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焕发生命张力的乐园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kls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梳羊角辫的女孩》一课中,我通过让学生独立自学、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涵的兴趣,发现了语言文字中别具的人文意蕴,目睹了学生灵性闪射的思维之光。下面就把学生学习第一件事的片断加以叙述和阐释,从中体悟如何调动学生的个体经验与文本对话,从而实现语文能力发展与人文精神丰厚的双赢。
  教学片断: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一个故事,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一个人?划出有关的词句。
  学生自学——小小组讨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一个人?
  生:我觉得小女孩是一个有礼貌的人。从“阿姨,您”“请您”“谢谢”等词中就能感觉出来。
  生:我从张丽“冷冷地”“不耐烦”等神情中也能体会到小姑娘很有礼貌。张丽的态度是那样冷淡、生硬,可小姑娘却一点儿也不在意,还是那么彬彬有礼。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视上述教学片断,我们可以发现整个过程是立足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文本意义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扬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一、尊重个性体验,展现思维过程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指向,不仅仅是学生在三个维度上有了什么“独特体验”,还更重视学生这些“独特体验”得以形成和深化的过程。在上述片断中,由于教师问题的指向引导,学生在自学、小组讨论后初步形成了对文字意义的个性解读。通过集体交流,学生借助重点词句表达了对“小姑娘是怎样一个人”的认识。但这里的认识有孤立和联系之分。如从“ 您、请您”等词中感受到有礼貌是比较孤立、直接的认识,而从张丽态度的冷淡看出小女孩的礼貌是一种比较之后的认识,这种认识运用间接、联系的方法,认识程度更深,思维更为深刻,个性体验特征更加明显。“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使思维品质得到优化。如学生从“数了两遍”和“一把硬币”的对比中想到小女孩做事非常认真、细心。回答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陈述了产生这样认识的理由:“‘一把硬币’一下子是看不出少找了的,一般人可能拿了就走,而她却‘数了两遍’,可见她做事多么认真!”在这个陈述中,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是教师鼓励性评价“你们看到的小姑娘可真善解人意呀!”的用意所在:真正善解人意的恰恰是学生自己。学生在这样思维方式的导引下,从“举”、“扔”等处也体会到了小女孩办事的认真、对人有礼貌,使课堂显示出独立思考的尊严和个性体验的深切。
  二、动态生成中促成人文素养发展
  上述教学环节中,老师给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请学生“默读第一个故事,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一个人?划出有关的词句。”而学生循着这一思路却生成了“小女孩是否在意张丽态度”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教师预设的,却对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有积极意义。因为学生从“犹豫”一词找到了小女孩在意张丽态度的佐证,并从在意“张丽和顾客”两个方面的态度来阐释她“犹豫”的原因,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察。实际上,这是学生自主感悟的结果,动态生成的这个问题尽情释放了他们对文本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的确如此,后来学生在朗读对话时,形成“小姑娘很有礼貌,而张丽是那样的冷冰冰,两个人的反差太大了。张丽的脾气怎么这样坏?”的问题,也是在主动感悟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这样的追问,看似游离于老师预设的问题情境,却恰恰是学生“身临文境”时“披文以入情”的绝好例证。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地讨论,并立足文本找到了答案:“我认为张丽是怕小姑娘浪费了她的时间,影响了后面的生意,因为她忙得不可开交。”而另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父母卖早点的生活感受所作的解释则正体现了“动态生成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生成和积聚,以及对创造性活动的理解和体验过程。”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张丽对小姑娘态度的改变诠释了展开这一问题探讨的价值所在,那就是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的确,“人不可貌相”。我们不敢奢望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掌握“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审视社会现象,评析人物特点,但这无疑有助于他们正确人生观的架构和人文素养的丰厚。在我的理解中,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生成问题并加以积极体验,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因为“它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
  如何更高效、优质地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正日益成为我们在实践“新课程”、“新理念”时瞩目的焦点。我们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站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张力的乐园!
  参考文献和书籍:
  1、《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
  2、《语文》,浙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
  收稿日期:2012-04-2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学法指导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是 相互作用的整体,只注重教法而忽视学法,尤如飞机两翼缺了一翼。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 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 达到新《大纲》有关强化“学”的功能的要求。  【关键词】自学能力;英语学法;教师    长期以来,人们潜心
期刊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班主任是班级学生思德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的思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任务,而且必须探索并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技能,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1.必须具备组织和建设班集体的技能  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思德教育和教学
期刊
【摘 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是针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纷繁复杂的现实特点,论述了怎样正确引导未成年学生辨别、抵制和消除不良影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采取的几个方面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文化;自我意识
期刊
1.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模式改革的背景  1.1 当前许多教师的政治课堂依然还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注入教学,很多政治教学课堂不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够联系社会实践,更有甚者,部分教师的政治课堂被美其名曰:“书上勾勾,巴掌耧耧”。课堂上教师连讲都懒得去讲,只是告诉学生应该背诵那些内容,然后就让学生去背,背完开始检查,检查完开始默写,不但学生对此深恶痛绝,就连其它学科的教师都开始反感政治教师的这种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从直观教学入手
期刊
【摘 要】世界的发展日益趋向多元化,进入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与渗透日益明显。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际。交际中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备全面、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课内外要积极渗透文化教学,挖掘课程资源、
期刊
【摘 要】加强听力技能训练,提高听力测试成绩,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师所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好,却一直困惑着广大师生。本文从日常听力教学的几点做法以及它与说、读、写的关系着手,对如何进行听力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听力教学;听力训练;语境;朗读;听写    自高考英语试卷中增加听力测试以来,加强听力技能训练,提高听力测试成绩,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师所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如何把这项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设计活动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期刊
【摘 要】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分析往往能使问题更简捷地得到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  【关键词】高中数学;对称函数    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分析往往能使问题更简捷地得到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拟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称有关的
期刊
本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以往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更注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在激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