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攀枝花-西昌地区有大量的花岗岩类出露,依据同位素年龄,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形成时期。它们的微量元素和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晋宁-澄江期的磨盘山花岗岩岩浆可能来自于下部地壳基性火山岩的重熔;摩挲营、沪沽岩体花岗岩浆来自上部地壳的硅铝层。海西-印支期的红格-矮郎河岩体为地壳物质混染幔源物质的壳幔混合岩浆的产物,而太和、茨达岩体可能是来自深部幔源岩浆经过早期结晶分离后晚期残留岩浆形成的。燕山期冕西花岗岩可
【出 处】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攀枝花-西昌地区有大量的花岗岩类出露,依据同位素年龄,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形成时期。它们的微量元素和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晋宁-澄江期的磨盘山花岗岩岩浆可能来自于下部地壳基性火山岩的重熔;摩挲营、沪沽岩体花岗岩浆来自上部地壳的硅铝层。海西-印支期的红格-矮郎河岩体为地壳物质混染幔源物质的壳幔混合岩浆的产物,而太和、茨达岩体可能是来自深部幔源岩浆经过早期结晶分离后晚期残留岩浆形成的。燕山期冕西花岗岩可能是攀西古裂谷萎缩封闭时地壳局部重熔形成的。
其他文献
本文考虑线性差分微分方程组(?)(t)=A_0x(t)+sum from k=1 to N(A_kx(t-γk·r)的渐近稳定锥的几何特性。解决了Hale教授1982年提出的公开问题中的两个问题。
本文在对loop代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族新的可积系,并应用带约束的形式变分计算技巧导出了此族方程的Hamilton结构,证明该族方程具有无穷多个彼此对合的公共守恒密度。
本文将一维、二维和三维声波方程系数逆演问题转化为非线性积分方程。在一维情形,非线性积分方程是第二类的,在二维和三维情形,非线性积分方程是有趣的积分几何问题,并考虑求解上述积分方程的迭代法。本文所讨论的非线性积分方程及相应的迭代解法,对于声波方程系数逆演问题的理论及数值方法研究及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有重要作用。
本文提出了结构非线性屈曲载荷的不完全分析、和完全分析的摄动有限元修正理论。
本文利用鸡胚与鹌鹑胚胎的种间移植实验以及对鸡胚法氏囊进行组织学和亚微结构的观察,表明FAE细胞是由外源性的中胚层干细胞侵入法氏囊原基后分化形成的,而不是由原基上皮本身分化而来。对FAE的前身细胞和生血干细胞侵入上皮的机理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在我国首次用R-2培养基从蜜蜂上分离到的一个螺原体分离物CH-1,具有典型的螺原体形态结构和运动性。菌体直径0.17μm,长度随不同的生长时期而变化。在固体R-2培养基上形成直径75—210μm的煎蛋形或圆形菌落。CH-1生长温度范围25—37℃,最适28—32℃;最适生长pH7.0;渗透压0.25mol/L蔗糖浓度;在最适生长条件下,48h达到生长高峰。CH-1生长需要提供血清,并受毛地黄皂苷的
本文对小麦丛矮病毒核衣壳(WRSV-NP)进行分级解聚并通过甘油垫子超离心,可分别得到L蛋白,NS-N-RNA复合物,NS蛋白和N-RNA复合物等4个病毒组份。这些组份在单独测定时都不表现RNA聚合酶活力;在进行不同重组以后发现,只有当L,NS和N-RNA复合物同时共存时才能进行体外转录。实验还表明,这三种蛋白质与WRSV-RNA的结合力依次为N>>NS>L。根据结果,我们推测:L和NS蛋白可能共
小鼠腹水肝癌细胞的CPS_1活性较正常肝显著降低,而ACT活性则增高,约为正常肝的13倍。RNA-cDNA斑点杂交证明,肝癌中CPS_1mRNA很低,而ACTmRNA较正常肝增多。以微球菌核酸酶限制性消化正常肝及肝癌细胞核,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DNA-cDNA斑点杂交结果表明,在正常肝中,表达活跃的CPS_1基因分布在结构松散的单体、二聚体、三聚体核小体上,而表达较低的ACT基因则分布在比较致密的寡
本文首次报道了鸭肝癌及癌旁组织DNA对NIH 3T3及RAT-1细胞的转化活性,并获得了转化细胞株。从转化细胞株DNA分析,证明鸭肝癌和癌旁DNA的转化细胞株中均存在mht(mil或raf)和C-Ha-ras的顺序。这对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化学致癌物引发鸭肝癌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利用单矩法(Unimoment Method)对地表电阻分布与地下埋藏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机模拟,以期为地表电阻测量勘探地下矿藏的经典物探方法提供快速有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手段。从文中采用的二维地质结构和三维激励源的准三维物理模型,已明显地显示出单矩法对地球物理问题的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