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曾经养过一只猫。
  这只猫不是宠物猫,是一只忠于职守、能捉老鼠的猫,是一只“多管闲事”、能看家护院的神奇猫。
  那时候家里住的是土木结构、带小阁楼的砖瓦房。由于阁楼的窗户是开放式的,这里就成了老鼠的天堂。每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老鼠便开始出来在阁楼里活动。“倏”地跑过来了,“倏”地又窜过去了,根据声音的不同甚至能数出有几只老鼠来。吓得用被子蒙了头的弟弟,在被窝里直喊着打老鼠。有时妈妈不胜其烦,起身用木棍捅一捅天花板,老鼠便抱头鼠窜,一阵急促的上蹿下跳声音过后,能稍稍安静些;可是没过多久又能听到“咯吱咯吱”老鼠磨牙咬东西的声音。有时候一家人轮流用“喵喵”声吓老鼠,不停地喊着还管点用,一停下来一切如故。
  苦于家里的老鼠猖獗,光是夜间出来吵闹还不算,还让人总能在隔壁房屋的粮仓旁边发现许多老鼠屎。爸爸在粮仓旁边安装了好几个老鼠夹子,贪吃的老鼠一旦被夹,便拖着鼠夹“吱哇吱哇”乱叫着逃跑。爸爸一听见叫声赶紧过去抓住老鼠,狠狠地用铁锨拍死掩埋。紧接着重新将老鼠夹子撑开摆好,引新来的老鼠上钩。这样反反复复多了,很是影响家人休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个老鼠害一锅汤”……总之每天都有老鼠的话题,大人们时不时会说什么吃的东西没盖好被老鼠咬了,衣服啊床单啊被老鼠咬也是常事。
  妈妈一气之下就买了一只猫,随意地给猫起名叫咪咪,让它来对付它的天敌,这一招果然奏效。咪咪进了我家门的第一天,尽管还不会捉老鼠,但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果。单单细声细语的“喵喵、喵喵”声音就让老鼠安宁了许多。
  这是一只小母猫,一身褐色的绒毛,看起来与别的猫并无不同之处。刚来我家的时候由于太小,还只会喵喵地叫;稍稍长大了些,捉老鼠的本领就无师自通,很快施展了出来,从此我家不再有鼠患,自然全家人对咪咪这位功臣也是疼爱有加;咪咪很快成为了弟弟的好伙伴,给我们家也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家里养猫的时候,我正上初二,平时住校周末才能回家。一个周末中午,我放学回家。刚进院子的大门,咪咪从院子里喵喵叫着冲了出来,朝着我就扑了上来。猝不及防的我吓得抱头大喊,但是已经晚了,咪咪已经将我的胳膊抓了一条血印。妈妈听见喊声从屋里出来,大喊:咪咪,连你家小主人都不认了?说完就要打咪咪。咪咪倏地一下子躲到院子另一头去了。我吓坏了,妈妈边安慰我边骂咪咪不认主子。我问妈妈,咪咪怎么还这么凶抓人呢?妈妈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咪咪只要见生人登门,便冲出来抓咬。可能是你老不在家的缘故,对你熟悉了就好了。
  果不其然,在妈妈的训导和我的喂养示好下,第二天返校时,咪咪已经对我服服帖帖了:我一叫咪咪,不论在哪里,它都以最快的速度喵喵叫着冲出来;我一挥手让它走开,它就喵喵地灰溜溜在我眼前消失,多么聪明的猫啊。我惊叹的同时,对它抓咬生人表示不解。
  妈妈说,咪咪已经因为看家护院出名了。邻居们也都觉着挺神奇的,人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没见过猫还有“多管闲事”的呢。自此,弟弟给猫又起了个名字叫赛虎,我则叫它狗猫。从此,我家的猫有了三个名字:咪咪、赛虎、狗猫。说来也怪,无论你叫哪个名字,它都知道在叫它。
  咪咪会看家护院也成了邻居们的笑谈。邻居要是想来我家,都得在大门口先喊一声,让妈妈将猫赶进屋里关上门,才回应着把邻居让进来。
  一个周末,我家的猫找不着了,妈妈和我到附近的巷子喊着去找。路遇一位离我家较远的邻居,赶忙问看见我家的猫没有,这位邻居说没有,然后急急就走了。在看着匆匆而过的邻居走远之后,妈妈带着我前往这位邻居家。在紧闭的大门口,妈妈喊着咪咪的名字,里面传来咪咪的叫声。过了一会儿,这位邻居的家人开了门,咪咪立刻从邻居家冲了出来,扑到了妈妈怀里。邻居家人说,这是你家猫啊,怎么跑到我家来了?妈妈边说着谢谢的话,边拍打着骂着咪咪,怪它不听话乱跑。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怎么知道往这位邻居家找,妈妈小声说,她发现路遇的那位邻居的手背上有一道抓痕,怀疑是咪咪所为,就抱著试试看的想法来找,没想到真在这里。妈妈感叹说,咪咪会看家护院,那只是在家里,到外面玩耍是不轻易抓咬人的——除非有生人逗它捉它。我和妈妈都不愿意相信邻居会顺手捉了我们家小猫;既然已经找着,也不用费心琢磨了,我和妈妈就欢欢喜喜抱着小猫回了家。
  我上初三时,弟弟发生了车祸,爸爸妈妈在医院整日陪护受伤严重的弟弟,无暇照顾咪咪,就将咪咪托付给邻居亚梅婶婶,让她帮忙照看。两个多月后弟弟出院,亚梅婶婶抱着咪咪来到我家,咪咪一见到妈妈就喵喵地扑到了妈妈怀里。亚梅婶婶说起咪咪在她家的许多趣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多多少少给心情郁闷了好久的全家人带来了欢乐。咪咪给婶婶家辛勤消灭鼠患自不必说,好笑的是又给婶婶家也看家护院,履行了一般家里狗的职责。起初,咪咪总是往我家跑,害得婶婶老从我家将咪咪抱回去。咪咪很快与婶婶的家人熟悉了,想着咪咪是不是认识了新主人,快把我家人忘掉了,没想到爸妈一回来,咪咪就东跑西跳着撒欢,喵喵叫个不停,似乎欢迎主人归来。妈妈对咪咪也更加疼爱,咪咪俨然已是我家的一个重要成员,饮食起居自不必说,每天牵挂、找寻也成了妈妈的一项重要工作,生怕咪咪有任何闪失。
  妈妈担心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由于农村家家都有鼠患,但是养猫的并不多,有的家里买来老鼠药灭鼠。咪咪将一只已经中了老鼠药毒的、跑进我家简易仓库的老鼠抓捕,而当它大快朵颐的时候自己却中毒倒下了。当妈妈早上发现咪咪的时候,它已经有气无力地躺在了地上,在它不远处,一只血迹斑斑的老鼠已直挺挺地躺在那儿。
  由于是剧毒药,妈妈给咪咪灌了许多绿豆水,也没能救回咪咪的命。妈妈伤心地流了泪,在我家院子外面的一颗椿树下挖了个深坑,四周洒了些石灰,将咪咪掩埋了。有一段时间,失去了咪咪的妈妈难过得食不下咽,总跑到椿树下去看看转转。
  从此,我家再没有养过猫。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哈尔滨的冬天特别的冷,冷得让人闻而却步; 哈尔滨的冬天又特别美,特别的妖娆,妖娆得让人嫉妒。  一曲《太阳岛上》,让弥漫着欧陆风情的哈尔滨蜚声国内外。蜿蜒澄清如练的松花江,珍珠一样璀璨的太阳岛,风光旖旎的百里生态画廊,仙乐飘飘的哈夏音乐会,姹紫嫣红的五花山,激情四溢的啤酒节……整个迷人的哈尔滨之夏,令无数游人心驰神往,“夏都”的美誉闻名遐迩。  然而,哈尔滨的冬景却像养在深闺的处子,悄悄地美丽着,
期刊
车到皮市街,雨就停了下来。女儿启动了手机导航的步行模式告诉我,朱自清故居就在皮市街附近。  朱自清先生在《说扬州》中讲过:“自己从七岁到扬州,一住十三年,才出来念书。”或许,我们知道这十三年时光里,朱自清在这里读完了小学、中学,考上了北京大学;或许,我们也知道这十三年的时光里,朱自清与武钟谦小姐结婚生子了。但谁也没想到,从这条小巷走出来的是一位为我们大中学课本提供范文的散文大家,更没有想到曾经走在
期刊
胡同,即是小巷,是北京极具地方特色的称谓。在京城纵横交错的大街之后,即是纵横交错的胡同。其中的东城丰收胡同,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同深处的21号四合院,是一座十分普通的院落,在此处三进三出,在普通中寻觅到了极不普通,由此铭刻下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初,手持以海洋抒情诗蜚声诗坛的诗人孙静轩的一封介绍信,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叩开了这东城丰收胡同21号大院的小门。当时,我在重庆一家少
期刊
房子是掺了草屑的泥坯墙,三四个壮汉轮番上阵,用木棍儿实打实地敲出来的泥坯墙,墙厚实,窗台就宽,就是一个完整的家了。  稻谷收回来,父亲将稻谷排放在场上,一圈一圈排成一个圆,借来邻居家的水牛开始打场,一季的粮食,一年的口粮全靠这只石磙碾压出来。多数时候,借水牛得等到晚上,是要紧着主人家用完才好意思去借。那段时间,我从窗口向外看,不太熟悉使唤牛的父亲,操着蹩脚的吆喝声赶着牛,拉着石磙在窗外一圈,一圈,
期刊
夜色从我的视野内涂抹掉多数事物,只留下天空与天空下的海,秀山岛及脚下的沙滩,还有一面大月亮。  岛与岛终于变得很像,怀疑是自己来的时候将之从老家背了过来,趁夜色连人带岛卸于海中央。  无山不成岛,秀山岛或者秀山乡在岱山县辖下,岱山县属舟山市。理一遍:秀山岛——岱山岛——舟山本岛,从小到大,方方面面,它们都是套装组合。  月光下的海水颜色深沉,拥有金属融化后的稠厚质地。潮声反而更通透,轻易地洞射夜幕
期刊
我要杀死你们中三个  来救活第四个  我沿墒埋下你们中的一个  来面对四季  四姊姊啊 我一一迎娶  迎娶一個命运的四道关口  一道关口的四面八方  ——《四麦》  一  小麦是从黄河之水漂下来的金黄的乳汁,是百草中尝到的硕果。  小麦穿过四季,麦秆有四个节,就像四季趴在麦中。一生中跨越了四季的农作物不多。二十四节气,是麦子的节气,呼应着小麦的生长与成熟的节奏。想想大雪节气中的麦子,节气不就是上天
期刊
我不知道怎样形容耶路撒冷,“如果上帝来过这个世界,那么它一定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名城,是世界公认的宗教圣地,历经灾难,圣战不断,被毁灭十八次,屡遭破坏又备受崇敬,有着依然修复的美丽和挺立的稳重,这是否有万能的上帝庇护呢?  有人说,耶路撒冷是个被信仰挤爆的地方。  犹太教徒认为这是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是上帝送给犹太子孙的土地,是他们神
期刊
擎一把伞,脚下雨水流淌,沿着弯曲的小径,环湖逛了一圈,不大,实在难称湖,只不过是山间一潭泉水罢了。雨中整个大木山茶园,层层叠叠的茶丛,远处淡墨的山白雾弥漫,看似一幅泼墨的山水画卷。  湖的南岸小径,踩的是杉木铺就的踏板,弯弯曲曲,左是以坡而植的茶树,一层一层高了起来;右边临湖,或桃、或松、或蒿草,雨中在摇曳,水滴沿枝滑下,也有一段绕满绿藤的篱笆,脚下延伸着细碎的石板路。身穿玫红或湖蓝底白圈雨衣的茶
期刊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近十年,然而,我的脑子里却挥之不去那些劫难中的悲惨画面。  我们驱车前往汶川。  驶出成都平原,就到了映秀收费站。都汶高速公路上的车挤了个满满当当。开车的司机是幫华的公子,他说这条路一年四季都这样,车流量大,又是进山的唯一通道。我们只好随着车流缓慢前行。高速公路在高山脚下通行,汽车沿岷江逆流而上,两山间落差很大,江面不宽,但江水湍急,坐在车内仿佛都能听到江水的咆哮
期刊
我的家乡位于北部湾畔东海岸,九洲江下游冲积平原最西边。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海滩,海滩离村子不远,走出田野,跨过海堤,一下子便到了。  海滩面积不大,地势平緩,越往远处越开阔。海滩中一条小小的海沟直通往大海深处,海沟内常泊着大大小小的竹排、小船。别看那海沟不大,却是家乡人驾船出海捕鱼的唯一通道。潮退了,他们便撑着竹排或驾着小船,沿着海沟开往大海深处,捕捞鱼虾;潮涨后,他们满载收获,又沿着海沟一路归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