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的潮水提供一种倾泻的方式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体说来,世上有两类作家,一类是能快速从事件中看到意义,从而将现实经验转化为抽象的虚拟经验的作家。另一类是迅速被世界的现象所震惊,然后用他/她独一无二的视角告诉众人,他/她看到了什么的作家。如果用“学术黑话”来说,我们可以把第一类称为“结构主义”式的作家,把第二类称为“现象学”式的作家。这两类作家不分伯仲,只要写到极致都能给人带来艺术的震撼。比如作家周洁茹,我觉得她大体上属于后者,是一个能够对世界做出快速回应的作家。
  好多年前,在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周洁茹就已经成为文坛的传说。她离开中国,远去美国,几乎音讯全无。但她的传说继续在流传,据说她有着极为惊人的创作量,一年时间就可以写出百万字。大约是2015年的时候,听说她到了香港,而且重新开始写作。我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们知道,写作对于写作者而言是一种需要持续在场的生存状态。多年之后重新捡笔来写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你必将经受住更加严苛的审视,无论是外界还是内心,这一定会产生强烈的焦灼。因此,她“复出”后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找我做活动嘉宾的时候,我立刻应允了。同时,我明白,她之所以找到我,還有林培源,做她的嘉宾,是因为我们是新生一代的写作者,借助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当下的文学现场;而我们,也带着对她的传说的记忆,希望能和她面对面聊天,了解她这些年的沉默与思考,这其中自然也回转着一种文脉的接续之感。
  我对她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她的记忆力特别好,好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她写了一系列“去”系列的小说,《到南京去》《到深圳去》《到香港去》……其中有一篇是《到广州去》。在这篇小说里她提到了遇见我和其他几位朋友吃完夜宵的场景,她对那个场景的描写在细节上达到了与真实情况毫无二致的程度,包括谁说了什么,以及一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比如那天很冷,我尽管穿着羽绒服,可在风吹来的时候还是把拉链又往上拉了一下,这个小动作她都写在小说里面了。这就是一个小说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还有场景还原能力,她都是完全具备的。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天生的写作者。
  我想,以她为代表的这类作家——前文所说的“现象学式作家”——跟世界的关系,一定是更加紧张的,因为她要面对世界上时时刻刻的信息压迫,她得随时用语言作出回应。那种“结构主义”式的作家可以慢慢构思一个故事,然后让它在脑海里一点点生长,直到破土而出。这类作家在生活中该干吗干吗、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只是如同每日去公园散步一般,去另外一个时空里神思遨游一番,然后又回到日常生活,继续该吃吃、该睡睡。这其实是一种让全部写作者都艳羡的一种写作方式。但不是每个作家都能这么干,这取决于人的天性,是无法选择的。
  周洁茹作为作家的生活跟她创造的艺术世界,有着深度的重叠关系。那么,她的苦大了,她得时时刻刻在思维和语言中保持住那种紧张性。她像受惊的动物那样观察这个世界,她像被胁迫一般要书写这个世界,同时,她还要抵抗一丝不苟的记忆。如果痛苦无法淡忘,那实在糟透了。写作一方面要抵抗遗忘,一方面也得重新叙述记忆。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猜度一个作家的时候,再打开她的书,便会在字里行间看到真实的力量。
  当《在香港》这本散文集出现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它之于她的重要性。从漂泊的“到某处去”到“在香港”,这其中有一种选择的郑重。这不再是被动的宿命,这是生命的扎根。书的第一部分就特别有意思,在一本名叫“在香港”的书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写故乡的。确实在异乡才最了解故乡。正是在对故乡的回忆当中,她小心翼翼地比照着此时此刻所在的地方,这个地方能够成为家园吗?因此,家园终于成为一种形而上的追问。
  她写得特别温情,写了好多吃的,除了父亲跟母亲就是各种家乡的小吃。有关食物的记忆引发乡愁,是一种生理性的反应,这呼应着她进入香港也是从生理的感受开始的。亲情跟食物,一个是我们心灵对于故乡的情感记忆,一个是我们身体对于故乡的生理记忆。这两种记忆是我们走到哪里都甩不开的行李。我们携带着故乡给我们的甩不开的行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全然陌生的地方,比如香港这样的地方。然后,我们如何继续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命题。生活的压力很大,应该怎么样生存下去,她的散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质问。她是一个解决了物质层面的生存困难的人,因此她的压力全然来自记忆、情感与活着本身。
  周洁茹对生活爱得如此之深切,让我特别动容。她绝非苦大仇深,她有她的黑色幽默,她在文中会调侃婚姻,调侃自己,调侃写作。她说她先生给她做了一碗汤面,本来这是一个温馨的细节,但她说反正他做了汤面也不会去洗这个碗的。这便是一种特别好玩的女性冷幽默。她对周围的人充满了理解,但是她对自己的生命却是严苛的,总是在思考生命的根基性问题。在这一点上,她的执着是超出想象的。
  我一直觉得她持有一种即兴式的感性写作方式,特别依赖灵感的状态。但读了这本《在香港》后,我觉得可能对她有所误解,她是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深刻的人,也是一个情深意长的人。她注定要活得累。她写父亲生病的这篇散文,写了父亲从发现生病到治病的过程,也穿插了她自己怀疑得了癌症的诊断过程。当时她在美国,几乎没有亲人。在那样一种决然孤独的情况下,要面对死亡和疾病的阴影,是极为痛苦极为悲凉的。我们其实看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共同命运,所以读来是非常感人的。
  你能看到,她敏锐的记忆力在害她。比如说,她一直就记得,当时在手术室体检的时候,她掉了一个25美分的硬币。这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它无疑是真实的硬币,无须怀疑,但它仅仅是一枚硬币吗?显然不仅仅是,那枚硬币凝聚着一种情思在其中,那是一种复杂的情愫。你能说那是悲伤吗?你能说那是痛苦吗?可能都是,但又都不是,那只是一枚硬币,一枚特殊时刻的硬币。我觉得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把物质层面跟精神层面交织在了一起,了无痕迹,却又意味无穷。
  有时候,文学作品是反阐述的,它就是生活本身,它是无比真实和刺骨的事物。拒绝阐释与坦诚之间似乎总有绕不开的关系。毫无疑问,她是坦诚的,她几乎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敞开在作品中。很多作家都会在作品中戴着面具写作,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贬义,文学的面具跟我们生活中做人戴面具是不一样的。像诗人叶芝所说的,文化就是一个诗人或作家最好的面具。这就像我们看的非洲舞蹈一样,舞者借助一个夸张的面具,活跃起象征的力量。但她几乎把面具撤下来了,她跟生活构成了一种肉搏式的关系,这是很惨烈的一种关系。   她来香港后重新开始写作,她是很认真对待这件事情的。但她随时质疑自己,尤其是用亲人的视角。她写不下去的时候去找父亲下棋,连下几盘棋都输了,父亲就说不下了,反正你都是输的,这跟你在生活中一样,你都是没有规划的,就像没头苍蝇一样。父亲这样说,让她感受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绝望感,但其实父亲的本意是在劝慰她的。还有,写作的时候睡不着觉怎么办?她的母亲走到她旁边说别写了,没啥用的,没人看的。她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就去睡觉了。这是一种淡淡的幽默,又是一种淡淡的反讽,背后却是在幽深无奈中的坚持。
  她写的这些食物,带有江南的乡愁。她是江苏常州人。她的江南前辈汪曾祺老先生写散文,就特别喜欢写吃的。但她和汪老显然不太一样。汪老写吃的时候,对食物本身有一种格外的眷恋,乃至感怀和爱惜,那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乡愁。她写食物更多的是写跟她的生命交织在一起的东西。所以她写吃的,是没法引发食欲的,她是让你阅读食物背后的感情。母亲做的那些菜,还有朋友们做的那些菜,跟她在医院里看到的25美分硬币一样,都是一种文学的意象,是情感的承载物。文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念念不忘。就是她看见街边有一对母子一起吃午餐,母亲让孩子的每一勺饭都就着肉和肉汁,而自己只吃白米饭。人生的况味仿佛都在其中了。
  周洁茹的散文让我对她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的真誠会反映在对社会现实的不回避当中。在香港的餐厅、溜冰场等公共场合,跟当地人的一些冲突,她也是作为生命中的一种遭遇而记下来。她怀有一种单纯的想法。比如她在公交车上目睹了一场吵架,一个老太太攻击另一个老太太,但被攻击的老太太没有还击,而是率先微笑了一下,另外一个老太太没办法了,也只能消消气,回之以微笑。所以她在反思,当别人恶语相向的时候,自己为什么要板着脸?如果当时也对那个人微笑一下,也许这个世界就平安无事了。这便是作家的赤子之心,作家所凭借的最重要之所在,若有若无,天方夜谭,却直达人性本质。
  可以感觉得到,写这些散文时的周洁茹处在一个很好的写作状态中。她置身于当下复杂的现实语境,香港的复杂性已经逐渐体现在她的身上。她现在还是《香港文学》的主编,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位置。历史的浪潮涌到了她的生活之中,这一定不是她计划之内的,但她必须得用她血肉相搏的方式去应对,她必须要为那些历史的潮水提供一种倾泻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计划之外的历史潮水是她持续写作下去的幸运。
  因此,我在想,“现象学写作”在这个时代有一种奇特的新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有太多的事物被创造出来,但这些东西并没有进入文学的书写之中。在19世纪的作家那里,作家所追求的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博学,这种博学体现在作品对时代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吸纳之中。但在今天,再博学的作家也不可能去把握这个时代的丰富面向,即便是一个领域的知识,都可以穷尽一个人的精力。很多作家要么抵触这样的繁杂现实,要么由于惰性依然使用着过去年代的现实,但是这种“现象学写作”恰恰能够为作家的突围提供一种选择,那就是最大限度地以个人化的方式,去吸纳周围的现实事物。文学和写作必须像堂吉诃德那样,跟越来越蔓延无际的庞然大物去斗争。文学必须培育出一个强健的肠胃,去吸纳、消化和转化那些坚硬的东西。作家阿来多次谈到美国诗人桑德堡的一个说法:美国你已经长出了钢铁的躯体,但我还没有长出钢铁的牙齿可以咀嚼你。放在今天的中国语境来说,作家不仅要有钢铁的牙齿,还要有信息化的思维,才能对这个时代的躯体进行咀嚼和品尝。
  责任编辑 崔耕
其他文献
近日,美国研究机构公布报告称,美国市场目前电动车销量萎靡不振,呼吁政府出台新的激励政策。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下属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报告中称,政府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促进电动车的使用,包括减少不兼容的充电接口、提高车主进行充电的便利性等。其它措施还包括降低电动车价格、提升电池技术以及通过市场营销
摘 要 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改革成为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途径。开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开展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调研表明,我国执业药师数量短缺,传统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专业应该对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推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当
1889年  1889年,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注册商标的汽车品牌  1889年,路易·雷纳·潘哈德(Louis Rene Panhard)和埃米尔·勒瓦瑟(Emile Levassor)在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家汽车制造厂,称为“潘哈德·勒瓦瑟机械公司”。当时的汽车只有品牌而没有商标,富有商业头脑的潘哈德和勒瓦瑟认为一个商标会让自己的车更为出众和与众不同,不经意间他们开创了使用汽车商标的先河。由于他
摘 要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全社会互联互通的当下,寻找新方法、发掘新公众,是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日本久能山东照宫一次成功的文物修复众筹活动入手,试图探讨如何构建博物馆的超级连接。  关键词 互联网 久能山东照宫 众筹活动  1 久能山东照宫文物修复众筹活动   久能山东照宫是一座位于日本静冈县的神社,收藏着江户幕府的开府将军德川家康的许多遗物。2017年,该馆在网上发布了众筹消息:
美国是世界上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比较早的国家之一。经过数十年从未间断的持续努力,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使用国家。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美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如何?百万电动车的目标能否按照计划如期实现?  政策法规先行  在最近约40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一直很重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法令及行业标准。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于19
参与者:  杜小烨、高翔、李顺、何海峰、李惠萍、何宗金、郭慧娴、陈于丹、林海琼、黄铭康、刘秀华、林莉、方艳芳、桦桢、李响  統筹整理:  何海峰  杜小烨(副编审、《花城》杂志编辑部副主任,现居广州)  我第一次接触到“格非”这个名字,是在2004年,正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在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史课本上的名字,作品同时在专业课的必读书单上占据了一行——《褐色鸟群》和《迷舟》。当时
2016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十五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上海科技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出席并讲话。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褚君浩、王恩多,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刘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干频,上海市团市委副书记丁波等领导出席。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主持大会,馆长王小明作开馆十五周年工作报告。  会议主要
七九河开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小河仿佛装上了前进的履带  我把自己拉出来修缮  把喜鹊的叫声当作吉言  近一个时辰里我对老旧的身體  进行敲打,敲敲打打  发现人终究没有战胜光阴的能力  春天属于蓬勃、青春、靓丽……  这些早已不属于我了  春天还小  阳光殷实。但没有丝毫迹象表明  天气马上转暖  地边一堆去年留下的杂草  像一堆坏掉的时间  趁墒播种,村民说种什么都不值钱!  怨气归怨气 
中国最大充电设备展——第三届上海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EVSE2015)将于2015年8月26至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充电设施领域的200多家高端技术及设备制造企业将盛装亮相,集中展示我国充电设施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作为国内最大的充电设备展会,展品涵盖了充电桩、充电机、充电柜,电源模块、逆变器、整流器、变频器、电容器、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换电设备、配电设备、滤波设
承前启后之枢轴,2018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上海科技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将国家战略融入国际合作,在“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中名列第6位,并荣获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上海科技馆开展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致力于打造“外交使者”和“文化名片”的新形象。根据国际化发展子规划,以项目为纽带,累计与30多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