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村”建成记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德所在的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成了四川省有名的“芒果村”。 通过种植芒果,发展乡村旅游,一个靠救济过日子的山区贫困彝族村成了全国文明村。
  “要能在荒山上种出芒果,我用手掌煎鱼给你吃。”
  20多年前,当李德倡导在村里荒山种植芒果时,有村民发出这样的“嘲讽”。今年11月下旬,站在村里山顶观景平台,看着满山的芒果林及点缀其间的小洋楼,回首这段往事时,李德一笑了之。
  数据最有说服力,全村400多户都种芒果,产值达到4800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
  也因此,李德所在的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成了四川省有名的“芒果村”。 通过种植芒果,发展乡村旅游,一个靠救济过日子的山区贫困彝族村成了全国文明村。
  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芒果村”是如何建成的?
  发端于30年前
  今年64岁的彝族大叔李德,是全国劳动模范,今年2月卸任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如今,可以悠闲地在自家院子,抽着水烟喝着茶招呼客人。
  30年前的1987年,李德开始担任村支书,那时的混撒拉村是四川省级贫困村。李德决定走出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富起来的。后来,他去了毗邻攀枝花的云南元江县,带回了当地产的芒果,村民都觉得不好吃,自然也不愿意种,但他还是决定自己先试试。
  1988年,他种植了100多棵芒果树,四年后芒果树开始挂果,尽管当年收成只有几百斤,但给了他希望。他把村民叫了过来,开始号召村民种。然而,几百斤的产量没有说服力,“地里种芒果,吃什么?”村民这样反问。
  后面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李德,不长树木的荒山在当时看来没有什么价值,因此更适合试试。
  他决定从荒山入手,又有村民开始怀疑,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句话。
  1993年,李德家的芒果收获上千斤,1996年达到1万多斤,产品在攀枝花供不应求。
  也就在那一年,荒山上的芒果树挂果了,村民也信了。2000年前后,芒果开始丰收,看到芒果的可观收益,村民开始积极参与。村里决定把原来种粮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这样既可种芒果,同时还能每年每亩地拿到300斤粮食补贴和50元现金。
  “有些村民退了二十几亩,家里的粮食都吃不完。”李德表示,但还是有个别村民不看好,地里种了玉米。多年后,这户人家也种了芒果树,年销售收入20多万。2010年前后,村里的芒果种植面积达到13500亩。
  电力解题产业发展瓶颈
  种植规模扩大了,问题也来了。攀枝花地处干河热谷地带,降雨偏少,特别是在2010年初的西南大旱,水的难题愈加凸显出来。
  小规模种植可通过人工灌溉,但1万多亩高山上的芒果树,怎么办?
  再加上,由于半年多滴雨未降,混撒拉村中的河沟、小溪中的水早已被抽干,一万余亩芒果“嗷嗷待哺”。
  当年农历腊月二十四。距离除夕只有5天了,过年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了,可李德和村民们却眉头紧皱。看到成片的芒果林开始枯萎,李德和村民们急得直跳脚,却又无能为力。
  村里想建一座大型提灌站,把6公里之外金沙江的水抽上来浇灌。要把金沙江的水引上来,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如果你们把金沙江的水引上来,我手板心煎鱼!”尽管经过勘察和论证,有村民仍然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并不相信。
  远距离抽送水,对电力要求高,且投入大。
  “我们村芒果干渴得很啊,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架个抽水线路?”那一年的2月5日,李德急匆匆来到国网攀枝花仁和供电局申请用电。
  营业大厅受理业务后,随即将这个特殊情况往上汇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了解情况后,决定“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不计成本,水源在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斗,奔腾的金沙江水注入了混撒拉村的蓄水池。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13500亩芒果树得到有效灌溉。
  芒果灌溉问题得到解决,从干旱开始就压在村民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回想起7年前,李德感慨万千,“没有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混撒拉的芒果种植业可能就毁掉了,更别提现在的丰收。”
  “混撒拉的水源点低、芒果树种植点高,一低一高,芒果的灌溉成大问题。”李德表示,村里的芒果种植从2010年的13500亩增加到现在的19000亩,这意味着:种植对电的依赖更大了。
  近年来,为了满足混撒拉村不断增长的芒果灌溉需求,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累计新建10kV线路4.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11台,容量210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36.85公里 ,累计投入改造资金360余万元。
  “水是生命之本、电是致富之源,以电相连,架起了党与旱区百姓的桥梁。”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总经理肖杰如是说。
  远村闻名的富裕村
  以前缺水不敢大規模种,电力保驾护航让村民吃了定心丸。
  据李德介绍,现在全村一年种芒果收入达到60万。
  规模大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请人打理芒果地。目前有400多外地人长年在这里种芒果。
  富起来的混撒拉没有止步。李德表示,受村内山地面积限制,芒果种植规模已经最大化,接下来要把产业做优,并发展乡村旅游,搞农旅融合。
  “做优做强主要是引进新品种,目前的芒果基本是9、10月份采摘,下一步要引进早熟品种,实现早、中、晚品种均衡上市。”李德表示。同时得提高产量,目前1.9万亩才产1万吨,如过平均每万亩产1.5万吨,总产量可达2万吨。
  在李德看来,最关键的是产品质量。目前品相好的只有90%,可发往大城市销售。品相差意味着价格低,如果能把产品质量提高,意味着收入增加。
  为解决种植规范问题,村里成立了攀枝花市德益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
  早在2012年,混撒拉村就成立了攀枝花市混撒拉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沿用在芒果产业中获得成功的运作模式,由村里出面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由公司带动农户发展集农业观光、康养休闲为一体的新村旅游业。
  目前,村里以混撒拉水库为中心,由村委会出资补助农户,在中心村首批打造了5个农家乐、一处接待山庄,每天可接待500游客。同时,改建成100户彝族风格民居,寻找新的增长点。
其他文献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颁奖典礼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思南县农民袁子玖荣获该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奖,并排名第二,是唯一的一个“穿草鞋”的人登上了大雅之堂。自铜仁市“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以来,思南县认真筛选,层层推荐,确定了关中坝街道红石梁村支部书记袁子玖作为参选对象。  袁子玖从2008年任思南县关中坝街道办事处红石梁村村委会主任、支部书记以来,连续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市农村思想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康养产业涉及保健、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绿色农业等诸多领域。  目前,我国康养产业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可资借鉴的成功模式并不多。除了助力经济转型外,发展康养产业更是一项涉及改善百姓民生的社会事业,必须要面向全民,提供覆盖城乡的康养服务。  如何发展康养产业?如何做好全民健康管理的城市试点?“发展康养产业要坚持产业与事业双轮驱动,‘高端’和‘全民’二者应该做到兼顾。”接
如今的岳西,贫困渐行渐远,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脱贫只是起点,小康才是目标。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2372平方公里,总人口40.1万。岳西县是安徽省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县份。  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岳西一直是安徽省和大别山区2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之一,1985
农家书屋的变化见证了乡村面貌的日新月异,也为村民富头脑、美乡村、树新风提供了科学指引。  清晨,微凉的山风拂过村口小河边金黄的银杏树,湖南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桐村,早起的人们手捧图书围坐在农家书屋门口的小石凳上,开始了一天的阅读。  建成8年,从一个农家角落起步,发展到村支两委办公室的小书间,再到搬进140平方米的村级服务平台,桐村农家书屋的发展经历了三连跳,藏书量也由开始的2000册增加到4000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近年来,许多地方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揚州打造24小时不打烊“城市书房”,为广大市民提供平等、免费、开放的阅读服务;荆州小太阳读书节全民阅读活动,已举办了十几届,俨然成为文化荆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北京朝阳,“四网一体”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成都花照社
“美业是拥有大好前景的产业,美容专业线要做宽度,做下沉,先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明晰自身可以改进之处,以此为前提,才能进行转型升级。”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容大生物集团董事长韩敏看来,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很多方面,美容是其中之一。“人都是爱美的,
至今年4月,作为治水总纲领的水十条发布实施满两年,但遗憾的是,地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依然突出。  对此,陆续启动的中央环保督察直面问题,直接曝光:有的省份“好水变少、差水增多”,多条段河流水质差于2013年,一些城市每天几十万吨污水直排环境……  问题层层累积,治水殊為不易,各地工作推进也很不均衡。先进者如浙江已宣布全面完成住建部下达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今年将最后剿灭域内黑臭水;后进者为数
贵州省政协办公厅在七星关区朱昌镇花厂村和白泥村实施“541” “1帮3”精准扶贫到户工程,对朱昌镇白泥村、花厂村的近390户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陈敏尔书记关于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帮助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同步小康。2015年9月,贵州省政协办公厅在七星关区朱昌镇花厂村和白泥村实施“541” “1帮3”精准扶贫到户工程,通过引进长顺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对朱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从“东亚病夫”到健康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时下,“群众无会”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农村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实践证明,长期不开群众会,不仅会导致农村信息不通畅,群众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关怀信任与互助互爱,集体主义淡化,在个别地区还会引发社会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致使党的各项政策难以贯彻落实,群众致富难、致富慢……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贵州省湄潭县切实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的群众立场、群众观念、群众方法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