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引用言语行为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中,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进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言语行为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教育中有很大的作用,要极力发展言语行为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中的应用。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评价语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上对学生们的行为、作业等进行的评价,评价语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可能老师的一句话就能成就一个学生,所以,老师的评价语也是要斟酌之后才能说的。下面将研究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
  一、小学语文课堂与言语行为理论
  (一)小学语文课堂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对语文无兴趣,对语文厌倦的现象,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老师的一部分原因。虽说教育部门早已下达明确的纸质文件说不允许体罚学生,可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老师有时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言语批评,有时有些话可能没有深加思索就说出来了,于是不经意间可能就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学生厌倦了这门学科,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一定要深思熟虑之后再说出来,而且说话的内容也要适当。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引用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在无意中就被使用了,所以说人们的平时生活中都在无时无刻地使用着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就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和别人打招呼相互问候的时候就包含了言语行为理论,我们生活中处处都运用着言语行为理论,所以说小学语文课堂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们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除了纯粹的课堂内容)都是在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由此可见言语行为理论的重要性和普适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用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这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言语行为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发展前景
  言语行为理论是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很多人都不知道言语行为理论讲的是什么。事实上,言语行为理论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时时刻刻都在被使用。言语行为理论也是一种很严格的理论,它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一些语言行为准则,但是要求语言行为不造成不良的后果,它的这一个要求在教育方面是很适用的。在教育方面,教育部门要求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与变相体罚,所谓的变相体罚就是言语中的不当导致伤害学生的内心等,而言语行为理论能改善这方面。
  二、言语行为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应用
  (一)言内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内行为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最表层的意思。言内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最外层的含义,这个作用在课堂上就是起到一个简单的提示作用。比如说,老师对同学们说,“明天要交语文作业了”,这句话的言内行为就是提醒同学们不要忘了语文作业。言内行为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就被作用了,而且还不会对学生产生任何影响。通过运用言内行为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进度,并且能让学生高效地完成课堂任务。因为老师的不批评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们首先对老师产生好感以致爱屋及乌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所以运用言内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还是益处多多的。
  (二)言外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就是暗藏话语其中的意思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一般不把话说得很直接,但是说出来的委婉的话语又很容易让人明白其中的意思,而这就是“让人明白其中的意思”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言外行为通俗来说就是言外之意。比如说,老师对同学们说,“明天要交语文作业了”,这句话的言外行为就是有点“威胁”的意思了,意思就是明天作业交不了的同学就危险了,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醒同学们作业的存在。言外行为还有很多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言外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既能有效阻止老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对老师和学生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好好学习。
  (三)言后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后行为就是这个言行能达到的良好的结果。如果话语得当,通常言后行为都能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是上边的那个例子,言后行为就是能够达到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效果。不过有时候更多的是能够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这个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老师对学生表扬性的评价。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与“鼓励式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其实就是鼓励学生,言后行为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并在今后能够认真努力的学习。言后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能够使教学效果倍增,老师和学生都充满斗志。
  三、小结
  本文通过描述小学语文课堂现状、言外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应用、言语行为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发展前景,以及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应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总的阐述了《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的内容。相信通过引用言语行为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中的应用,小学语文和言语行为理论都能得到很好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惋馨.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研究——基于言语行为理论[J].学理论,2015.
  [2]马丽云.初探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学周刊,2015(17).
  [3]古力米拉·哈德尔.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2015(9).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课程意识是教师在对课程目标及内容的感知性和选择性、课程意义的反思性和敏感性、课程实施的个性和自觉性、课程生成的创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
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对她进行了阅读兴趣方面的引导。我翻阅了大量资料,也参考了许多前辈妈妈的经验,知道了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作品。我甚至觉得我已经找到了
心源性脑栓塞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90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41例、女49例。男女之比为1:1.2。发病年龄17~84岁。其中17~60
患者,女,19岁,9岁时左小腿被踢伤,3天后伤处出现鸡卵大瘀血斑,后吸收好转.5年前该处皮肤变硬,并逐渐累及周围皮肤,后累及左大腿及臀部多处皮肤.3年前变硬的皮肤下陷.左上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是物理学革命的旗手。今年是他逝世50周年,又是他一年内(1905年)在物理学领域中作出包括相对论在内的4项历史性贡献100周年。为了纪念爱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
<正>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新时期以来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有着明显的不足,这就是局限于作家作品的研究,或是对具体作品的评析,或是对一个作家的系统研究,也有对一个民族作家文学发展状况的综述,更有较深入的比较研究,但都仅仅是对作家创作实践的一种微观的研究,缺乏对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宏观理论研究,没有对实际存在的创作中的诸多共性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最近读到关纪新、朝戈金的《多重选择的世界》,令人耳目一新,深感到存在的问题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专著对我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若干理论问题进
回首当年,那刻骨铭心的青葱岁月……1955年,2500多青年学生进疆; 1956年,5.2万河南移民进疆; 1958年,10万青年安置新疆……上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改变新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
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儿童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这种让儿童自己探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