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国际化研究叙录与述评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艺术史的研究中,中国明代董其昌及其“南北宗论”是值得关注的课题,由此形成了一个“董其昌现象”,从而出现了国际化的“南北宗论”学术研究群体和理论评述团队,尤其是以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为主,其次还有意大利、罗马尼亚等。
  记得早在1989年金秋时节,上海书画出版社在松江红楼宾馆举办了董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除了国内著名学者、画家谢稚柳、杨仁恺、徐邦达、程十发等出席外,海外著名学者、艺术家前来参加的也不少。如日本的古原宏伸,美国的何惠鉴、高居翰、方闻等乃至罗马尼亚的女学者尼娜·斯坦古列斯库也远道而来,可谓是大师云集,群贤毕至,场面令人震撼。坦率地说,自1949年以后,在阶级斗争观念的左右及意识形态的局限下,我们对明代这位华亭派领袖在政治上是否定的,艺术上是贬低的,学术上是批判的。好在1989年改革的大潮已经涌起,思想解放的春风开始荡漾,才为客观而历史地评判董其昌及其“南北宗论”构建了一个平台。
  综观国际上对董其昌“南北宗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南北宗论”的技法评述,2.“南北宗论”的群体评判,3.“南北宗论”的理论意义。
  一、“南北宗论”的技法评述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运用禅宗原理对山水画创作进行考察,并把南宗的“顿悟”与北宗的“渐修”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认为“南宗”是文人画,其创作机制是“顿悟”式的,“北宗”是行家画,其创作机制是“渐修”式的。诚然,这种分宗法带有鲜明的扬南贬北的倾向,但笔者认为一个艺术家对于不同的风格流派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对此不必多作纠缠。问题的关键是董其昌的分宗法本身,却凸现了一种新的审美心理。因为禅宗的思想方式与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心理结构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常常达到心灵上的融洽与意识上的默契。如不承认这一点,就无法解释从唐以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意识被禅宗所深深浸染这个事实。
  这也就如董其昌在“南北宗论”中评述王维的山水画创作特征在“云峰石迹”中表现出“迥出天机”的情趣,在“笔意纵横”中达到“参乎造化”的境界。因此,董其昌的“南北宗说”正是把握了禅宗思想对文人士大夫画家审美意识的影响这一契机,独到地阐述了文人士大夫画家所特有的禅宗式的审美心理。因此,日本著名的董其昌研究专家古原宏伸在《南北二派论说》中特别指出“董其昌绘画思想和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南北二派论说,这一学说的主旨,是意在撷取和合成各画派技法形式之长”。(日本奈良大学《文化财学报》第五集,1984年)正是在创作技法的分析与创作技法的践行中,德国的雨果·蒙斯特倍格肯定了“南北宗论”技法理念的积极意义,“毫无疑问,南北画派之分是极有意义的,所谓的‘北宗’,是一种像唐朝李思训那样的强调细节和色彩的风格,所谓的‘南宗’,则是指唐朝王维那样的自由运用笔墨的风格。南北分宗的理论,多半是像董其昌那样的明朝学者创立的”。(《中国与日本的山水画》)
  以技载法,以法显术,以术证道,是中国绘画的创作要义。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正是从“南宗”与“北宗”不同的技法理念、笔墨形态及创作方法上,分析了南北二宗各自的艺术认知、审美方式和技法运用,这即是一种艺术谱系的概念解读,亦是一个创作结构的技法界定,这也是他借禅宗之法来破解技法的笔墨真谛。为此,法国的戴西·高尔德施密特在《中国艺术》中具体地分析道:“一种倾向与。北宗’相联系,其特征是线条道劲,色彩绚丽,另一种倾向与‘南宗’相联系,其特征是线条柔和,色调淡雅,引人遐思。”而美国的彼特·C·斯旺在《中国绘画》中则作了相当简要的肯定:“董其昌的绘画及其论著,使中国的画道为之一变。”
  二、“南北宗论”的群体评判
  明代的松江,以“华亭三名士”闻名。三名士者即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他们共同组成了华亭画派的领军团队。三名士均有“南北宗论”见于著作,董其昌是《容台别集·画旨》、莫是龙是《画说》、陈继儒是《偃曝谈余》,这就为董其昌带来了麻烦。从明清及近现代,不少美术史家、学者认为“南北宗论”的首创者应是莫是龙。如童书业在《中国山水画南北分宗说新考》、俞剑华在《中国山水画和南北宗论》中都持此说。实事求是地说,持否定论者大多是由于在政治上否定董其昌,从而对他的“南北宗论”也加以否定。
  对于一个理论命题的研究、评判或考证,应建立在史实的梳理与客观的考察上。《明史·董其昌传》中说董其昌:“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佩文斋书画谱·书家传》中说他:“天才俊逸,善谈名理。”陈继儒在《容台别集叙》中亦说他:“独好参曹洞禅,批阅永明《宗镜录》一百卷,大有奇悟。”董其昌从年轻时即喜好禅宗,由此维系了终生。特别不容易忽视的一个时间节点是
  载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是其著作《容台别集》,此书于1603年编成,董其昌已年届七十六,并成为当时艺坛文苑泰斗级的巨擘。而莫是龙早在1587年即病逝。而且在版本学界,历来认为莫是龙《画说》的资料来源不可靠,亦可能是董其昌“南北宗论”的误抄。美国的资深中国书画专家何惠鉴在《董其昌的新正统观念及其南宗理论》中明确认为:“在这场争论中,最令人惊奇的是莫是龙的支持者从来没能提供任何真正较为符合事实的根据,他们当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莫是龙的《画说》存疑甚多,在当时的相关著述中均找不到记载或佐证,如在陈继儒的所有著作中如《妮古录》、《太平清话》、《书画史》、《偃曝谈余》中,都不见莫是龙《画说》的记载。即使是陈继儒参与主编的《松江府志》中,在莫是龙条目中也未讲到《画说》。为此,当时在美国从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研究的傅申在《(画说)作者问题研究》中认为:“所谓的《宝颜堂秘笈》、《画说》,不是由陈继儒审核的,很可能是以获利为目的的不负责的出版物。”接着,他在详细的考证后又指出“莫是龙过早地去世,以致来不及看到一些与《画说》中有关的重要绘画作品,生命的短暂也许就是现在他绘画作品和题跋很少的原因。”“通过对上述各方面史料的调查证明:有十七条文的《画说》的唯一作者不是莫是龙,而是董其昌。”   董其昌76岁时由其长孙编的《容台集》,是请一生布衣的陈继儒作的序,如果他是抄袭或剽窃陈继儒的“南北宗说”,能这样坦然吗?而且从陈继儒《偃曝谈余》中的“南北宗说”来看,其说法是深受董其昌说影响,仅是陈个人的体会或心得。为此,美国的何惠鉴才结论性地认为:“从玄谈引向实用。无疑他(董其昌)是为中国绘画的形式分析打下基础的第一位艺术史学家。”(《董其昌的新正统观念及其南宗理论》)
  三、“南北宗论”的理论意义
  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历史价值或学术贡献,是在理论意义上的超前性与启悟性。 “南北宗论”涵盖了文化学、宗教学、审美学、创作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具有相当丰厚的理论内涵和相当深邃的学术容量。唯其如此,才在东西方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和如此长久的研讨,这也是构成国际视野“董其昌现象”的重要成因。对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终生的高居翰对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作了具有概括性的理论总结:“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而言,它有多种派别可供画家借鉴,它所表现的主题是最伟大的主题——客观存在的世界。”(《绘画史和绘画理论中董其昌的“南北宗说”再思考》)
  董其昌“南北宗论”的理论意义,是重在凸显了画家的主体精神,确立了创作的个性意识。董其昌认为画家的创作是:“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笔墨之气,山水之情矣。”(《壮陶阁书画录》)这种创作理念实际上就是“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也正是在这种理论意义的参照下,他旨在确立山水画的审美标杆,即对“自然”的推重与对“逸品”的崇尚。因此,美国何惠鉴指出:“他采用佛家禅学中‘顿悟’之说,以解决他的南宗理论中的地域问题。他从王世贞、李攀龙和七子手中接过严羽的‘第一义’,用以解释文人学士对待绘画的心态和方法。”(同前)而法国的尼高尔·旺迪埃·尼古拉则进一步阐明了“南北宗论”理论意义的指向性与行知性:“看来,南北两宗派是并不在地理上,而在于审美方面。”(《中国画和文人传统》)
  董其昌在《容台别集·画旨》中曾说过:“画家以神品为宗极,又有以逸品加于神品之上者,曰:失于自然而后神也,此诚笃论。”此说出于崇祯九年(1636)春,他已82岁,其后不久就去世了。可见这是他一生的理论思考与艺术创作的最后独白,是对“南北宗论”的最后阐述,也彰显了他的“南北宗论”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理论认知层面和更精深的理论意义空间。他所说的“自然”,不是那种无艺术思考。无艺术创造的纯自然主义的表现,而是那种对自然深入认识、深刻体验后的精神上的理性把握,表现上的入妙通灵及笔墨上的超逸升华。诚如他自己所说“在笔墨之外,无是脱尘之姿,煎洗从来匠气。是仙是佛,人岂能辨耶?”(《壮陶阁书画录》)正是这种理论意义所具有的建设与拓展性,使中国山水画的画学论具有了国际化的理论视野与理论效应,罗马尼亚的依翁·福隆采蒂、尼娜·斯坦古列斯库在《传统中国画》中指出:“至于山水画,不管后来演变为这一派还是那一派,总括起来只有两大派,即不依据地理位置划分的‘南宗’和‘北宗’。”德国的奥托·菲舍尔则从“南北宗论”的理论阐述中,论证了欧洲古典派与浪漫派创作的区别:“只要艺术自身具有生命力,两派传统都会流衍下去。更确切地说,是基于中国思想的两个极,才形成了南北两画派。即是来自北方的冷静、写实、严谨与来自南方的充满欲望、激情和想象力的两种观念和表现手法的具体反映,这颇像我们传统中古典派与浪漫派创作原则的区别。”(《中国山水画》)
  董其昌“南北宗论”的世界性影响与国际化背景,是我们中国艺术界宝贵的全球化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此,我们应当加以重视和研究。笔者常在想
  为什么董其昌和他的“南北宗论”的理论命运一直是灰暗而背运的,遭遇了不少误读曲解,特别是在近现代,更是无情的批判乃至轻蔑的否定多于辩证客观、艺术本体和理论阐释的分析7这是董其昌个人的不幸,还是一种理论学说的悲剧?乃至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值得我们反思吧。
其他文献
郭丽丽算得上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软装行业的设计师了,入行十几年,她的耐心和努力、细腻与敏感,让她成功跻身国内知名女性设计师行列。她说内心的美好对设计师很重要:“只有当自己的生活状态调整到最好时,你才有可能为别人、为自己设计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淑媛》:您觉得当代成功女性们所追求的室内设计风格和感觉,有没有共同的个性?她们要求最多和看重的是什么?  郭丽丽:其实大多数客户并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要求,
期刊
对于节奏快的上班族女性来说,快速搞定上班妆是尤为重要的事情。而职业妆因为受到力公环境的制约,在妆面上大都以简单大方的淡妆为主,此时唇膏的选择便至关重要。一支小小的唇膏通过不同色泽的变化,便会让你的唇妆呈现更优雅、干练的形象特质。  唇色选择非常重要,太厚重的唇色让人觉得老气、缺乏活力。想要不露声色的上班妆效,可以选择裸妆唇色,在唇部打上粉底液,再铺些散粉,让唇看起来柔嫩细致,再涂上亚质肉粉色唇膏,
期刊
小小丝巾,玩股于掌间,搭配花样百变。  在绝佳搭配之佘,你有何应用困惑?  请看精彩且实用的巧妙解答。  Q 丝巾基本是天然材质,折叠后叠放,非常容易产生折痕。每次使用都需要熨烫,很麻烦,有什么好办法收纳丝巾?  A 理想方式是将会皱的丝巾挂在衣架上,选择材质比较厚的塑料衣架,这样丝巾不容易产生折痕(千万不要用铁丝衣架)。当然,不论如何小心,丝巾也难免会皱,丝巾爱好者一定要在家中准备一台立式蒸汽熨
期刊
姗姗来迟的早春之暖,你可以用花朵将它提前装扮。自在的造型点缀灵动,鲜艳的花色带来活力,不同的质感带来贯通身心的美好体验。
期刊
通过护肤,我们最希望获得什么?是完美的肤质和气色,还是发自内心的自信满满?二者关联密切,看来只通过一瓶面霜解决问题似乎太片面,与之匹配的充满愉悦和满足感的身心灵,才会让面容透露出真正的漂亮神采!马上分享来自护肤界的焕彩新知,为你的脸庞赢来盎然的春天活力吧!  悦境焕肤 让身体全方位参与美丽  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视觉,五官之感,真的会与护肤相关?悦木之源最新发布了五感的肌肤理论,通过眼睛看到的
期刊
在安娜·路易斯·斯特朗85岁的生命中,有1/3在美国度过,1/3贡献给了苏联,1/3则留给了她称为“理想的归宿地”的中国。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追求真理。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追求真理。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一生只为“求真”  人们都知道毛主席的著名论段——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却不知道这个“纸老虎”的议题,与一位美国女记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她就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1
期刊
我第一次产生冒险的冲动是在新西兰。  我本不是个爱冒险的人,尤其是对于蹦极这类过于刺激的事,更是敬而远之。但是,当我看到新西兰那个蹦极台,我突然动心了。青山环绕一汪碧绿的潭水,夕阳西下里,美不胜收。当时,自然界的妩媚就把我脑中所有蹦极将会带来的危险因素剔除的干干净净,只剩一个念头,我愿意在这美景中,体验一下飞翔的感觉。  后来因为那天蹦极台检修,我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彼时彼刻我内心中涌起的勇敢,至
期刊
春之气息伴随着粉红鲜嫩的亮色扑面而来,心情也随着这温暖的气氛轻松愉悦了起来。迷人春季,是花开的季节,妆容也要如春天般艳丽。如花朵色的花漾眼妆散发着迷人魅力,糖果般亮丽的唇妆则让你尽显活泼,借助花漾妆容给自己一个全新的春天吧。  亮色烟熏  2012春夏秀场上,以鲜亮的红色烟熏眼妆登台的模特令人惊艳,也使得此种风格的妆容成为整个春季彩妆趋势的一大亮点。戏剧般的鲜艳色彩从模特的内眼角晕染至鬓角,甚至延
期刊
家,是承载美好事物的场所,它可以让你的心徜徉在梦的海洋中。虽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拥有一个阳光花园,玻璃暖房,但如果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它们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梦想成真,让自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就是植物微景观——“一瓶一世界”。  美观惬意 全新的生活形式  植物拥有着神奇的能力,它如一抹宁静的色彩,总能弥漫开来,过滤掉周遭的一切纷扰。无论你身居何处,忙于什么,植物总
期刊
熟悉郭子西餐栏目的朋友大概也都知道,郭子做的菜都很家常,简单易懂。  “三八妇女节”将至,按说应该上道硬菜了,可是能想到的无非也就是牛排腓力什么的,只需要煎烤的功夫跟火候,但此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估计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了,郭子在此也就无需班门弄斧,细说乾坤了。还是来道女性喜爱的饭后甜点,做起来高兴,吃起来暖心,不费事就搞定,一不留神还赏心悦目。  松糕也叫“麦芬蛋糕”(MUFFIN),制作非常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