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概念隐喻映射中的冲突控制:特征与过程

来源 :心理与行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ERP技术探讨了权力概念的隐喻冲突机制。实验基于空间Stroop任务变式,使用身份词对作为刺激,操作词对间的字体大小和左右位置,检验权力的大小隐喻和左右隐喻与其概念表征存在冲突时的认知加工过程。行为结果发现,词对的字体大小与位置左右共同影响了权力概念判断,呈现隐喻冲突的基本特点。ERP结果显示隐喻冲突连续体现在早期N1、N2pc成分,以及晚期N400、NSW和LPC成分上。结果表明,权力的概念判断可同时受到大小隐喻和左右隐喻的影响。因隐喻知觉线索与概念表征失匹配而引发的隐喻冲突,不仅会出现在早期
其他文献
Engin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the Franco-German axis had weaken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but the two countries'Aachen Treaty is promoting EU
红色歌谣是一种兼具娱乐艺术属性和思想教化功能的新型文艺作品.如何最大程度地将革命意识形态内容渗透到歌谣的创作、传播中,使红色歌谣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得以实现,成为土
杨度一生的政治思想复杂多变,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受福泽谕吉等人的文明观的影响,认识到西方文明论所具有的对内和对外的不同面貌,从而认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起新的民族和国家观念,他所提倡的开国会的策略和多民族融合的民族观念,深刻影响了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思想界,也是革命派与改良派在辛亥前论争的重要主题。
批判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典命题。资本主义的繁荣以及在经历危机之后继续幸存,是其内在的“抽离”机制在起作用。资本主义积累的秘密在于“剥削”,其历史前提是依靠“剥夺”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包括城市资本对农业生产的剥夺以及全球资本和世界市场对奴隶和移民劳工的剥夺。资本积累从生成到存在之后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在“驱离”机制的作用下,把过剩人口驱逐到资本主义生产之外的边缘空间。只关注抽离的某一种形式无法真正解放那些被抽离所宰制的人,只有建立跨越边界的联盟,通过废除产生剥削、剥夺和驱离共生关系的资本主义矩阵才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概念之一,“抽象劳动”概念的合法性与内涵仍有待澄清。本文简略梳理了学界理解这一概念的三种路径:思维抽象路径把抽象劳动理解为具体劳动的共性的思维概括,却带来难以区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缺乏社会和历史维度等问题;交换抽象路径把抽象定位于市场交换,突显了抽象劳动的历史与社会维度,却有把价值的源泉放在交换领域中的嫌疑;劳资抽象路径进一步从劳资关系来理解抽象劳动,抽象被定位于资本对劳动的抽取或提炼,却带来重新界定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等挑战。最后本文提示了一项有待开展的预先工作,
以藏族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眼动技术,考察了高、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阅读汉语时的知觉广度及副中央凹预视获取信息的类型。结果表明,高汉语水平藏-汉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2个汉字的空间,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1~2个汉字的空间;高、低汉语水平藏-汉读者都可以从副中央凹处获取字形和语音信息。
“道体学”意在重新探讨中国思想中独特的形而上学构造,这一构造可以概括为“即虚静即活动即存有”,其核心在“虚静”。“道体学”是在对熊牟一系哲学的判析中向前推进的,体现在对熊牟一系哲学“唯流行而无主宰”的批评中。“道体学”是中国当代哲学的重要创获,但或许仍有继续拓展的空间:其一,它判析熊牟一系哲学,但对熊十力后期思想或有所遗漏;其二,它如何将“虚静”推至佛学的空性以考察其阐释力;其三,它如何解释历史,并发展出一种历史哲学。
为了探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和同伴影响抵抗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同伴影响抵抗量表和青少年行为量表对吉林省某中学的102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相对于外化问题,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内化问题具有更大的影响。(2)同伴影响抵抗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之间均具有中介作用;但相对于内化问题,安全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的保护作用可通过个体的同伴影响抵抗能力得到更大的增强。(3)心理韧性与同伴影响抵抗在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之间均具有链式中介
The strategic withdrawal of the U.S.,the relaxation of strained relations between Israel and Arab countries,the waning of Political Islam,and the faltering foun
胡塞尔认为普遍之物、关系、判断等范畴对象可以被直观到,并在《逻辑研究》第六研究中依靠范畴代现理论来解决范畴直观问题,即阐述范畴对象如何在意识中被构造出来。因此,在胡塞尔现象学中要获得普遍之物和真理有赖于范畴代现理论。然而,在《逻辑研究》出版20年后,胡塞尔宣称自己不再支持这一理论。本文即试图探讨范畴代现理论失败的原因:首先分析第六研究中的范畴代现理论的心理纽带理论、相合理论和现时进行理论三个分理论的失败原因,并指出这些失败原因带来的启示。我们要建构一种合理的范畴代现理论,就需要借鉴这些分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