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涛 像个老姑娘,守着我的戏班子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uin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9日,由茅威涛领衔的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在杭州剧院上演,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30周年庆生系列演出中的一部分。我下午四点到达剧院,离开场还有三个多小时,门口却已站着一群老奶奶,手里捧着花束,两两三三聚在一起聊戏。她们花白的头发告诉我,这些都是资深越剧迷。作为80后,作为北方人,我与她们的世界相隔千里。可是,我对她们脸上的神情一点都不陌生,它通常发生在粉丝接机、去往演唱会的路上。
  开场前夕,我来到茅威涛的化妆室,她正气定神闲地化妆,我比门口那些老奶奶幸运得多,可以近距离看到茅威涛上女人妆。化妆桌一角,粉丝的花束已经放在了那里。今天上演的剧目是《江南好人》,这部戏改编自德国著名戏剧家贝尔托特·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
  场铃响了一遍,观众席上方的灯光渐渐暗淡。环顾四周,剧场里没有了空位。除了越剧的老年粉儿,还有年轻情侣借戏约会。老剧迷讨论着这几天连演的剧目,年轻人翻看着进场前的节目单。演出正式开始后,茅威涛还未发声,只是一束灯光打在她的身上,观众席就传来鼓掌叫好的声音,我禁不住感叹了一声:“这才叫角儿!”
  接近三个小时的演出,场面一直很热烈,我旁边的阿姨,还会摇头晃脑地跟着小声哼唱几句,显然不是第一次看《江南好人》了。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又在欢呼声中谢幕长达半个小时,观众们才意犹未尽地开始散开。
  剧团负责人冯洁告诉我,每次演出之后茅威涛最为兴奋,我们的采访也正式开始——


  祖师爷赏饭,自己要拿得住
  茅威涛1962年出生在浙江,在她的少年时代,娱乐生活只局限在几部样板戏中,电影少得可怜,茅威涛尤其喜爱《羊城暗哨》中的女特务,“你看我天生卷发,看上去就跟电影人物似的”,边看边模仿,还真有几分意思。茅威涛笑着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表演,渴望上舞台。
  “文革”后,政治大环境轻松一些,娱乐生活也从单调中解脱出来。上海海燕制片厂摄制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开始在全国复演,这股风也吹到了茅威涛的家乡浙江桐乡。那时她的妈妈在影剧院当会计,茅威涛每次都抢着给妈妈送饭,实则是为了看这部电影。她把《红楼梦》看烂了,贾宝玉、林黛玉甚至是贾母的唱腔张口就来。这么多角色中,她最喜欢的不是贾宝玉,而是戏班小生蒋玉菡。现在翻过头来想,茅威涛说,这可能就是老天给她安排的路。


  “文革”之后恢复高考,落榜的茅威涛闲着在家等待重考消息,她的同学却在这时捎来了另外一个消息“桐乡越剧团在招收新成员”,她心想反正重考机会也没来,不如去试一试吧。面试的时候,她唱了一段《红楼梦》。就这样,茅威涛进入了越剧团小生班。
  茅威涛的化妆师说“你看茅毛鼻子挺拔,把头发拢到后面,相貌清秀英气,天生就是唱小生的相貌”。茅威涛的名字也起得威武,打小她就喜欢跟着哥哥们玩,打鸟上树事事为先,骨子里就是个爱闯荡、敢冒险的人,用“女汉子”形容茅威涛太贴切了,“我觉得在世最应该是讲信誉、敢担当,这其实很偏男性化的做事准则。很多女孩子缺乏担当心,而我呢,好像有种‘舍我其谁’的信心”。
  茅威涛打定主意要唱越剧小生,可她家里却不同意。身为老小,两个哥哥一个已经工作,一个当兵。家里还想栽培出个大学生,于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茅威涛身上,没想到她却要去唱戏。家里的支持可想而知有多低,但茅威涛是个执著到底的人,她还是考入了剧团。


  从戏曲爱好者变成职业戏曲演员,茅威涛的困难不小,首当其冲就是年龄,唱戏讲究童子功,17岁的茅威涛身体已经长大定型,怎么才能克服年龄障碍,她只能下狠功。
  小生的手指头点出去要微翘,但不能像花旦弯得太严重。茅威涛嫌弃自己姿势不好看,就把手翘到标准手势,用绳子扎好再睡觉。再有是勒头。第一次勒头之后茅威涛就吐了,这以后还怎么上舞台?于是她就勒着头睡觉,结果第二天脸全肿了。集训那会儿,睡觉对她来说是件辛苦差事,要绑手要勒头谈不上休息,第二天还要再辛苦地训练。
  1980年,桐州越剧团把茅威涛送入浙江省艺校进修越剧,教尹派唱腔的就是尹桂芳弟子宋普南。最初,她没有被分到宋普南门下,只是有天远远听着宋老师上声腔课,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声音,于是开始旁听。宋普南看这个小姑娘旁听了自己一星期的课,就让她来试试尹派唱腔,茅威涛唱了《浪荡子·叹点钟》,宋普南觉得很合适,就让她在自己班上了。
  那时尹桂芳正在上海演出全本的《何文秀》,宋普南把茅威涛带到后台,拜尹小芳为师,尹桂芳为太师父。从此,她正式入了尹派的门。
  我承接了尹派之音,之情


  1982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前身“浙江越剧小百花赴港演出团”组建,带着著名编剧顾锡东为“小百花”量身定制的《五女拜寿》出访香港,一炮而红。
  “小百花”的出生来得有点凶猛:演员是从全省60多个越剧团,3000多名演员中选出来的。回想起香港演出之前的日子,茅威涛还是很激动,“你知道嘛,这些老师是以前想到不敢想的,何况是亲自言传身教”。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虽然这些学员都是“带艺投师”,有着牢固地学习基础,但在这里,一切都从零开始。
  要去香港演出了!这让从小就只在浙江转悠的茅威涛兴奋不已。虽然一直演小生,但骨子里茅威涛也是个爱臭美的女孩。她跑到杭州最时髦的时美理发店,找老师傅烫了菊花头,“现在看老照片,觉得自己像个村姑,但当时这就很潮了”。团里还为香港之行定制了团服——女的都是一步裙,上面带蝴蝶结,服装样式有点像现在的空姐服。1982年香港还没有回归,大家都抱着为国争光的目的来到香港。   小百花剧团在香港一炮打响,乡音重现让不少江南过去的老人现场落泪。茅威涛一声“姑娘啊”博得满堂彩,台上的她吓了一跳,下台之后才回过神儿来,“我知道,大家都是在给我的太先生鼓掌。那么多的香港老观众,他们这么多年没有听到尹派的声音,有我这样的年轻人学得如此像,一下子承接了这么多年的感情”。
  当年香港的名流几乎全来观看演出,像祖籍宁波的世界船王包玉刚、祖籍宁波镇海的娱乐大亨邵逸夫这些人每场必到,邵逸夫不仅来后台给大家送吃的,还特意请她们到家中吃饭。香港电视台也不断播出关于“小百花”的新闻,并且邀请茅威涛等人到TVB做节目。“我在隧道里看到了甄妮,一个手在开车,一个手在吃点心,我当时想,有车开真好,我们骑自行车哪里有手吃早餐,我当时想自己一定要努力,将来也要一边开车一边吃早餐。”虽然这是个近乎玩笑的理想,但1982年的香港之行,确确实实在“小百花”所有团员面前,都打开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世界。
  从香港回来后,她们去上海演出,又是盛况空前。观众从凌晨四五点开始排队,一直排到早上8点,很多居民拿石头压着身份证放在那里,原来先吃早点去了。茅威涛回忆那时的“小百花”就像现在的“超女”一样,有很多铁杆粉丝,想看她们的演出是一票难求。
  “‘小百花’为什么会跟别的剧团不一样,香港的演出大概是一个原因,我们的起点这么高,大家都认可你。”我们一直普遍认为是她们抓住机会,成立了“小百花”。但在茅威涛的心里,机会同样抓住了她们——在大时代下,越剧这根丝线串起了这么多演员,形成一股新兴力量。
  不怕被骂,越剧要活下去
  1999年,茅威涛当上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团长。本应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她却愁眉不展——文化大环境整体变好,电影、话剧、演唱会等各种文艺活动层出不穷,在竞争中越剧却开始走下坡路,城市似乎不再需要戏曲了,“当时‘小百花’每年大约有一两百场演出,几乎70%-80%都是在农村演”。
  在剧团中,有团员向茅威涛诉苦,“茅老师您知道嘛,我在电视剧里演一个丫头,哪怕只有几句台词,我一集就可以拿到八千到一万了,这是我在‘小百花’一年的演出费啊”。
  2001年,从不出演影视剧的茅威涛食言在电视剧《笑傲江湖》中饰演东方不败。茅威涛以为这是个“份量轻微的角色”,但播出后她的手机都被打爆了,朋友祝贺、媒体采访、电视剧宣传……茅威涛在被广泛肯定的同时也有点难过:“‘小百花’演出时如果有这样的反响该多好。”


  越剧研究者傅谨敏锐地指出茅威涛的困境:“从在香港一炮而红到当上团长,茅威涛一直是被当做明星一样追捧的越剧明星。但她跳出越剧的圈子,开始被刺痛,才会知道越剧在这个社会里丢掉了什么。”从《寒情》起,茅威涛这些年所有的大胆尝试,在傅谨眼中都是一种焦虑,一种要让越剧、让“小百花”、让自己重新回到主流社会的聚光灯下,所做的努力。
  2007年,茅威涛带团在上海演出时,抽空去看了赖声川的名剧《暗恋桃花源》。坐在她旁边的一位年轻小姐认出了她,连连称是她戏迷。茅威涛问女孩为什么不来看她的新版《梁祝》?女孩说买了票给妈妈。茅威涛心中五味杂陈,如果年轻观众不能融入,就不要提开拓市场的未来了。
  茅威涛上任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有一条让当时的很多人完全不能理解——让越剧“都市化”。这是否意味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要放弃广大的农村观众和农村市场?“我并没有放弃农村。自从当了团长之后,我全年的演出差不多有30%是在真正的农村,还有60%的份额,我把它放在都市,另有10%的份额,我争取多安排国外演出,扩大越剧影响。这是我给剧团制定的演出市场百分比。”
  时至今日,茅威涛依然很喜欢去农村演戏,图得就是热闹,“观众叫好的声音比我唱的声音都大。”很多时候下乡演出就是搭个台子,风一吹满嘴沙子,虽然条件艰苦,但能找到越剧最初诞生时的野劲儿。其实,越剧在江浙农村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但茅威涛不想把重点放在这里,“要是我们也以下乡巡演为主要生存手段,那不就是跟民间剧团争饭碗嘛!身为团长,领国家补助时会心虚的”。
  1989年,《陆游与唐琬》拉开了浙江小百花“诗化越剧”的大幕。而后郭小男的加入让“小百花”改革的步子更大,先后导演了《寒情》、《藏书之家》、《春琴传》、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韩合作的《春香传》、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二泉映月》以及茅威涛个人与浙江越剧团合作的《孔乙己》等作品。
  在这些剧目中,《孔乙己》和《江南好人》无疑是最受质疑的两部,很多老戏迷说到气愤时手都会抖。茅威涛不怕,她几乎是在骂声中成长的。回想起年轻时在上海演出,观众对茅威涛改良版的尹腔不满,有人偏激地说“以后你不要来上海了”,剧团中的人劝阻她说“不要谢幕了,外面的话不好听”。茅威涛不怕,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听,她就愿意唱。
  相对不少老戏迷的不理解,年轻人对《江南好人》的接受程度颇高,甚至有人因此爱上了越剧。茅威涛每去一个城市,都会到大学演讲,拿厚厚一打戏票送给戏剧社,“我们叫培养终端消费者。他们现在没有钱看戏,但是毕业了,有消费能力了,他们可能就会是‘小百花’的戏迷。”
  对外培养终端消费人群,对内小百花越剧团也在培养能够承上启下的接班人。她们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合作,选取了25名成绩优秀的15岁至18岁的考生进入首届“小百花班”。毕业后优秀艺术人才将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录用。


  在学生中间,茅威涛被亲切地称作“茅老大”。她不光关心学生唱得如何,也细心地给学生安排文化课、琴棋书画等陶冶性情的素质课。说到“小小百花”,茅威涛特别自豪,“在台上,她们已经有自己的粉丝队伍。在台下,你们看看这帮小姑娘写的字作的画,那叫一个好”。
  浙江“小百花”现在的当家花旦章益清就是受益者,她很感谢茅老大的教诲,“茅老大会很注意带年轻演员。她并没有只是演自己的角色,她把握的是整部戏”。
  “小百花”20周年纪念的时候。茅威涛送完所有演员和嘉宾,繁华之后冷静地坐在剧场里,似乎看到了她自己的一个背影,“如果这个团是一座老宅子的话,我就像宅子里还未出嫁的老姑娘,就应该牢牢守着它。戏班子,好像就是我的天命”。如今“小百花”已经在纪念30周年了,茅威涛依然坚守着。并且这座“老宅子”要翻新,要在西湖边盖起小百花艺术中心,打造属于中国的百老汇。
其他文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年冬天,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他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新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的首次亮相。美国一家媒体报道这条新闻时,刊登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照片,选用的照片中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而斯大林则是穿着华丽元帅服的标准像。这在一些西方人眼中,前者看上去颇像“土八路”。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打江山到坐江山。形势的变化,也反映在刻画领袖面貌的美学取向上:既要保有延安
期刊
谦谦公子、温润如玉,如果说这种质感唯有越剧女小生身上留有神韵,那茅威涛就是其中的翘楚。少女时代开始,她就要设想自己是个男人,或许由于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舞台上扮演男人,或许还由于她所考虑的问题责任太大,动不动就是越剧生死沉寂兴旺,茅威涛的性格当中自然而然地带有一些男性色彩:她开朗、豁达,很多事情比较容易像男人一样去对待。就连和陌生人握手,都不是女性化的,以手指虚虚一搭。真诚地握手,很容易让人对茅威涛产
期刊
印加人的词典里面,胖是性感的,所以他们的神女或者说是女神的塑像,在上半身有竖着排列的两大坨肉,第一大坨代表乳房,第二大坨代表肚子。  刚到厄瓜多尔的时候,逛超市看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那就是所有静态展示的塑料模特的样貌跟中国以及我在法国、美国、意大利等等地方所看到的模特的样貌有所不同。我不是说脸,我是说身体——那硕大的镶嵌在身体上半部分的两个半球。其实我本来想用悬挂来形容的,后来觉得不贴切,因为那两
期刊
提到性感,那颗陨落比璀璨还惊人的星星——玛丽莲·梦露就像有魔力的代名词一样瞬间映入人的脑海里。时至今日,性感除了是对异性具有诱惑力的直观概念之外,还诠释着一种极具个性的气质和恰到好处地展现内在的智慧。跳过气质、智慧这些抽象概念,人类肢体的曲线依然有着让人神往的魅力,人们对“性感女人”的讨论似乎也一直没有脱离固有的特征——人体美。  无论是内衣贴合身体突显出的身形之美,还是蜡像雕塑通过精研身体比例细
期刊
关于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源自于英国,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蜡像栩栩如生仿若真人的这种工艺,由技艺精湛的蜡像雕塑师们精心雕琢,带到世界各地。总经理王瑞女士介绍,北京杜莎的蜡像都来自英国,在采集好名人的资料后,在英国量身定制,又送到北京的馆内展出。对于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新鲜血液的城市来说,蜡像除了带来与世界各界名人鲜活的娱乐互动体验,名人们背后的故事也影响着这些人,这座城。而最为重要
期刊
活动现场,浪琴表全球总裁霍凯诺先生(Walter von K nel)与品牌优雅形象大使郭富城先生共赴赛马盛会,见证场上的激烈竞逐与场下的优雅风尚。浪琴表亦借盛事契机,携手国际赛马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Horseracing Authorities, IFHA)共同颁发首届“浪琴表年度全球最佳赛马奖”,并以品牌为赛马运动倾情打造的康铂系列时计杰作,盛情礼赞将
期刊
有人在百度上提问:“为什么越剧中的小生比起其他剧种扮相要美很多?”提问的人或许不了解,在越剧中,这些俊美的小生,都由样貌清秀的女子扮演。  反串,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古已有之,在京剧中,有梅兰芳扮演的旦角,也有孟小冬这样的女老生。单说女小生,江南一带的戏曲也大多都存在,黄梅戏、婺剧、扬剧、锡剧中都有。甚至电视屏幕里,20多年前风靡的《新白娘子传奇》中,叶童扮演的许仙一角,也可算作女小生。  但是要
期刊
梦露,我要“霸占”你的美!  玛丽莲·梦露是性感的传奇。一心不为赚钱,只想成名的玛丽莲·梦露,在被电影公司选中后,被包装一新,搬上银幕。她把深色的头发染成金黄色,而后梦露更是经历她人生中的三次整形手术,达到外表性感完美的极致,而她由内散发出的美的气质,则全靠她的悟性与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但传奇般的性感女神却离我们太过遥远了,我们听着她的故事,看着她的影像,靠想象来揣摩她的性感与魅力。  现在,玛丽
期刊
夏天也可以穿羽绒服,这事儿你知道吗?  并不是发烧,更不是发神经!跨越季节与气候牵绊的Moncler Longue Saison系列分分钟颠覆你的世界观!考究的60克羽绒,优质的四片绒法国鹅绒,就像是两个关键数字,共同制成了Longue Saison。同时以有着超轻盈特质及高超防滴处理的面料包覆,防水的同时更保持了极好的透气性。既能为闷热的天气凝固住一丝清凉,又能为说来就来的急雨遮风挡雨,谁还会担
期刊
实地探访《舌尖2》美食  1300多公里的行程,寻味车队行经南京、苏州、扬州、黄山、杭州等多个美食出众之地,去聆听食物背后的故事。  你是否还记得《舌尖2》中因坚持用菜籽油做锅具和食物之间媒介而入选《心传》的南京草桥牛肉锅贴,仅用几秒钟的镜头便紧紧抓住了食客的眼球。在速食文化泛滥的今天,从一个个焦香美味并充满“敢·爱”精神的锅贴背后,参与者们在菜籽油煎着锅贴的滋滋响声中,感受到了聂家父子勇敢坚守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