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白在自己的人生中有着三次相对集中的干谒经历,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干谒诗,而干谒活动也几乎贯穿了李白的一生,透过这些干谒诗、干谒活动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可以知道,作为没有科举考试资格的李白在自身理想和当代政治之间扮演着一个具有特色的矛盾体,就像历史演绎剧一样的生动传奇。当时这样的文人墨客也是如此,总是难逃一种“被政治”的命理。
【关键词】李白;干谒诗;文人;盛唐政治
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发展的双丰收时期,在文化上出了蜚声中外的唐诗,唐传奇等作品,而且各种诗歌流派兴起,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诗歌风格的创新,写作角度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值得后来的学者去效法。在众星璀璨的唐代,李白成为最耀眼的一颗;唐朝,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可供深度发掘的朝代。
就是在这样一个值得称道的朝代里却有着让学士们几乎是难以启齿的求仕途经,那便是干谒行卷。所谓的“干谒”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显贵或有名望者呈送书信、进献诗文赋作,以求得他们赏识、援引、擢拔重用的一种“多为人所笑弄”的不光彩行为。虽然从汉代起,干谒的风气便与荐举取士的制度一起产生了,但在唐朝才真正地风行起来。就连诗仙李白等大文豪都“卷入”其中,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起来。
一、干谒的解释以及起源
对于干谒一词,《说文解字》解释说:“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古寒切。”“谒,白也,从言曷声,与歇切。”《现代汉语大词典》:干谒,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
实际上,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西周的宗法制逐渐崩溃,士阶层逐渐兴起;“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竟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则亡之秋”,诸侯们争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才成为一代风尚。自然,自荐以及他荐就成为一种入仕的途径;到了东周和西周时期,便有了众所周知的察举制,举孝贤,同时还有世袭制以及自荐制度,为寒门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汉代,采取了察举和征辟制度,其中便有重要的自荐制度,也就是干谒的一种。到了隋朝采用了九品中正制,即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了唐朝,采取“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的选官政策,这种途径更为盛行。朝廷曾下诏要求各级官吏荐举能人异士,而怀才不遇之士若无人举荐,亦可自举,“凡宰相王臣,宜加搜择。其常参官及郡县长史上佐等,皆从历试而践通荣,如各知其密行异能、博学深识、才堪济代、术可利人、名不彰闻、位不充量、湮沦屠钓、流落风波者,一善可录,便宜公举。远则裁表附驿,近则进状奏闻,勿避亲雠,无限侪伍。其有独负奇才,未逢知己,即仰投匦,并据陈状自论,长官登时与奏。夫惟荐士,非止一举,永为恒典,有即登闻”。
二、李白的干谒经历以及干谒诗创作情况
对于李白,许多先贤都有过极为详尽的探究,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本文主要就李白为何没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以及几次干谒活动的集中期进行叙述。
首先是李白为何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原因问题,就这一问题大多数的研究学者认为是李白的性情所致,李白不屑于通过科举求官;唐代开科考取士, 统治者是从维护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为出发点的, 对人才的选拔, 十分注重社会政治功用, 因而对参考人员有系列严格的资格限定。参加科举考试者, 须有“生徒”和“乡贡”的身份, 必须“怀牒自列于州县”, 证明其家世、籍贯和本人的品行。众所周知,李白既是商贾之家又不符合第一条的规定,所以理所应当地可以认为李白并没有资格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
其次是李白生平中几次较为集中的干谒时期。对于没有科考资格的李白来说,可以说一生之中都没有停止过干谒活动。李白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1~20岁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李白主要是遍观奇书,积累学识,;20~42岁为第二阶段,李白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漫游求仕;42~45岁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长安供奉翰林;45~55岁为第四阶段,这是李白再度漫游阶段;55~62岁为第五个阶段,李白历经安史之乱,最后去世。
其中在李白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干谒活动,总结起来主要是在第一阶段的蜀中时期;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隐居安陆到翰林供奉前期;最后便是安史之乱到流放夜郎的一段时间,大致是在第五阶段。这便是李白相对集中的三个干谒期。
据清代王琦的《李白诗歌全集》以及詹锳的《李白诗文系年》可知:
蜀中时期(唐武后长安元年辛丑即701年至开元八年庚寅即720年),李白到各处拜访当地名士。在“唐玄宗取得政权不久,罢免了吏员出身的姚崇,启用了张说、苏颋、宋璟、卢怀慎、源乾曜、张九龄、张嘉贞等一批新兴的文学之士。”其中苏颋为益州长史,李白于路中投刺,而苏颋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僚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但并没有求得官职。随后李白就到处漫游。在开元十六年戊辰居安陆。
隐居安陆到供奉翰林时期(开元十六年戊辰即728年至天宝二年癸未即743年),在隐居安陆的十年里,李白也在不停地干谒,其中他向安陆的李长史和裴长史进行干谒,有《上安州李长史书》和《上安州裴长史书》。此外还有许多的赠词,如《赠张公洲革处士》、《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等,还有较明显的便是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六首“碧荷生幽泉”,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七“燕赵有秀色”,古风五十九首之“青春流惊湍”。
安史之乱到流放夜郎时期(天宝十四载乙未即755年至宝应元年壬寅即762年),上元元年( 760年) , 李白寫了《赠崔咨议》的干谒诗, 诗中仍然意气十足, 甚至连伏枥的老马都不屑, 而以天马自喻:“绿骥本天马, 素非伏枥驹。长嘶向清风, 倏忽凌九区”, 期待着得到重用后仍能万里驰骋。
三、唐代文人与政治的“纠葛”
如上文可知,对于像李白这样没有科举资格的文人来说,科举无疑是“死路一条”。所以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这些没有科举资格的文人或者其他文人会通过隐居山林,等到出了名了,自会有人引荐,但这样的话必定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再加上他们积极入世的心情和隐遁山林的不确定性和艰苦性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沉不住气,所以有很多人是等不得的;再加上在科举制中也离不开举荐的制度,于是“干谒”这条路子一时间兴盛起来。
据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考证:科举制成为是唐以后中国文人政治主体机质的基础,它在隋唐时形成为一种新的选人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先前政治由贵族专断、任官“由门第”专取的贵族政治的主体模式。而为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唐代文人政治时代,文人学士无疑是这一时代的主体机质。其中像李白这样的文人也无疑是这一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被排斥在制度之外的时候又被时代拉进来,成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矛盾体。文人和政治在上演着一部似离非弃的历史演绎剧,总是难逃被政治的命理。
参考文献:
[1]李白(唐).李白诗歌全集[M].清代王琦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9月
[2]詹 锳.李白诗文系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3]杨栩生.李白生平研究匡补[M].巴蜀书社.2000年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
[5]许慎 (汉代).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 .1963年
[6]罗鸣放.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人生处世心态[D].广西贺州学院
[7]韩 括.李白的干谒与干谒诗[D].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年第 2 期( 总第 102 期)
[8]胡燕(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盛唐干谒风行原因新论[D].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11 月 第 13 卷 第 6 期
[9]汤素琴.(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论唐干谒文盛行原因及其特点[D].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年第 1 期(总第 107 期)
[10]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M].齐鲁书社出版.2005年6月印刷
[11]王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唐代荐举之制与文人干谒之风[D]齐鲁学刊.2010年第5期总第218期
[1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
【关键词】李白;干谒诗;文人;盛唐政治
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发展的双丰收时期,在文化上出了蜚声中外的唐诗,唐传奇等作品,而且各种诗歌流派兴起,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诗歌风格的创新,写作角度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值得后来的学者去效法。在众星璀璨的唐代,李白成为最耀眼的一颗;唐朝,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可供深度发掘的朝代。
就是在这样一个值得称道的朝代里却有着让学士们几乎是难以启齿的求仕途经,那便是干谒行卷。所谓的“干谒”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显贵或有名望者呈送书信、进献诗文赋作,以求得他们赏识、援引、擢拔重用的一种“多为人所笑弄”的不光彩行为。虽然从汉代起,干谒的风气便与荐举取士的制度一起产生了,但在唐朝才真正地风行起来。就连诗仙李白等大文豪都“卷入”其中,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起来。
一、干谒的解释以及起源
对于干谒一词,《说文解字》解释说:“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古寒切。”“谒,白也,从言曷声,与歇切。”《现代汉语大词典》:干谒,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
实际上,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西周的宗法制逐渐崩溃,士阶层逐渐兴起;“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竟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则亡之秋”,诸侯们争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才成为一代风尚。自然,自荐以及他荐就成为一种入仕的途径;到了东周和西周时期,便有了众所周知的察举制,举孝贤,同时还有世袭制以及自荐制度,为寒门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汉代,采取了察举和征辟制度,其中便有重要的自荐制度,也就是干谒的一种。到了隋朝采用了九品中正制,即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到了唐朝,采取“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的选官政策,这种途径更为盛行。朝廷曾下诏要求各级官吏荐举能人异士,而怀才不遇之士若无人举荐,亦可自举,“凡宰相王臣,宜加搜择。其常参官及郡县长史上佐等,皆从历试而践通荣,如各知其密行异能、博学深识、才堪济代、术可利人、名不彰闻、位不充量、湮沦屠钓、流落风波者,一善可录,便宜公举。远则裁表附驿,近则进状奏闻,勿避亲雠,无限侪伍。其有独负奇才,未逢知己,即仰投匦,并据陈状自论,长官登时与奏。夫惟荐士,非止一举,永为恒典,有即登闻”。
二、李白的干谒经历以及干谒诗创作情况
对于李白,许多先贤都有过极为详尽的探究,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本文主要就李白为何没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以及几次干谒活动的集中期进行叙述。
首先是李白为何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原因问题,就这一问题大多数的研究学者认为是李白的性情所致,李白不屑于通过科举求官;唐代开科考取士, 统治者是从维护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为出发点的, 对人才的选拔, 十分注重社会政治功用, 因而对参考人员有系列严格的资格限定。参加科举考试者, 须有“生徒”和“乡贡”的身份, 必须“怀牒自列于州县”, 证明其家世、籍贯和本人的品行。众所周知,李白既是商贾之家又不符合第一条的规定,所以理所应当地可以认为李白并没有资格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
其次是李白生平中几次较为集中的干谒时期。对于没有科考资格的李白来说,可以说一生之中都没有停止过干谒活动。李白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1~20岁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李白主要是遍观奇书,积累学识,;20~42岁为第二阶段,李白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漫游求仕;42~45岁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长安供奉翰林;45~55岁为第四阶段,这是李白再度漫游阶段;55~62岁为第五个阶段,李白历经安史之乱,最后去世。
其中在李白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干谒活动,总结起来主要是在第一阶段的蜀中时期;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隐居安陆到翰林供奉前期;最后便是安史之乱到流放夜郎的一段时间,大致是在第五阶段。这便是李白相对集中的三个干谒期。
据清代王琦的《李白诗歌全集》以及詹锳的《李白诗文系年》可知:
蜀中时期(唐武后长安元年辛丑即701年至开元八年庚寅即720年),李白到各处拜访当地名士。在“唐玄宗取得政权不久,罢免了吏员出身的姚崇,启用了张说、苏颋、宋璟、卢怀慎、源乾曜、张九龄、张嘉贞等一批新兴的文学之士。”其中苏颋为益州长史,李白于路中投刺,而苏颋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僚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但并没有求得官职。随后李白就到处漫游。在开元十六年戊辰居安陆。
隐居安陆到供奉翰林时期(开元十六年戊辰即728年至天宝二年癸未即743年),在隐居安陆的十年里,李白也在不停地干谒,其中他向安陆的李长史和裴长史进行干谒,有《上安州李长史书》和《上安州裴长史书》。此外还有许多的赠词,如《赠张公洲革处士》、《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等,还有较明显的便是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六首“碧荷生幽泉”,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七“燕赵有秀色”,古风五十九首之“青春流惊湍”。
安史之乱到流放夜郎时期(天宝十四载乙未即755年至宝应元年壬寅即762年),上元元年( 760年) , 李白寫了《赠崔咨议》的干谒诗, 诗中仍然意气十足, 甚至连伏枥的老马都不屑, 而以天马自喻:“绿骥本天马, 素非伏枥驹。长嘶向清风, 倏忽凌九区”, 期待着得到重用后仍能万里驰骋。
三、唐代文人与政治的“纠葛”
如上文可知,对于像李白这样没有科举资格的文人来说,科举无疑是“死路一条”。所以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这些没有科举资格的文人或者其他文人会通过隐居山林,等到出了名了,自会有人引荐,但这样的话必定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再加上他们积极入世的心情和隐遁山林的不确定性和艰苦性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沉不住气,所以有很多人是等不得的;再加上在科举制中也离不开举荐的制度,于是“干谒”这条路子一时间兴盛起来。
据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考证:科举制成为是唐以后中国文人政治主体机质的基础,它在隋唐时形成为一种新的选人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先前政治由贵族专断、任官“由门第”专取的贵族政治的主体模式。而为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唐代文人政治时代,文人学士无疑是这一时代的主体机质。其中像李白这样的文人也无疑是这一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被排斥在制度之外的时候又被时代拉进来,成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矛盾体。文人和政治在上演着一部似离非弃的历史演绎剧,总是难逃被政治的命理。
参考文献:
[1]李白(唐).李白诗歌全集[M].清代王琦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9月
[2]詹 锳.李白诗文系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3]杨栩生.李白生平研究匡补[M].巴蜀书社.2000年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
[5]许慎 (汉代).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 .1963年
[6]罗鸣放.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人生处世心态[D].广西贺州学院
[7]韩 括.李白的干谒与干谒诗[D].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年第 2 期( 总第 102 期)
[8]胡燕(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盛唐干谒风行原因新论[D].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11 月 第 13 卷 第 6 期
[9]汤素琴.(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论唐干谒文盛行原因及其特点[D].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年第 1 期(总第 107 期)
[10]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M].齐鲁书社出版.2005年6月印刷
[11]王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唐代荐举之制与文人干谒之风[D]齐鲁学刊.2010年第5期总第218期
[1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