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的转型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08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教育伦理遇到严峻挑战,教育伦理面临着三种挑战,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教育权威问题,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教师地位问题,多远文化环境中的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因此,当今社会我国教育要继续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就要对传统的教育伦理理念做出重新的思考和变革。
  关键词:教育伦理 ;难题 ;反思;变革
  中图分类号: F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286-02
  教育归根到底是一项道德事业,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责任、一种爱。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项活动,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碰撞。[1]
  一、我国传统教育伦理的特点分析
  教育伦理是社会教育活动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道德和伦理反映,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活动实践精神、是一种道德的特殊反映。教育是带有目的性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受到人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制约。人们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教育关系既反映出价值要求,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内部和外部的冲突,为了调和和解决这些矛盾,继续维持教育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提出一些行为规范来规范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包括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包括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育者之间、被教育者之间、与领导者和家长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都需要行为规范来约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该做什么和什么行为不恰当。而这种规范除过规则引导和限制,更多的是教育参与者的自律,教育伦理规范只有通过转化形成个人良心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自觉地认知和实践精神确定了教育主体的精神态度和价值取向,是提高教育道德落脚点,也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我国的教育伦理经过历朝历代的教育者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儒家教育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伦理思想体系。其中,社会教育伦理体现在“有教无类、尊师重教”,学校的教育伦理体现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家庭教育伦理体现在“子不教、父之过”以及“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等方面。这些丰富全面的教育伦理思想构成了我国教育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传统教育伦理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重教轻学,注重教师的中心地位,忽视学生的作用。教育活动的直接场所是教师,重教轻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中,表现为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领导者和指挥者,教师被推倒统帅地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而是过分强调老师的权威性,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重视社会价值,轻视个体价值。我国传统教育伦理虽然也关注个性发展,但是较为重视统一性的培养。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的缺乏,直接导致统治阶级通过教育控制个体个性发展,使得被教育者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被抹杀,强调个体对社会的绝对服从,使人们逐渐失去创造性,失去想象力,失去成为一个独特的人的能力。
  第三,教育中伦理关系的政治化。传统教育中强调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直接表现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也印上了浓厚的政治印记。在这种教育结果下,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最终被收归统治阶级囊中。教育为政治服务成为首要的任务和目标,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以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伦理规范的人为目标。[2]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教育伦理在特定时期对维护教育事业正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出一代代优秀人才,传承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前进。
  二、社会转型期教育伦理问题
  我国的教育伦理既有丰富的理论资源,又不乏实践活动,但是现实中的教育伦理仍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一)民主化进程中的教育权威问题
  现代教育转型的大势所趋是教育生活的民主化。在传统教育中,家族、地域的限制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占了绝对的主体地位,教育权威的获得靠的是一种身份的存在,即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是因为他拥有教师这个身份,教育中毫无教育民主可言,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个性和独特人格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民主化的发展,教育权威如何从身份带来的存在性转变为由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合理性存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儒家的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失误了教育权威的作用,当今社会的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复杂性,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和个性差异,多了交流,多了沟通吗,以一种更加开放和更加自由的模式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单纯的利用教育者的身份主宰教育活动。
  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教育的“同一性”现状逐渐淡化,收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开放的发展环境使得学校和社会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权威由外在的学校教育权利转化为本身的内化发展。
  功利主义和短视主义冲击着主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生活和领域中,商品化的教育理念到来,一些“重利轻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抬头,理想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受市场经济中利益导向的价值观的影响,部分老师将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看做是获取利益的手段,将教学活动看做是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换活动,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冷漠的、无感情存在的商品关系。这样扭曲的价值理念会导致教育活动与金钱利益互相牵扯,从而导致师生情感冷漠,关系商品化,缺乏情义。
  (二)市场社会中的教师地位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对学校和教育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得一些教育者的思想产生波动,随之带来的就是他们思想的变化。这些矛盾体现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冲突,所以新闻报道中屡屡出现学校内师德失范的案例。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教师必须适应新要求,确立教师伦理道德的基本地位。
  以儒家文化和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伦理纲常中,教师天然的地位带来了一定的权威性,师生关系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异,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伦”由以一种“身份”为核心的客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人们相互之间自愿缔结的“契约”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变得平等。因此,教师应该摒弃所谓的权威地位,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要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必须要做到和学生和谐相处,建立新型的良师益友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以爱学生为出发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的爱,自然的亲近老师、信任老师、和老师共同完成教育活动,完成教育功能。   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的“德”和“得”的统一,对被教育者有着直接的示范性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付出的创造性的劳动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市场经济社会种人们“利得”的正当性。过去的教师是为了学生不顾家庭,但是教师不是上帝,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面临着各方面的生活压力,有着自己的生活追求,应该保证和理解教师“得”的正当性。但是,不能够否认,当前不少老师心态浮躁,责任心不强。因此,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将教育活动作为教育活动来实践,才能赢得受教育者的信赖和尊重,也能确立自己的地位。[3]
  (三)多元文化中教师的自我实现问题
  如今,教师自我实现成为一个醒目的问题,这种新的困扰成为一个教师群体的困扰,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完成的使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教师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获益的除过本人,还有学生、校方和整个社会。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多重的价值实现,这种多重价值实现会更好的促进教育伦理的重建。[4]
  三、对教育伦理转型的思考
  本文认为,针对目前存在的挑战和弊端,更好的建立我国教育伦理的秩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重新诠释教育角色,建立教育德性。
  在中国现代化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要求对教育角色做出重新诠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正发生着与以往不同的深刻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和引导者,学生转变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像一个节目主持人,就像一个金牌节目主持人他通过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获得观众的喜爱,一个优秀的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博古通今,便会赢得学生喜爱与崇拜,学生会发自内心地乐意参与其课堂活动,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人格因素的积极向上的影响。教师必须明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应该从教师主宰的讲台上退下来,当一名学习活动的主持人,将探索与发现的大舞台让给学生。这是对教师的主观要求,更是学生自主发展、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重新处理经济伦理价值和人道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应该重建相适应的教育伦理新理念。教育应该是通过传承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接受来自社会对教育的监督和评价。随着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应该培养全面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树立市场意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处理好市场基金和人道伦理之间的关系。
  (三)将文化意识贯注到教育活动中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薪火的传承者,应有意识的将文化传承灌注到人的“人化”过程中,贯注到教育活动中,自觉的讲一种文化生命和文化意识贯注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伦理体现在教师对自身价值的提高,包括业务能力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其中的精华部分,将教育活动更好的发展为文化教育活动。使得学生的文化人格得到进一步全面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教育者有责任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合理部分的同时也要对现有的文化进行反思,创造新的文化。[5]
  总之,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伦理道德的建设和规范,只有重建教育伦理秩序,才能促进教育事业欣欣向荣,促进科教兴国构想的有序、迅速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糜海波.教育伦理实践效益的反思和优化[M].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10.
  [2]丁春平 ,马毅松 .中国传统伦理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7(5).
  [3]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樊浩 ,田海平.教育伦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叶华.论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J].现代教育,2007(3).
其他文献
一个教师在朗读课文时故意将重点的字词读错,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待学生提出疑问时才启发学生为什么不能用老师读错的字词,从而顺利将学生引入解读文本的顺境之中,让学生能借此“举重若轻”地把握本文,揭开文本的重重帷幕而洞悉其中的奥秘。教师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称为差异事件。“差异事件”是指呈现的现象或结果是人们意想不到的、与人的前概念或潜意识相违背的事件,它具有强烈的探究激励效应,能激发
文章针对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知识库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库开发模式--知识库系统的增量式开发,即对知识库进行累积开发,确保了知识库系统开发的完善性;基于增量式开发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理论自觉的不断提高分不开。自觉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旺盛生命力,持续自觉的理论创新使中
厦深铁路长沙湾特大桥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长沙湾,其中67~70#墩位于长沙湾深水中,桩基采用钢管桩平台,冲击钻成孔进行施工,承台采用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本文主要介绍
本文以具体的工程为实例,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地铁系统的防迷流接地工程原理、施工方法、质量要求等,特别对放热焊工艺做了详细阐述。
为了探究发挥土体自身强度进行支护的规律,对某基坑进行了试验性支护设计。基坑两侧均采用组合粉喷桩重力式挡土墙支护,但压顶方式不同。开挖后基坑两侧挡土墙均产生了破坏,
文章讨论了确定性极大值原理在最优决策中的应用,介绍极大值原理应用在财务、生产和市场等领域的计划与决策问题的研究成果.文章从应用领域的实际意义出发,分析应用极大值原
由于不少地区和单位对拆除工程不重视,缺乏必要的拆除方案和技术安全措施,20世纪90年代早期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倒塌、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
本文结合织金环城路大桥桥上无缝线路实例,阐述了其轨道强度、轨道稳定性检算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参考作用。
本文结合某个大型厂房工程项目实例,论述了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