作者简介:
  殷志扬,1929年出生常州。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其作品有长篇小说《霜天同林鸟》,中篇小说集《小城乱世情》,小说散文集《带花栏杆的楼房》等。2009年,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荣誉证书后,又推出了综合文集《春鸟秋虫集》、长篇《雪落古运河》。
其他文献
画 面  那一年我几岁  不记得了  只是有一个画面始终在眼前  莺飞草长的地头  我和一只蚂蚱玩得极好  却无端地跑到田地里  母亲正在刨花生  和其他社员一起  把玩笑声洒满万里晴空  那一望无垠的花生地  那金灿灿的阳光  那一串串可爱的花生宝宝  蕴藏着一个丰收年  不知不觉间  花生和细碎的阳光  都跑到我的衣兜里捉迷藏  远处传来生产队长的吆喝声  训斥声,越来越近  越来越难听  母
期刊
他从朝鲜战场上归来  他曾是个小八路,但又是一个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转战过两个卫星发射基地的老战士。  他名叫艾平,延安时期曾担任M001台(毛泽东电台)报务员,开国大典时被任命为特遣应急无线电通信队队长兼中心台台长,20世纪60年代世界军队无线电通信比赛时,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比赛集训队队长兼总教练。在“两弹一星”研制的岁月,曾任国防科工委第二十基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司令部通信团团
期刊
林中的春天  凛冽刺骨 寒冷的气流  在黄昏降临 土地和森林  沙滩上海鸥们清晰的足音  还有那些穿深褐色衣服的  善良的人们  以及欲哭无泪的母亲  当阳光在季节里变更  当风儿清除了远云  当林中的空地  拒绝了一切黑色的阴影  一张张玻璃窗上的写生画  让我记得今年的春天来得更迟  这一切似乎并不出人意料  林中的栀子花  转眼间已充斥着金黄色的气息  仿佛是独翼鸟默默地寻找着另一翼  一块
期刊
我对一个地区的了解往往和文学作品有关。  确切地说,我去宁夏之前,在我的记忆里,只有黑白两色。这么说,并不是贬低我的孤陋寡闻,也不是贬损宁夏的无名。因为就一个生活在辽西小城的我来说,往南我只去过江浙,往东只到过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往西也只到过北京。这样看来,我伸向外界的触角只能靠影视作品和白纸黑字的文学书籍。仔细打理年轻时的记忆,对宁夏而言,除了在地理上学过,知道它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省份,再一
期刊
假期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爸爸的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坐了一夜的火车,又坐了叔叔的面包车,终于到了爷爷奶奶家,眼前的景象和城市全然不同:只见一条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地向远方延伸着;周边的竹林透出了斑斑点点的阳光;路边的花丛中,一对黑底黄斑点的大蝴蝶正在扑着翅膀玩耍;池塘里,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水中嬉戲着,有的还在争抢食物呢;山坡上,树林中,隐隐约约露出几栋红砖房子。  爸爸的老家其实是在南方的深山里
期刊
母亲牵着我的手,走过供销社,走过铁匠店,走过小学校。母亲说,你父亲今天在粮站里做生活,我带你去看看,我心里自然说不出的高兴。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远远的一些地方做生活,天天都是我们快睡觉了才从外面回来,在家门口做生活是不多的。上半年在河南小队队屋里做生活,我就蹲在边上玩了好几天,在劳动着的父亲身边玩,心里是说不出的愉快和踏实,心里涌起一切都很有依靠的底气。  粮站在小街的顶东头,也是小街的尽头。从空中
期刊
这是最素朴不过的花。  或高或矮的花树上,青绿色的骨朵儿打着旋儿,紧紧地抱着,不声不响躲在浓绿的叶片后,就等初夏那第一声雷。“轰隆隆”的雷声过,夏雨恣意地狂洒了一夜,花苞鼓胀着,再也裹不住了,纯白的花瓣一点点地绽放开来,一片,两片,三片……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粉嘟嘟的白,在绿意中显得那么耀眼。它的幽香开始一点点地弥散开去,尤其是在雨后清新的风里,那花香,透着水一般的凉意,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你全身浸染
期刊
你曾想过你旅行的原因吗?换句话说,你知道你为何而旅行吗?是因为那一句虚无缥缈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是因为父母的一厢情愿呢?或者,你自己有着对一个什么地方的执念,你一定要去,一定要去的地方?之于我,那个地方就是英国。在我心中,我第一次出国,是一定要去那个地方的。现在就是这样,我会一直一直记得。  喜欢这个国家的理由很幼稚,或许也不幼稚,有一部动漫,是以国家为素材的,英国在里面是一个角色,而我先喜
期刊
在旧作《老戏院》里,我记录了一段从小跟着我亲娘(奶奶)去看戏的情景:“旧时,全城数十家戏院,分布很广,四城门八水关,有的还在城外。亲娘是小脚,走不动,老坐黄包车,也就是早年的人力车。在我的记忆深处,老会浮出一幅图画:一个富富态态的慈祥老太太,梳着水光光的一丝不苟的“丫髻头”,穿着大襟长袍,腋下别着一条大手帕,一手拿着一把小扇子,一手搂着一个大难不死的小孙子,坐在黄包车上,高高兴兴地上街去看戏。  
期刊
古城东南角,有一道死而复生、用心造旧的古城门,叫赤门。  赤门东南,古运河在那里一拐,就从麦城拐向稻城,从一个天堂拐向另一个天堂。拐角上有座拱桥,是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古人搭积木一样造桥,感觉造桥就是玩游戏一样好玩。现在,这座桥的每块石头缝里都长着树,长着草,草有开花的,也有不开花的。桥是单拱石桥,官船、商船、民船都要从桥下过,桥上桥下曾经穿越过历史上很多大大小小的人物,这座桥就这样成了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