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扬:精“移”求精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级精度


  当站在距墙壁三五米左右的位置,想要手持激光笔瞄准落在墙上的一只小飞虫时,大家会发现,虽然距离并不远,但只凭借人手的控制,要让光点精准地落在小飞虫身上,是几乎不可能的。那如果再要求光点随着小飞虫的快速移动而移动呢?
  读博期间,我和团队一起研发了一个水杯大小的器件——高性能压电驱动器。所谓驱动器就是一个能按要求驱动物体产生运动的器件,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驱动器,大到工业机器人,小到智能家居中自动升降的窗帘等。
  我们研发的驱动器有点儿特殊。传统的驱动器大都是电磁驱动产品,精度最高可达到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我们则采用压电材料研制驱动器,压电材料可以因机械变形产生电场,反之,也可以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我们正是利用了逆压电效应,也就是“因电场作用产生机械变形”的过程,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或机械运动,从而控制物体实现精准而微小的位移。压电驱动器的精度直接跨进了几个纳米的量级,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压电驱动器不仅可以轻松地做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小实验中的要求,而且它在两个固定点间来回精准跳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上千次。实验演示中,人的肉眼看到的只是一条闪亮的光带,根本无法识别和捕捉到它跳跃的动作。
  不仅如此,它还是名副其实的“小身材、大能量”。它只有一个水杯大小,一只手就可以完全握住,但它却能四两拨“千”斤,有着可以把一个成年人抬起来的驱动力。

“捕捉”上千公里外飞速运动的卫星


  研发这个压电驱动器的基础工作是在5年前我上大三时开始的。那时,借助学校科研训练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导师,逐步走近了压电驱动器的研究方向。当时实验室良好的平台与科研氛围吸引了我,看着师兄师姐们用巧妙的结构创新,利用压电材料实现不同运动控制的功能任务,我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些想法。在老师的指引下,我很快将这些想法推进成可以进行实验的器件模型,做了第一次科研创新尝试,也在本科阶段申请了两项中国发明专利。
  读硕士二年级时,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于是我决定转博,将这些问题进一步探究。现在,博士研究接近尾声的我,正努力把相关的研究成果做成卫星上应用的可靠产品。
  再回到开头的小实验,试想,手持激光笔的我们,不再局限在三五平米的空间里,而是置身浩瀚的宇宙中,想要指向上千公里外,一颗飞行速度超过每秒10千米的卫星,那又有多难?
  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想象,而是现实需要。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天际互联网与物联网,需要光束搭载着信息去完成传递,就像我们在地面使用光缆一样,要在卫星之间,用光束编织成一张连接上百颗卫星的网络。
  2018年,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实验卫星上使用我们的驱动器,帮助这颗卫星在运动过程中给远方的星星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虽然听起来,拍张照片没什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它的拍摄过程就好像我们坐在飞驰的汽车上,拿着相机去拍摄月亮一样。这需要在晚上,拿着相机,一动不动,精准地指向我们想要拍摄的目标,并进行较长时间的曝光。要知道,我们平时拍摄一张照片,按下快门那一刻,曝光只不过是“咔嚓”一声的瞬间,而拍摄一张数十、数百光年外宇宙星系的照片,可能需要至少连续几分钟的曝光,这就需要做到又稳又准的运动控制。恰好,我们所研发的压电驱动器“特长”正在于此——可以在高速运动中,稳、准、快地定位。我们为卫星所研发驱动器,相当于为重量、体积控制严格的卫星,搭配了“吃得少,干活多”的小伙计,可以让它去完成之前无法实现的高精度操控了。

更多应用,更高品质,更低成本


  实际上,能施展压电驱动器特长的场所不只是在天上。未来,这种高精度的控制技术也许还可以运用在先进制造中,提升机器的运动控制精度。比如,使原本可以在鸡蛋壳上面刻字的能力,提升到可以在头发丝上面刻字。若是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比如神经外科的手术中,可以为给纤细的神经进行手术操作的器械提供更高的精度保障。比如用在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中,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洞察微观世界。比如应用在先进的光学望远镜中,帮助我们从地面上穿过大气层,清晰地观察浩瀚星空。
  压电驱动器并不是我们的独创,国外也有不少机构和学者在做相关方面的科研。大家在压电驱动器这条赛道上不断尝试突破,以寻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精度、更好的性能,放眼最终的应用。
  研发高性能压電驱动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目标功能、结构构思开始,我就和导师徐明龙教授一次次地商讨。我们凝练出我们研究的目标有哪些,要实现的超越性指标是什么。在保障了速度与精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希望所研发的驱动器具有更好的推重比,也就是要在比国外竞品更轻的重量内,去实现更大的推动力。
  从结构设计开始,我逐步从器件结构的模型建立方法入手,首先解决了驱动过程中结构耦合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完成了试验前的相关仿真研究。紧接着进入到试验验证的阶段,当时恰逢那年西安最冷的那段时间,我们连续几周每天都试验调试到一两点。
  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研发的高性能压电驱动器,在推重比的核心指标上,甚至可以达到国外商业产品的两倍以上。现在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批量地走出实验室。
  责任编辑:马春梅
其他文献
课程广泛,理论与实践并重  对于华西口腔医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来说,有三个特点:一是医学基础课程涉猎广泛,二是开展口腔医学特色课程,三是医学实践学习充分。  大一大二的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医学的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等。大三开始,学生们开始接触临床医学,培养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方法。因为对于一名口腔医生来说,仅仅掌握口腔疾病的知识是不足以完成日常的工作的。比如口腔黏膜病中,患者只是因为口腔黏膜
没有什么所有比它更古老  鸟鸣,呐喊,滚过天际的惊雷  都意欲打破它拱翻它  破土的种子点燃绿色的火焰  绽放的花蕊擦亮幸福的灯盏  这星球的喧嚣无不枉然于一瞬  泥土犁不破,洪水划不开  大海的狂涛也有止歇时  长风的吹刮也会敛息  大河汤汤,也必将消隐于无迹  岩石鐵青以无言轻覆  阳光喧腾以无声领唱  还有这冥冥中偶发的性灵  没有什么不终将归于恒久的寂静  苍穹幽蓝,点缀着粲然而又喑哑的星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苗同学的专业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她的父亲对酒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她从小对酒也有一份亲近感。现在她已经是这个专业的大四学生,对葡萄酒专业的态度也从兴趣变成热爱。回忆起爱上自己专业的瞬间,她想到在一节专业课上,老师邀请业内的朋友一起教学,他们对专业内容侃侃而谈,略带羞涩却愉快轻松地一起笑着。苗同学感慨:“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在工作中是如此的快乐和自在,那一刻,我很向往也很期待我未来的工作。
欧洲“沦陷”后,我用了四十几个小时回到了家。如今躺在上海家中的床上,感觉身下的床垫还有我上次回国的气息呢——春节期间,我从国内飞去了荷兰,不到两个月时间,又从荷兰回到国内。情况不妙  我是上海人,目前在荷兰读博士。今年1月中我回国过春节,没想到疫情爆发,原本打算在国内过完正月十五,但眼瞅着各国的入境政策一天一变,我连忙改签了机票,在正月初二回到了荷兰。  出乎意料的是,从上海飞回荷兰,途径巴黎转机
我如今已年过五十,但是也曾年轻过。  今天想把我对年轻时候的一些回忆、一些思考、一些过往的经验教训做以总结,和同学们分享,  也许对你们以后的人生有所帮助。  多学一点哲学,去主动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能上大学不容易,上好大学更不容易。大学是年轻人走向社会的第一道门坎,步入了大学就证明你们已经是成年人了。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同学们千万不要还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孩子。当年,我上大学时,老师从来没有把我当
起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现代粤语流行歌曲,并非产生在广东,而是香港。  有较多的人认为,粤语流行曲是从粤剧中的“小曲”分化而来的,如早期的《红烛泪》,其词作者是著名的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初期的粤语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大多是粤剧工作者,相当一部分作品的旋律是根据广东小曲改编而成,因而仍保留着粤剧的唱腔,实际上并不受当时年轻人的普遍喜爱。  六十年代,这个时期的很多粤语歌曲是粤语电影的插曲,一定程度上被認为是
秋水  一阵风在水面上暴露出方向,它吹着  夕光,比前十分钟更暗一些  再晚一点,风拧紧风,就吹走一天的阳光  不要指望从波纹里打捞落日。晚霞烧红天空  却没有烧烫秋水,好比一天中  最亮的时刻,填补某处缺失的空白  秋水蓝,通透而纯净,有经验收拢  阴影和坏天气,在一个用竹篮打水的人脸上  映现永久的波光粼粼  竹篮子离开水面,打上几片落叶  和看不到底的黑。夜色浩荡  秋水在生活的低处沉默,替
2018年暑期,我了解到新华社体育部的实习招聘信息,并获得了这次实习机会。那时的我并没有想到,这次实习竟然成为了开启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的契机。在短短3个月的实习中,我坚定了新闻记者这份职业选择,并确认了以我所热爱的体育新闻事业作为自己的专业领域。  对于去年暑期的我而言,这份实习来得正是时候!我想,和许多应届毕业生同学一样,研究生最后一个学年开始前的暑假是令人困惑而混乱的时刻。在就业竞争逐渐激
赵倩琳  我之所以策划并参与这项实践活动,是因为“缘分”与“希望”。  6年前,也就是2015年底时,我还是一名高一学生,正在家长老师的教导下逐渐明白高考的重要性,开始朝着高考努力。我向往着更广阔的世界,但同时又很迷茫,因为在紧张的竞争气氛下,我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否奏效,是否可以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  就在这个时候,有两名刚进入大学的学姐到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宣讲,其中一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另一位来自
从2011到2020,从本科到博士,公共管理专业已经陪我走过了近九年的时光。遥记2011年6月刚参加完高考时,我还对大学里各种各样的专业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报志愿时,我采取了“随波逐流”战略,把当时最热的财经类专业列为主要目标。最终结果并未如我所愿,我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录取了。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得知结果的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只用字面意思简单理解了这一专业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