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材料、生活废弃物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对于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如何开发利用农村资源是我们农村美术教师正在探索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乡土艺术;竹衣装饰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材料、生活废弃物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对于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如何开发利用农村资源是我们农村美术教师正在探索研究的问题。不妨让我们到竹林中去看一看,你一定会发现竹林里千姿百态傲立风中的翠竹、竹笋;裸露在地面的竹根;遍洒地上的竹衣等正是我们美术创作的资源,一种创作的灵感与欲望会让你油然而生。于是与我们的学生一同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发现、去想象、去创造,就会制作出一系列以竹衣、竹根等为主要素材的艺术造型。其作品外观新颖别致、形态生动、质感纯朴古雅,具有强烈的墨韵美、纯朴的自然美、细腻的雕琢美及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享受。
我校地处重庆市万州区农村乡镇,到处可见竹子。课堂上我们利用平时收集来的村民用来当柴烧、作肥料、纳鞋底的竹衣,废弃的竹根以及大自然中一切可利用的材料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创作出的手工作品、装饰画、版画等是充满浓郁山乡泥土气息的纯天然“绿色环保”民间艺术品。
一:竹衣装饰画的材料及工具
材料:各类竹衣、竹根、三层板(或图画纸或白板纸)、502胶、清漆、其它辅助材料等。
工具:手工锯、电烙铁、刀子、剪刀等。
二:竹衣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利用
竹衣随品种不同其材质差异很大,有慈竹竹衣和斑竹竹衣等。慈竹竹衣里面光滑,可以根据画面需要任意切成不同大小的段、块、片,所以适合在手工制作中做成块或大面积的板面,如:植物的叶、背景、远山等;斑竹竹衣表面有漂亮的凹凸不平的机理纹路,可以制作成:鱼鳍、裙子、山石等等。竹衣的表现力就在于其内部具有丰富的纖维组织和正反两面不同的质感,而这也决定了它只适合手工操作。
三、竹衣装饰画的基本加工方法
竹衣的使用,既可以整块、多块使用,也可以剥皮使用;从竹衣的中间缝隙处用工具刀片裁开,这样可在制作过程中增加层次感、立体感。在手工制作中,多是一块剪裁后采用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素材和创作要求灵活使用:
1、首先将拾回来的竹衣进行去毛、软化处理,然后压在重物下,直到平整后待用。
2、剥皮法:将竹衣的表皮按所需的宽度用工具刀沿里面的纹路剥下来,剥下来的表皮放好留着备用。
3、加工表皮法:剥下来的表皮内侧有一层瓤,制作中常需要对表皮进行加工,就是把条状表皮内侧的松软部分削掉,但不能伤到表皮,然后压平(备用)。
四、竹衣装饰画的制作举例:
作品《人与自然》是采用废弃的竹衣和竹根、松果,通过精心设计制作而成。
如图的《人与自然》具体做法:取一片压平的斑竹竹衣,按照事先的构图布局,①根据图形的大小用斑竹竹衣剪出树干、树枝及小女孩的小辫子、帽子、裙子、猫头鹰的嘴等;特别注意的是裙子部分要按照裙子的褶皱纹理剪出很多片;②然后取一片普通竹衣剪出小女孩的面部和手备用,普通竹衣表面异常光滑,质感跟人的皮肤差不多,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损伤了竹衣表面的质感;③取一段斑竹竹根,用手工锯锯成合适的小片(2片)备用;④最后松果洗净后一小片一小片晾干备用,一定要让松果或其它材料干透才能使用,以免画面生霉、长虫、变形。
制作步骤:
1、构图起稿:取一块三层板依照构图的大小裁成所需长方形作为装饰画的底板,底板的颜色根据自己的设计刷成自己需要的底色,然后在底板上起稿(注意:起稿要用易擦掉的笔)。
2、粘贴:粘贴要遵循远、中、近的顺序,既能突出主题,又能照顾全局。
3、精描(烙):在竹衣上按照竹衣表面的自然纹路和构图中阴影进行烙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最能出层次的一步,墨韵美尽显其中。(注意:一次次加上去,决不能一次烙得过死。)
4、上清漆:对画面普遍进行一次清漆处理,让画面更具光泽,给人一种纯朴的自然美。
5、装饰:可以用一些最常见最熟悉的、采集非常方便的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如:树枝、树皮、竹片等)既经济又实惠。
手工作品、装饰画制作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通过制作竹根、笋衣等粘贴画这类工艺作品,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剪刀、刻刀、锯子等的使用方法,也可以了解一些常用材料的某些性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居、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思想和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等,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竹衣的艺术价值,需要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一片片竹衣,一条条竹根……也许只有当燃料的作用,但如果发现了它的美,经过压、剪、刻、贴、烙等一步步加工创作就会变废为宝,美就在你的手中脱颖而出。
在丰富多彩的农村学习生活中,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材料有待开发,如:玉米秆、麦秆、松树皮、干树枝、豆类、白果皮、鸡蛋壳等等,这都给农村中学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开阔了眼界,发展了思维,定能够挖掘出更多、更新、更奇的课程资源,它对于全面推进新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乡土艺术;竹衣装饰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材料、生活废弃物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对于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如何开发利用农村资源是我们农村美术教师正在探索研究的问题。不妨让我们到竹林中去看一看,你一定会发现竹林里千姿百态傲立风中的翠竹、竹笋;裸露在地面的竹根;遍洒地上的竹衣等正是我们美术创作的资源,一种创作的灵感与欲望会让你油然而生。于是与我们的学生一同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发现、去想象、去创造,就会制作出一系列以竹衣、竹根等为主要素材的艺术造型。其作品外观新颖别致、形态生动、质感纯朴古雅,具有强烈的墨韵美、纯朴的自然美、细腻的雕琢美及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享受。
我校地处重庆市万州区农村乡镇,到处可见竹子。课堂上我们利用平时收集来的村民用来当柴烧、作肥料、纳鞋底的竹衣,废弃的竹根以及大自然中一切可利用的材料通过精心设计制作,创作出的手工作品、装饰画、版画等是充满浓郁山乡泥土气息的纯天然“绿色环保”民间艺术品。
一:竹衣装饰画的材料及工具
材料:各类竹衣、竹根、三层板(或图画纸或白板纸)、502胶、清漆、其它辅助材料等。
工具:手工锯、电烙铁、刀子、剪刀等。
二:竹衣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利用
竹衣随品种不同其材质差异很大,有慈竹竹衣和斑竹竹衣等。慈竹竹衣里面光滑,可以根据画面需要任意切成不同大小的段、块、片,所以适合在手工制作中做成块或大面积的板面,如:植物的叶、背景、远山等;斑竹竹衣表面有漂亮的凹凸不平的机理纹路,可以制作成:鱼鳍、裙子、山石等等。竹衣的表现力就在于其内部具有丰富的纖维组织和正反两面不同的质感,而这也决定了它只适合手工操作。
三、竹衣装饰画的基本加工方法
竹衣的使用,既可以整块、多块使用,也可以剥皮使用;从竹衣的中间缝隙处用工具刀片裁开,这样可在制作过程中增加层次感、立体感。在手工制作中,多是一块剪裁后采用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素材和创作要求灵活使用:
1、首先将拾回来的竹衣进行去毛、软化处理,然后压在重物下,直到平整后待用。
2、剥皮法:将竹衣的表皮按所需的宽度用工具刀沿里面的纹路剥下来,剥下来的表皮放好留着备用。
3、加工表皮法:剥下来的表皮内侧有一层瓤,制作中常需要对表皮进行加工,就是把条状表皮内侧的松软部分削掉,但不能伤到表皮,然后压平(备用)。
四、竹衣装饰画的制作举例:
作品《人与自然》是采用废弃的竹衣和竹根、松果,通过精心设计制作而成。
如图的《人与自然》具体做法:取一片压平的斑竹竹衣,按照事先的构图布局,①根据图形的大小用斑竹竹衣剪出树干、树枝及小女孩的小辫子、帽子、裙子、猫头鹰的嘴等;特别注意的是裙子部分要按照裙子的褶皱纹理剪出很多片;②然后取一片普通竹衣剪出小女孩的面部和手备用,普通竹衣表面异常光滑,质感跟人的皮肤差不多,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损伤了竹衣表面的质感;③取一段斑竹竹根,用手工锯锯成合适的小片(2片)备用;④最后松果洗净后一小片一小片晾干备用,一定要让松果或其它材料干透才能使用,以免画面生霉、长虫、变形。
制作步骤:
1、构图起稿:取一块三层板依照构图的大小裁成所需长方形作为装饰画的底板,底板的颜色根据自己的设计刷成自己需要的底色,然后在底板上起稿(注意:起稿要用易擦掉的笔)。
2、粘贴:粘贴要遵循远、中、近的顺序,既能突出主题,又能照顾全局。
3、精描(烙):在竹衣上按照竹衣表面的自然纹路和构图中阴影进行烙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最能出层次的一步,墨韵美尽显其中。(注意:一次次加上去,决不能一次烙得过死。)
4、上清漆:对画面普遍进行一次清漆处理,让画面更具光泽,给人一种纯朴的自然美。
5、装饰:可以用一些最常见最熟悉的、采集非常方便的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如:树枝、树皮、竹片等)既经济又实惠。
手工作品、装饰画制作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通过制作竹根、笋衣等粘贴画这类工艺作品,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剪刀、刻刀、锯子等的使用方法,也可以了解一些常用材料的某些性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居、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思想和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等,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竹衣的艺术价值,需要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一片片竹衣,一条条竹根……也许只有当燃料的作用,但如果发现了它的美,经过压、剪、刻、贴、烙等一步步加工创作就会变废为宝,美就在你的手中脱颖而出。
在丰富多彩的农村学习生活中,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材料有待开发,如:玉米秆、麦秆、松树皮、干树枝、豆类、白果皮、鸡蛋壳等等,这都给农村中学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开阔了眼界,发展了思维,定能够挖掘出更多、更新、更奇的课程资源,它对于全面推进新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