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统、革命与文化共同体的重建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文化运动到1980年代,“反传统”一直是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借用林毓生比较夸张——因而也比较著名——的说法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为什么要持续地反传统?这需要追溯和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几个时代任务,因为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它总是要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任务配套服务的。
  自1840年以来,中国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任务有三个:第一,从农耕社会升级为工业社会;第二,遏止列强扩张,维护民族独立;第三,为避免工业化过程中因贫富悬殊而导致社会分裂,采取某种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方案。这三项历史任务彼此并非孤立,而是相互约束、相辅相成的,它们都需要某种“反传统”的思想观念作为配套服务的文化措施。

近代中国的“启蒙”与“革命”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是一种封建共同体文化,它与农耕社会相适应,以儒家为主体,主张在不对等关系的前提下构建并维护各种过密的人际关系,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贤、长惠幼顺等。它强调一种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关系的核心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以陈独秀说:“三纲”为“孔教之根本教义”。
  与此不同,在现代资产阶级工商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形式上平等的契约式人际关系。例如在旧欧洲,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将个人从王权、教会和封建等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个人摆脱了精神和世俗的束缚,进入一个自由交易的社会环境中。这也是早期新文化运动一度关注的课题,例如,陈独秀曾指出:“现代伦理学上之个人人格独立,与经济学上之个人财产独立,互相证明”。伦理状况必须同经济状况相适应,并非巧合的是,与他这个论述,或者说,与五四启蒙运动相适应的,恰好是191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快速成长。当时经济景气的原因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减缓了列强对中国的压力,并使国际市场对食品和原料的需求增加,由于当时中国是这些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因而刺激了国内生产。
  由农耕社会升级为工业社会,中国近代第一个历史任务对文化的要求,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从传统到现代”,用契约式人际关系取代依附性人际关系。文明形态的变迁要求文化形态的更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经历类似的文化转型。但是,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传统皇权--士大夫集团在各种军事、政治、经济的较量和考验中一再败绩,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一再被延宕,结果是延宕出了一个中国的“近代”。在历史分期上,与欧洲的“古代--中世纪--现代”相比,中国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中古”,但却醒目地多出了一个“近代”。从词语上看,西文中只有一个“modern”,再细分,也只有“early modern”,并没有与中文“近代”相对应的概念。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进入“现代”的过程是否顺利畅通。如果这个过程是曲折、纠结的,就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增加更多的历史阶段。顺带提一句,除中国外,同是东亚国家的日本,其历史分期也很有特点,在其“中世”之后,还细分出近世、近代、现代,同样反映出其从传统进入现代的复杂过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标题

  从1840年代到1910年代,中国的“近代”经历了衰落、失败、动荡的过程,古典文明随之解体,这是一条下降的路。由于传统的上层阶级不能领导本民族应对国际的生存竞争,不能有效履行国家职能,故而历史给出的选项是:由出身于中层的一小批先进分子动员底层,使底层从传统政治的消极“看客”,转变为现实政治的“主人公”,让他们共同承担国家的职能,在政治、军事、经济诸领域中,打响一场广泛的“人民战争”。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去除底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枷锁,即废止压迫性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让整个社会“大翻个儿”,经历一场自下而上的社会革命,不仅改变国家政权的性质,还要颠覆这个政权赖以存在的文化前提。这是一个落后国家在面对强大的文明敌手时,为完成民族独立任务而不得不采取的特殊手段。在历史上,这个过程被表述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将社会革命同民族革命相结合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实质。“下降的路”在这里被翻转成了“上升的路”。这个过程始于20世纪10年代,亦即五四时期,五四时期成为中国现代史的真正起点。
  从民族革命到社会革命,新的阶级关系将对文化实行了彻底的改造。传统儒家主张构建和维护内部不平等的各种共同体,从家、国到天下,别尊卑,定亲疏,明贵贱,数量庞大的底层人群在其中是受压抑、被排斥的。五四启蒙运动首先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群体当中,颠覆了这个价值系统。随后的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各阶段的现代革命则更进一步,将广大被压迫群众确立为社会革命和民族革命的行动主体,所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所谓“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些产生于上述过程的论断曾经家喻户晓,是革命时代的公理。20世纪的反传统浪潮也从“启蒙阶段”进入“革命阶段”,也的确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之下,欧美式的工业化路径也被改变了。与农耕社会相比,工业社会的特点一方面是资本利润极大,少数人迅速暴富,另一方面是生活成本高涨,造成大面积贫困。因此,为避免工业化过程中由贫富悬殊而导致的社会分裂,后发国家在人均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不宜采取以资本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而应实行某种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方案。在文化和观念领域,社会主义对劳动和平等的尊重与强调,使其迥异于传统儒家上智下愚、劳心劳力的价值观,因此必然会延续革命时代的反传统立场。到“文革”时代,作为社会主义内部政治和文化变革的探索,反传统浪潮更是走向极致。

“传统”的回潮


  80年代反传统的特点,是从“革命阶段”回到“启蒙阶段”,是以个人自由、个性、民主等启蒙价值来反传统、反体制。当时的思想家在传统社会主义及其单位共同体之外,在“上下级”和“同志式”关系之外,以个人为本位,构建起一种自由交易式的人际关系。当时的时代课题是突破计划经济和管制型社会,培育一个市场体制。因此,中共的十三大报告明确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这是一个持续约20年的历史时期,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经济社会大变迁、大重组、大“翻个儿”,大量处于体制边缘的人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上升空间和通道。十亿人民九亿商,似乎人人都有机会致富,这可以称得上一次“经济大民主”。而其思想文化的前提,是由80年代的启蒙思潮奠定的。
  1992年以后,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超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同时分配结构日益扭曲,瓦解了原有的社会共同体。在市场经济的逐利环境中,利益主体高度多元化,形成了一般工商社会所通行的契约式人际关系。另外,后冷战时代的特点是,意识形态淡出,民族国家凸显。在19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为了应对文明冲突和跨国资本冲击,民族主义在民间兴起,执政党也刻意突出“民族复兴”的主题。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日益失去现实作用,已经“无害化”;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又迫切需要构建自身的文化认同。由此,20世纪的反传统浪潮全面回落,现实与传统形成某种“和解”。
  自1992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急剧变迁的时期。到新世纪之交,它完成了以下标志性的变化:第一,“三农”危机,小农经济陷于困境,必须在家庭内部以工补农,“农民工”成为城乡经济的结构性支点;第二,传统工人群体转变为雇佣身份,曾经高度稳定的“两阶级一阶层”(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结构不复存在,同时形成新的社会架构和阶层关系;第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携中低端制造业全面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其对外开放水平到达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第四,新的社会架构和阶层关系高度复杂化,治理模式也随之发生调整,中国政府相继组建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维稳”体制随之形成;第五,中共重新宣示执政宗旨,“三个代表”思想得到系统表述。总之,随着国企改造和中国加入WTO,“改革”与“开放”在世纪之交同时经历了划时代的转变,中国实现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思想舆论界也形成全新格局:一方面,反传统浪潮已全面中止;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始终未能出现一种主流的、能够说服人和召唤人的核心话语或价值观。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思想舆论界内部各方严重对立,势同水火,迄今已近20年,左与右、激进与保守、民粹与精英、普世与特色,共识破裂的背后是利益共同体的瓦解。


“文革”期间“反传统”浪潮走向顶峰

  回到近代以来的三个历史任务:第一,1970年代前期,中国已初步建成现代工业体系,除两弹一星外,在核潜艇、大飞机和载人航天技术等方面也密切追踪世界先进水平;第二,1970年代前期,通过在朝鲜、越南的反复较量,美国已承认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近代以来的“救亡”任务宣告完成;第三,同样是在1970年代前期,长期的计划经济和管制型社会,加上战备、工业化、基础建设、党内斗争和群众运动,透支了国力民力,传统社会主义面临转型。可以说,正是由于传统社会主义遭遇挫折,导致了随后对它的改造,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产生了更复杂的新问题。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增长,自新世纪以来,连续超越日、德、英、法等发达国家,自“文革”结束后严重受挫的民族自信心逐渐恢复。与此同时,吏治腐败、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环境恶化,这与人们在改革之初对未来的预期相去甚远。一般来说,由“片面的发展”所产生的危机就可称为“现代性危机”。因此,便需要某种手段来纠正这个“片面”。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选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2008人击缶吟诵的场面开篇,充满了传统中国的各种符号,连篇累牍,不厌其烦。这种盛况在以前(例如80年代)是完全无法想象的。自新世纪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潮,席卷思想舆论界,左右双方都在向传统寻求资源和力量,例如左翼提出“儒家社会主义”,自由派提出“儒家宪政主义”。民间的思潮一定程度上也呼应了国家层面的表述。
  传统文化能否纠正“片面的发展”,能否克服“现代性危机”?如上文所述,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为主体的封建性共同体文化,它在不对等的责任与权利关系的前提下,构建并维护过密的人际关系。今天的问题在于,不论是计划体制内的国营单位,还是作为熟人社会的传统村庄,各种类型的共同体都已经或正在瓦解,农村社区空心化的现象就是例证,据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数据,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总数达1.5亿,这意味着四、五亿人口已不能维系基本的人伦关系。与此同时,在城乡社会,个人越来越原子化,由于劳动力普遍成为商品,个人之间早已结成自由交易的、契约化的人际关系,并在一般社会关系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文化状况必须适应社会状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今天,不论我们怎样评价传统文化,它在当下发生现实作用的社会前提和土壤都已经不复存在。
  作为一种不对等的过密人际关系,传统文化已经被启蒙思潮所取代,而启蒙思潮所强调的个人自由和价值,无非是工商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式人际关系在观念上的体现。社会经济的变迁总是文化变迁的基础,工商社会成百上千倍增长的财富总量,决定了个人空间的相应扩张,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即使这个工商社会由于“片面的发展”而陷入困境或危机,其“症结”也在经济政治层面,不是传统文化的“药”所能医治和疗救的。财富和资源的分配制度永远是基本面。当前社会的问题,还是如本文一开始所说的,是工业化过程中因贫富悬殊而导致社会分裂的问题。   这个问题,由于上下两个结构之间的矛盾,而显得更为严峻。这两个结构就是:一方面,新世纪以来,财富资源趋于垄断,阶层关系日益固化,上升通道明显收窄;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和移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这导致信息和知识的大范围迅速流动。这种意识状态、思想状态、内心状态,与这个社会趋于垄断的财富和权力状况越来越不匹配,一面是财富和权力的金字塔结构,另一面是信息和知识的扁平化结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两种彼此矛盾的结构,当然也会刺激社会中下层的某种活力,但是更造成了普遍的躁动和危险的失衡。


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回潮

  在文化层面做工作,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提倡和弘扬,所能取得的效果,将十分有限。其实,搁置垄断化的利益结构,仅在文化层面进行调整,说到底是一种“宗教的路径”:既然改变不了现实世界(政治经济),那么便改变内心对现实世界的看待方式(文化观念)。所以,还是要正视真正的问题,使利益结构同样扁平化,使改革发展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这其实也是恢复传统社会主义的遗产,即革命的遗产。

结 论


  20世纪革命攘外安内,完成了多项历史性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也进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尝试和探索。那么,中国革命与中华文明是什么关系?在古典中国的思想和实践中当然可以找到某些“现代革命”的前史,实际上,任何古老文明都包含有对大同世界的某种想象,但这并不意味现代革命是古代文明的延续。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是以有道伐无道,在旧王朝朽坏的末期,革除其“天命”,重建原先的公序良俗。这个古典意义上的“革命”,与西文“revolution”的原意十分吻合。“revolution”最初的含义是“一个星体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法国大革命史专家阿·索布尔据此指出,革命可以被理解为返回“被阻断的原始秩序”,这个原始秩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指神授的秩序,或者指自然法。
  但现代革命并不是回到原点,不是打碎--重建,不是新一轮历史循环的开端。它是创造“新社会”,这是“革命”与历史上一切“造反”的根本区别。革命是颠覆旧的秩序,在新的物质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和维护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制度和文化甚至于一个新世界。革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人类近三百年来的创造,是现代性的体现。什么是现代性?在现代社会,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维度当中,“未来”陡然具有了绝对优先的价值和意义。人们热烈地——同时又是理性地——规划“未来”,普遍信奉进步、发展、解放、变革、革命等进化主义的观念。经验不断被刷新,现状不断被超越。这是自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世界史上新一轮扩张期的产物,其背后支撑性、决定性的因素则是持续的技术进步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现代性”(modernity)的本质。
  古典文明以简单再生产为基础,现代性的以上特征是它所不具备的。实际上,古典文明在清末民初就已经瓦解,中华历史经历了一次断裂,楚骚汉赋、唐诗宋词成为我们的乡愁。什么是“乡愁”?故乡是我们曾经的“母体”——家、祖屋、村庄乃至山水田园,“乡愁”是我们脱离这个原始共同体之后的创伤性记忆。真正健康的人格是继续向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创建新的更高级的共同体,而不是一味地向“传统”去寻求慰藉。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欧盟的衰落有目共睹,中国与西方的力量对比正在趋于平衡。具备这样的制造业能力,面对目前的国内矛盾,当务之急是使改革发展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重建当前社会的“利益共同体”,并在这个基础之上重建“文化共同体”——有利益的共享,才有价值的认同。也只有重建新的共同体,传统文化,或者说,经过启蒙价值观洗礼的传统文化,才能推陈出新。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其他文献
我喜欢甜的感觉,但不再喜欢无时无刻的浓得化不开的甜。  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喜欢吃糖,我也不例外。每逢过年,家里买的和别人送的一袋袋的糖,成了我快乐的源泉。还记得每次过年我总是嫌家里的糖少,可事实上家里的糖总能吃到三四月。  我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利是什锦糖了,要是过年时我在家里发现它的身影,定会欣喜若狂。每一次,因为生怕它在拜年时被家人拿去送人,我都会早早拆开它的封口,甚至把整包糖带进房间藏起来。  
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与心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是该校部分学生写的“心理习作”,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烦恼,他们又
古人有诗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姑娘的手多巧呵,将翠柳的叶子“修剪”得更加柔美飘逸。“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春姑娘的魔力多深呵,连不大
文章针对一些初一学生在学习数学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就如何对学生学好数学,提高课堂效率展开讨论.分别就从课前如何预习、课上如何集中注意力,课后如何完成练习以及规范做题
【摘 要】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之后,油井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要采取措施控水增油,就要有油井动态测井资料作为依据。但是,由于油井井斜、加大油管的使用以及电泵生产等井况因素的制约,很多油井无法进行产液剖面测井,给油田增油带来一定的阻碍。产液剖面测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主采井网中生产井每个小层的产业情况、产出流体类型、产量多少等。抽汲式产液剖面测井利用油井作业之余,用作业机为动力,下入抽汲工具,仪器由油管进入
笔顺笔画是学生学习写字的开始时期,对写字的兴趣也是由此萌发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启蒙教育将对学生今后的汉字学习、书写产生极大的影响。
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皆然。古人主张,写文章“必言前人所未有,发前人所未发。”写作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一个创造性过程,写作文章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离不开创造性。在这个
期刊
【摘 要】市政排水管道的科学合理设计关乎整个城市污水排放,关系着城市中百姓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市政建设工程的关键,如何做好市政排水管道的设计也是所有从事市政建设者一直在不停探索的重要技术。现在大多数老旧城区的市政排水管道都存在着设计上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如何全面的掌握并进行有效的改造是摆在当前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老旧城区的排水管道改造进
我是一只小小的啄木鸟,住在森林里的一棵桃树上。这是一片美丽的森林:从高处俯瞰,无边的绿色蔓延开来,郁郁葱葱;林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阳光直射入水底,将那圆润的小石子和活泼的小鱼儿照得清晰可见;特别是我的家——桃树,每到春天百花盛开时,满树粉红的桃花形成一个巨大的花球,引来彩蝶围着它翩翩起舞。  一天,我独自出门寻找食物。今天要吃什么呢?前几天在路边看到的那朵蓝色小花如今开了吗?我一边飞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占主导地位,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聚集点,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忌直贵曲,宜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