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制度实施的背景、具体措施和内容、实施的效果等方面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多年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奖励学分制度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拓展学分;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职高专院校设立“拓展学分”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A273);校级课题:2011JA12。
与本科院校着眼于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不同,高职高专教育更关注培养德技兼修、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提供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拓展学分是指全日制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实践活动、竞赛、考证、科研和创新等活动而取得的,能反映学生能力的,有一定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拓展学分的实施,旨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非课程项目活动做量化考核,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国家、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实施拓展学分的背景
(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改革,不断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文件指导,指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因此,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結合的育人机制,打造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实行“拓展学分”,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适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2010年9月,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会议提出:今后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即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广西教育厅也多次发文提出:高校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提高人才质量,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育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也把自己定位为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应用型、实践型学校。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行“拓展学分”制度,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校为当地企业培养能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者、一线领班者和未来技术发明家,培养具有创新技术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人才资源。
(三)高职高专学生发展后劲的需求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很多都会在毕业几年后逐步更新,再加上很多毕业生实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不完全对口,因此,能否学会有效地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劳动成果,是决定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是否有发展后劲的关键。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高专学生如果单纯地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只求取得毕业证书后获得就业的敲门砖,而不是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主动更新知识和技能,将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步丧失其就业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行“拓展学分”制度,引导学生主动发掘自身特长和优势,将对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发展后劲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拓展学分的内容和措施
(一)不断完善“拓展学分”的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的根本保证。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为了落实拓展学分,经过调查研究,学校决定对在各类素质拓展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专科(高职)学生进行课程成绩奖励,为规范课程成绩奖励工作,制定了《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拓展学分的制度也在不断地修改完善(如表1)。
第一,课程成绩奖励的项目及标准的变化。奖励的项目包括学科竞赛、文体比赛、英语等级考试、专利、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学术论文等等。如2011年《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学分办法(试行)》,课程成绩奖励的项目有“学科竞赛、文体比赛、英语等级考试、专利、计算机等级考试”五项内容,到了2012年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中增加了“职业资格证书”一项内容,2019年《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修订)》中又增加了“学术论文”一项内容。随着学分拓展制度的不断完善,参与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断增强。
第二,课程认定时间的变化。2012年规定每学期第1—3周开展课程成绩奖励的认定工作,2019年改为每学期第1—4周开展课程成绩奖励的认定工作,学生申请的时间增加了。
第三,对课程成绩奖励的用途做了调整。“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成绩。在文体比赛中获奖、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不适用此款”“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任意选修课成绩”改为“可申请置换已修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公共任意选修课)。也可申请免修当学期系统开放且学生已经选择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公共任意选修课)。”2012年规定用课程成绩奖励冲抵的课程,学生仍需跟班修完计划学时,任课教师依据获奖等级给出成绩,2019年删除了此项内容。 (二)规范学分拓展的申请及活动过程
第一,每学期第1—4周开展课程成绩奖励的认定工作。由学生本人填写《课程成绩奖励申请表》,同时附证明材料,交所在系进行审核。第二,各系根据申请人所学的专业,依照本办法对奖励课程成绩进行认定,并说明奖励课程成绩具体用途。申请表经系领导签字、部门盖章后,连同证明材料报送教务处。第三,经教务处审批获得课程成绩奖励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教务处将奖励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籍档案,在教务系统中对符合规定的课程成绩进行记载或置换,并通知学生所在系和冲抵课程的任课教师。第四,获得课程成绩奖励的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前单独受理一次奖励申请,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三)设置课程成绩奖励用途
为了调动学生们参加学分拓展项目的积极性,我校对置换后学分的用途也做了详细的规定。第一,申请置换已修课程中与所获奖励内容紧密相关课程的成绩(含实践课),课程关联度由课程所在系(部)认定。第二,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成绩。在文体比赛中获奖、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不适用此款。第三,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任意选修课成绩。第四,用课程成绩奖励置换已修课程成绩的,置换后的成绩用于以后各类评优评奖及“专升本”选拔的成绩排名。第五,用课程成绩奖励冲抵的课程,学生仍需跟班修完计划学时,任课教师依据获奖等级给出成绩。
三、践与效果
为了落实“拓展学分”制度,我校于2010年5月开始实施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现已运作近10年,学生参赛比率不断上升。我们把《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写入学生手册,让每位学生在入学之初就了解这项制度,并在入学教育的时候由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学分拓展内容和操作流程,同时教务处也会开展专题的讲座,解答学生的疑问。每学期末都会对学生申报的情况做汇总分析,通报各学院学生参加的情况。
通过课程置换制度,许多学生顺利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导游从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工、电工操作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二手车评估师、预算员、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外观设计专利、MOS中国区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TI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也屡获佳绩。飞行器专业是我校的一门新专业,其中的8位学生组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荣获一等奖,毕业后全部进入航空航天类相关企业,工作后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目前,我校通过课程置换的方法,使拓展学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加到课外活动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学习的质量在不断提升。在培养专科生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结合本科生的特点,扩大拓展学分项目的类型,又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推广应用到本科生中。通过拓展学分的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了一大批產业急需、技艺高超、服务地方社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我们要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服务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职业教育成为服务国家、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重要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实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措施,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学分制度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拓展学分管理制度,运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保证学分拓展的实施,有利于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晓龙.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8,17(05):55-57,61.
[2]梁倩,许晓峰.新时期下高校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探索[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03):12-14.
[3]荆昊,张瑞.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7(07):71-72.
【关键词】拓展学分;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职高专院校设立“拓展学分”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A273);校级课题:2011JA12。
与本科院校着眼于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不同,高职高专教育更关注培养德技兼修、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提供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拓展学分是指全日制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实践活动、竞赛、考证、科研和创新等活动而取得的,能反映学生能力的,有一定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拓展学分的实施,旨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非课程项目活动做量化考核,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国家、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实施拓展学分的背景
(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改革,不断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文件指导,指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因此,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結合的育人机制,打造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实行“拓展学分”,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适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2010年9月,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会议提出:今后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即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广西教育厅也多次发文提出:高校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提高人才质量,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育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也把自己定位为区域有鲜明特色、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应用型、实践型学校。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行“拓展学分”制度,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校为当地企业培养能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者、一线领班者和未来技术发明家,培养具有创新技术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人才资源。
(三)高职高专学生发展后劲的需求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很多都会在毕业几年后逐步更新,再加上很多毕业生实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不完全对口,因此,能否学会有效地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劳动成果,是决定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是否有发展后劲的关键。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高专学生如果单纯地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只求取得毕业证书后获得就业的敲门砖,而不是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主动更新知识和技能,将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步丧失其就业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行“拓展学分”制度,引导学生主动发掘自身特长和优势,将对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发展后劲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拓展学分的内容和措施
(一)不断完善“拓展学分”的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的根本保证。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为了落实拓展学分,经过调查研究,学校决定对在各类素质拓展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专科(高职)学生进行课程成绩奖励,为规范课程成绩奖励工作,制定了《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拓展学分的制度也在不断地修改完善(如表1)。
第一,课程成绩奖励的项目及标准的变化。奖励的项目包括学科竞赛、文体比赛、英语等级考试、专利、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学术论文等等。如2011年《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学分办法(试行)》,课程成绩奖励的项目有“学科竞赛、文体比赛、英语等级考试、专利、计算机等级考试”五项内容,到了2012年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中增加了“职业资格证书”一项内容,2019年《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修订)》中又增加了“学术论文”一项内容。随着学分拓展制度的不断完善,参与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断增强。
第二,课程认定时间的变化。2012年规定每学期第1—3周开展课程成绩奖励的认定工作,2019年改为每学期第1—4周开展课程成绩奖励的认定工作,学生申请的时间增加了。
第三,对课程成绩奖励的用途做了调整。“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成绩。在文体比赛中获奖、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不适用此款”“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任意选修课成绩”改为“可申请置换已修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公共任意选修课)。也可申请免修当学期系统开放且学生已经选择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公共任意选修课)。”2012年规定用课程成绩奖励冲抵的课程,学生仍需跟班修完计划学时,任课教师依据获奖等级给出成绩,2019年删除了此项内容。 (二)规范学分拓展的申请及活动过程
第一,每学期第1—4周开展课程成绩奖励的认定工作。由学生本人填写《课程成绩奖励申请表》,同时附证明材料,交所在系进行审核。第二,各系根据申请人所学的专业,依照本办法对奖励课程成绩进行认定,并说明奖励课程成绩具体用途。申请表经系领导签字、部门盖章后,连同证明材料报送教务处。第三,经教务处审批获得课程成绩奖励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教务处将奖励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籍档案,在教务系统中对符合规定的课程成绩进行记载或置换,并通知学生所在系和冲抵课程的任课教师。第四,获得课程成绩奖励的毕业班学生,在毕业前单独受理一次奖励申请,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三)设置课程成绩奖励用途
为了调动学生们参加学分拓展项目的积极性,我校对置换后学分的用途也做了详细的规定。第一,申请置换已修课程中与所获奖励内容紧密相关课程的成绩(含实践课),课程关联度由课程所在系(部)认定。第二,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成绩。在文体比赛中获奖、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不适用此款。第三,申请冲抵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任意选修课成绩。第四,用课程成绩奖励置换已修课程成绩的,置换后的成绩用于以后各类评优评奖及“专升本”选拔的成绩排名。第五,用课程成绩奖励冲抵的课程,学生仍需跟班修完计划学时,任课教师依据获奖等级给出成绩。
三、践与效果
为了落实“拓展学分”制度,我校于2010年5月开始实施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现已运作近10年,学生参赛比率不断上升。我们把《学生课程成绩奖励办法》写入学生手册,让每位学生在入学之初就了解这项制度,并在入学教育的时候由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学分拓展内容和操作流程,同时教务处也会开展专题的讲座,解答学生的疑问。每学期末都会对学生申报的情况做汇总分析,通报各学院学生参加的情况。
通过课程置换制度,许多学生顺利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导游从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工、电工操作证、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二手车评估师、预算员、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外观设计专利、MOS中国区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TI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也屡获佳绩。飞行器专业是我校的一门新专业,其中的8位学生组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荣获一等奖,毕业后全部进入航空航天类相关企业,工作后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目前,我校通过课程置换的方法,使拓展学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加到课外活动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学习的质量在不断提升。在培养专科生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结合本科生的特点,扩大拓展学分项目的类型,又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推广应用到本科生中。通过拓展学分的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了一大批產业急需、技艺高超、服务地方社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我们要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服务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职业教育成为服务国家、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重要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实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措施,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学分制度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拓展学分管理制度,运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保证学分拓展的实施,有利于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晓龙.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8,17(05):55-57,61.
[2]梁倩,许晓峰.新时期下高校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探索[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03):12-14.
[3]荆昊,张瑞.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7(0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