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点,尊重教学规律,更新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创设教学佳境,从而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34
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执教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找准教学切入点
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
1.從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抓住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将“不宁静”三字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了作者的内心世界。2.从文章线索入手,紧扣线索来设置问题。如教学《项链》时,可紧扣“项链”来发问:为什么会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不丢不赔会怎样?小说结尾会怎样发展?这样,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可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叙事艺术方面展开,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授前必须让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知识。3.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的小说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课堂教学也必然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展开,教师授课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学生听课时也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敷衍应付,自然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4.从教学目标出发,设置若干关键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二、解放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人言”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课堂可以是“启发式的”“自学式的”“讨论式的”、“表演式的”,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过把自主的瘾,当然教师准备指导必须充分。
同时,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人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从原来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真正地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课堂交流又称课堂提问,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进行教学。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启发学生自省,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交流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整体教学效率和最终教学效果,并且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就是把课前备课时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出现“一问到底”的现象。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提问呢?
首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说一遍。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个问题尚未做出明确结论之前,不能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以免干扰学生。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其次,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不能由相对固定的少数同学回答;再次,教师要为不能回答问题或问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的回答问题。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不正确后,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做到有效的课堂交流,一定要努力摒弃一些惯性教学常态,真正做到把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大胆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生生互动模式,让他们在彼此的启发与争论过程中逐步养成一种具体而严谨的思维习惯。
四、完善评价方式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体现新课标,构建新课堂,任重道远,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多方的努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34
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执教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找准教学切入点
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
1.從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抓住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将“不宁静”三字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了作者的内心世界。2.从文章线索入手,紧扣线索来设置问题。如教学《项链》时,可紧扣“项链”来发问:为什么会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不丢不赔会怎样?小说结尾会怎样发展?这样,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可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叙事艺术方面展开,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授前必须让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知识。3.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的小说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课堂教学也必然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展开,教师授课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学生听课时也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敷衍应付,自然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4.从教学目标出发,设置若干关键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二、解放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人言”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课堂可以是“启发式的”“自学式的”“讨论式的”、“表演式的”,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过把自主的瘾,当然教师准备指导必须充分。
同时,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人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从原来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真正地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课堂交流又称课堂提问,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进行教学。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启发学生自省,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堂交流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整体教学效率和最终教学效果,并且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就是把课前备课时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出现“一问到底”的现象。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提问呢?
首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说一遍。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个问题尚未做出明确结论之前,不能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以免干扰学生。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其次,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不能由相对固定的少数同学回答;再次,教师要为不能回答问题或问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的回答问题。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不正确后,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做到有效的课堂交流,一定要努力摒弃一些惯性教学常态,真正做到把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大胆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生生互动模式,让他们在彼此的启发与争论过程中逐步养成一种具体而严谨的思维习惯。
四、完善评价方式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体现新课标,构建新课堂,任重道远,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多方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