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品味文字美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比较”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是教师的一种教法,也是学生的一种学法。在日常教学中,我带领低年级学生通过比较同义字、关键词、标点符号,在比较中不断领会阅读的精髓,品味文字美,培养阅读兴趣,从而爱上阅读。
  【关键词】比较同义字关键词标点符号
  初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在完成了系统的拼音学习后,逐步开始接触文本的学习。这些文本有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有图文并茂的古诗文,还有朗朗上口的小儿歌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本以跳跃灵动的文字形式勾起了孩子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初步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阅读要求首先强调的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文字形式的表面刺激带来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得以持续的发展,形成真正的阅读兴趣?从哲学的层面考虑,需要实现从形式向内涵的转化并形成统一。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看,学习语文需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从孩子的学习规律讲,一年级孩子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对一些字词句的意思甚至该句的情感色彩都无法感同身受,严重影响了他对文本的理解,甚至无法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
  所以,要让一年级孩子真正爱上阅读,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文本的呈现形式,引领孩子去理解、体味。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是教师的一种教法,也是学生的一种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尝试运用文本形式的比较,让孩子在比较中不断地领会。
  一、 比一比同义字,品味文字的丰富美
  汉语言博大精深,汉语词汇浩如烟海,同一个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词汇的丰富多样,使得汉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更加细腻、准确、生动。
  一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风和小鱼》教学中,课伊始,我便用猜谜的方式引出“北风”“小鱼”这两个事物,顺势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把这两个没有关系的词连接起来,从而引出“和”字的意思——表联合,轻松解决了“和”的生字的教学。在教学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小河与青草》时,我发现该课的课题和第十一课课题“北风和小鱼”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与”字是本课的二会字,能否联系前面刚学的十一课“和”帮助小朋友理解记忆“与”呢?我灵机一动,在备课本上悄悄地用红笔圈出了“与”,改写成了“和”,课题就被我改写成了“小河和青草”。课题改好我已心中有数,然而我并不想像平时一样,由我的手去改写,他们去发现。这一次,我想换一种方式,我想让他们自己去改写、去发现,这样他们才是真正的掌握。新授课开始时,板书好课题。我一个问题抛出“谁能用前面我们学过的一个字,帮我改一改课题,不改变它的意思”,小朋友纷纷举手,奔向我的预设答案“和”。我顺势引导,可以替换说明“和”“与”的意思相同,那么“与”的意思是什么?小朋友一齐回答表联合。达到此目标后,我顺势拓展:“除了“和”,你还知道哪些字也表联合,也来改写改写课题。”在改写的思维火花碰撞中,小朋友还给出了“小河跟青草”等答案。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小朋友们在异中求同,举一反三,加深了理解,调动了学生知识的积累,沟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不但积累了相关词语,而且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激发了对语言文字的喜爱。
  二、 比一比关键词,品味文字的准确美
  叶圣陶说:“一语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还原作者表达的旨趣,感受作者的独运匠心,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一年级,我以为更应该让学生品味语言的准确运用之美。准确是语言审美的首要因素,准确的合适的语言才是最好的语言。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字词句的闪光点,而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关键的字词句直接影响了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抓住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字眼带动整篇文章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一年级上册第十课《冰花》,全文可谓扣住第二段的“惊奇”一词展开。第一段惊奇冰花的出现,第二段惊奇冰花的美丽,第三段惊奇冰花的由来,所以是否能真正体会“惊奇”一词的意思直接关乎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是有效体会词句感情色彩最直接的途径,所以在最开始我引导小朋友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第一句“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小朋友们声情并茂初步感知惊奇之意,我因势利导询问何为惊奇,小朋友在他们的认知层面回答了我。似乎到这里,“惊奇”一词的讲解已经结束,但是新课程一直强调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我灵机一动是否可以改写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不同,去加深理解呢?于是我把第二段第一句改写如下:“他高兴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并稍稍改变语气,又用夸张的语调再次朗读了一下原文。抛出问题:“你觉得是老师改写的好还是原文写得好?为什么?”让他们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一起探讨,并给出建议:不妨把改写的话和原文多读两遍,认真感受。小组讨论后,孩子们果真没有让我失望,纷纷表示原文好,因为小童见到冰花不仅仅是高兴,更多的是感到吃惊和奇怪。我喜出望外,乘胜追击,想一想他可能吃惊和奇怪的是什么。立刻有聪明的小朋友回答我:“他奇怪冰花从哪里来。”看吧,比一比,一个词语的魔力就会如此放大,理解到位了,词语的准确运用的意识也在学生语文能力中生根。
  三、 比一比标点号,品味文字的情感美
  文字不是无情物,它承载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走近文本,就要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和谐共振。一个小小的标点在表情达意上作用不可小视。不同的标点符号所传达的语气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语气都是为了句子的感情色彩服务。一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小河与青草》,小河与青草之间相互感谢之情贯穿全文,那么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之间真诚的感谢,编者自然也是煞费苦心,全文善用感叹号,加重感谢的强烈之情,如“这要感谢你呀!”。在实际教读过程中,经过引导孩子们也明白了感叹号是表示感情更强烈。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感叹号的奇妙之处,体会小河与青草之间真诚的感谢之情,我决定再一次改写标点符号,但是这一次除了标点符号还得微调几个字。于是我把第三段第一小句改写成了“我要感谢你。”一句感情强烈的感叹句就这样被我变成了一句感情平平的陈述句。我又“夸张”地分别朗读了原文和我改写的句子,孩子们听后不禁一阵唏嘘,他们觉得改写的句子未免太不济,我不禁窃喜,这正是我要达到的效果,让他们在两种强烈的语气对比中,感受情感程度的强弱。孩子们通过自己反复练读两种句子,一下子理解了感叹句和陈述句所传达的语气强弱,也明白了什么时候该用句号什么时候该用感叹号,还理解了小河和青草之间真诚的感谢之情,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标点符号比一比,真是“一举多得”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一年级孩子而言,经常“比一比”,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中,让他们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感受浓浓的语文味,让他们自然而然从心底里爱上语言文字,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爱阅读的种子将会在他们的生命里更好地生根、发芽、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长度单位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密切的知识。但是长度单位概念很抽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教研组期望通过对《毫米的认识》一课的案例剖析,提炼长度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思考长度单位教学的共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长度单位已有经验实践操作媒体辅助  一、 问题——作业引发思考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2011版)》对“解决问题”提出的要求是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落到实处。文中结合“用连除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考,借鉴解决问题教学的三步骤,就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把握问题结构,从感知问题结构、构建问题结构、优化问题结构三方面,以小见大阐述把握问题结构的重要性与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四能”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结构感知构建优化  一、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0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相同计数单位直接相加减”,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发展数学思考。  3.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探索数
期刊
【摘要】在接触四年级新教材后,我们首先要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如整体概况、功能与话题、人物和练习册,其次是关于教学的新思考:一是整体设计,有效完成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任务,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重视方法,有效教学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是四年级英语教学要注意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造“良性”英语课堂,师生交流常规化。  【关键词】新教材思考建议  2013年九月底,
期刊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对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单纯的理论研修效果并不明显,教师间的相互指导和观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理论落实行为的必要途径。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培训就是要引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以研究的方式解决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师培养培训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行动研究,注重反思,课例研究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逻辑的必然,它迅速得到
期刊
【摘要】针对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给家长和教师开出特别的菜单,对单亲家庭子女自信心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用爱从小为这些特殊的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使之与其他孩子一样,踏上成功的起跑线,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开拓进取、获得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单亲家庭幼儿自信心  一、 单亲家庭子女自信心缺乏不容忽视  在我们学校的三百多名学生中,有十几名这样的单亲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到语言的曲径通幽处,发现语文的多重风貌,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从课内到课外,由此及彼、由体验到想象,教师要引领孩子们发现语文的广博,发现“曲里拐弯”处的语文意蕴,发现躲在角落里的语言的“珍珠”,以此创设出灵动、大气、厚实和丰满的课堂。  【关键词】由内到外由此及彼体验想象  语言文字特别是诗歌,有时是那么的轻,读多少遍也不会在听者内心处留下什么深深的划痕;它
期刊
【摘要】“商的变化规律”教学,以“学”为基点,从规律产生的背景、规律本身的内涵和规律隐藏的思想、方法等方面设计教学;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验证,探索商的变化规律;在探索规律过程中,给学生思考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发现规律、表述规律,提高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结论的能力。  【关键词】探索规律自主合作  课前思考  数学规律的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其抽象思
期刊
【摘要】本文以《莫泊桑拜师》一文的教学重建,阐述如何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即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在正确解读文本中选准语用点,确立好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准确选择本课教学逻辑;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引进本课拓展资源。  【关键词】语用读写结合言语智能  一、 准确选择教学逻辑  我们精心安排这样三个教学板块:(a)复习导入,回顾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莫泊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拜
期刊
【摘要】语文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人文元素,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元素的开发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实际教学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元素渗透教学  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科,包含的学习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是单纯地进行咬文嚼字的教学,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