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引导转型”背景下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协同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地方高校“引导转型”和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认证进一步深化的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从而形成新常态下的适应地方性发展的专业架构。
  关键词: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评估;转型
  一、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的一般现状
  地方所属高校(省属高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2500多所)。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地方政府积极争取相关中央部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做强地方高等教育。他们大力支持省属高校依靠自身特色发展,从战略上最大程度破解其发展受限的不利局面。
  具体到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设置普遍沿用“类型设计”的教学思路,目標是在整个大学五年(或四年)的设计课程中尽可能呈现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具体的教学安排一般是由易到难,由简入繁,使学生逐步体认设计的普通原则与方法。其问题主要如下:
  第一,仍然以平面的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为设计教学的主要切入点,这使得在进行平面处理时,学生只要完成粗略的功能布置与流线设置即大功告成,缺乏深入推敲,根本不考虑具体空间的细节设计。
  第二,设计课程题目的设置偏重于设计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一般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进行设计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中、小型公建或住宅的方案设计。而设计教学题目普遍面积较大(尤其到高年级以及毕业设计阶段),课题中繁复的概念(设计的意义)及场地、功能、形式探索等之间的矛盾让学生绞尽脑汁。同时,由于自身实践知识的薄弱,导致他们对空间体验、尺度比例、细部构造等问题根本无从顾及。这就是说,设计课程的题目设置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有一定的脱节。同时,部分建筑学专业教师在布置设计任务及指导过程中忽视建筑物理、设备、结构等相关技术要求,更不会要求学生应用建筑技术知识指导建筑设计。一方面,某些教师有意无意简化或是回避建筑结构、构造、物理和设备等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没有主动将课本上的建筑物理知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的意识。当然,后者与课本理论与建筑实践联系极少也有密切关联。
  第三,在网络发达的当下,学生盲目崇拜明星设计师,却毫无对大师们基于场地与环境的严肃思考的理解;学生生搬硬套大师作品的设计造型,却缺乏对于形式组成的深层分析与归纳。学生在设计手法上主要依赖灵感突现,这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设计逻辑的强调不足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现行的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都会规定最后一学年中上半学期会进行18周设计院实习,但在实际教学运行中,设计院建筑师们因为身负较大的自身业务压力,基本无瑕认真指导实习的建筑系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实训项目中只是露露脸、走走过场而已。
  二、地方高校“引导转型”与建筑学执业注册制度和专业教学评估
  时至今日,如果问到“地方所属高校需要转型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高校既要服务社会发展更要引领社会发展,在整个国家正处于转型发展之中的大环境下,在社会对高校转型更加迫切的要求下,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路径不进行相应的调整,从逻辑上讲是行不通的。
  理想中,地方高校已经实现了“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也已建起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调节机制(包括专业设置的自主性等),确实无需大破大立。在现实生活中,办学行为与办学定位常常南辕北辙。1999年扩招后成立的地方高校,天生就带着行业企业的基因,大都是由高专和中专合并组建而成。今天强调的地方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种本质上的回归,而非对过去发展一刀切式的否定。
  土建行业于1987年在国内率先开始筹划建立执业注册制度。“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目的是加强国家、行业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保证建筑学专业基本教育质量,保证学生了解建筑师的专业范畴和社会作用,获得执业建筑师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训练,并为高等学校的建筑学专业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授予权、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互承认同等专业的评估结论及相应学历创造条件。”
  1992年,为配合中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建立, 土建类专业中的建筑学专业开始专业评估认证试点工作,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四所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成为我国首批通过专业评估认证的专业。
  截止到2014年5月,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等学校中,共有53所通过了住建部部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占全国专业设置数的18.9%。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呼唤大批具有技术技能的人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与工程领域实际需要相对应,工程教育与建筑学教育专业认证也要体现一定的层次结构。未来我国建筑学教育专业认证一定会充分发挥认证的导向作用,不仅应当包括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专业认证,还应当有对高职高专等较低层次的专业认证,丰富认证层次,从而促进我国多层次、多类别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的建立,专业评估是大势所趋,并将进一步被强力渗透到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中去。
  三、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协同教学方法改革
  1.在题目的选择上,鼓励教师采用真实的题目、真实的地形。人为设置的假题与真实的题目所涵盖的信息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学生在接受任务后首先会考察地形、分析建成环境。在真题中,学生会得到一个复杂的、互动的背景(关于场地、环境的信息),为生成一个严肃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夯实基础,降低了突发奇想的可能。
  2.在任务内容设置上,将深化设计作为重点,同时降低功能流线等的复杂性。课程设计选题在功能复杂程度上力图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接触的常规设计相接近,如在起伏地形中设置话动中心,在古镇边缘进行沿河景观设计,突破过于强调复杂功能设计的传统。
  3.提高设计的成果要求。引入更多的专业进行有序配合,注意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以建筑设计模块课程为纽带,以方案设计为中心,考虑排水设计、电力设计、结构设计、暖通设计,注重防火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要求学生绘制放大比例的剖面图,完整地表现结构与空间的关系,按照设备管线走向对空间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绘制一部分立面的细部与构造,使得设计总的思想与宗旨能贯彻到各个层次的设计中,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设计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必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建筑之艺术与技术的两面性,建立正确的建筑观,了解实体建筑从概念设计到最后竣工是必须由不同专业工种紧密配合,必然经历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流程方能最终达成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高延伟.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9(2).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技艺”整合原则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编号:2013X051);武汉科技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研究(编号:2008044);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课题:“卓越工程师”视野下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1B446);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编号:201120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体地位。从目前艺术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不仅有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存在,還有类似艺先锋、庶吉这样的权威培训机构存在,推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层面,而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本文在论述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
期刊
摘 要: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语言应用能力是衡量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要求学生在播音主持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语言应用的训练,培养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傳播媒介中将语言表达应用到实际中来。从当前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来看,学生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的基础尚未扎实,对语言还不能灵活运用。本文就学生在进行播音主持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关键的问题而谈,提出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播音
期刊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实施德育大纲,促使德育跟智育同步到位。德育教育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工程。  关键词:中职;德育;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
期刊
笔者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一堂课的结构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课堂结构包括具备课堂教学系统的空间结构和教学过程的时间结构。笔者就如何优化英语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重视优化英语课堂结构  一堂英语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课堂结构越合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协调,英语课堂就越高效。抓住了英语课堂结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多种媒体相互竞争的时代。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校园电视台如何吸引学生,取决于电视节目策划是否符合学生兴趣。本文提出校园电视节目策划创新的途径,旨在推动校园电视节目的新发展。  关键词:校园电视节目;策划;创新  当今校园电视台一般以学生校园生活为素材制作电视节目。但由于目前大众电视节目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学生不再满足于现在的校园节目内容。学生对节目质量的要求越
期刊
学校管理包括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学校管理如何发挥统一性、科学性,笔者认为工会的纽带作用功不可没。  工会是教职工之家,是依法保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同时工会也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会受校党委直接领导,拥有的会员是全校教职工,是党群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笔者认为一所学校要想和谐发展,必须依赖良好的管理,管理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必须重视工会的作用。  瓦房店市第一初级中学拥有上千名学生和上百名
期刊
摘 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新产物,MOOC自出现以来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它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合理利用MOOC,必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为我国走向教育强国注入新的力量。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平台  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几年内MOOC在全球迅速兴起,MOOC凭借其掌握的国际知名高校的最优秀师资
期刊
一、以高中物理教学思想引领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1.把全体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正视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物理学学习方法,提高物理能力。  2.牢固树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创设问题情境是物理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存在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从资源依赖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提出了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高校在协同创新方面应进行改进和调整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协同创新;资源依赖;高等学校;企业;科研院所  如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提别是研究型大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相关问题提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实验教学;困境;建议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教育阶段,与此同时,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目前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