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角膜光学切削术治疗Resi-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一例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准分子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激光设备的不断改进,角膜屈光手术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拓宽了手术的适应证,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对于一些伴有屈光不正的角膜浅层病变,临床上多采用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或采用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ectomy,LASEK)或治疗性角膜光学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以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短期内手术效果较好[1-3].但部分患者远期复发,影响视功能,还需要进一步行再次准分子激光治疗或是行角膜移植术等[4-5].我们采用PTK来治疗1例Resi-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患者行Nd∶YAG激光前囊膜切开及表麻下囊袋松解术治疗,观察二者的临床疗效,为囊袋收缩综合征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安全有效的依据.方法 对23例(23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分类.囊袋收缩综合征多发生于直径较小的连续环形撕囊眼,可分为初发型、进展型和重度型三型,对各型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治疗后随访1~3个月,观察
目的 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2例患者(75只眼)进行眼底彩色照相、FFA 和ICGA同步检查,对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病灶其形态及特征做以对比分析.结果 FFA图像显示:PCV75只眼中斑块样视网膜下出血48只眼,占64.0%;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D)脱离12只眼,占16.0%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目的 是获得术后最佳视觉质量,而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文就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白内障患者术源性散光的控制及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的各种手术纠正方式,如散光性角膜切开术、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散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进行综述,为探究改善白内障患者散光,以提高患者视觉质量提供参考背景。
目的 评价经上泪点泪道探针定位法在近泪囊的下泪小管远侧断端探查中的可行性.方 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就诊的近泪囊的下泪小管断裂患者32例(男29例、女3例),经上泪点泪道探针定位法探查下泪小管远侧断端,记录探查时间以及远侧断端与探针的位置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经该法均在探针颞侧1~2mm直接找到远侧断端,其中24例探查时间小于2min,6例小于5min.结论 该探查方法操作简单、探查时
目的 比较双面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both side lasik,BSL)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选择BSL和lasik两种术式对高度近视眼手术治疗61例,122只眼.其中,BSL手术30例,60只眼;lasik手术31例,62只眼.使用NIDEK公司生产的OPD-SCAN波前像
目的 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RA)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例(38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行常规LASIK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至1个月用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和角膜阻力系数(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结果 CH、CRF术前为(9.92±1
对于无晶状体眼,植入人工晶状体已经是标准的治疗方法.最理想的植入位置是囊袋内,因为后囊可提供一个稳定且最接近人眼节点的位置.然而,有一些情况是不能进行囊袋内植入的,如先天性、创伤或手术并发症等导致的无足够后囊支撑人工晶状体的患者.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文中对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不同术式、并发症情况及在小儿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希望通过对
眼科影像是眼科重要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使眼病诊断和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普及提高这一技术,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于2010年4月9~13日在深圳市举办全国性学习班,旨在提高眼科影像在眼内病、眼肿瘤、眼眶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学习班由我国眼科影像和眼眶病著名专家宋国祥、孙丰源、唐东润、高建民等教授任教,
期刊
患者,女,64岁,左眼视力差30多年,加重1年多.无眼科诊断及治疗史,无视物变形等.2012年3月11日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右眼视力为0.7,矫正无提高,左眼视力为指数/眼前,矫正无提高.双眼晶状体混浊.左眼散瞳下的眼底表现(见图1):颞侧有2个连接松散,大小、色泽不一致,轻度隆起的病变灶,1个为淡黄色,累及视乳头缘及黄斑区,最大径为12~14 PD;另1个为橙黄色,位于黄斑区
期刊
目的 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27例(1081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7例(549只眼),B组400例(532只眼),其中A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和CTR植入,B组患者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A组术后一过性高眼压179只眼,其中1例取出CTR;随访18个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