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公民参与技能培养元素的梳理与分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追求。这使得在品德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功名参与技能的培养成为可能。
  关键词:公民教育品德与社会参与技能梳理与分析
  
   公民参与技能即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技能。它是公民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就包含了诸多培养儿童公民参与技能的元素。这就为我们在品德课与社会程实施的过程中渗透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告诉我们 “品德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其基本理念是:(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首先,课程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核心。”向我们提出了在品德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技能培养的要求。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儿童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是品德育与社会课程对儿童培养的目标之一。儿童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除了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判断能力的同时,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有一些事情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使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就需要在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技能的训练。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也闪现着公民教育元素,对公民的参与技能的培养也提出了要求。其中仁爱、善良与宽容、克己,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正是当今社会所弘扬的民主、法制、公平、诚信、尊重、关怀等道德精神内涵。古人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时候也是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课堂的。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实践中讲学;大诗人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对参与技能的培养,有实践也有要求,中华传统道德中对人“智”的要求就是指人要具有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的能力,这就可以理解为对人的参与技能的要求。作为现代社会的小公民更应具备这种能力。
   其次,课程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样,学生的公民的参与技能的培养也必须依赖于儿童的生活基础,反应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获得一定的公民知识,形成自己的公民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公民参与技能。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课案正是选择了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作为范例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这就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都渗透着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教育的元素。在“我在成长”这一主题中,教材安排了《我的课余生活》等内容。在《我的课余生活》就可以培养学生向家长进行沟通、申辩、讨论的参与技能。在“我与家庭”这一主题中安排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内容。让学生体验到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关爱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在家庭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能力。学生对家庭开支进行调查,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行使自己参与家庭生活的权利,培养自己调查、辩论、写建议书(信),等参与技能。“我与学校”这一主题中教材安排了《我在班级中的权利》等内容。让学会如何去行使自己的选取权、罢免权,管理班级的参与技能。“我的家乡”这一主题中教材安排了《绿色小卫士》等内容。训练学生的调查、分析、参与环保实践的参与技能。“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中,教材安排了《感受村民选举》等。在了解村官的职责,民主选举村官的程序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搜集、讨论、演讲等参与选举的技能。“走进世界”这一主题中教材安排了《奥林匹克》等内容。学生在走进了各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之中时,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搜集、辩论、交流等参与技能。
   纵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六大主题的内容,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的课案,在这些课案中都体现了对儿童进行参与社会实践的参与技能的培养,为我们在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参与技能提供了契机。
   最后,课程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在我国的古代传统教育中就非常注重对蒙童(儿童)的伦理道德教育。其相同的特点是强调使蒙童“远与浅薄之恶习,习与善良之规范”。到了现代我国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越来越备受关注。儿童是品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抓住这一特点,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性出发设计教育内容的。因此使得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技能的培训具有了广泛的基础性。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他们运用参与技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在品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是有效的。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着诸多公民教育元素,也渗透着诸多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目标。我们只要紧紧围绕儿童的生活实际就能使学生的公民参与技能得到培养,为培养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新加坡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透析
  [2] 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其他文献
根据中央、全总、兵团党委关于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工作部署,5月27日,兵团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广申以《深入学习“三严三实”自觉践行“
课程评价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现在小学社会科评价忽视学生实际状况,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做的终结性评价,甚至出现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
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常常反思的教师才能有游刃有余的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高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的全面发展。
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为宗旨的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被公认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提起生物课,我就感到既害怕又害羞,因为我的“勇敢”和“出色”,至今还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初一上学期,我的生物课成绩一直不冒尖,甚至还被亮过好几回“红灯笼”。这学期一开学,我就制订了新的学习计划,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决心迎头赶上。谁知,翻开生物书的第一课,看到的竟然是“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这个刺眼醒目的标题,再看看那鲜明清晰的人体器官示意图,我的心不禁“咯噔”一下,脸上直发烧,这是生物书吗
期刊
“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和农民工入会服务工作对于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引导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积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成功率高、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及手术后不留任何瘢痕等优点,现已成为适应证
汉语配价语法的语义模式是研究现代汉语的重要方法,随着引进了格语法的理论,配价研究从最初的表层配价现象逐渐深入语义内部的深层来探索汉语语法的复杂性.而配价研究的重大
摘 要: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人类仍然需要相互的交流,不断地交往,我们要呼唤诚信,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教育学生要在熏陶中感悟诚信,求知中内化诚信,身教中树立诚信,体验中完善诚信。  关键词:诚信 真实 教育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184-01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是一个综合工程,因此,必须教育小学生正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利用激励性的语言,推动课堂节奏的顺利进行,及时的肯定、适当的鼓励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树立自信,使之成为后进生学习的动力,正确的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