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中主要分析与研究了天津自贸区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等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应顺应天津自贸区的发展形势并提出对应的发展对策,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协同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天津形成错位发展,合作共赢,提升河北省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综合实力,一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天津自贸区;河北省;经济发展;对策
天津自贸区全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园区”,是中国政府在天津市设立的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园区。是中国北方首个自贸区,也是继中国上海自贸区以后国家建立的第二批自贸区之一。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试验区,其所占面积为260平方公里,主要涵盖3个功能区,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这3个功能区均在滨海新区的辖区,仅为滨海新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上海自贸区的8倍多。天津自贸区为中国大陆北方首个自贸区,肩负着带动整个京津冀、华北地区,甚至整个北方地区经济的战略发展任务,努力成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高水平开放平台,在改革开放道路上走在前端,成为先行区和试验田。自贸区自2014年正式成立以来不断筹建、完善建设、创新体制,在很好的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努力的自主创新,发掘自身特色,着重发展港口经济,结合中国大陆北方经济,发挥其以点带面的作用,服务北方经济和“一带一路”政策。
天津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继续改革开放,创新体制,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布局新的举措之一,更能凸显国家战略布局,是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对天津自贸区的认可与期盼。从中第一次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积累了第一批资金,而天津市又是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一线城市,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程度,所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自贸区更是为天津及周边地区如虎添翼,相信天津自贸区可以带动并引领京津冀及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整体经济高速发展。
天津自贸区共有东疆保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以及天津港保税区三大功能区,目前正在筹建中。其中除了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是以发展金融租赁,服务贸易为主外其他两大区都以发展港口贸易,现代物流和临港加工为主要发展项目的以港口为基础的功能区。
天津自贸区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关系。天津自贸区是京津冀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点和物流中心,根据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显示,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将会给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很好的促进作用。到目前为止天津市的工业发展已经到了后期,而河北的工业发展还在中期,所以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在恒大程度上吸引海外及国内的高新企业在此聚集,大批传统工业制造业外迁,这会促进河北省传统工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凸显自由贸易港的功能。天津自贸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天津港这个自由贸易港,天津自贸区应着重发展金融租赁的同时更应努力发展天津自由港的优势,成为有天津特色的“港口式”自由贸易区。
天津自贸取得建立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创新:借鉴上海自贸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应是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突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最大。同上海自贸区一样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对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不仅仅是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更是对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根据河北省商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2014 年,天津企业到河北投资的项目超过1035 个,实际到达资金达455亿元。目前,天津港与河北合作的无水港有8 个,2014 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6.1 万。
2、为河北企业的进出口等发展对外贸易提供新窗口:天津自贸区的建立不同于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以重点发展金融租赁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天津港,促进港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为京津冀地区的外贸及航运物流带来更为便捷的条件,为河北省的外贸企业及航运物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天津自贸区应努力抓好“一带一路”国家政策带来的契机,服务于“一带一路”,努力实现从“交通运输枢纽”到“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的跨越。
3、天津自贸区和京津冀(河北)地区经济发展呈互补性:天津是以金融租赁、港口贸易、航运:物流、第三产业等实体经济基础优良,而京津冀地区的河北省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是全国重工业及粮棉产区,双方经济发展呈互补性,河北省应抓好这次难得的机遇,同天津是错位发展,更好的利用各自的优势。
4、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呈“虹吸效应”: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必然会对河北省产生一定的政策红利,但从另一方面分析,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对河北省经济发展产生了“虹吸效应”,在短期内不管是在招商引资还是港口发展上对河北省都会引起一定的不利影响。
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北省港口发展:天津自贸区跟上海自贸区有所不同,天津自贸区主要发展以港口经济为主的天津式自贸区,从而天津港会快速发展,这就使与天津港竞争的周围其他港口的发展会因此而受限,尤其是河北省的一些港口的竞争力会有所受损,长期处在一个竞争劣势。天津港前期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至今,已经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重要港口,现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并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高效的政府公务服务,天津港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6、会延期河北省申请发展自贸区的进程:天津自贸区的建立会带动京津冀地区及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且河北省和天津市属同一个经济圈,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在同一个经济圈建立并发展两个自贸区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河北省有意申请建立自己的自贸区计划将会被搁浅。
因此河北省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协同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将立足于天津港和东疆保税区的发展基础优势,着力发展金融租赁、高端航运、港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新型高端经济,与世界高端贸易园区的发展接轨,成为京津冀地区进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平台,进一步发展中国北方经济及高端企业。而对于河北省而言,河北省应利用好天津自贸区的各种政策红利,抓好这次难得的促进自己转型升级的新契机,引入“倒逼机制”,迎合天津自贸区的发展,跟紧天津自贸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加快推动河北省体制机制创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经济环境。
2、接好“溢出”产业,加快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错位发展
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加快了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一大批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就会从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迁移到周边地区,这就加快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河北省正好可以承接并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本省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天津实现错位发展,协调自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位置及步伐。
3、努力促进两地交通一体化,实现港口经济错位发展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注重知识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像之前以原有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为中心,这就给其他发展不等省市带来了平等发展的机会,河北省正好以此为突破口,发展知识经济,从而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
京津冀地区是世界大型港口最为密集的地区,除了天津港以外,大部分港口都在河北省内,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上看,天津和河北省之间有意共同发展,而且有加强交流合作的思想共识和基础,从而天津港主要发展集装箱运输,把煤炭、原油、杂货、矿石等放到河北省内的各港口运输,双方应明确分工,专业化发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实现天津河北港口经济的错位发展,从而使河北省能够更系统的发展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 韦颜秋,邱立成.自贸区建设对母城及区域发展的辐射效应——以天津自贸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9).
[2] 张晗,杜文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自贸区对河北经济的影响张晗[J].特区经济,2016(2).
【关键词】:天津自贸区;河北省;经济发展;对策
天津自贸区全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园区”,是中国政府在天津市设立的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园区。是中国北方首个自贸区,也是继中国上海自贸区以后国家建立的第二批自贸区之一。2014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试验区,其所占面积为260平方公里,主要涵盖3个功能区,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这3个功能区均在滨海新区的辖区,仅为滨海新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上海自贸区的8倍多。天津自贸区为中国大陆北方首个自贸区,肩负着带动整个京津冀、华北地区,甚至整个北方地区经济的战略发展任务,努力成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高水平开放平台,在改革开放道路上走在前端,成为先行区和试验田。自贸区自2014年正式成立以来不断筹建、完善建设、创新体制,在很好的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努力的自主创新,发掘自身特色,着重发展港口经济,结合中国大陆北方经济,发挥其以点带面的作用,服务北方经济和“一带一路”政策。
天津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继续改革开放,创新体制,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布局新的举措之一,更能凸显国家战略布局,是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对天津自贸区的认可与期盼。从中第一次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积累了第一批资金,而天津市又是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一线城市,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程度,所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自贸区更是为天津及周边地区如虎添翼,相信天津自贸区可以带动并引领京津冀及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整体经济高速发展。
天津自贸区共有东疆保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以及天津港保税区三大功能区,目前正在筹建中。其中除了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是以发展金融租赁,服务贸易为主外其他两大区都以发展港口贸易,现代物流和临港加工为主要发展项目的以港口为基础的功能区。
天津自贸区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关系。天津自贸区是京津冀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点和物流中心,根据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显示,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将会给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很好的促进作用。到目前为止天津市的工业发展已经到了后期,而河北的工业发展还在中期,所以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在恒大程度上吸引海外及国内的高新企业在此聚集,大批传统工业制造业外迁,这会促进河北省传统工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凸显自由贸易港的功能。天津自贸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天津港这个自由贸易港,天津自贸区应着重发展金融租赁的同时更应努力发展天津自由港的优势,成为有天津特色的“港口式”自由贸易区。
天津自贸取得建立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创新:借鉴上海自贸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应是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突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最大。同上海自贸区一样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对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不仅仅是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更是对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根据河北省商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2014 年,天津企业到河北投资的项目超过1035 个,实际到达资金达455亿元。目前,天津港与河北合作的无水港有8 个,2014 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6.1 万。
2、为河北企业的进出口等发展对外贸易提供新窗口:天津自贸区的建立不同于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以重点发展金融租赁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天津港,促进港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为京津冀地区的外贸及航运物流带来更为便捷的条件,为河北省的外贸企业及航运物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天津自贸区应努力抓好“一带一路”国家政策带来的契机,服务于“一带一路”,努力实现从“交通运输枢纽”到“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的跨越。
3、天津自贸区和京津冀(河北)地区经济发展呈互补性:天津是以金融租赁、港口贸易、航运:物流、第三产业等实体经济基础优良,而京津冀地区的河北省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是全国重工业及粮棉产区,双方经济发展呈互补性,河北省应抓好这次难得的机遇,同天津是错位发展,更好的利用各自的优势。
4、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呈“虹吸效应”: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必然会对河北省产生一定的政策红利,但从另一方面分析,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对河北省经济发展产生了“虹吸效应”,在短期内不管是在招商引资还是港口发展上对河北省都会引起一定的不利影响。
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北省港口发展:天津自贸区跟上海自贸区有所不同,天津自贸区主要发展以港口经济为主的天津式自贸区,从而天津港会快速发展,这就使与天津港竞争的周围其他港口的发展会因此而受限,尤其是河北省的一些港口的竞争力会有所受损,长期处在一个竞争劣势。天津港前期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至今,已经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重要港口,现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并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高效的政府公务服务,天津港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6、会延期河北省申请发展自贸区的进程:天津自贸区的建立会带动京津冀地区及中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且河北省和天津市属同一个经济圈,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在同一个经济圈建立并发展两个自贸区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河北省有意申请建立自己的自贸区计划将会被搁浅。
因此河北省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协同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将立足于天津港和东疆保税区的发展基础优势,着力发展金融租赁、高端航运、港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新型高端经济,与世界高端贸易园区的发展接轨,成为京津冀地区进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平台,进一步发展中国北方经济及高端企业。而对于河北省而言,河北省应利用好天津自贸区的各种政策红利,抓好这次难得的促进自己转型升级的新契机,引入“倒逼机制”,迎合天津自贸区的发展,跟紧天津自贸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加快推动河北省体制机制创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经济环境。
2、接好“溢出”产业,加快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错位发展
天津自贸区的建立加快了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一大批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就会从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迁移到周边地区,这就加快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河北省正好可以承接并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本省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天津实现错位发展,协调自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位置及步伐。
3、努力促进两地交通一体化,实现港口经济错位发展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注重知识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像之前以原有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为中心,这就给其他发展不等省市带来了平等发展的机会,河北省正好以此为突破口,发展知识经济,从而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
京津冀地区是世界大型港口最为密集的地区,除了天津港以外,大部分港口都在河北省内,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上看,天津和河北省之间有意共同发展,而且有加强交流合作的思想共识和基础,从而天津港主要发展集装箱运输,把煤炭、原油、杂货、矿石等放到河北省内的各港口运输,双方应明确分工,专业化发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实现天津河北港口经济的错位发展,从而使河北省能够更系统的发展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 韦颜秋,邱立成.自贸区建设对母城及区域发展的辐射效应——以天津自贸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9).
[2] 张晗,杜文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自贸区对河北经济的影响张晗[J].特区经济,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