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抑郁、敏感、多疑、人际交往障碍、不懂得感恩等。为了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引导贫困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给贫困生提供多种方式和渠道的就业机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及心理引导,使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自信地去面对生活。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心理问题 帮助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24-02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大,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等原因,在高等院校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当前,我国高校已形成了一套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绿色通道”等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贫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然而,我们在关注高校贫困生的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高校贫困生因经济贫困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孔亚琴说:“经济上的贫困,会给很多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又会逐渐形成心理问题,轻则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重则危害社会。”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应高度重视,研究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目前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在心理学上又叫“自我否定”。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是最容易萌生这种心理。在进大学前,同学大多来自同一个地区,大家的经济差距不算很大,从而压力不会很大,那时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去考虑这些问题。进入大学后,同学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地区,贫富差距很大,而且大学时代是大家展现能力和个性的时候,大家都很在乎外在形象,就穿着而言就有很大的区别。贫困生很想改变这种差距,但却无能为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不如他人的心理,总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因此就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从而感到不合群体,感到孤独,感到一无是处,逃避现实。
  (二)抑郁心理
  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抑郁主要体现在:会经常想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从而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情绪低落,不爱搭理他人,时而易怒,时而低沉;他们会经常考虑就业问题,极度害怕找不到工作,想到自己没钱又没有后台,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担忧;有一些同学有暗恋对象,但是不敢表达出来,害怕遭到同学的嘲笑,害怕被拒绝,从而产生抑郁心理。
  (三)性格内向,敏感多疑
  由于经济的压力,贫困生的性格一般比较内向,总感觉自己比别人低一等,因此,都不太愿意跟别人说出自己的状况以及自己的观点,总是很害怕得到的只是同学的嘲笑和冷漠。贫困生不参与搞活动、不跟同学逛街购物,久而久之,性格更加内向,也更加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评价,变得很敏感。由于总是自己一个人,又会觉得大家在疏远自己,经常怀疑这怀疑那的。
  (四)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贫富差距而导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主动跟别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于是就封闭自己,不愿意跟别人交流,大家都不了解他们,看到他们如此的孤僻,也不敢和他们交流,结果就会越来越独来独往,给他人留下不合群、冷漠的印象。这样一来,使得高校贫困生的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出现社交恐惧,让他们觉得世界那么的大,却没有能够让他们立足的地方。
  (五)不懂得感恩
  他们总感觉现实社会实在太不公平了,他们的贫穷应该得到帮助。因为心灵的扭曲,感觉他们就应该得到帮助,也不需要回馈帮助他们的人。他们看到有钱人能够很自如地花钱,能够做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他们只能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那些人,长期的妒忌,让他们扭曲心灵;另外,埋怨父母,不懂得感恩。
  二、帮助高校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的对策
  (一)引导贫困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因此,培养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学校应该多开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应该经常跟他们交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明白,穷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一个人要成才不仅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上成才,同时更加要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富于创新的人才。
  (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贫困生在生活中常常处于一种自我贬低的状态,在困难面前总是逃避,自卑与自尊相互冲突,性格贬低内向,敏感多疑,认为社会不公平。内心的压力迫使他们反抗,想去改变这不公平的现状,久而久之,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造成心理问题。因此,要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多下工夫,让他们认识到贫困不是他们的错,想要改变现状就要努力学习,搞好人际关系,要勇敢面对现实,此时的贫困并不代表以后的贫困,更加不要和同学们进行比较。要改变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事,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机会,要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积极与他人交流,做一个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后一定能改变贫穷的命运。贫困不要紧,诚信价更高,学校也应该多开展教育活动,开展艰苦朴素教育,提倡简朴校园生活,不提倡奢华校园生活;珍惜手中的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乱花钱。教育他们不以贫困为耻,同样也不以奢华为荣,要正确对待眼前的困难,要明白现在贫困并不代表以后也贫困,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三)给贫困生提供多种方式和渠道的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一直是贫困生最大的心病,很多高校贫困生的自卑、逃避现实、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都是由此产生的,特别是就业处于劣势的贫困生,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加沉重。如果贫困生的就业不理想,那么他们就会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失去信心,也更加对社会失去信心,这样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更加的严重。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渠道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减少就业压力,让他们对自己、对社会有信心。比如:学校可以采取人才交流会的形式;联系用人单位;给学生创造面试的机会;提供实习机会,给贫困生提供就业机会;采用请进来又请出去的措施;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一帮一”帮扶等。
  (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因为有些贫困生会认为这世界真的很不公平,别人那么的富有,而自己却那么的贫穷,他们没有钱又没有势,很多富人可以做的事,他们都无法做。因此,他们就应该得到他人的帮助,而不会心存感激,不会去想要如何做才能对得起那些帮助他们的人,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他们就会变得自私、贪婪、不满足、不感恩。为了改正他们的这些错误想法,学校应该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可以请一些知名教育家到学校举行“感恩教育”讲座,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内心的想法,引导他们要感恩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尤其是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开展“怎样看待别人的资助”专题讨论,让他们先大家一起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老师在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资助人是没有资助别人的义务,他们的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他们肯去帮助别人,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颗真诚的爱心。因此,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教育他们要正确认识贫穷,正确对待国家、社会、他人的帮助,从而成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知感恩、懂感情的人。另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贫困,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学校、父母,做一名上进、好学、对社会有用之人。
  三、结语
  对于贫困生心理问题,应成立贫困生成长辅导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及时帮助和解决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及心理引导,使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自信地去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01).
  [2]周艳娟,杨平,刘进,李书君,毕萌.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2(01).
  [3]李昕卓.关于辅导员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1(02).
  [4]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5]李振江.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因素相连。美的产生,是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美的感觉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因此,要让学生接受美育就要调动其学习心理因素。学生的心理因素支配着学习的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着人进行活动的内部能量,因而教师要把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关系调节好,满足学习的某些需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达成学生学习美术的愿望,把学习的过程变为自己的要求和活动。要论证美术教育与学生心理因素,必须
国家战略层面酝酿变局,期待通过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而深圳多年的创新实践在给全国以经验,给国人以信心的同时指明了深圳发展定位的方向。 T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转向培养大众人才,致使独立学院发展迅猛.但于此同时,也遇到诸多问题.其中,如何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本文
对比教学法是现代历史课堂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融合和不断的优化,对比教学法与历史课堂的教学已成为较为实用且契合每阶段历史学科知识特征的教学模式,对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在对学生能力培养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更高、更新的目标,在综合素质视野下构建高中历史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摘要]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形成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保障,自我教育为关键,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更好的达成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目标,保证心理和谐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和谐 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形成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为基础
[摘要]大学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的大学状况,结合自身的学校教学感受,提出从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设施、提高教师主导意识、责任意识等几方面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21-01  大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为核心,如何提高大学
德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应成为欧盟多功能农业发展及休闲农业的典型,本文介绍了德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分析了德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并提出对我国乡村
[摘 要] 当前,高校校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高校要掌握應对方法和技巧,确定校园危机事件中心理干预的目标,构建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干预策略,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援助。  [关 键 词] 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11-01  近年来,交通事故等校园危机事件时不时见诸报端,这些事件虽然发生率低,属个别事件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自主创新应该抓住三个关键问题如果说深圳25年前率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成为国家体制创新的先锋,这次深圳人又以超前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站在我国新一轮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