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素养是学生学习能力、品质的集中体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就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能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做到思维严谨、逻辑清晰以及准确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本文主要论述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培养
  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界开始注重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数学思想和方法,也就是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种具有逻辑性和方法性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数学抽象感知、数学符号理解、数学空间意识、数学几何认知以及数学推理能力等. 初中数学中各种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培养过程中具有综合性、长期性、阶段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 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为基础. 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知识掌握、认知深度以及几何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预习,主动开展学习
  数学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应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自己知识存在的不足. 而課前预习就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 预习的内容和学生之间学习的知识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对之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自然需要运用到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新知识. 但是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新知识的理解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将这些内容画出来,然后拿到课堂上和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这样,学生的课堂听讲也会更具针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基础的掌握,能为其他数学素养的学习奠定基础.
  比如学习浙教版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预习. 在预习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如何证明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能够有目的地进行. 预习中学生会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有一定的理解,在判定一些相似三角形时,也许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中有这样一条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此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限定是夹角,为什么不能是别的角?学生不能理解的时候,便会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中进行讨论,教师向学生解释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类似的判定定理帮助学生理解——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中有“边角边”的判定定理,但是并没有“边边角”的判定定理,同时可画出一些反证的图形以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学生自我学习、提出问题以及教师释疑的过程,就能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分析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挖掘教学内容,引入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能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学会的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一类问题的解决. 数学思想能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命题以及本质进行认识.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引入教学中,挖掘不同知识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并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思想,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提升解题效率. 例如一些表面看起来比较复杂的计算式,如果学生具备转化的数学思想,就能将这些式子进行化简、转化,从而更简捷、快速地解决.
  比如学习浙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次函数包含多方面的知识点,比如顶点、对称轴、零点、开口方向等,这些特征都可以从二次函数的图像中找到,因此教师需让学生根据方程画出二次函数的基本图形. 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点以后,学生在解决一些复杂的知识点时,才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转化. 例如“某商品的进价为18元,如果以单价20元卖出,每周可以卖出100件,如果售价每提升1元,每周销量减少10件,如何进行商品定价,才能保证商家获得最大的周利润?”解决这道题时,需要学生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将定价设为x,将利润设为y,然后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求最值时,学生可以根据数形结合思想找到一元二次方程取得最大值的点,然后根据图形解决这道题. 通过解决这道应用性的试题,学生就能增强对一元二次方程和图像的理解,学会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二者的转化,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
  带动学生动手,主动获取知识
  在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转化这些问题,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这些问题的原理,了解转化的方法. 尤其是在一些几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不能从直观上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动手操作,就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此时教师需要给学生的观察过程提供帮助,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教具,便于学生动手操作. 这样,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就能学会转化,转化成容易理解的内容. 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知识点,提升解题效率.
  比如学习浙教版初中数学“投影与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平视、侧视以及俯视三种观察方式,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几何体画出相应的视图. 对于一些简单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相应的三视图,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学生不能第一眼就看出这些图形的类型,这样会对学生的观察过程造成一定的困扰,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复杂几何图形制作出来,然后进行观察. 当学生看到实物时,就能够找到几何体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容易混淆的面进行观察. 经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学生以后再进行类似的复杂几何体观察时,就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运用起来. 再比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让学生自己制作辅助线,探究各条线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动手理解“割补”思想在几何证明中的作用. 经过学生的动手证明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转化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注重实践结合,实现知识转化
  初中数学的许多知识点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解决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体会数学对现实生活的作用. 数学与现实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进行课堂引入,还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践作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对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调查,然后利用学过的知识点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参与实践调查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这样学生之间就可以相互帮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数学实践顺利完成,而教师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帮助,及时听取学生的实践反馈,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比如学习浙教版初中数学“数据与统计图表”这部分内容时,学习之后,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这些统计图都有了基本的了解,而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应用,可以让学生开展“调查班级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类型”的活动,然后以统计图形式表现出来. 在调查的过程中,由于统计量略大,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整个班级的学生被分成三组,三组学生分别调查组内学生电视节目类型的喜好,最后三组学生将统计结果放在一起进行分享,最后每个学生都获得数据,在进行统计结果展示的时候,每个学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学生用扇形统计图,有的学生用条形统计图,而有的学生则利用折线统计图,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统计结果进行评价. 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强调折线图一般用于走势统计,因此不适用于该类型,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频数直方图适用的统计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学生在整个课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 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过程,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了解不同的实践背景需要运用到不同的知识点,而具体如何进行区分,就需要学生在训练中不断进行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实践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自我提升数学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是将离散的知识集约化,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加工. 这样的要求决定了数学课堂需要一定程度上的集约化,建立集约化教学的思想,让初中数学课堂得到优化. 教师需要从理论上探究集约型课堂的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这一价值,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集约型数学课堂;农村初中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数学知识的体系化,这
[摘 要] 文章依据拓展式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块特征和基本操作程序,展示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1节“认识分式(一)”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这节课是初中拓展式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节成功的课例,着重体现了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拓展和数学文化拓展这三个模块拓展的课堂教学特征.  [关键词] 初中;分式;拓展式数学课堂;实录;评析  拓展式数学课堂教学旨在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加强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摘 要] 圆的第1课时是很多教研活动中的热点课题,不少版本的初中教材上第1课时有小学阶段圆的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就容易让不少学生“空转”. 最近观摩学习的两节圆的第1课时同课异构,就很好地处理了上述问题,从“教教材”走向了“用教材教”.  [关键词] 圆;同课异构;教教材;用教材教;学段特征  同课异构是当前很多教研活动中经常开展的教研形式,同一课题,不同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各具特色
[摘 要] 勾股定理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来看,它是解决很多数学问题的工具、定理,是关键,是核心;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它是古今中外数学研究者的智慧结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这种价值与内涵,让文化与智慧传承,让数学有味.  [关键词] 勾股定理;传承;数学;智慧  在“勾股定理”(第2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并引
[摘 要]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还要启发学生学会自己想到多种方法解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让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发展上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引导探究;变式  “引导探究”“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语,但是谁引导?怎么引导?谁探究?怎么探究?如何变式?变式到什么程度?变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训练……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入实践与研究. 笔者通过一次“
利用导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导数本质的理解,逐步提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等各种综合能力.  此类试题主要是利用函数、不等式与导数相结合设计实际应用问题,一般是从给定的数量关系中选取一个恰当的变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根据目标函数的结构特征(非常规函数),确定运用导数最值理论去解决问题. 对阅读理解、信息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要求较高,这也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热点.
[摘 要] 基于学生视角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建立理解,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理解的重要途径. 从学生视角关注核心素养,是判断核心素养是否能有效培育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外延;学生视角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从初中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又可以基于课程改革的十个核心概念来理解,而著名数学教育家、课标修订小组组长史宁中
[摘 要] 教学中,面对学生犯的错,假如仅告知正确答案,学生往往不能认识和理解错误,甚至会因为害怕犯错而进行掩盖. 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错误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正确面对错误,并在错误中成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地认识和   看待错误  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试错理论认为所谓的学习过程就是动物
[摘 要]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节奏都变得更快、更广,而效率就成了生活的一个主流话题,教育教学亦是如此. 面对教育教学现状,面对发生巨大变迁的社会大背景,我们有必要改变我们当下的教育教学方式,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具生命力,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更高效、更快乐,达成减负高效的快乐学习.  [关键词] 改变;主体;氛围;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掀起了一场
[摘 要] 为了后续学习“式”的运算更加高效,在整式加减起始课教学时需要给出一些与整式相关的新概念,所以怎样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并通过适量的练习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值得教师在备课时认真构思.  [关键词] 整式;单项式;多项式;教学立意;符号意识;必要讲授  笔者最近有机会执教“整式(第1课时)”的教学研究课,对该课时的教学有了较长时间的思考,本文梳理该课的教学流程,并跟进教学立意的解读,提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