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11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施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临床病理因素,再对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肝硬化、ALT、AST、ALP、GGT、AFP、肝炎、肿瘤肝叶分布、肿瘤直径、肿瘤大体分型、肿瘤数目、卫星病灶、包膜状况、局部肝被膜受侵犯、脉管癌栓、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指标进行分析。术后每3个月于门诊复查血清AFP和肝脏B超,每6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对复发可疑患者进一步行腹部CT扫描和(或)DSA检查以证实。如有必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2月30日或患者死亡。生存时间为手术日期到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以月为单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结果

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2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肝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7. 93% (13/ 164),胆管细胞癌为15. 00% (9/ 60),混合型肝癌为8. 33%(1/ 12);213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部位:肝十二指肠韧带10例,肝蒂6例,胰腺后4例,多个部位转移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ALP、肝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F =3. 386,4. 064,2. 857,22. 988,4. 087,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型肝癌、ALP >120 U/ L、TNM分期为Ⅲ期和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 533,1. 592,2. 032,4. 086,95%可信区间:1. 008~ 2. 331, 1. 019~ 2. 489, 1. 214~ 3. 399, 1. 996~ 8. 363 ;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无失访,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随访率为89. 67% (191/ 213),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1~ 117个月)。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 2个月(1. 0~ 49. 0个月),其中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分别为7. 6个月(3. 0~ 49. 0个月)、2. 8个月(1. 0~ 6. 0个月)和3. 5个月(3. 5~ 3. 5个月);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2. 7个月(1. 0~ 117. 0个月),其中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分别为60. 6个月(1. 0~ 117. 0个月)、37.9个月(4. 0~ 39. 0个月)、25. 2个月(3. 0~ 36. 0个月)。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生存情况优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χ2=71. 893,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3种不同类型肝癌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334,P<0.05);分别与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比较,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更具优势(χ2=16. 144, 6. 000,P <0.05),而胆管细胞癌患者与混合型肝癌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05)。

结论

混合型肝癌、ALP >120 U/ L、TNM分期为Ⅲ期和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与肿瘤肝叶分布、卫星病灶、局部肝被膜受侵犯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不同病理类型肝癌患者预后不同。

其他文献
期刊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可以引起肝损害、缺血性肠坏死和曲张静脉出血等严重后果。近年来关于PVT的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及治疗均有大量报道。影像学检查已经可以早期诊断门静脉血栓,这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胆管囊腺肿瘤(BCTs)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囊性肿瘤,占肝脏全部囊性病变的比例≤5%。BCTs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术前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依赖影像学诊断,影像学相对特征表现为多房性伴乳头状突起及分隔的囊性肿瘤。其误诊误治率极高,尤其需与肝囊肿相鉴别。BCTs疑似患者应首选完整的根治性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囊性肿瘤在内的部分正常肝组织。根治性切除术后BCTs患者总体预后较好,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需规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螺旋CT检查胆总管探查引流术后T管窦道的形成,探讨影响窦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5例行胆总管探查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2周行T管造影检查,判断有无胆道残留结石及狭窄,行螺旋CT检查T管窦道是否形成。选择患者性别、年龄、Alb、C反应蛋白、ALT、TBil、Hb、手术方式、T管周围积液、再次手术、糖尿病11个可能会影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先行鞘内或鞘外半肝血流阻断后再切除左半肝,合并胆总管结石或右肝管结石一同处理,根据胆管情况选择放置T管或腹腔镜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后1个月均返院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者T管造影检查,此后每3个月复查彩色多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大体形态分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1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手术切除标本沿冠状位切成厚度约1 cm的切片并拍照,记录病理学特点。参照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将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大体形态分为结节型(1型)、结节突起型(2型)、结节融合型(3型)、浸润型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和19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行B超、CT与MRI检查。采用Pringle法或不阻断肝门的方法施行肝切除术,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电话或信函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