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文学史观的发轫之作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的拨乱反正,中国现代文学开始突破原有的研究观念,构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文学史观。《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无疑是这一系列实践中的发轫之作。其中的文学史观、结构方式以及写作风格不仅形成了全新的风格,也为其后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树立了范式。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探究《三十年》的学术特色,并试图发现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学术创新点,以启迪新的现代文学研究。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史观;结构方式;写作风格
  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开创性的著作,也是多年来受到官方、高校肯定较多的一部文学史著作。著作初版于1987年,既是对于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界突破先前“新民主主义论”指导下治史方式探索的一个总结,也以其以稳健包容的姿态开启“现代化史观”,而成为现代文学反思期中一部独具特色的综合性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是“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具有转型意义的代表作。尽管迄今已问世近二十年,《三十年》仍然以其稳中有进,守正出奇的学术特色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在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现代性”的文学史观
  自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略》始,建国以来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大多采用“革命史观”去看待文学史问题,这样的文学史观点自可成一家,但随着学术生态的不断恶化,现代文学的史观与逻辑线索被逐渐歪曲、窄化,在文革期间达到极致。1985年前后,以《上海文论》为阵地,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潮流,打开了文学史观解放的“阀门”。而作为“重写文学史”潮流重要产物之一《三十年》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革命叙事”,构建了相对温和的“现代性”史观。这样的史观从对于“现代文学”的定义便可看出:“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因此在论述范围上,在语言上选择了以白话文表达的作品;在文学体裁上除重要作家单独列章外,以十年为单位对现代文学的四种文体分别进行阐述;而在文学特质上,突出了入选文学史现象对于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这一趋归的意义,例如对鲁迅的介绍着重于他对于现代小说、散文创作体式的开创性作用及其影响而非其本身的思想艺术价值,对早期无产阶级诗歌、延安戏剧运动等在艺术上并不成熟但对文学史发展影响深远的文学史现象的论述,对以往及以后著作常常忽略的“第三个十年”作品的公允评价,以及对于现代派诗歌的高度评价等,都显示出该书对于现代文学发展脉络的重视与文学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并重的选材指向。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现代文学的三个十年便成为三个线性发展、不断跃升的层次,呈现出“现代性”文学史观。
  二、点、线、面结合的结构方式
  与古代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不仅流派纷呈、作家辈出,而且文学思潮、论争、事件众多。如果说在现代文学史中,作家扮演了点的角色,思潮、事件扮演了线的角色,那么不同文体的点线联结、交汇,便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总体的面的风貌。《三十年》所呈现给读者的正是这样一个模型。在点即作家方面,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如星汉灿烂,但其艺术贡献与历史贡献虽有不同视角,亦可分出高下,本书对作者认为的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作家独辟专章,他们中既有历来得推重的“鲁郭茅巴老曹”,也有革命史观所推重的赵树理、艾青,亦有在当时受到海外文学史家影响而受到关注的如沈从文,体现出综合的文学史选择。其他作家则被汇入由各个文体组织成的线中,与文学事件、思潮联系紧密者被安排入思潮章,以作品留史者则着重介绍其作品,编入文体章。各条线索密织,形成各个十年的“面”,呈现出每个十年间迥异而联系的文学风貌。
  三、学术化的写作风格与开放的姿态
  与其他定位为教材的文学史不同,《三十年》将大量篇幅放在了学术问题探讨上,这样的特点在一些作家专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老舍一章,作者并未试图按照程式对老舍的全部作品做全面的文学成就概览,而是重点介绍了在当时比较前沿的“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与“老舍作品中的京味与幽默”,并着重对《骆驼祥子》进行了分析,分析也并非按照传统模式进行,而是直接引入了城市文明病这一视角,显示出较强的学术讨论姿态。曹禺一章,作者直接以“人类生存困境”这学术视角去切入《雷雨》、《原野》等作品,并用一个大标题的内容去探讨“曹禺剧作的命运”这样一个学术意味较强的命题,也表现出专题探讨的学术意味。除此以外,《三十年》将通俗小说纳入现代文学史中、专章介绍台港文学等在当时也属创举。尽管这些部分常遭忽视,但在当时,这种姿态本身就昭示着一种更为开放的文学史姿态。
  文学研究在现代选择“文学史”而非“文苑传”或“诗文评”作为主要形式,使史观问题成为文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作为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学史著作,《三十年》深得此昧,成为文学现代性史观的发轫之作,是谓“出新”;作为一部在特殊历史时期诞生的文学史著作,《三十年》在形式上又竭力在创新的史观下参考综合以往文学史研究成果,不作新奇之论,也不蹈断裂之态,是谓“守正”。正是在“守正出新”的学术特色映照下,《三十年》穿越时空尘埃,时至今日仍为研究者们研读、记取,并持续不断地为其所开启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传统提供新的启迪。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喜欢王开岭先生的文字,理性、尖锐而又不乏感性,雅致的笔意,带给人思想的震撼和直抵灵府的触动。读完先生的《古典之殇》,合上书,一个人静静地细品他笔下“原配的世界”中,那些于现代而言再也难觅的古典元素,那些曾经朴拙、简稚的东西,那些由美好的物象触发衍生的感动和回味,真的带给了自己一种珍贵的心灵体验。  古典之殇,即古典元素、场景,原始经历、记忆的伤逝。的确,这个时代变得太快,五色杂陈,来不及驻留,来不
期刊
摘 要:对于《复仇》,一直以来都有大量的研究。历来的研究者基本都会将其研究依据定在鲁迅先生“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但这种研究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则从文本出发,并结合先生的生活背景来探究文中鲁迅先生在人生的低谷中依旧选择抗的状态。  关键词:复仇者;个体;抗争  《复仇》作为鲁迅思想中独具一格的散文,曾在学界引起过广泛的关注。今天我则试图从文本细读中理解鲁迅先生在人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三篇小说中提炼主题,简要分析作品主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心理历程。许灵均和章永璘灵魂中都深藏着孤独的内核,表露的情感中不乏欲望的挣扎以及爱情的肉欲。  关键词:《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心理历程  古语常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放在新时期著名小说家张贤亮身上最是恰当。张先生是以诗人身份初入文坛的,身上自带有诗人特有的浪漫、奔
期刊
摘 要:老舍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其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知识分子形象与命运的书写,但深埋在背后的是对于生存哲学的反思。《牺牲》与《孔乙己》就是典型的文本,细读文本会发现两者存在很多共通性,同样以“我”为叙述视角及“老梅”这类对同胞的“旁观者”的眼光下书写了中国的“洋博士”与“古文人”们共同的悲剧命运,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又是在这三类人物的塑造中发掘深蕴其中的生存哲学。  关键词:老舍;鲁迅;
期刊
摘 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歌,对话者都是革命。张枣这一代诗人,空白感促使他们寻找诗歌语言和形式的建构。张枣意识到再造诗歌对话性的重要性,开始探索诗歌的内在对话结构。  关键词:张枣;元诗;对话;空间  欧阳江河曾在解读张枣的《悠悠》一诗时提出问题:“一个当代诗人在体制话语的巨大压力下,处理与现代性、历史语境、中国特质及汉语性有关的主题和材料时,文本长度、风格或道德上的广阔性往往起不了决定性
期刊
摘 要:《我与地坛》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是他生命经历中最艰难一段的忠实记录,是一篇袒露心曲、自我解析的“自白书”。文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大量独特的思索和体验,可以说,理解了《我与地坛》也就真正理解了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全部意义。  关键词:史铁生;《我与地坛》;解读  史铁生是当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
期刊
摘 要:《祝福》、《离婚》、《伤逝》三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别是祥林嫂、爱姑、子君,这三位女性都在重负之下走向妥协,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中国女性,本文从分析文本中三位女性妥协的过程,尝试着认识鲁迅对于在中国社会启蒙进程中传统思想造成中国妇女沉痛的精神悲剧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精神重负;女性形象;悲剧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
期刊
摘 要:本文所论牛汉“文革”诗,是指牛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创作的诗歌,共有30多首,大多收在诗集《温泉》里,另外,还散见于《海上蝴蝶》及《牛汉抒情诗选》等诗歌选集中。1969年至1974年,牛汉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生活了五年又三个月。最初两三年,从事繁重的劳役。“文革”后期l971年到l974年,管制放松,牛汉常游荡在干校附近的山林湖泊,咀嚼苦难,反刍人生。这一时期,牛汉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
期刊
摘 要:严歌苓是一个极擅长写情爱的小说家,尤其擅长描写男女在肉欲与爱情双重诱惑下的矛盾内心,以及道德与伦理的强烈冲突,以此折射人格的秘密。本文主要是以《小姨多鹤》为文本,探讨作品情爱书写的两方面特点,分别是肉欲与爱情的矛盾以及伦理与爱情的冲突。  关键词:情爱;矛盾;冲突;伦理  著名作家严歌苓在2008年推出长篇小说《小姨多鹤》,这是一部展现爱恨情仇,显示内在人性的优秀作品。主要讲述的是日本遗孤
期刊
被手机电脑的强大功能取代,内心深处的荒芜也随着而来,自己对明了的世界竟然越来越不了解,人与人最初的本真似乎慢慢丢失了。喧嚣的时代下很多人都在个人牢笼里自我抚摸,过于关注自己的世界,而没有用心地体悟别人的灵魂。但是,在一切都物象化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有用心去体验别人的生命,在现实和灵魂之间构造一条通道,你可以让灵魂永生。  小说是一个因为“存在的缺席”而发生的寻找死者魂器的故事,男主人公一直所研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