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2007年起可获得助学贷款代偿资助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工作将在2007年启动。从教育部获悉,中央部属高校2007届毕业生约为60万人,其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数为9.5万人,可以享受代偿资助的人数为5000人左右。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财政部、教育部9月联合发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决定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或3年以上的学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目前,大学生就业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反映在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上。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部将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将制订政策鼓励中日双方共同培养留学生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京都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中日两国27所著名大学,在2006年12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中日大学校长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上,发出“加强中日两国青年学生和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倡议。
倡议内容包括:大力支持学生的广泛交流,促进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理解和友谊,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中日大型活动,讨论共同关心的两国问题;大力推进中日大学学者间关于东亚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与交流,以期对中日两国关系的稳定,以及对亚洲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和平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透露,目前,日本在华留学生数量不到2万人,中国留日学生8万人左右,“教育部将制订一系列政策促进中日学生、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并鼓励中日双方共同培养留学生,为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合作,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互信、互利的合作,我相信通过中日校长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进一步从民间的角度促进中日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日关系朝着持续改善的方向稳定发展而添加新的动力。”章新胜说。
一年10万天价幼儿园引争议
2006年11月18日,南京一所全年学费高达10万元的幼儿园正式开园,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这所幼儿园的创办人靳海燕介绍,该园面向在宁0~6岁的各国儿童,教员以外籍人士为主,课程全程使用外语教学。有家长表示,幼儿园如此“天价”,一般人很难上得起;教育专家则表示,早期教育“贵族化”会导致孩子从小远离现实,不利于今后的成长。
大学学费标准不宜再提高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人民日报》撰文说:“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2.79%,处于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位居世界100位次之后。从高等教育来看,近些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由于在校生规模增加得更快,包括收取的学费等等在内,生均经费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我国政府投入在国际上处于低水平,而学费则已经处于高水平。据有关资料测算,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学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0%上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学费标准不宜再提高了。因此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应当成为当前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途径。”
高校互换学生推进区域高教资源共享
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高教资源,苏浙沪6所高校通过互换学生模式,为优秀学生跨校学习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交换生计划”推进区域高教资源共享。
长三角地区目前有近150所高校,其中列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就有22所,蕴含着国内一流的教育资源。为了加强和拓展长三角地区高校间人才培养的合作,2005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6所高校商定实施“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优秀学生跨校学习提供途径。这一项目被浙江省教育厅立项为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北大设置蔡元培奖季羡林等十人获此殊荣
2006年12月12日上午,在北大阳光大厅,10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被授予北京大学教师最高奖——蔡元培奖,这也是北大第一次设置该奖项。
首次获得蔡元培奖的教授包括季羡林、侯仁之、徐光宪、曲绵域、王夔、韩济生、厉以宁、王阳元、袁行霈、林毅夫。这十位著名学者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一直从事教学活动,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成为全校教师敬仰的楷模。
教育部:在校生考研作弊可直接开除其学籍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2007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1月20日至21日(个别考试科目在22日)举行。教育部表示,凡组织、参与作弊的在校考生,将由其所在学校给予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理。
教育部要求在考试中违规必究、作弊必罚。凡组织、参与作弊的考生,如是在校生,将由其所在学校给予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理;如是在职人员,教育考试机构将其作弊行为记录通报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给予严肃处理。对于团伙作弊、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考生在国家教育招生统一考试中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大学生就业困难回炉复读再次高考
“复读学校吗?我是学生家长,我孩子在沈阳工业大学读大学三年级,现在说就业不好死活不读了,非要回来补习明年参加高考,咱学校还收人吗?”还有半年才高考,沈阳各个补习学校的热线电话都火了起来。打来电话的不是咨询明年复读的,都是想插班的。有些补习学校甚至为了这些大学回流复读的学生制定好了收费标准。近日,记者调查了沈阳5家补习学校的大学回流学生200多人,几种类型的考生“回炉”原因虽各不相同,却都正浮现在眼前。在为第二次的高考而忙碌并烦躁着……
大学生“非转农”争当农民
浙江省台州市最近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截至目前,台州市所属椒江、路桥、黄岩3个区已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
北京林业大学对口支援“村官”
北京林业大学全面推进“红绿相映1+1”工程,搭建了举全校之力对口支持大学生“村官”的桥梁。该校在京郊农村挂职当村干部助理的65名大学生身后,有全校广大师生组成的坚强后盾。
今年该校作为试点,选派了65名毕业生到北京延庆农村挂职。送走了该批学生之后,学校迅速推出了“红绿相映1+1”工程,以红色“1+1”支部共建活动对口支持“村支书助理”;以绿色“1+1”学生社团对口支持“村主任助理”开展生态文明村共建活动。
中国低龄留学生同居调查:约束失效 同居率达80%
“中国留学生的同居率高达80%,而且还有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势头”。上个月,北京某媒体披露的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留学生或者准备留学的人中间炸开。有人惊叹,有人怀疑,有人不屑一顾;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出去后会不会同居,国内的中介开始担心生意会不会因此减少,而国外已经选择同居的学生们只是反问:我们都是成人了,何必大惊小怪。
有人曾这样写道:“从浩瀚的知识海洋到简单的洗衣做饭,从美妙的异国情调到挥之不去的乡愁,五彩缤纷的异国生活无法掩饰现实生活的诸多无奈,空虚、寂寞成为许多海外留学生最常用的词汇。就这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就在迷茫与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时代。”
大学国际化带来三大挑战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国际化在给大学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国际化对大学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影响。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世界的大学都要成为一种模式,但是现在的确有这样的危险。大学国际化,在某些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工学科学等,形成了全球统一标准的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课程已经超越了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但是,这是否会影响大学的特色?
其次,大学国际化的结果之一,是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加密切。在各个大学,法学、商学、工学以及其他应用类的学科快速发展;而传统学科受到了严峻挑战,比如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因为选择它们,可能意味着清贫与寂寞。市场化的趋势,对大学的传统使命形成挑战:我们能否坚守学术的独立、自由与尊严?
再次,大学国际化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各国在留学生生源、跨国教育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这不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面对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战略选择。
第一,坚持学术自由,仍然是大学理想的精髓。大学应保持学术上的相对独立,这样才能保持理性精神。在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同时,大学应坚持自身的传统与特色。
第二,在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同时,继续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一流的大学教育,应该寻求通才与专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必须重视厚积薄发的基础学科,重视学术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础研究能力是人才的根基。
第三,在弘扬本民族和大学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大学应吸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精粹,努力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共同体”。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全国人大常委认为:应试教育是逼学生犯罪的源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会议。会上,许嘉璐副委员长带来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校园里发生的毒品、暴力和性犯罪不断抬头,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一倍以上。游戏、网络成瘾的超过2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上升。与之对应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36%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就心情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和恐惧。中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高考竞争激烈,80%以上的学生产生了“失败者”的心态。
王永炎委员认为,由于很多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就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中,然后是流浪、打架斗殴、偷窃,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应试教育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厌学、辍学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严重,解决起来将十分困难。”“应该教育这条粗线越描越粗”,被王永炎视为很多未成年人逃出校门,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源头。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善萍是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教研室主任。她发现,全国各地有的学校早上5时半就让孩子起床,一直到晚上10时孩子还在学校。每个学生的桌子上都堆着厚厚的教辅书,孩子课外活动时间和自习时间很少。孩子们长期处于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
“孩子应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他们应该是健康的、阳光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快乐生存的权利。”朱善萍说。
在职深造看好网络教育
据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市2006年1至9月人均教育支出同比增长4.3%。近年来,许多在职人员为增强自身竞争力,纷纷选择继续教育。除了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外,很多人开始“相中”网络大学。
网络教育通过网络在线浏览课件、定期面授进行学习。学业完成并符合要求的,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网络大学开设的专业都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热门专业。在今年,语言类专业由于突出了实用性,特别受到欢迎。记者从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www.eblcu.cn)了解到,该院对外汉语、英语、日语专业的咨询与报考者络绎不绝。该院赵老师说,网络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通过论坛、BBS、在线语音视频答疑、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老师、学生沟通,及时地排除学习困难。目前国内经教育部批准的网络大学有67所,大都是国内知名院校,专业也是优势专业。为更方便在职人员学习,网络大学都在密切关注学员需求,并不断地完善教学质量与服务体系。据悉,北语网院已经建立了终身教育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并建立毕业生人才库与毕业生同学录,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8次互联网报告显示,目前大约有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占网民总数的12%,显示出网络教育这一新型学习方式良好的前景。随着网络大学的进一步完善与成熟,网络教育将成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主流方式。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影响最大
据《I时代报》报道,上海市文明办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近半数的青少年喜欢动漫;96%的青少年上网。
调查显示,在生活和娱乐方式上,42.2%的受访者自认为受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的影响最大,影响力位居第二的是同学和朋友。与此同时,只有3.7%的受访者选择了“父母”,而选择“教师”的仅为1%。
有关人士认为,教师与家长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位居倒数第一、二位,说明仅仅依靠居高临下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很难产生实效,应改变单一的“纵向”教育路径。
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工作将在2007年启动。从教育部获悉,中央部属高校2007届毕业生约为60万人,其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数为9.5万人,可以享受代偿资助的人数为5000人左右。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财政部、教育部9月联合发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决定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或3年以上的学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目前,大学生就业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反映在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上。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部将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将制订政策鼓励中日双方共同培养留学生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京都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中日两国27所著名大学,在2006年12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中日大学校长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上,发出“加强中日两国青年学生和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倡议。
倡议内容包括:大力支持学生的广泛交流,促进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理解和友谊,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中日大型活动,讨论共同关心的两国问题;大力推进中日大学学者间关于东亚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与交流,以期对中日两国关系的稳定,以及对亚洲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和平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透露,目前,日本在华留学生数量不到2万人,中国留日学生8万人左右,“教育部将制订一系列政策促进中日学生、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并鼓励中日双方共同培养留学生,为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合作,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互信、互利的合作,我相信通过中日校长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进一步从民间的角度促进中日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日关系朝着持续改善的方向稳定发展而添加新的动力。”章新胜说。
一年10万天价幼儿园引争议
2006年11月18日,南京一所全年学费高达10万元的幼儿园正式开园,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这所幼儿园的创办人靳海燕介绍,该园面向在宁0~6岁的各国儿童,教员以外籍人士为主,课程全程使用外语教学。有家长表示,幼儿园如此“天价”,一般人很难上得起;教育专家则表示,早期教育“贵族化”会导致孩子从小远离现实,不利于今后的成长。
大学学费标准不宜再提高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人民日报》撰文说:“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2.79%,处于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位居世界100位次之后。从高等教育来看,近些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由于在校生规模增加得更快,包括收取的学费等等在内,生均经费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我国政府投入在国际上处于低水平,而学费则已经处于高水平。据有关资料测算,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学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0%上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学费标准不宜再提高了。因此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应当成为当前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途径。”
高校互换学生推进区域高教资源共享
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高教资源,苏浙沪6所高校通过互换学生模式,为优秀学生跨校学习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交换生计划”推进区域高教资源共享。
长三角地区目前有近150所高校,其中列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就有22所,蕴含着国内一流的教育资源。为了加强和拓展长三角地区高校间人才培养的合作,2005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6所高校商定实施“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优秀学生跨校学习提供途径。这一项目被浙江省教育厅立项为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北大设置蔡元培奖季羡林等十人获此殊荣
2006年12月12日上午,在北大阳光大厅,10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被授予北京大学教师最高奖——蔡元培奖,这也是北大第一次设置该奖项。
首次获得蔡元培奖的教授包括季羡林、侯仁之、徐光宪、曲绵域、王夔、韩济生、厉以宁、王阳元、袁行霈、林毅夫。这十位著名学者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一直从事教学活动,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成为全校教师敬仰的楷模。
教育部:在校生考研作弊可直接开除其学籍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2007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1月20日至21日(个别考试科目在22日)举行。教育部表示,凡组织、参与作弊的在校考生,将由其所在学校给予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理。
教育部要求在考试中违规必究、作弊必罚。凡组织、参与作弊的考生,如是在校生,将由其所在学校给予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理;如是在职人员,教育考试机构将其作弊行为记录通报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给予严肃处理。对于团伙作弊、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考生在国家教育招生统一考试中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大学生就业困难回炉复读再次高考
“复读学校吗?我是学生家长,我孩子在沈阳工业大学读大学三年级,现在说就业不好死活不读了,非要回来补习明年参加高考,咱学校还收人吗?”还有半年才高考,沈阳各个补习学校的热线电话都火了起来。打来电话的不是咨询明年复读的,都是想插班的。有些补习学校甚至为了这些大学回流复读的学生制定好了收费标准。近日,记者调查了沈阳5家补习学校的大学回流学生200多人,几种类型的考生“回炉”原因虽各不相同,却都正浮现在眼前。在为第二次的高考而忙碌并烦躁着……
大学生“非转农”争当农民
浙江省台州市最近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截至目前,台州市所属椒江、路桥、黄岩3个区已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
北京林业大学对口支援“村官”
北京林业大学全面推进“红绿相映1+1”工程,搭建了举全校之力对口支持大学生“村官”的桥梁。该校在京郊农村挂职当村干部助理的65名大学生身后,有全校广大师生组成的坚强后盾。
今年该校作为试点,选派了65名毕业生到北京延庆农村挂职。送走了该批学生之后,学校迅速推出了“红绿相映1+1”工程,以红色“1+1”支部共建活动对口支持“村支书助理”;以绿色“1+1”学生社团对口支持“村主任助理”开展生态文明村共建活动。
中国低龄留学生同居调查:约束失效 同居率达80%
“中国留学生的同居率高达80%,而且还有年龄越小,同居比例越高的势头”。上个月,北京某媒体披露的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留学生或者准备留学的人中间炸开。有人惊叹,有人怀疑,有人不屑一顾;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出去后会不会同居,国内的中介开始担心生意会不会因此减少,而国外已经选择同居的学生们只是反问:我们都是成人了,何必大惊小怪。
有人曾这样写道:“从浩瀚的知识海洋到简单的洗衣做饭,从美妙的异国情调到挥之不去的乡愁,五彩缤纷的异国生活无法掩饰现实生活的诸多无奈,空虚、寂寞成为许多海外留学生最常用的词汇。就这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就在迷茫与困惑中走入了同居时代。”
大学国际化带来三大挑战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相互依赖。国际化在给大学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国际化对大学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影响。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世界的大学都要成为一种模式,但是现在的确有这样的危险。大学国际化,在某些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工学科学等,形成了全球统一标准的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课程已经超越了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但是,这是否会影响大学的特色?
其次,大学国际化的结果之一,是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加密切。在各个大学,法学、商学、工学以及其他应用类的学科快速发展;而传统学科受到了严峻挑战,比如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因为选择它们,可能意味着清贫与寂寞。市场化的趋势,对大学的传统使命形成挑战:我们能否坚守学术的独立、自由与尊严?
再次,大学国际化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各国在留学生生源、跨国教育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这不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面对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战略选择。
第一,坚持学术自由,仍然是大学理想的精髓。大学应保持学术上的相对独立,这样才能保持理性精神。在积极参与国际化的同时,大学应坚持自身的传统与特色。
第二,在大力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同时,继续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的发展。一流的大学教育,应该寻求通才与专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必须重视厚积薄发的基础学科,重视学术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础研究能力是人才的根基。
第三,在弘扬本民族和大学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大学应吸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精粹,努力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共同体”。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全国人大常委认为:应试教育是逼学生犯罪的源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会议。会上,许嘉璐副委员长带来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校园里发生的毒品、暴力和性犯罪不断抬头,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一倍以上。游戏、网络成瘾的超过2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上升。与之对应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36%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就心情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和恐惧。中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高考竞争激烈,80%以上的学生产生了“失败者”的心态。
王永炎委员认为,由于很多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就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中,然后是流浪、打架斗殴、偷窃,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应试教育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厌学、辍学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严重,解决起来将十分困难。”“应该教育这条粗线越描越粗”,被王永炎视为很多未成年人逃出校门,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源头。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善萍是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教研室主任。她发现,全国各地有的学校早上5时半就让孩子起床,一直到晚上10时孩子还在学校。每个学生的桌子上都堆着厚厚的教辅书,孩子课外活动时间和自习时间很少。孩子们长期处于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
“孩子应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他们应该是健康的、阳光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快乐生存的权利。”朱善萍说。
在职深造看好网络教育
据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市2006年1至9月人均教育支出同比增长4.3%。近年来,许多在职人员为增强自身竞争力,纷纷选择继续教育。除了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外,很多人开始“相中”网络大学。
网络教育通过网络在线浏览课件、定期面授进行学习。学业完成并符合要求的,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网络大学开设的专业都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热门专业。在今年,语言类专业由于突出了实用性,特别受到欢迎。记者从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www.eblcu.cn)了解到,该院对外汉语、英语、日语专业的咨询与报考者络绎不绝。该院赵老师说,网络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通过论坛、BBS、在线语音视频答疑、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与老师、学生沟通,及时地排除学习困难。目前国内经教育部批准的网络大学有67所,大都是国内知名院校,专业也是优势专业。为更方便在职人员学习,网络大学都在密切关注学员需求,并不断地完善教学质量与服务体系。据悉,北语网院已经建立了终身教育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并建立毕业生人才库与毕业生同学录,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8次互联网报告显示,目前大约有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占网民总数的12%,显示出网络教育这一新型学习方式良好的前景。随着网络大学的进一步完善与成熟,网络教育将成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主流方式。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影响最大
据《I时代报》报道,上海市文明办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近半数的青少年喜欢动漫;96%的青少年上网。
调查显示,在生活和娱乐方式上,42.2%的受访者自认为受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的影响最大,影响力位居第二的是同学和朋友。与此同时,只有3.7%的受访者选择了“父母”,而选择“教师”的仅为1%。
有关人士认为,教师与家长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位居倒数第一、二位,说明仅仅依靠居高临下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很难产生实效,应改变单一的“纵向”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