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相似技术,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灵活组织教学,以加快教学进程,促进学生运动爱好与专长的形成。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相似技术 合理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体育项目在教材的纵的系统中和横的联系上存在基本动作相同或动作结构相似的共同规律——相似技术。尽管它们在动作外形或动作顺序上有所差别,但我们仍可根据共同之处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灵活组织教学,以加快教学进程,帮助学生更快体验运动参与的愉悦感、成功感,促进运动爱好与专长的形成。
一、利用同类教材的共同基本动作安排教学顺序
同一体育项目存在同类教材,同类教材显然存在共同的基本动作。只要我们以共同的基本动作作为基础,根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先后安排教学顺序、合理搭配教材,就可以达到承上启下,新旧技能的衔接和积极转移的目的。例如,体操项目的前滚翻类教材,我以前滚翻这个共同的基本动作作为基础安排教学顺序:前滚翻→鱼跃前滚翻→头手倒立前滚翻→手倒立前滚翻。这样以前滚翻为基础,促使各动作内在联系更加紧密,旧动作的条件联系成为新动作的动力定型基础,学生在巩固旧动作的同时容易掌握新动作。
二、利用异类教材的相似动作结构安排教学顺序
在同一体育项目中也存在异类的教材,而异类教材也存在相似的动作结构,不同体育项目的异类教材也存在相似的动作结构。由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进度表时,可把有相似技术的两个教材安排在同一个教学阶段,起到相辅相成、触类旁通的作用,使教学工作计划和课堂教学更实用。例如,跳远的助跑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故而在跳远教学前安排加速跑显然有利于跳远的助跑。跳远和跨栏跑的最后两步的助跑节奏基本相似,倒数第二步大,最后一步小。三个教材虽然不同类型,但存在“摆动腿高抬和助跑节奏相似”的动作结构。因此,把加速跑、跨栏跑和跳远搭配在同一个教学系列中,能利用原有的相似动作结构作为新的动力定型的基础,从而促使技能的积极迁移,显然有利于三者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相似技术作为诱导练习与辅助练习
在“导入”部分应用相似技术针对性地安排同类教材或异类教材作为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使动作结构、节奏、强度、速度与教材的专项练习相似,达到准备活动和巩固基本技术的目的。因此,在围绕教学目标选取和组合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根据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主教材,从同类教材或异类教材的纵向或横向上选取1—2个具有相似技术动作的辅助教材作为诱导练习和辅助练习。例如,在加速跑、跨栏跑、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等教材的一系列教学中,我在“导入”部分把原地或行进间的高抬腿跑作为专门性准备活动,把助跑触不同高度的标志物作为辅助练习,把健身操作为辅助教材。强化“高抬腿”、“助跑踏跳”和健身操的“提膝吸腿”等相似动作结构的连续,既能克服人体的生理机能惰性,又能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多样化,有利于主教材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体验运动参与的愉悦感、成功感。
四、利用相似技术改进教学指导
由于运动技巧形成时,条件反射是在两个信号系统相互作用下进行的,人的运动技巧是在听觉、视觉、动觉和本体感觉等的强化下实现的。因此,利用相似技术进行教学指导,能加快新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指导,主要运用以下五种方法。
1.对比综合法。
启发学生对两个相似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对比和概括,使学生区别技能间的技术细节,找出共同点和本质差别,从而形成相似的运动表象,促进技能的积极转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例如,原地侧向推铅球与滑步侧向推铅球的对比;篮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肩上投篮和行进间高手上篮三者的对比。
2.分拆合并法。
让学生分别完成所学技能的单个技术结构,以促进动觉表象明确化,形成分化知觉,然后及时进行各环节的连接。例如,学习手倒立前滚翻时,先让学生练习靠墙手倒立,然后进行快速或连续前滚翻练习,最后进行手倒立前滚翻的完整教学。
3.替代示范法。
让教师或体育骨干给示范相似技术的动作结构或基础动作,使学习后进生形成相似的运动表象,达到无声胜有声、触类旁通的效果。
4.替代语言法。
教师点明另一相似技术动作的要点,收到一语顿悟、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铅球的左侧支撑动作后,学习铁饼的左侧支撑时,运用语言法:“与铅球左侧支撑相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动作。
5.替代纠错法。
让学生通过相似技术动作的练习,加强身体素质和薄弱技术动作,以有利于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例如,通过后蹬跑练习来改进跑时屈腿蹬地的错误;通过高抬腿、原地纵跳屈膝等素质练习改正蹲距式跳远抬腿不高的错误。
五、运用相似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以促进技能的积极转移。
两个技能越巩固则越容易产生相互的积极转移,相反,则容易产生技能间的消极转移。因此,在技术、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要贯彻循序渐进和巩固与提高的体育教学原则。
2.发展身体素质与掌握、巩固、提高动作的技术、技能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技术、技能的积极转移。
3.创设良好的主客观环境,以促进技术、技能的积极转移。
因为,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如果缺乏自信心和兴趣,或过于紧张、恐惧,或注意力不集中,都会妨碍运动技能的迁移。
4.正确对待技能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防止把技能教学变成“训练课”和“竞技运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放在中心位置,但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多与少、高与低,动作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与专长,才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
总之,相似技术教学符合运动技巧、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建立在运动技能积极转移的原则上。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和归纳,大胆尝试和认真总结经验,把相似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以加快教学进程,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形成运动爱好与运动专长,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3]季浏.体育与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相似技术 合理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体育项目在教材的纵的系统中和横的联系上存在基本动作相同或动作结构相似的共同规律——相似技术。尽管它们在动作外形或动作顺序上有所差别,但我们仍可根据共同之处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灵活组织教学,以加快教学进程,帮助学生更快体验运动参与的愉悦感、成功感,促进运动爱好与专长的形成。
一、利用同类教材的共同基本动作安排教学顺序
同一体育项目存在同类教材,同类教材显然存在共同的基本动作。只要我们以共同的基本动作作为基础,根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先后安排教学顺序、合理搭配教材,就可以达到承上启下,新旧技能的衔接和积极转移的目的。例如,体操项目的前滚翻类教材,我以前滚翻这个共同的基本动作作为基础安排教学顺序:前滚翻→鱼跃前滚翻→头手倒立前滚翻→手倒立前滚翻。这样以前滚翻为基础,促使各动作内在联系更加紧密,旧动作的条件联系成为新动作的动力定型基础,学生在巩固旧动作的同时容易掌握新动作。
二、利用异类教材的相似动作结构安排教学顺序
在同一体育项目中也存在异类的教材,而异类教材也存在相似的动作结构,不同体育项目的异类教材也存在相似的动作结构。由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进度表时,可把有相似技术的两个教材安排在同一个教学阶段,起到相辅相成、触类旁通的作用,使教学工作计划和课堂教学更实用。例如,跳远的助跑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故而在跳远教学前安排加速跑显然有利于跳远的助跑。跳远和跨栏跑的最后两步的助跑节奏基本相似,倒数第二步大,最后一步小。三个教材虽然不同类型,但存在“摆动腿高抬和助跑节奏相似”的动作结构。因此,把加速跑、跨栏跑和跳远搭配在同一个教学系列中,能利用原有的相似动作结构作为新的动力定型的基础,从而促使技能的积极迁移,显然有利于三者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相似技术作为诱导练习与辅助练习
在“导入”部分应用相似技术针对性地安排同类教材或异类教材作为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使动作结构、节奏、强度、速度与教材的专项练习相似,达到准备活动和巩固基本技术的目的。因此,在围绕教学目标选取和组合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根据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主教材,从同类教材或异类教材的纵向或横向上选取1—2个具有相似技术动作的辅助教材作为诱导练习和辅助练习。例如,在加速跑、跨栏跑、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等教材的一系列教学中,我在“导入”部分把原地或行进间的高抬腿跑作为专门性准备活动,把助跑触不同高度的标志物作为辅助练习,把健身操作为辅助教材。强化“高抬腿”、“助跑踏跳”和健身操的“提膝吸腿”等相似动作结构的连续,既能克服人体的生理机能惰性,又能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多样化,有利于主教材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体验运动参与的愉悦感、成功感。
四、利用相似技术改进教学指导
由于运动技巧形成时,条件反射是在两个信号系统相互作用下进行的,人的运动技巧是在听觉、视觉、动觉和本体感觉等的强化下实现的。因此,利用相似技术进行教学指导,能加快新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指导,主要运用以下五种方法。
1.对比综合法。
启发学生对两个相似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对比和概括,使学生区别技能间的技术细节,找出共同点和本质差别,从而形成相似的运动表象,促进技能的积极转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例如,原地侧向推铅球与滑步侧向推铅球的对比;篮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肩上投篮和行进间高手上篮三者的对比。
2.分拆合并法。
让学生分别完成所学技能的单个技术结构,以促进动觉表象明确化,形成分化知觉,然后及时进行各环节的连接。例如,学习手倒立前滚翻时,先让学生练习靠墙手倒立,然后进行快速或连续前滚翻练习,最后进行手倒立前滚翻的完整教学。
3.替代示范法。
让教师或体育骨干给示范相似技术的动作结构或基础动作,使学习后进生形成相似的运动表象,达到无声胜有声、触类旁通的效果。
4.替代语言法。
教师点明另一相似技术动作的要点,收到一语顿悟、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铅球的左侧支撑动作后,学习铁饼的左侧支撑时,运用语言法:“与铅球左侧支撑相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动作。
5.替代纠错法。
让学生通过相似技术动作的练习,加强身体素质和薄弱技术动作,以有利于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例如,通过后蹬跑练习来改进跑时屈腿蹬地的错误;通过高抬腿、原地纵跳屈膝等素质练习改正蹲距式跳远抬腿不高的错误。
五、运用相似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以促进技能的积极转移。
两个技能越巩固则越容易产生相互的积极转移,相反,则容易产生技能间的消极转移。因此,在技术、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要贯彻循序渐进和巩固与提高的体育教学原则。
2.发展身体素质与掌握、巩固、提高动作的技术、技能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技术、技能的积极转移。
3.创设良好的主客观环境,以促进技术、技能的积极转移。
因为,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如果缺乏自信心和兴趣,或过于紧张、恐惧,或注意力不集中,都会妨碍运动技能的迁移。
4.正确对待技能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防止把技能教学变成“训练课”和“竞技运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放在中心位置,但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多与少、高与低,动作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与专长,才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
总之,相似技术教学符合运动技巧、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建立在运动技能积极转移的原则上。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和归纳,大胆尝试和认真总结经验,把相似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以加快教学进程,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形成运动爱好与运动专长,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3]季浏.体育与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