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有效发问”的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理念,也彰显了学生学习活动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笔者在校内校外陆续听了不少的公开课,切身感受到不少教师注重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敢问、乐问了。但也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不能切中新旧知识关联点,问题同质异形等,有时甚至还会提出与学习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笔者深深感到,仅仅让学生敢问、乐问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对学生提问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善问、会问。下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紧扣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有效发问的一些方法。
  
  一、抓住课题发问
  
  文章的题目有如文章的眼睛,洞察了文题,有如抓住了开启整篇文章的钥匙。许多课文的题目,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问”的空间,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之始,教师如果能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比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学生很快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谁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的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他在什么情况下把口袋里装满昆虫的?”“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口袋’”为题?等等,学生的问题有如一只只触角伸向文本的字里行间,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大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二、通读全文后发问
  
  当学生了解了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可以自主解决揭题时的疑问,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懂?”这能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和个体的差异性,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良莠不齐。这时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的作用或梳理或合并或舍弃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住几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问题,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当然,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摈弃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要注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简单的、无意义的问题可让学生课后解决。比如,学生在通读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教师可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梳理出以下几个问题作为整节课阅读、对话的脉络: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2.什么叫“厄运”?谈迁遭到了什么厄运?3.谈迁的“打不倒”体现在什么地方?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几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读悟、品味、讨论、交流,既条理清晰,又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紧扣课文疑、难点发问
  
  教学的疑、难点往往是推进教学的突破口,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试、探究、解决。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会语文知识,而且能学会如何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带领学生品读《船长》一课时,围绕中心段落,学生提出了“‘伟大的灵魂’是什么”这个问题,笔者先向学生叙述了“灵魂”的本意,进而让学生仔细朗读、思考了整篇文章后,进一步理解“伟大的灵魂”在本文中的比喻义,让一个血肉丰满的船长形象矗立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真切地领会到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魅力。
  
  四、就文章反常处提问
  
  所谓“反常”,是指和常规常情相悖离之处。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比如有些文章的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是多余的,而这些往往正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有着深刻的含义。在学习了《黄果树瀑布》一文后,有的学生就课文的最后描写徐霞客的那一段产生了质疑:这一段与课题没有多大的联系,没有必要“画蛇添足”。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样一个争论的过程,其实正是学生领悟文本主旨、深化对文章写作目的认识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逐步认识到:文章的最后一段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通过写徐霞客“也沉醉了”,反衬出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迷人。
  
  五、教学结束后发问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对话过程,也是一个“生成疑问—解决疑问”的循环发展过程。在教学结束后,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总结这一课的应知应会内容,而且要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新的问题。根据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留给学生发问的空间,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学习化学跟学习其他的学科一样,也应该有学习方法。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学习化学呢?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习化学还要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不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念的现状,并着重提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通过以就业岗位群设置专业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转变为重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扬长教育与多元化评价相结合,实行学分制等具体的课改思路,其核心是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体系。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专业 课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批改作业作为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定理或公式的进一步理解、巩固及应用,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几点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    一、全批全改    是指传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完成所有课后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紧迫地呈现在教师面前。“预习加温习抵不上课堂学习”,这句话说明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阵地。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就必须从提高效率入手。现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
摘要: 当前语文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呈下滑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职语文只有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兼顾应用性,凸现人文性,高职语文课才会充满“生气”和“活力”,具有生命力。  关键词: 高职 语文 教学     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当代高职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必要前提,也是培养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自身魅力无穷:内容上,它有精彩的故事、有趣的人生、多彩的生活、神秘的自然;形式上,它有小精灵般灵动的文字、音乐一般缥缈的韵律、诗画一般优美的意境。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情操,诱发不尽的遐想,语文是师生共同的生命享受。
目的:系统回顾有关湿疹的理论知识,并从实验角度探讨抗过敏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从而印证该方治疗急性湿疹及此类疾病的可行性,这对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
目的:  探究综合疗法对比西药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未破裂型的临床疗效分析,为中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
《浙中新报》策划的“市场防骗在线”活动,应者如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义乌市场经营户避免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极大地改善了经营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