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入文,味更浓

来源 :七彩语文·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写好作文,我们总是习惯于学习书面语言。这当然很重要。不过,口头流传的俗语也很精彩,许多俗语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水“咬”手。冬天的时候,寒气逼人,同学们都忍不住搓手哈气。我们一般都会用哪些词句呢?“滴水成冰”“寒风凛冽”……有没有更能表现寒冷的词语呢?回去问问爷爷奶奶,他们会有更好的答案——奶奶在洗菜时常说的一句话:“冬天冷啊,水咬手。”这个普普通通的“咬”字,细细体会,你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无穷魅力:一是化无形的寒冷为有形的“小兽”,生动形象;二是借用平日大家熟悉的被咬的疼痛感来传达冷的感觉,非常巧妙。还有什么词句浓缩了如此深切的生活体验,具有如此强大的表现力呢?
  ——汤婆子吐水。冬天,农村还有人家在使用一种名叫“汤婆子”的取暖用具,功能相当于现在的热水袋。你反复琢磨“汤婆子吐水”这句俗语,会觉得想象空间特大:汤婆子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或者是一个老顽童,在噗噗噗地吐水玩;水太烫,汤婆子的肚子吃不消了,忍无可忍,快要喷水了;水喝得太多了,一直撑到嗓子眼,一打嗝,水就出来了;里面太热闹,上面压,下面推,有几滴水从缝隙中被挤了出来。“汤婆子吐水”,蕴含了太多的人间温情,太多的智慧。
  ——路上跑滑了。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民间语言大师。我们走在街上、回到家里,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话语,搜集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好词句。一旦发现,就及时记录下来。要是我们的耳朵都苏醒了,努力地欣赏每一个“陌生”的声音、“神秘”的词句,我们一定会积累到很多。比如:“文峰大世界刚开业,去买东西的人可真多呀,把‘路上跑滑了’!”“别向老师提过高要求。教室里的位置很难安排,‘一枝动百枝摇’,动一个就要影响很多人。”“你这个人性子太慢了,怎么‘唐朝的事儿到宋朝才说’?”
  ——跌个跟头抓把泥。积累俗语,是为了能在作文中适时地运用。例如,我们写学校附近一位摆摊的老人很会赚钱:开学时,摆出各种各样的文具;节日时,批来一大堆的彩球、鲜花;天热了,卖冷饮;天凉了,卖热茶。我们不妨对上述语句进行民间化的“翻译”:那位摆摊的老人是个“寻钱的锥子”。写一个人十分节俭:他出门买菜,就是踩到废纸也要拾,看到树枝也要捡。我们也可以尝试着作“同步翻译”:“老人勤俭持家,‘跌个跟头也要抓把泥’。”
  像这样将书面语翻译成俗语的练习还有很多:
  小孩子不记仇,两个人小打了一架,很快就和好如初了。——小孩子“屁股一转就好了”。
  这帮人下手太狠了,把一个乞丐打得浑身抽搐。——一个乞丐被坏人打得在地上“游”。
  食品好不好,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在于新鲜。——“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吃一堑,长一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俗语也是宝贵的语言资源。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俗语,一定会使文章更有生活的味道,更具语言的韵味。
其他文献
唐朝开元年间,为了赏赐戍边的将士,唐玄宗命令宫女制作大量的棉衣,送到前线给将士御寒。有位心思很细腻的宫女,正想给自己找个如意郎君,可是平日她都被关在宫里,哪里有机会呢?听说皇上要大家为戍边的战士缝衣服,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招。  在做衣服时,她题了一首诗,偷偷缝入棉衣中,寄寓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战士的关心,希望得到这件战袍的士兵看到诗后能找到她,与她结缘。即使今生无缘,来世也希望能再修这段缘
期刊
夜深了,蒙蒙一家人进入了梦乡,厨房里传出了一阵嘁嘁喳喳的细语声。一个声音说:“蒙蒙妈真糊涂,常把饭给烧煳。幸亏有我们大葱帮忙,要不可麻烦了!”  “你是怎么帮她忙的啊?”另一个声音有些疑惑地问。    大葱得意地说:“银杏妹子,这可是秘密哟!告诉你,如果饭不小心烧煳了,就拿筷子在饭上戳出几个洞,再把我们大葱掐掉尖儿,一根根地插进米饭里,米饭里的煳味很快就从大葱的空心管子里散掉了。这个方法可灵验啦!
期刊
太空宁寂,只有几颗星星兴奋地眨着眼睛。它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一向准时出现的月亮姐姐这几日怎么无故缺席?”“听说这几日广寒宫正在扩建,月亮姐姐在当监工呢。”正说着,银盘似的月亮从天边冉冉升起,顿时众星捧月而去。  忽然地动山摇,一股灼热冲天而起,漫天的乌云滚滚而来,星星们恐惧地眨着眼睛紧紧围在一起发抖惊叫。定了定神的月亮使劲钻出黑幕,往下一瞧:唉!又是地球上的一个国家在进行核试验。试验的地方早已寸
期刊
导游天下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温和、美丽的童话故乡——哥本哈根,飞飞听说北国的冬天风景绝佳,岂可错过!走,一起去领略一下美丽的哈尔滨。    漫步冰雪世界  去哈尔滨,怎能错过美丽的雪景?  冬天,哈尔滨是冰雪的世界。第一场漫天的飞雪过后,哈尔滨便进入了漫长的冬季。走在街上,洁白的树挂晶莹剔透,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有的建筑物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阳光下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而最吸引人的,
期刊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人物非常多,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总共有四五百个。  这些名字,可不是作者曹雪芹随便起的,每一个名字都有深刻的用意。因为当时社会黑暗,写书说朝廷坏话是要被杀头的,所以作者只能用谐音(用同音字代替原本要用的那个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些名字,有的表达了作者写作的不易。比如,书中开篇提到的金陵“甄士隐”,谐音是“真事隐”,说明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内容都是将真事隐去,借一件
期刊
林黛玉自从进入贾府后,说话、做事确实都十分小心,可是她心思细密,多愁善感,常常因为一点点小事而生气、哭泣。  她与贾宝玉情趣相投,随着年龄增长两人彼此倾慕,可是由于当时礼法的约束,不能互诉衷肠,后来又因为薛宝钗的出现,更增添了林黛玉的烦恼。  这一年,芒种节的前几天她去贾宝玉住处,正在生闷气的丫头们不知道来的人是她,没有给她开门。她误以为是宝玉针对她,又联想到自己母亲早亡,如今寄人篱下,心中憋屈了
期刊
你看那条贵宾犬多么伶俐可爱,正在任凭主人为它穿衣打扮,真臭美。无论主人怎么摆弄,它都毫不反抗,前腿穿好了,它还主动把后腿抬起来。也许是看的人多了,它还抬起了两条前腿站立起来,向人们展示它那黑白相间的“燕尾服”,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可是宠物世界中最高贵的。”  南通市十里坊小学六(1)班 陈烩铃(指导老师 黄跃进)    我家阿虎全身棕黑色,像披了一件披风,风度翩翩。一双大眼睛又黑又亮。鼻子尖尖的
期刊
1.唐高宗时期,西域的少数民族吐蕃渐渐强大起来,常常侵犯大唐边境,抢掠百姓财物。朝廷在全国征集勇士,文臣娄师德应召入伍。  2.公元678年,唐高宗派李敬玄率十几万唐军西征吐蕃,双方在龙支交战。唐军主帅李敬玄起初怯懦畏战,然后又消极防守,使唐军处处被动挨打,损失过半。  3.这时,唐军士气低落、毫无斗志,一旦吐蕃聚兵前来,可能会全军覆没。娄师德挺身而出,奉命聚集溃散的将士,重振了唐军士气。
期刊
寓言妙趣横生、意味隽永,巧妙地使用,能让你的话语更有说服力。赶紧来感受寓言的魅力吧!    故事超链接  鲫鱼求救  魅力值:★★★★★  大思想家庄子穷得揭不开锅了,只好硬着头皮到监河侯家去借粮。监河侯说:“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庄子说:“刚才在路上时,我听到路旁干涸的车辙里有条鲫鱼向我求救。我说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把西江的水引到这儿来之后救他。鲫鱼很生气,说:‘我已经快干死了,等你
期刊
“小小雨娃娃,快乐演奏家”。仔细听听这位“演奏家”奏的曲子,你能听出不同的声音吗?  岂止声音不同,这“乐声”中还藏着秘密呢!先听听大作家王蒙先生的听雨感受吧——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惧呼唤着豪情。  (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  在作家王蒙先生的眼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