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已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类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初识状物类记叙文,积累并整理课文中出现的优美片段,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所选课文都是状物类的记叙文,所写对象较为常见,但课文作者却能见常人之未见,言常人之未言,能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四篇课文,一篇写植物,三篇写动物,均突显了状物类记叙文的特点:通过叙述和描写事物独有的特点,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这个单元,主要通过朗读和默读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品味精美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掌握阅读状物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语言,体会文章的深意。
  2.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中逐步学会抓取事物的特征;尝试摹写事物。
  四、课时分配
  《石榴》2课时,《海燕》2课时,《白鹅》1课时,《鹤群》1课时。
  (福建南安实验中学李芳)
  
  《石榴》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郭沫若的《石榴》被编排在第一单元第一课。作者一反常人之选,将世人皆知的不起眼的石榴纳入笔下,取材新颖,言他人所未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寄寓石榴特殊的含义。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了解这类文章的特点,即在描写和叙述中抒写作者的思想情怀。
  通过学习引领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特征,做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追求。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和状物类文章的写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借助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由学生综合介绍搜集到的背景资料及作者的资料。
  2.师生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3.快速阅读,理清结构。
  4.围绕主要问题,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小组讨论交流。
  (1)课文第二部分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石榴的可爱之处?
  (2)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石榴的可爱?
  (3)请找出自己喜欢的或不理解的句子与同学一起讨论。
  (4)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石榴身上看到了什么品质。
  
  五、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的写法,赋予下列事物以某种感情或寓意:浪花、信鸽、松柏、粉笔、蜡烛、螺丝钉等。
  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六、布置作业
  把《石榴》与《语文读本》中的《吴县四柏》《丑石》进行比较阅读。
  (福建南安实验中学陈春红)
  
  《海燕》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郑振铎的《海燕》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学生在学完《石榴》后,已初步了解状物类文章的特点,现在进一步接触精读篇章,重点掌握阅读状物记叙文的一般方法,学会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导读法、讨论点拨法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状物类文章的一般方法,用朗读背诵法与摘抄积累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丰富的词汇,体会它们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难点)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入新课: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有关燕子的故事、传说、民谣、诗文,可谓数不胜数,请同学们就自己平时的积累来谈谈你心中的燕子。可讲故事,可唱民谣,也可吟诗文。
  2.阅读感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享收集到的课文背景资料及作者资料,在笔记本上补充自己没有收集到的部分,并用彩笔画出对理解《海燕》这篇课文有帮助的资料。
  3.朗读指导
  (1)听录音跟读,落实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了解生疏或有趣味的词语;标示出优美或有特殊含义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3)分层次朗读(男女生分开读或小组分读),进一步明确文章内容。
  4.读一读:精读课文精彩段落
  (1)齐读第一段,讨论描写小燕子的方法,体会借物抒情的写法。
  (2)品味生动、优美的语句。
  (3)用一两个词语描绘某种事物或某种感受。
  5.想一想:对课文提出一个或几个疑问。(学生提问、回答,教师补充)
  (1)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哪两种环境中的小燕子?分别突出了它们什么特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说明)
  (2)作者是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的,文章的开始为什么不写眼前所见之燕,却宕开一笔去写记忆中的故乡之燕呢?
  6.说一说:有感情地吟诵已学过或课外积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7.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段和第八段。
  (2)短文训练:你有过睹物生情的经历吗?试写一篇短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福建南安实验中学黄春凤)
  
  《白鹅》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被编为第二篇精读课文的《白鹅》语言幽默风趣,但由于写作的时代与现在有一定距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十分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来体味文章的内容。首先,教师在朗读的指导上要“因文而异”地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幽默风趣来。其次,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词,体会围绕一个中心词拓展生发,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
  
  二、教学目标
  利用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运用明贬实褒的手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
  京剧净角脸谱、鹅及其他几种小动物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让学生说自己与鹅的故事,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读懂课文字词句。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出示“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ǎo”。自己读两遍。
  (3)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结: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的特点,说出其中的一两个,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文字加以说明。
  3.理解赏析、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你认为和全篇主旨有联系的句子。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这样画。
  (2)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3)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吗?把你想象到的写在旁边,或者用图画表现出来。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5)齐读课文第三段,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6)同学们能从课文描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请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试着描述一下。
  (7)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
  4.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请你将自己比拟成一只白鹅,用下面的句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一只_____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
  (2)小练笔:
  ①生活中随处可见可爱有趣的小动物,请你仔细观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运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表达你对他们的情感。
  ②教师展示几种小动物的图片资料,学生选择一个进行描写。
  (福建南安实验中学潘德超)
  
  《鹤群》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鹤群》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与《石榴》《海燕》《白鹅》相比,这篇课文不对个体事物作细致描写,而是把笔墨集中在“鹤群”的描写上,着重表现群体的特点,赞美团队精神。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领略鹤群翱翔的自然美、鹤鹰激战的场面美,感受救助伤鹤的友情美。
  
  二、教学方法
  1.运用板块式教学。
  2.多媒体设计,听配乐朗读磁带。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鹤群翱翔天空的录像,使学生初步感受鹤的形象。)有谁见过鹤群翔空的美景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领略鹤群翔空的美。
  2.第一板块: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把不熟悉的字词标出来,查阅工具书。学生互相提问、订正,老师点拨。
  (2)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概述文章要点。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有不解的问题,可在书上标出,也可以写出来。
  (3)自由读课文,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这是一篇写____________的文章。”
  3.第二板块:精读语段、品味语言
  (1)找出文章描写鹤群翔空的细节,用一个短语概括主要内容。(鹤群翔空:轻盈悠扬)
  (2)找出文章描写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用一个短语概括主要内容。(鹤鹰之战:动人心魄)
  (3)找出描写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用一个短语概括主要内容。(救助伤鹤:感人肺腑)
  4.第三板块:感悟内涵、拓展延伸
  (1)学生自选音乐,朗读描写三个场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段音乐。
  (2)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读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
  5.作业:
  (1)摘录文中四个字的短语以及你最欣赏的语句,做成读书摘录卡。
  (2)描写一个动物合作的过程,如蚂蚁搬家等。
  6.拓展:
  提供屠格涅夫《麻雀》一文(略),让学生与《鹤群》进行比较阅读。
  (福建南安实验中学李芳)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工作室罗东才、朱文艺、祝义兰三位老师各自新颖、独特的学法指导案例皆体现出“用法”“得法”“优法”的特点。一、对朱文艺老师案例的点评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首创的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是将快速阅读、超强记忆术和思维导图有机整合为一体的学习技巧组合,被称为“学习者的瑞士军刀”,博赞本人也是“思维导图”的发明人。朱文艺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叫“学死了”,或者叫“学活了”。到底怎么样算“学死了”?怎么样又是“学活了”?今天以“植树问题”为例,说明这件事情。  一、“学死”:源于套路的僵硬  在数学学习中,前人概括了许多的公式或数量关系式,因此,数学学习便经常有些“套路”。“套路”上手快,不管为什么,不管来龙去脉,按“套路”走容易做对,容易拿分。老师们在讲这些“套路”时,经常会说一句话:“不要管它为什么,只记住,这
2006年的江苏省各市中考语文试卷,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以考纲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言积累、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人文性和生活化的特点。试卷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创新,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气。在此,笔者选取南京、常州、扬州、淮安的语文试卷,作一评述。  四套试卷,既各具特色,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总体来看,体现了以下三“新”:    一、试卷结构有新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在课堂上悄然生成,使科学的课堂教学充满新奇和活力,让学生在有效提问中求知,在有效提问中探索,在有效提问中轻松掌握知识,最终实现科学课堂的“轻负高质”。本文谈谈打造“轻负高质”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一、根据“最近发展区”预设问题  1.预设引入式问题  联系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平滑转接
我们分析了2005年全国课改实验区的50套中考作文题,在此基础上,对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继承和发扬2005年全国中考作文题的成功经验    2005年各地中考作文题的基本特点是:    (一)从命题形式上看,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文体的开放,其中选题作文比重大。  从题型上看,作文常用的四种题型共存,命题形式多样,选题作文继续保持强劲态势。  2005年课改区50套试题中
【摘 要】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质量予以了更多的关注,而教育质量的提高,核心要素在于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什么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将素养渗透到教师的教学行动中,进而提高整体师资水平,都是十分急迫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南宁市青秀区为例,调查、分析城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四点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培育青少年法治意识,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担当着重要的使命,特别是法治专册的教学,更是直接指向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和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回归法治课堂本真,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一、一份调查问卷,摸清 “爱有几分”  在《加强宪法监督》的教学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为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做了大量工作。教育部近日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对教师积极有效开展工作做了专门指导。教师作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落实主体,需要在疫情防治这一特殊时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着实面临着能力、心理和环境适应等多方挑战。教育部普通高校人
一、家庭环境与教育经历(1945—1968年)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我有姊妹四个,全家住半间房子,靠几分地的菜园为生。我们这位于淮河蓄洪区,地势低洼,一旦上游雨量太大这里就会发洪水,把庄稼全淹了。  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是唯一一个念过书的。那个时候家里比较穷,所以我上学晚,十岁才开始上学,就读于方庄小学,就是曾沃中学的前身。我们的老师有本村的,也有从外村调过来的。这些老师大都是地主
北欧是一个模范世界、未来世界,也是一个童话世界。十月,是收获希望并播撒希望的季节,在这一充满希望的时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一行人来到这个童话般的地区,走进这梦幻般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探寻它的教育真谛,收获教育的粒粒种子,并期望着将这粒种子撒播开来,以回馈这一季节。  自主发展统领课程形式  北欧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自主发展,尤其是芬兰,让孩子通过主动、细小的操作实践、亲身经历等获得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