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我走过人生风雨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家穷,贫穷让我觉得生命是那么脆弱,天空是那么灰暗,就连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冷漠,只有父母给我温暖,给我爱的力量。时间久了,自卑心理占了上风,我的世界不再是五彩缤纷,仿佛只有黑灰白。
   有人对我母亲说:“让你的孩子看一点书吧。”母亲苦笑:“日子难熬,哪有余钱买书?”但母亲还是希望我能在书中找到自信,找到曾经天真快乐的时光。于是,无论是去亲戚家还是访友,母亲总忘不了把别人家孩子看过的书给我借一两本回来。
   我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两个小八路》,那是母亲从亲戚家里借回来的,这本经典连环画讲述了战争时期孙大兴和武建华两个小八路在部队里成长的故事。他们两人烧了被敌人抢去的粮食,炸掉了敌人刚修起来的炮楼,机警地混进城里为八路军取回了子弹,在敌人出入的地方埋下地雷……这两个13岁的小八路,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了战士们,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小英雄。多么振奋人心的书!它深深地吸引着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书为我打开了明亮的窗户。
   从此,孤单的生活拥有了丰盈的味道,书是朋友,也是我扬起风帆、冲向胜利的智慧之力。看书,给了我智慧的同时,也给了我忘记贫穷、忘记苦痛的良方。没外出旅游过,但书可以让我领略外面的无限风景;没看到新鲜事物,但书可以告知外面奇妙的世界。我对书有一种莫名的依赖,每天都得看看书,拿着书,看进去了,心中充盈着满足和抚慰,那时就觉得再清贫的日子也不过是浮云,再孤寂的时光也如轻烟飘散。
   中学时代,我读了《红岩》《青春之歌》《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我从这些书中发现,成功者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多经历过坎坷和磨难,甚至还有身体上的残疾,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并没有击垮他们。和他们相比,我的困难不值一提。至少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我在书中找回一个真实的自己,我在书中脱离现实的束缚,没有旁人的冷落,没有邻人的嘲笑,只有我与内心的真切对话。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我多么渴望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能有一堆火,温暖寒冷的冬天。读了鲁迅的《祝福》,我多么渴望可怜的祥林嫂能够找回她的儿子。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多么渴望和为了命运不断抗争、不断向上、积极寻找生活出口的孙少平交个朋友,让孤独的生命多一双支撑的手,让空旷的黄土高原多一份深情的呼唤。
   读书久了,书中的思想总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书中的情感总能在现实中找到支点。孤独的我,总能在智慧中寻找缕缕安稳。一份份力量,一次次微笑,总在无助时悄然走来,我便扬起头向着远方大踏步走去。那是书给我的感悟,更是书给我的人生动力。从此,我的贫困不再是痛楚,我的不幸不再是绝望,而我的负重不再是负担,种种忧伤,片片迷茫,总能化解。
   时光向前,无论我走向人生的哪个阶段,书始终伴着我,伴我度过艰难的岁月,伴我剥离人生的苦难。读书,让我懂得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做主;读书,让我变得自信自立自强;读书,让我充满信心地走过人生风雨。
其他文献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长吁短叹,有些是因为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有些则是习惯性“叹一口”。俗话说:“一叹穷三年。”老年人很反感叹气,但自己有时也忍不住。叹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叹气是一种生理现象。有研究认为,人的呼吸系统非常不稳定,随着各种内外条件的变化,身体所要吸入的氧气量也在不停发生变化,如果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呼吸模式,不仅无法适应身体的需要,还会降低肺部的反应活性,导致气体交换的效率下降。此外,
期刊
“窑戏”并非剧种名称,而是景德镇特有的演出形式,因为在焙烧瓷器的柴窑厂演出,故称窑戏。“窑戏”什么时期始有,并无文字记载。只是据一代又一代当地人口头传说,在明代万历年间,窑工童宾舍命纵身火内,以示抗议官府对瓷工的残忍暴行,为缓和全镇百姓义愤,官府无奈接受廣大群众要求,追封童宾为广利窑神,并号之为“风火仙”。从那以后,每年农历四月,柴窑厂就要“暖窑”。所谓暖窑,就是柴窑厂要答谢窑神,祈求广利窑神——
期刊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老年人体弱、机体免疫力降低,一遇呼吸道感染就易诱发肺心病急性发作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肺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此年龄组占本病患者的85.5%)。肺心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文特介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肺心病。  一、定义  本病机理是指患者先有支气管、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肺部血液循环的阻力增大,引发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室排血的负荷加重
期刊
我与老年朋友聊天时,有人感叹:“我这一辈子实在划不来。”问其原因,答曰:自己年轻时做的事不比别人少,吃的苦不比别人少,运筹、主意也不见得比别人差,可别人名利双收,荣妻荫子;自己却无显赫功名,平平淡淡度日。如此,不是“划不来”吗?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事无完美,无须去攀比;人生总有不尽如人意处,老来本该当作烟云散。功名利禄不是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汉武
期刊
母亲已离开我两年了,有几件事虽然久远,但我始终清楚地记得。经济困难时期,吃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母亲总是设法在我的盒饭里放上一块肉。每当看着我大口地吃饭时,母亲脸上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有时实在没有买到肉,她也要设法保证我有一个咸鸭蛋或鸡蛋。我刚上小学时,家离学校有好几里地,要沿着铁路走很长一段距离,母亲不放心,每天早上起来,为我准备早餐,然后,又亲自把我送到学校门口,看着我走进学校大门方才离去。不
期刊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在江西省横峰县铺前小学任教。那时老师每月口粮定量,大米由30斤减为25斤,食油二两半,猪肉、白糖不供应,买饼干要用粮票。那年我23岁,平均每天8两米,经常吃不饱。   林成椿校长在一次校教职工大会上说:“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周围有些荒地,我们计划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荒种菜,师生都来参加劳动,克服目前粮食短缺的困难,好不好?”大家听了热烈鼓掌,一致赞成。   总务处刘主任把学校周围
期刊
今年晾晒冬衣的时候,我看见壁柜上层一件半新的棉大衣,我久未穿它,儿女也不穿,要我丢掉,我却舍不得。因为一看见这件棉大衣,就会勾起我对同学的思念之情。   1955年,我初中毕业,虽然成绩很好,但由于家在农村,家里吃饭的人多,劳动力少,父母一年的收入微薄,难以供我继续上学。正巧,那年秋季,煤炭工业部焦作煤矿学校在萍乡招生,亲戚朋友劝我父母,让我报考焦作煤校。那所学校不收学杂费,吃饭由国家负担,贫困学
期刊
庆五一  李德辉  工农佳节喜临门,  共庆神州满园春。  爱岗敬业挑重担,  抗灾防疫敢献身。  勤劳描绘山河秀,  科研开创日月新。  合力争圆百年梦,  无愧时代主人翁。  五一献词  曾纪发  寰宇高歌劳动美,崇高美丽见平凡。  勤则不匮金山涌,懒散无为气色寒。  两手本源人类造,众生更待智商添。  齐心奋进新时代,圆梦中华铁臂担。  参观陈独秀纪念馆感怀  涂印平  五四风雷荡浊流,忧民
期刊
“到了我这个年纪,喜欢回首过往、品味人生,我觉得自己还是过得非常充实的,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研究,也忠于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我们生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非常艰苦的大环境下,没有退缩过,积极响应国家的召唤,迎难而上,为国家教育事业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培养了一些人才,最值得骄傲和欣慰的是在推动南昌大学进入‘211工程’这个光荣使命中出了一份力……”今年已经85岁的吴志强教授谈起自己的经历
期刊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讲究穿着打扮,追求潇洒漂亮,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在这个领域没有插足之地。  其实,美,并非只属于青春,作为生命中一个重要阶段的老年,自有少年、青年时所不具备的内在之美——丰富的阅历、非凡的智慧。老人爱美,在我国历史上不乏例证。宋朝有一位学者贤臣文彦博即为“老来俏”的典型,耄耋之年的他,须眉皓齿,衣冠甚伟,体态优雅,举首注目大有“仰身风采、顾盼有威”之姿。一位契丹使臣见之不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