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写到一半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明明脑子里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却无从下笔,经常词穷。这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正所谓“多读多看才能下笔如有神”,如果学生不去接触更多的课外读物,只是凭借书本的内容去丰富自己,他们的写作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开展写作教学的基础上融入课外阅读,这不但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也是丰富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但是,如何合理地利用课外阅读打造有效的写作教学,这却是一个值得教师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毕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是很普遍的。
一、兴趣培养,适时表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让写作训练变得事半功倍。课外阅读由于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快速激发自身的兴趣,继而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和训练之中。所以,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促发下展开写作训练,这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也是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在这个基础上,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教师可以及时点名提问,让他们表达一下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从而达到“说知识”的目的,并以此促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由“说”促“写”。以文章《乡土情结》为例,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顺势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文章的开篇为何要引用王维的一首诗,这可以突出哪些效果?既然文章中指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告别家乡呢?文章中哪些段落交代出了这个答案?文章通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亮点和作用在哪里?”由此,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材料积累,厚积薄发
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知识量才能厚积薄发,写出精彩的作文。所以,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材料积累的过程,在这期间,一句名人名言,一段精彩的描写,都会成为学生日后写作的点睛之笔。但是,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正确的句子和词汇,如何让学生认真地品读文章的精华,这却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荷塘月色》充当课外阅读材料,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积累材料,以此达成厚积薄发的目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作品之一,里面生动地刻画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同时也包含了朱自清先生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词汇的运用和对景物的描述值得学生积累,在学生积累这些句子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渗透自身的理解。比如,作者为何要这样描述,用意和想法是什么,等等。
三、巧用笔法,多看多练
对于高中生而言,尤其是对那些文学功底差的学生来说,若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可以让他们掌握练习的窍门,比如,仿写、续写等。还要利用课外读物的内容展开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利用课外读物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时,可以先从句子的仿写训练入手,然后再过度到对整篇文章的仿写之中。比如,针对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这句话,有的学生仿写成“第一天,我要看世界,大自然的各种颜色、美丽的生物让我觉得生活不会枯燥”,也有学生仿写成“第一天,我要聆听世界,形形色色的声音会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续写阶段,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而且结局惹人深思的文章。通常,这些文章在结局处并未给出彻底的答案,也就是说一千个人的心中可能有一千个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充分开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让写作训练变得更具趣味性和灵动性。此外,也可以节选一些世界名著的精彩片段,然后让学生进行二次加工,重新创造出一个结局。
一、兴趣培养,适时表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让写作训练变得事半功倍。课外阅读由于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快速激发自身的兴趣,继而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和训练之中。所以,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促发下展开写作训练,这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也是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在这个基础上,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教师可以及时点名提问,让他们表达一下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从而达到“说知识”的目的,并以此促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由“说”促“写”。以文章《乡土情结》为例,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顺势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文章的开篇为何要引用王维的一首诗,这可以突出哪些效果?既然文章中指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告别家乡呢?文章中哪些段落交代出了这个答案?文章通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亮点和作用在哪里?”由此,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材料积累,厚积薄发
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知识量才能厚积薄发,写出精彩的作文。所以,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材料积累的过程,在这期间,一句名人名言,一段精彩的描写,都会成为学生日后写作的点睛之笔。但是,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正确的句子和词汇,如何让学生认真地品读文章的精华,这却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荷塘月色》充当课外阅读材料,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积累材料,以此达成厚积薄发的目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作品之一,里面生动地刻画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同时也包含了朱自清先生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词汇的运用和对景物的描述值得学生积累,在学生积累这些句子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渗透自身的理解。比如,作者为何要这样描述,用意和想法是什么,等等。
三、巧用笔法,多看多练
对于高中生而言,尤其是对那些文学功底差的学生来说,若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可以让他们掌握练习的窍门,比如,仿写、续写等。还要利用课外读物的内容展开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利用课外读物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时,可以先从句子的仿写训练入手,然后再过度到对整篇文章的仿写之中。比如,针对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这句话,有的学生仿写成“第一天,我要看世界,大自然的各种颜色、美丽的生物让我觉得生活不会枯燥”,也有学生仿写成“第一天,我要聆听世界,形形色色的声音会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续写阶段,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而且结局惹人深思的文章。通常,这些文章在结局处并未给出彻底的答案,也就是说一千个人的心中可能有一千个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充分开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让写作训练变得更具趣味性和灵动性。此外,也可以节选一些世界名著的精彩片段,然后让学生进行二次加工,重新创造出一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