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青岛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从此,浮山湾畔的奥帆基地成为了岛城又一张亮丽的名片。奥帆基地所在的燕儿岛曾有怎样的往昔?在成功举办了奥帆赛后又有怎样的变化?不妨走近燕儿岛,一起了解奥帆基地的前世今生。
燕儿岛又称燕岛,在浮山湾东端,是一个突出海中的岬角。有关它的早期描述,往往都是与浮山所紧密相关。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鳌山卫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设立。同期,浮山所开始建庙宇,其中龙王庙(现已坍塌)即坐落在燕儿岛的最高处。明清时期,为停泊渔船和避风,浮山所村曾与周围各村一道在燕儿岛西北角的小海湾处垒起了一条长达50米的石墙,俗称湾子墙,作为燕儿岛的简易码头。道光元年(1821),湾子墙曾得到修复。在青岛开埠之初,燕儿岛只是一个海边的荒芜之地。1901年出版的由德国人谋乐编撰的《山东德邑村镇志》在介绍浮山所时,附带对燕儿岛作了如下描述,“按照中国地图,岸边有一小岛名叫燕儿岛,即”燕子的岛”,其西是绿豆岛(即今太平角)。这两个岛现在与陆地相连,即使在高潮时其连接处也不被淹没。”1933年,燕儿岛被出让给万国会用于建国际夏令营青年营和换取资金建浮山所小学校舍。抗战胜利后,燕儿岛成了军事禁地,1947年夏,燕儿岛西海滩被美国海军辟为专用海水浴场,禁止村民在此赶海、捕鱼。青岛解放后,海军北海舰队在燕儿岛建军用品仓库和靶场。1968年8月2日,当时的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做出同意中央交通部红星船舶修造厂(即后来的北海船厂)在燕岛浮山所湾建厂址的批复,燕儿岛和其周围的浮山湾均被圈在北海船厂内,燕儿岛从此与世隔绝。直到奥运会成功申办之后,北海船厂为让位于奥帆基地从2003年2月12日开始西迁,燕儿岛才得以再次重见天日。2006年6月底,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在燕儿岛建成。从此,奥帆基地成为了燕儿岛的又一个响亮的名字。
燕儿岛因海蚀作用,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非常壮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名为“燕岛秋潮”。1937年出版的《青岛概况》将其列入“青岛十景”(其它九景为飞阁回澜、穹台窥象、汇滨垂钓、琴屿飘灯、丹邱春赏、湛山清梵、东园花海、会崎松月、登瀛梨雪),并对其有这样的描述:“燕儿岛环浮山所之东,半岛孤悬,作飞入海中之势,秋高潮涌,尤为可观”。青岛市档案馆馆藏的报纸中有很多时人游览燕儿岛的游记。从这些游记中可以看出,燕儿岛当年不仅是很多青岛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更是很多学校为组织学生们“采集标本,参观乡村,以广见闻”的地方。然而这一景观却因历史的原因而命运多舛。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燕岛秋潮”一直无法与栈桥、中山公园等景点抗衡。随着北海船厂在浮山湾的建立,“燕岛秋潮”更是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曾计划采取炸掉部分燕儿岛山的办法来开路,这必然会使“燕岛秋潮”不复存在。所幸,由于最后采取了在燕儿岛山中开出一条隧道的方式来开路,不仅使得山上的植被完好无损,更使得“燕岛秋潮”这个景点得以保存。“燕岛秋潮”,这个奥帆基地最独特的生态单元,在逃过这一劫后又获得了新生,再次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人们的视线,在2008年底成功入选“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新十大景观”。2009年,奥帆基地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北方首个”国家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白帆点点的奥帆基地,成为岛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奥运会帆船比赛后,奥帆基地不仅继续其帆船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还保留或建设了旗阵广场、奥运主题公园、观赛大坝等奥运文化遗产和渔人码头,奥帆博物馆、海上演出大剧场等旅游休闲设施。奥帆基地的赛后综合利用,让青岛又一次华丽转身,让城市品牌越叫越响。
燕儿岛又称燕岛,在浮山湾东端,是一个突出海中的岬角。有关它的早期描述,往往都是与浮山所紧密相关。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鳌山卫浮山备御千户所(简称浮山所)设立。同期,浮山所开始建庙宇,其中龙王庙(现已坍塌)即坐落在燕儿岛的最高处。明清时期,为停泊渔船和避风,浮山所村曾与周围各村一道在燕儿岛西北角的小海湾处垒起了一条长达50米的石墙,俗称湾子墙,作为燕儿岛的简易码头。道光元年(1821),湾子墙曾得到修复。在青岛开埠之初,燕儿岛只是一个海边的荒芜之地。1901年出版的由德国人谋乐编撰的《山东德邑村镇志》在介绍浮山所时,附带对燕儿岛作了如下描述,“按照中国地图,岸边有一小岛名叫燕儿岛,即”燕子的岛”,其西是绿豆岛(即今太平角)。这两个岛现在与陆地相连,即使在高潮时其连接处也不被淹没。”1933年,燕儿岛被出让给万国会用于建国际夏令营青年营和换取资金建浮山所小学校舍。抗战胜利后,燕儿岛成了军事禁地,1947年夏,燕儿岛西海滩被美国海军辟为专用海水浴场,禁止村民在此赶海、捕鱼。青岛解放后,海军北海舰队在燕儿岛建军用品仓库和靶场。1968年8月2日,当时的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做出同意中央交通部红星船舶修造厂(即后来的北海船厂)在燕岛浮山所湾建厂址的批复,燕儿岛和其周围的浮山湾均被圈在北海船厂内,燕儿岛从此与世隔绝。直到奥运会成功申办之后,北海船厂为让位于奥帆基地从2003年2月12日开始西迁,燕儿岛才得以再次重见天日。2006年6月底,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在燕儿岛建成。从此,奥帆基地成为了燕儿岛的又一个响亮的名字。
燕儿岛因海蚀作用,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非常壮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名为“燕岛秋潮”。1937年出版的《青岛概况》将其列入“青岛十景”(其它九景为飞阁回澜、穹台窥象、汇滨垂钓、琴屿飘灯、丹邱春赏、湛山清梵、东园花海、会崎松月、登瀛梨雪),并对其有这样的描述:“燕儿岛环浮山所之东,半岛孤悬,作飞入海中之势,秋高潮涌,尤为可观”。青岛市档案馆馆藏的报纸中有很多时人游览燕儿岛的游记。从这些游记中可以看出,燕儿岛当年不仅是很多青岛市民郊游的好去处,更是很多学校为组织学生们“采集标本,参观乡村,以广见闻”的地方。然而这一景观却因历史的原因而命运多舛。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燕岛秋潮”一直无法与栈桥、中山公园等景点抗衡。随着北海船厂在浮山湾的建立,“燕岛秋潮”更是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曾计划采取炸掉部分燕儿岛山的办法来开路,这必然会使“燕岛秋潮”不复存在。所幸,由于最后采取了在燕儿岛山中开出一条隧道的方式来开路,不仅使得山上的植被完好无损,更使得“燕岛秋潮”这个景点得以保存。“燕岛秋潮”,这个奥帆基地最独特的生态单元,在逃过这一劫后又获得了新生,再次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人们的视线,在2008年底成功入选“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新十大景观”。2009年,奥帆基地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北方首个”国家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白帆点点的奥帆基地,成为岛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奥运会帆船比赛后,奥帆基地不仅继续其帆船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还保留或建设了旗阵广场、奥运主题公园、观赛大坝等奥运文化遗产和渔人码头,奥帆博物馆、海上演出大剧场等旅游休闲设施。奥帆基地的赛后综合利用,让青岛又一次华丽转身,让城市品牌越叫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