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对策初探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厌学的原因可归纳为:心理矛盾、紧张情绪、无法排解矛盾、无法战胜困难所致,或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
  因此,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对学生产生厌学的以上种种原因,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操之过急,要求太高。
  一个学生的成长,并非仅仅是使他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能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不应在分数、名次上特别地要求他,而应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认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从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入手,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追求人的价值充分体现的人就必须敢于正视现实,并不断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弱点作斗争,同时追求人的完美发展。
  其次、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入手,端正学习态度,克服畏难情绪,进行学法指导。教师在提问、作业方面应予以特别的关照,在提问题时可只提简单、易于回答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促其学习态度的改变。教师应全面“纵向”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知晓学生的进步,特别注意不能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真正从思想上、行为上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以爱心唤醒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的回归。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学习层次上适度降低要求,“退一进二”逐渐提高,及时查漏补缺,夯实基础,舍得在此间化气力,下功夫,使学生切实感到学有所得,消除学习障碍。
  第三、教师应特别注重身教的示范作用,用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较高的道德情操规范教育学生。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多予以肯定鼓励,而不应仅以分数的高低,名次的前后评定学生的好与坏。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多元化的,教师应持学生发展自己正当的爱好和特长,并使学生将这种爱好变成一种成就感。应教育学生: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对有些事或许已经无法补救,或许只能做有限的改善,人们是无法也不可能充分有效的把握控制外在的形势。却可以把握控制对外界的感受,把自己作为情绪的牺牲品是大可不必的。有什么问题应尽可能沟通、理解,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学会换位思考,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的过失,更不要以错制错,酿成大错。
  总之,对学生从爱字出发,严而有度,宽而有则,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一定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从而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 大荔县城郊中学)
  责任编辑 王波
其他文献
由于红木家具价值昂贵、材质又难以辨认,常有不法分子借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牟取暴利。近日,可辨别红木制品真假的网站(http://www.sfhm.cn)在北京开通,每套红木制品的详细资料均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枯燥乏味,又比较容易混淆和遗忘.巧妙运用"联想",对于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有很大的好处.首先,谈谈"联想"在区辨相似单词中的使用.有的单词发音相同或相似,而有
随着农村学生人数的减少,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何发挥小班化课堂教学优势,让每
随着卫星导航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定位解算的精度和速度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现代高精度、快速性定位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软件接收机定位解算方法,该方法对伪距方程组中的公共白噪声和时钟误差进行消除,然后再进行迭代计算,最后采用位置差分的方法对迭代结果进行差分运算得到定位结果。计算机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以及更快的迭代速度,对于软件接收机定位解算的研究具有重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方向。文章首先分析了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其次阐述了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及其影
<正> 在过去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0”一直不属于自然数,但是现在已明确把“0”归于自然数。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清楚。许多数学工作者都认为这仅仅是一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纬23&#176;38’,东经114&#176;38’,地处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距离广州市98公里,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96.6%的巨大绿色宝库和避暑旅游胜地,素有“北回归线上
英语高考听力首次将多媒体引入考场,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毋庸置疑,多媒体必将在考试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引起一场革命。本人是一位从教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对高考语文试题
趣味教学,就是用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趣味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激活了课堂氛围,为英语课堂注入新鲜血液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要走进新课程,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