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兰:个小能量大的社区书记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16日,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上清寺路社区嘉陵西村。
  一群来自兄弟社区的干部,正围着上清寺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中兰“取经”。
  上清寺路社区这几年经过改造,由一个老旧的“问题社区”变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三个月前,被市民海选为 “重庆最美小巷”。
  “很多人都这样问过我:你们是怎么取得这么大变化的?其实,个中关键是你愿不愿意真心为居民服务,为居民解决问题。”
  吴中兰的话很实在,但也很令人回味。
  上任
  2010年6月2日,上清寺路社区会议室。
  这天是吴中兰上任的第一天,她专门召开了居民代表见面会。个子偏小的吴中兰刚一露面,参会的居民便议论起来。
  “社区的事那么多,这个小个子女人能不能行哟?”
  “过去几届领导班子都没搞好,她来了就能搞得好?”
  “听说之前她是万盛一个社区的书记,不晓得啷个到我们这里来了,是不是有啥子背景?”
  上清寺路社区与市委、市政府仅一街之隔,地理位置特殊,颇受人们关注。
  由于社区老旧,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导致环境卫生较差,加之社区领导班子软弱涣散、作为不够,群众满意度低,因而社区各项工作在整个街道处于“吆鸭子”状态。
  难题当前,社区居民不相信眼前这位新来的“小个子”能管好这个“问题社区”。然而,他们并不知道, 在来上清寺路社区之前,吴中兰已经在万盛新田社区任书记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
  尽管如此,居民的质疑还是让吴中兰感到有些尴尬。
  “有道理!”有居民給吴中兰“帮腔”。
  通过这次院坝会,社区居民的意见得到统一,社区改造顺利展开。
  上清寺路社区有64个居民楼院,12个居民小组,近万人口,要进行居民楼院改造并不简单。
  “社区工作没什么窍门,就靠嘴勤腿快。”吴中兰天天奔波于改造现场,拆除私搭乱建小屋、重铺路面。
  工作在顺利推进,但当外立面改造进行到嘉陵西村11号6楼1号居民孟寿祥家时,还是遇到了阻碍。
  因反对进行改造,孟寿祥在工人施工时常常对他们倒水、扔垃圾,甚至手持铁锹追打施工人员。
  这天,吴中兰来到孟寿祥家门口。
  “你是哪个,我不认识你。”孟寿祥不开门。
  第二天,吴中兰又来了。
  “孟大爷,我带您到楼下其他居民家看看吧。”吴中兰说。
  “有啥子好看的,一个老房子还能改成啥样。”
  “先去看看嘛,您看了后我们再说。”吴中兰发起了“攻心战”。
  五楼,李大爷家原本黑漆漆的房间改造后现在变得亮堂堂;三楼,王婆婆家的房子改造后,绿树枝条直接伸进了家里;二楼……   “我家的也改了吧。”转了一圈,孟寿祥的态度变了,“别看小吴书记个子小,但是能量大,关键时刻顶呱呱。”
  2013年,上清寺路社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吴中兰也终于走进了社区居民的心里。
  创新
  2013年5月,年逾六旬的杨开玉回到社区造访老邻居。
  社区改造工程开始时,杨开玉搬到南岸常住了。社区里的老房子,她一直想要卖掉。
  再次回到社区,杨开玉大吃一惊——整洁的路面、清幽的民房、富有历史韵味的文化墙以及奔腾的嘉陵江……
  原本脏乱差的老旧“问题社区”,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这房子我不卖了,我要搬回来住。”杨开玉说。
  社区经过改造后,如何进行维护,治安问题如何解决,社区公共事务如何牵头协调,资源如何整合……吴中兰又开始了思考。
  “这样一个大型、开放的居住区,流动人口多、进出通道多,要想搞得好,单靠社区的力量是远远不行的。”
  经过反复思考,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吴中兰提出了一个想法:发动社区每个单元楼的党员和居民群众,一起来管理社区。
  此时,恰逢重庆市社区自治管理基金会对嘉陵西村进行试点帮扶,于是,全市首个居民自治物管委员会在这里成立,成员全部由社区居民自己组成。
  吴中兰认为,社区治理应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办,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像这样的创新,吴中兰在社区还搞了不少——
  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成立“社区大党委”, 建立健全“八联”工作机制,增强了社区党委统揽力;
  成立网格党组织,切实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改变了以往各职能部门“各管一摊”“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
  在这一系列创新背后,上清寺路社区的变化越来越大。
  服务
  社区“变脸”之后,吴中兰又开始琢磨如何服务群众、替居民排忧解难的问题。
  “社区干部是做什么的?不就是为群众办事的吗?”吴中兰这样认为。
  2014年8月,有居民通过“群工系统”反映:嘉陵西村84号整栋楼楼梯间的路灯长期不亮,居民出行极为不便。
  吴中兰“接了单”。
  在长期基层工作实践中,吴中兰总结出了一套“群众‘点单’、社区‘开单’、共同‘接单’、民主‘议单’”的“四单”工作法。
  在“接单”后,吴中兰对情况进行了了解。这栋楼的产权转卖后,现在居民不知道该找谁解决问题。
  了解情况后,吴中兰找到了原产权方。
  “你们社区管得真宽。”对方不买账。
  “无奈之下,我只有厚着脸皮每天给这个单位的老总打电话,反复讲,楼里住的是你们单位的职工和家属,受益的也是你们。”吴中兰说。
  最终,经过吴中兰的不懈努力,原产权单位终于同意出钱出力帮助84号楼的居民解决路灯问题。
  “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当时自己脸皮够厚的。不過,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最终能把居民的事办好就行。”吴中兰自嘲地笑了笑说。
  如今,六年过去了,吴中兰通过自己的担当和作为,通过真心实意服务群众,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拥戴。
  在纪念建党95周年前夕,吴中兰成为我市仅有的两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对象。
其他文献
咋又跑出來了?都给你说过多少遍啦,怎么好赖话听不进去!她一股脑地嚷着,活似个嘴碎的小媳妇。也许是刚才受了一番惊吓,此刻她脸色尚在微微发青,鼻尖上密密地沁出一层细汗。她死拽住对方萎缩得比鸡脚杆粗不了多少的小臂,那架势跟年轻的母亲扭住一个十分淘气的小男孩相仿,硬是把九公从外面连拽带扯弄回敬老院来。  这回你可给我听仔细了,要是真跑丢了,我可没工夫满世界找你去!她的语调始终生硬得很,她觉得起码要装成生硬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就在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为群众办事、为百姓解难。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抓住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带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在全市集中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办理22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各个活动单位也竞相出台机制为民解难。如市地税局巧做“加减法”,推出九项便民服务举措,深化纳税服务;市司法局深化4
小时候,中秋节,月亮之下,月饼边上,父亲讲故事。  基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传统思维,人们说你爸会写文章,从小培养的吧,所以你们也会写。我想了一下,好像没有。在我和弟弟学会写东西之前,他从来没有叫我们写过文章。21岁时我写了第一篇小说,四五千字而已。父亲看完在不大的房子里转了几圈,告诉我文学的路很难走。听不出是鼓劲还是威胁,当时我并没想走文学的路,后来也是在边上蹭,到今天也没真正
关于散文的文体特征,从我个人的创作经历和感受出发,我一直有几个观点。  一个是长和短并不是散文与小说或者其他文体的主要分界线。传统散文的确不长,甚至有人认为短就是散文的主要体裁特征,朱自清还认为,散文之所以写得短小,是因为人的懒惰。这似乎要从一个反方向证明,写小说的人是很勤奋的,至少要比写散文的人勤奋。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未免偏颇。这主要是根据现在散文鸿篇巨制不断出现而得出的结论。从《瓦尔登湖》到《沙
网络是老百姓最直接、最便捷的发声地,经常上网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接地气、察民意,才能避免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网络平台不仅是社情民意的治理平台,更是引导民意的重要阵地。民意在网上,群众工作也要搬到网上。  学好上网这门“必修课”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融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诈骗问题层出不穷,网络舆论时常捆绑真实的民意。近年來,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秀
春 分  把一首诗,写在纸上  用来擦掉泪水  把一朵花,别在枝上  用来遗忘冬天  把你放在心上  用来离别  春天  注定是要分开的  一株艾草插在窗前  初夏的一棵艾草  顺流而下  穿过千年长河  带着秦文汉赋、唐诗宋词的体温  在公元2017年  端午 午时  插在了一个现代的青花瓷瓶  如果不能和一个词语相遇  就无法喝下那碗雄黄酒  隐匿的尾巴  远远不够拯救苍白的面容,即使  胭脂
第一支救援队伍无功而返,第二支队伍束手无策,第三支第四支……直到第八支救援队伍——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到达紫东社区,都江堰市48岁的被困者张晓平终于从废墟下回到了地面。  106小时,重庆消防官兵不休不眠,终于把张晓平救了出来。    希望之手    5月13日13时,重庆消防总队在都江堰指挥中心得到一个消息:五金公司家属楼下发现一位幸存者,急需营救。  这是一座随时可能垮塌的六层楼房,但里面有一条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智慧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对智慧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智能时代需要智慧教育  行成于思毁于随。思是行之始,行是思之成。要把握智慧教育的本质,就需要对智慧教育有一个全面认识。教育在适应时代需要的过程中,在不断迭代、生长。人类已历经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教育也产生了班级授课制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经济基础决定
住到风暴里去  孩子  住到风暴里去  住到风暴的发源地去  成为风暴,成为发起风暴的蝴蝶  成为蝴蝶的那双翅膀  你在幽暗的丛林  不经意的一次扇动  首先撼动的是树  是那片森林  是连接森林的那片地区  那个半球  接着是我  在遥远的星系  接收到了来自你的问候  孩子  我 的 兄 弟  我的兄弟是你们的兄弟  同事或者陌生人  我的兄弟在城市扛水泥  搭脚手架和扎钢筋  我的兄弟爬上三
名牌大学的女学霸偶然在街头邂逅了来自老家的男孩,得知他现在是一名作家,两个年轻人彼此吸引,相爱了。但他们的恋情遭到学霸母亲的反对,她告诫女儿,他本性懦弱,与你并不合适。他们还是结婚了。不久,学霸遇到了一个爱慕她的高富帅,两相权衡,她移情别恋,离婚,又再婚,成为一位富商的妻子。  作家带着妻子和女儿开车行驶在夜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车拦截了他们,车上下来几个男人,在作家没有任何反抗的情况下,带走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