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能时代的到来让图书馆的变革随之变动,逐渐趋向于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建设与服务,5G通信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图书馆的建设乘5G之便,开创更加先进和人性化的服务,创新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等的总分馆模式。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大代表,在智能规划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对总分馆体系的建设影响着我国文化的互联共通发展进度,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转型升级起到重要意义。
[关键词]总分馆体系;建设服务;创新;智能时代;5G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4-0001-03
在2018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这一法律的颁布,为新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1]。“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表现,然而这也暴露出了我国文化建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们对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文化服务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区域總分管体系的建设就是为了推进我国的文化服务建设,从基层做起,从区域做起,从而缩短这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区域总分馆制度体系的概念早在2015年就被提出并开始实践,最先提出此概念的文件是《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由广州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于2015年5月1日生效。在发表的这篇规定中,第十二条第二款指出:“区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区和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建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区公共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公共图书馆为分馆。”此条例的推出坚定了对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并对国家的图书馆建设起到了“指路人”的作用。紧接着在2016年12月26日,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这则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这两部政策的颁布体现出政府对于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同时也作为图书馆建设的指引纲领出现在大众视野,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创作了发展蓝图,致力于缩短我国的文化区域差异,为文化建设服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区域总分馆制度未出台之前,各图书馆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制度参差不齐
各区域之间的管理由于领导班子不同,应用在管理中的制度和理念也不尽相同,易造成管理结构区域化不平衡的现象。领导治理思路的差异性应用在各区域图书馆会放大这一差异性,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就由此显现。受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所出台的管理制度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这就会让区域化差异性更加显著。每一个区域图书馆相当于相互之间各不相同的“文化孤岛”,是分散开来的各自运行的个体,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统筹起来的治理方案。这种独立起来的文化岛屿造成了资源的不流通,不能够合理对资源进行分配,也就造成了“资源交通公路”的堵塞。
(二)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馆内工作人员素质的层次不同也是区域总分馆体制投入应用所解决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城乡二次元差异等因素造成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长期制约着县域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而且在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化建设进程中,发展的瓶颈也影响着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向乡镇、村一级的辐射覆盖[2]。由于这种瓶颈的普遍性,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自身素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就会导致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为图书馆的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因素。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图书馆的吸引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服务水平高则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图书馆进行学习和阅读,为图书馆的运行增加活力,相反,图书馆内服务水平低,则会导致读者的流失,制约图书馆的发展可持续性。
(三)资源分配参差不齐
图书馆的建立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由于各地的资源不平均,造成图书馆区域化较为严重。图书馆运营成功与否与资源密切相关,资源分配不平衡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公众希望图书馆能够无门槛限制自由借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限制。各区域的图书馆在进行合作的时候,大多只停留在图书采购、人员培训等浅层次方面,缺乏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流,导致信息资源区域化缺乏共享。这种“孤岛书店”的经营模式是影响图书馆资源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影响图书馆作用的发挥和文化的推广。
(四)5G时代背景下,部分地区的信息匮乏技术壁垒、共享受阻
智能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化、智能化图书馆的转变,作为城市文化服务坐标的公共图书馆起到为读者提供信息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的区域化管理,其自身已有的图书馆信息管理平台为数字阅读服务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但难免也有些图书馆会陷入管理僵化和运营乏力的困境当中。由于城乡区域的文化不平衡性,导致了其图书馆发展的信息匮乏,这一点在县级以下的图书馆建设中尤为明显,馆内的资源信息远不及市级及以上的图书馆资源信息丰富多样,城乡差异扩大了不平衡性。
除此之外,技术壁垒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在硬件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应用技术成熟与否关乎图书馆的发展前途。各图书馆在交流合作的过程当中,应重视技术支持,给读者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5G移动信息时代加快了媒介融合,图书馆原有的受众出现个体化、细分化等特点,而这恰恰是引发受众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渠道的增多,那些在存量和特色上做得不够的数字图书馆,不得不陷入人迹罕至的“信息孤岛”[3]。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信息社会,文化基础不平衡、不充分,服务体系、政治制度难以达到统一标准,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合理配置不能达到要求,技术水平由于区域局限而难以标准服务,运营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是导致图书馆发展停滞不前,难以持续的重要因素。
(一)构建整体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管理制度统一
总体设计作为行业运行的发展蓝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构建总体设计,为区域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描绘整体形状,将总馆管分馆管理模式投入实际应用当中,具有体系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的运营更具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增强了图书馆运营的可持续性。整体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制度统一提供了保障,在统一思想和领导层次的指引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途逐渐明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在设施上,从一个地区只有一个图书馆建筑发展为多业态的体系,既有图书馆多馆舍、企业园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基层服务点等形式,又有跨业界,跨系统服务网络等联盟[4]。将图书馆运营“孤岛政治模式”改变成一种“共建共享政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之间的沟通互鉴共享,在正常的图书馆运行和维护中使得管理更加有效实用。
(二)提高人员服务能力
工作人员服务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公众的阅读体验,应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重点培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对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新时代,智能化的背景下,培养更多高新技术人才,对图书馆管理人才着重培养。总分馆服务体系中采用多种培养形式,对业务人员强化管理和专业培训,创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服务人才队伍,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型人才。
(三)利用5G网络,建设共享终端阅读网络
5G技术给图书馆文化带来新的机遇,在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智能化技术的联合影响下,新一轮的服务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智慧图书馆建设正逐渐深入人心,其便利性、丰富性与快捷性获得人们的青睐。在总分馆体系制度当中,要利用这一恰当的时机深化改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基础设施到思想构建都遵循顺应时代的潮流这一原则,遵循公众的愿望要求对于图书馆的终端阅读网络进行拓展,达到个性化服务,针对性推荐,满足公众阅读服务的要求,致力于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步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
(四)统筹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5G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新型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中,可成为承载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信息的载体,海量设备连接,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融入读者日常生活,文化与服务将无处不在[5]。当资源共享成为时代主流,图书馆的区域总分馆体系灌输共享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便具有确切的现实意义,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资源进行针对性地服务公众推送,个性化分流统合更具有管理特色。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条件打造高端资源管理链,提高资源利用率,让区域总体制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持续性高效发展。
以广东省茂名地区总分馆制体系建设发展为例,它于2020年建立区域总分馆体系,形成以茂名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下设各服务网点为分馆的总分馆服务网络,并取得初步的良好效果。
一是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总分馆服务模式,整合茂名地区现有的纸质、电子等文献资源,加快形成覆盖全区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目的。同時5G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总分馆体系的馆藏管理和读者服务更多向智能化转变。在总分馆服务模式下,区域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各馆与服务网点的协调,“软硬共建”,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二是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如专业素养、道德素质等决定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与水平的高低。通过开展区域内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研讨及人才管理等,提高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在人员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也积极提升实体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下所产生的智能化服务综合展示了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情况以及民众的服务需求趋向,提高综合服务的效率,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更多隐藏的价值。而服务手段的创新也逐步为图书馆的管理运行及阅读推广服务注入活水,提高了服务效能。
三是个性化服务的创新开展。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促使了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展。通过中心馆、总馆与各服务分馆签署合作共享协议划分服务权责,共同协力开展区域内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各馆之间加强交流活动,整合馆藏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根据区域传统优秀文化打造特色化馆舍,创新个性化服务,进而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坚实基础。[6]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创新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通过积极整合区域公共服务服务资源,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全民阅读推广范围。同时,区域总分馆体系因地制宜的建设发展,对区域总分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助力公共图书馆的持续性建设与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对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构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1]李国新.开启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的新阶段[J].图书馆,2018(1):1
[2]吴昊.县域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09):5-10.
[3]王波.5G时代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应对策略[J].图书馆研究,2020,50(01):29-35.
[4]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全面保障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8(1):19-23
[5]马跃.5G时代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方向管见——以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0,42(04):5-8.
[6]陈深贵.公共图书馆体系年报编撰研究——以《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年度报告2018》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1,40(05):67-72.
[关键词]总分馆体系;建设服务;创新;智能时代;5G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4-0001-03
在2018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这一法律的颁布,为新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1]。“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表现,然而这也暴露出了我国文化建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们对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文化服务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区域總分管体系的建设就是为了推进我国的文化服务建设,从基层做起,从区域做起,从而缩短这一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一、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概念的提出
区域总分馆制度体系的概念早在2015年就被提出并开始实践,最先提出此概念的文件是《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由广州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于2015年5月1日生效。在发表的这篇规定中,第十二条第二款指出:“区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区和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建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区公共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公共图书馆为分馆。”此条例的推出坚定了对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并对国家的图书馆建设起到了“指路人”的作用。紧接着在2016年12月26日,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这则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这两部政策的颁布体现出政府对于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同时也作为图书馆建设的指引纲领出现在大众视野,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创作了发展蓝图,致力于缩短我国的文化区域差异,为文化建设服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区域总分馆体系的建设环境
区域总分馆制度未出台之前,各图书馆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制度参差不齐
各区域之间的管理由于领导班子不同,应用在管理中的制度和理念也不尽相同,易造成管理结构区域化不平衡的现象。领导治理思路的差异性应用在各区域图书馆会放大这一差异性,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就由此显现。受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所出台的管理制度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这就会让区域化差异性更加显著。每一个区域图书馆相当于相互之间各不相同的“文化孤岛”,是分散开来的各自运行的个体,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统筹起来的治理方案。这种独立起来的文化岛屿造成了资源的不流通,不能够合理对资源进行分配,也就造成了“资源交通公路”的堵塞。
(二)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馆内工作人员素质的层次不同也是区域总分馆体制投入应用所解决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城乡二次元差异等因素造成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长期制约着县域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而且在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化建设进程中,发展的瓶颈也影响着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向乡镇、村一级的辐射覆盖[2]。由于这种瓶颈的普遍性,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自身素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就会导致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为图书馆的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因素。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图书馆的吸引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服务水平高则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图书馆进行学习和阅读,为图书馆的运行增加活力,相反,图书馆内服务水平低,则会导致读者的流失,制约图书馆的发展可持续性。
(三)资源分配参差不齐
图书馆的建立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由于各地的资源不平均,造成图书馆区域化较为严重。图书馆运营成功与否与资源密切相关,资源分配不平衡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公众希望图书馆能够无门槛限制自由借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限制。各区域的图书馆在进行合作的时候,大多只停留在图书采购、人员培训等浅层次方面,缺乏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流,导致信息资源区域化缺乏共享。这种“孤岛书店”的经营模式是影响图书馆资源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影响图书馆作用的发挥和文化的推广。
(四)5G时代背景下,部分地区的信息匮乏技术壁垒、共享受阻
智能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化、智能化图书馆的转变,作为城市文化服务坐标的公共图书馆起到为读者提供信息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的区域化管理,其自身已有的图书馆信息管理平台为数字阅读服务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但难免也有些图书馆会陷入管理僵化和运营乏力的困境当中。由于城乡区域的文化不平衡性,导致了其图书馆发展的信息匮乏,这一点在县级以下的图书馆建设中尤为明显,馆内的资源信息远不及市级及以上的图书馆资源信息丰富多样,城乡差异扩大了不平衡性。
除此之外,技术壁垒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在硬件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应用技术成熟与否关乎图书馆的发展前途。各图书馆在交流合作的过程当中,应重视技术支持,给读者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5G移动信息时代加快了媒介融合,图书馆原有的受众出现个体化、细分化等特点,而这恰恰是引发受众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渠道的增多,那些在存量和特色上做得不够的数字图书馆,不得不陷入人迹罕至的“信息孤岛”[3]。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信息社会,文化基础不平衡、不充分,服务体系、政治制度难以达到统一标准,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合理配置不能达到要求,技术水平由于区域局限而难以标准服务,运营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是导致图书馆发展停滞不前,难以持续的重要因素。
三、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与创新服务的措施
(一)构建整体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管理制度统一
总体设计作为行业运行的发展蓝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构建总体设计,为区域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描绘整体形状,将总馆管分馆管理模式投入实际应用当中,具有体系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的运营更具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增强了图书馆运营的可持续性。整体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制度统一提供了保障,在统一思想和领导层次的指引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途逐渐明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在设施上,从一个地区只有一个图书馆建筑发展为多业态的体系,既有图书馆多馆舍、企业园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基层服务点等形式,又有跨业界,跨系统服务网络等联盟[4]。将图书馆运营“孤岛政治模式”改变成一种“共建共享政治模式”,加强顶层设计之间的沟通互鉴共享,在正常的图书馆运行和维护中使得管理更加有效实用。
(二)提高人员服务能力
工作人员服务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公众的阅读体验,应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重点培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对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新时代,智能化的背景下,培养更多高新技术人才,对图书馆管理人才着重培养。总分馆服务体系中采用多种培养形式,对业务人员强化管理和专业培训,创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服务人才队伍,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型人才。
(三)利用5G网络,建设共享终端阅读网络
5G技术给图书馆文化带来新的机遇,在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智能化技术的联合影响下,新一轮的服务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智慧图书馆建设正逐渐深入人心,其便利性、丰富性与快捷性获得人们的青睐。在总分馆体系制度当中,要利用这一恰当的时机深化改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基础设施到思想构建都遵循顺应时代的潮流这一原则,遵循公众的愿望要求对于图书馆的终端阅读网络进行拓展,达到个性化服务,针对性推荐,满足公众阅读服务的要求,致力于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步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
(四)统筹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5G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新型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中,可成为承载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信息的载体,海量设备连接,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融入读者日常生活,文化与服务将无处不在[5]。当资源共享成为时代主流,图书馆的区域总分馆体系灌输共享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便具有确切的现实意义,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资源进行针对性地服务公众推送,个性化分流统合更具有管理特色。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条件打造高端资源管理链,提高资源利用率,让区域总体制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持续性高效发展。
四、区域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意义
以广东省茂名地区总分馆制体系建设发展为例,它于2020年建立区域总分馆体系,形成以茂名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下设各服务网点为分馆的总分馆服务网络,并取得初步的良好效果。
一是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总分馆服务模式,整合茂名地区现有的纸质、电子等文献资源,加快形成覆盖全区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目的。同時5G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总分馆体系的馆藏管理和读者服务更多向智能化转变。在总分馆服务模式下,区域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各馆与服务网点的协调,“软硬共建”,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二是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如专业素养、道德素质等决定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与水平的高低。通过开展区域内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研讨及人才管理等,提高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在人员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也积极提升实体馆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下所产生的智能化服务综合展示了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情况以及民众的服务需求趋向,提高综合服务的效率,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更多隐藏的价值。而服务手段的创新也逐步为图书馆的管理运行及阅读推广服务注入活水,提高了服务效能。
三是个性化服务的创新开展。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促使了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展。通过中心馆、总馆与各服务分馆签署合作共享协议划分服务权责,共同协力开展区域内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各馆之间加强交流活动,整合馆藏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根据区域传统优秀文化打造特色化馆舍,创新个性化服务,进而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坚实基础。[6]
五、结语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区域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创新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通过积极整合区域公共服务服务资源,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全民阅读推广范围。同时,区域总分馆体系因地制宜的建设发展,对区域总分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助力公共图书馆的持续性建设与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对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构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国新.开启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的新阶段[J].图书馆,2018(1):1
[2]吴昊.县域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09):5-10.
[3]王波.5G时代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应对策略[J].图书馆研究,2020,50(01):29-35.
[4]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全面保障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8(1):19-23
[5]马跃.5G时代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方向管见——以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0,42(04):5-8.
[6]陈深贵.公共图书馆体系年报编撰研究——以《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年度报告2018》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1,40(05):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