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热爱生活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父亲

  每年的父亲节,我都会写一些文字,怀念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今年是父亲离开我们的第21年。写下这个数字的时候,心中一惊:21年,这是一段多么漫长的时光。是啊,我今年40来岁,也就是说,父亲离开我们的时光与我和父亲相处的岁月,竟一般长了。20余年了,有些东西并不因为年深日久而斑驳、淡漠,反而历久弥新、刻骨铭心,那就是父爱、父教。父亲对我的爱和教导,父亲传授给我的人生智慧与勇气,如影随形般陪伴着我,支持我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每当我困惑、矛盾或处于人生低谷时,父亲的话常常在我耳边回响。他的话言简意赅,质朴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话给我启迪、勇气和力量。

明天一定比今天好


  “明天一定比今天好”是父亲常说的话。父亲的童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可是,父亲和我们说起往事时总爱说:“苦日子总会过去的,明天一定比今天好。”抱着这样乐观、豁达、永不言弃的信念,父亲捱过了一个个苦日子,迎来了人生的转机——16岁去参军。在部队里,父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表现优秀,年年获评先进,退伍后回到家乡,进公安系统工作。饱尝人间艰辛的父亲以加倍的热情和韧劲拥抱生活,善待他人,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
  父亲和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姐妹三人都培养成大学生,他还没来得及享清福,就在2000年的冬至,下乡检查工作时因劳累过度与世长辞,时年不到60岁。噩耗传来,我们全家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悲痛之余,我在内心深处问父亲:“您走了我们怎么办?这日子怎么过下去?”这时耳畔似乎响起父亲熟悉的话语:“苦日子总会过去的,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就是这句话,支撑着我们和母亲扛过了最痛苦的日子,为了“更好的明天”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活下去。
  当我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时,非常不适应北方的寒冷、干燥,一度想当逃兵。可一想到父亲参军时孤身到外地,举目无亲,那么苦都熬过来了,我就对自己说,总会适应的,明天一定比今天好。果然,我爱上了北京的大气、厚重,适应得很快,后来要离开北京时还依依不舍。

做正确的事,莫管他人评说


  父亲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认准了对的事就勇敢去做,从来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说:“做正确的事,莫管他人评说。”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姐妹三人陆续上学了,靠父母亲的微薄工资供我们读书很困难。于是,父亲便养猪致富,不怕脏、不怕累,也不怕他人笑话。他每天下班后系上围裙,收集邻居们的剩饭剩菜回来喂猪。这个活母亲抢着要干,父亲不让。我们三姐妹也觉得这样的事挺丢人,何必为了点猪食四处求人呢?亲戚朋友也有取笑父亲的,父亲并不理会他们,还自豪地对我们说:“做正确的事,莫管他人评说。我养好猪,妈妈养好你们,你们好好上学!”我们大声说:“我们就是三只小猪!”这样的对话回荡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住的那个小巷里,现在想起来竟有回音。父亲的勤劳、坚持一直激励着我和姐姐们用功读书。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激情,给了我们最温暖的父爱和最牢靠的安全感。
  父亲养猪一事对我产生了深远影響。20年前,我刚开始做亲子阅读和家庭教育时,亲子阅读并不盛行,家庭教育也不太受重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件对的事情,就坚定地去做,并且攻读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研究之路越走越宽。而今,20年过去了,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也在逐步推进中。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做一件事,因为我喜欢,觉得有意义。母亲说我的倔强和坚定很像父亲,这让我很骄傲。
  目前,我出版了三部教育专著,公开发表了300万字有关教育和阅读的文章,每年举行线上线下讲座五十场。最重要的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我很快乐。父亲的精神力量一直在鼓励我、支持我。

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父亲心思缜密、处事谨慎,遇事习惯独立思考,也常常提醒我“凡事多问个为什么”。小时候我遇到问题,总爱去问父亲,父亲总是不告诉我答案,让我自己去想。父亲的教育方式养成了我爱思考的习惯。不管是在厦门大学读新闻学,还是后来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心理学、教育学,我都是班里最爱提问的学生。老师亲昵地叫我“王爱问”,夸我爱思考,会提问。
  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我也爱多问个为什么。在我40岁时,先生的工作从北京调动到上海,一家人要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做出选择。北京和上海各有优势,我们在北京打拼20年,有了北京户口、房产、家门口的好学校,要放弃在北京的生活是件不容易的事.可是先生很热爱他的工作,在单位也干得风生水起。到底选择北京还是上海呢?亲友们众说纷纭。
  这时我想起了父亲的“凡事多问个为什么”,抛开亲朋好友的各种说法,静下心来问自己:“选上海或者留北京是为什么?”我针对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先生的工作情况、孩子们的教育需求等方方面面进行考虑,最后做出决定,带着孩子跟随先生举家迁往上海。多年后,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很正确,先生从事的行业在上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很喜欢上海的生活。当遇到人生困惑时,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但我一直觉得他从未离开,父爱从未走远。父亲给予我的人生智慧与勇气陪伴我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挑战。父亲对生命的热爱就是我们生活的初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热爱生活。父爱永在,初心不改!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其他文献
抗战初期,我在从贵阳疏散到花溪的贵阳女中念完了三年初中。这所刚从城里迁来的学校集中了一批相当优秀的老师。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国文。老师是刚从北方逃难南来的一位“下江人”。我还清楚地记得她的名字叫朱桐仙。她也不愿住在学校附近,就在我们家那座小山上,比我们家更高一些的地方,租了两间农民的房子。她单身一人,家中却很热闹,常有许多年轻的来访者。母亲不大喜欢她,常在背后指责她走起路来扭得太厉害,有故意卖弄风情
期刊
南通博物苑新馆  南通博物苑位于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是由爱国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创建的一座公共博物馆。比起传统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更像是一座婉约秀丽的江南园林,南馆、北馆、中馆三座主要展馆掩映在花木丛中,形成一条南北中轴线,轴线之外散布有东馆、藤东水榭、相禽阁等造型风格迥异的景观建筑。2005年,南通博物苑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建出第二轴线。新展馆在设计中融入南通独有的地域文化元素,古典与现代交融,形
期刊
遵义会议会址  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的遵义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遵义会议会址而闻名于世。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因此,遵义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这座布满红色印记的革命圣地,如同南湖红船、井冈星火、延安宝塔,成为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历史丰碑。遵义会议会址:革命从此上新途  在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区,有一座古
期刊
《父亲的河流》  肖德林著  广陵书社  本书由六篇中篇小说组成。作者对生活独特的体验与深刻的感悟,让读者阅读时有丰富的画面感和体验感。书中,一些人物形象涉及对于乡村的出走或逃离,体现了作者对社会转型时代如何实现自身生存价值的思考。  《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  章剑华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以江村的小康梦想为主线,梳理了千百年来小康的历史脉络和递进关系,从而深刻揭示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
期刊
不久前,我收到何万敏的新书《有些缤纷,有些静默》,书名给人很大的遐想空间。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别致,从封面到内文都看得出设计者特别用心。我最初翻阅的感觉是两个字:震撼。这是一本书评合集,作者在书的后面搞了一个分类索引,将书中评述到的168本书分别纳入小说、诗歌、散文、评论、传记、历史、社科、地理、艺术、生活、儿童十一个门类,同目录中列出的书名形成了首尾呼应。  此书最大的特点是,评述者始终站在中国图书
期刊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黄色的高原孕育着当时世界领先的农耕文明,而蓝色的海洋则诞生了东方的海洋文化。  历史上中国的海洋文化曾经盛极一时,始终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西方航海的发展历史中,也能看到古老东方文明的影子。不过在15世纪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观念的落后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的航海技术迅速衰落,并处于落后挨打的位置。  李峰的《历史的变量——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从航海发展的角度,讲述中华
期刊
读完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城市风情画卷,一个个普通人物懷揣着各自的秘密,艰难却坚定地在烟火尘世焕发勃勃生机。哈尔滨是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城市,是一座有灵魂的老城。如果仔细将书中提到的地点记录下来,那无异于是一张清晰的旅游导图。  作者笔下的哈尔滨,有浓郁的人间烟火,气象万千。比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要吃猪头肉、炒黄豆,剃龙头;比如因为气候原因,不同档次的洗浴中心
期刊
《拓扑与物理》和《时间简史》差不多,是那种你可能看不懂,但会很想收藏的著作。单从作者阵容来看就汇集了当下科学家中的顶尖人物,其中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罗杰·彭罗斯,理论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狄拉克奖章获得者张首晟、文小刚,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迈克尔·阿蒂亚,M理论创立者爱德华·威滕……就连翻译和审校都是特邀专家来担纲。  书中内容涵盖黑洞、量子信息、規范场、引力场、拓扑绝缘体、任意子…
期刊
年幼时,父亲让我们坐在他的肩头眺望世界;长大后,每次回头总看见父亲就站在身后。  都说父爱深沉、厚重,但每一位父亲爱的表现又不尽相同。汪曾祺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写道:“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莫言在《父親的严厉》里说,“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每一
期刊
一  从记事起,笼在心上的便是我与父亲的疏离。由于工作原因,父亲独居异地,很难顾及家人。中学时,父亲为规范我的作息,我们才生活到同一屋檐下。在一起时,他同我一样,早出晚归,时间恰巧错开,于是很难谋其一面,多言几语。积郁的情感直到我外出求学也未消解。  不过,父亲会不经意地弥合我们的关系。一天,我独自在大院食堂吃炒面,偶遇父亲。他透过玻璃看到我,便笑盈盈走进来。这种情形在我看来格外生硬,只想赶紧吃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