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影响下侗族“斗牛舞”的特点与发展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cs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侗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湘、桂、黔、鄂4省(区)毗邻地区,人口约296万余人,在湖南、广西和贵州三省坡交汇地区聚居较为集中。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力的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侗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并由此产生出多彩绚丽的民俗歌舞,“斗牛舞”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舞蹈之一。
  【关键词】侗族;农耕文明;牛文化;斗牛舞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侗族斗牛舞在北部和南部侗族地区均有流行。北侗地区称之为“放地牯牛”或“车地牯牛”,在贵州的天柱县邦洞、蓝田、凤城镇及社学乡和渡马乡等地广为流传,而在湖南会同县连山、团河、高椅地区的斗牛舞被当地人称为“牛打架”或“角抵戏”,据考证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2012年会同连山斗牛舞被列入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虽然北侗和南侗地区的斗牛舞在表演形式上各有特色,但在动作上都主要是模仿牛的生活状态和格斗的形象,以牛劳作和打架为舞蹈内容,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演。
  一、农耕文明孕育侗族“牛文化”
  牛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走过了数千年,侗族也不例外。经历过刀耕火种的侗族人把牛视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很多的民俗活动和生产生活习俗都体现出侗族人对牛的喜爱和崇拜,例如舞春牛、送春牛、牛王节、斗牛节、牛生日、敬牛栏菩萨等民俗活动,侗族人万物崇拜中有关 “牛神”的传说,无不体现出农耕文明中侗族“牛文化”的影响力。
  侗族人十分喜爱斗牛,寨子的鼓楼附近会建有“牛宫”,专门供养“牛王”用来比赛。“牛王”肌体强悍而健壮,牛角硕大尖利,象张开的钢杈。“斗牛节”在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九月的亥日举行。首先主寨的青年人会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回来之后为“牛王”吹奏芦笙,敬祭三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大伙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各队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踩场”结束后斗牛正式开始。牛倌把点燃的火把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随即放开缰绳,两牛便冲向对方开始激烈争斗,直至一方的牛被斗败,获胜方的牛会披红戴花被授予“牛王”称号。“牛王”的胜利是全寨人的荣誉,也是农耕文化中生产力优越性的象征。斗牛不仅给侗族人民带来娱乐、增进友谊与团结,也反映了侗族人民勤劳勇敢、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民族品格,这种精神是农耕时代一个民族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
  二、源于原始斗牛的侗族“斗牛舞”
  侗族“斗牛”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古时候人们种稻插秧,不会移栽。后来有两种水牛跑到秧田里打起架来,将秧田踩坏,主人没法,只有从较密的田里移出一些秧来插满,后来,这块田丰收了。人们从此学会了插秧。为纪念这一农活上的大事,人们牵来两牛相斗,从此相沿成习。另有书记载,孔明征战入侗乡时,“……号召娱乐,苗、侗祖先凑银买牛,吹笙斗牛,乐而忘返”。侗族民间认为牛是龙的化身,斗牛前会祭祀“牛神”以祈福侗寨风调雨顺,同时牛强悍的肌体、硕大的牛角,也是侗族勇敢、倔强精神的象征。由此可见,侗族斗牛不单单是一项娱乐逗趣的群众性活动,也是侗族人民祭祀祖先、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展现形式。
  侗族斗牛是寨与寨之间全力以赴地较量生产力高低强弱的形式,对农耕文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比以“刀耕火种”为主要内涵的锄掘文化具有無与伦比的优越性,使得“斗牛”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而“斗牛舞”便是在这样丰厚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仔细分析侗族“斗牛舞”中模仿牛吃草、牛洗澡、牛犁田的动作以及牛打架的场景皆是源于斗牛活动,完全就是“斗牛”习俗的再现。“斗牛”习俗源于侗民对牛的力量的原始崇拜,和祈求农事顺利,庆祝丰收的原始愿望,这与斗牛舞中的表演状态和表达出来的情绪是一致的。
  三、侗族斗牛舞的特点和基本动作
  斗牛舞不仅我国有,著名的西班牙斗牛舞就享誉世界,其也是从斗牛运动演变的舞蹈形式。它是一种两步舞,男士象征斗牛士,气宇轩昂、刚劲威猛;女士象征斗牛士用以激怒公牛的红色。侗族斗牛舞虽也源于斗牛活动,但无论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音乐、舞步等都不同于西班牙斗牛舞。侗族斗牛舞主要模仿牛生活、打架的动作和场景,且北侗南侗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贵州天柱县,斗牛舞是由人以肢体模仿牛的形态,使用帕子、枕头、箩筐、阴钱等道具,伴以锣、鼓、牛角和海螺等器乐演奏来表演。表演时,两个男子双膝跪地,上身前倾下匍,掌心着地,眼睛用帕子蒙住扮演“地枯牛”,以碰、掀、扳、推、捺、顶、撬、滚等八个基本动作生动地表现“斗牛”时激烈交战的情景,表演到精彩处往往掌声雷动,欢声如潮,给侗家山寨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南侗地区的湖南会同县连山斗牛舞又是另一种表演方式。其特点是以木雕刻成牛头,人通过服装道具装扮成牛来表演。参加表演的一般为六个男人,其中两人扮演牧童,另四人扮演成两头牛。也有三人表演的,两人执牛头格斗,一人扮演农夫。道具是用老杉木树蔸雕刻成牛头,有眼、嘴、鼻、双角,雕工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牛身用白布剪裁缝制,染成灰黑色,粘上牛毛。扮演男牧童的头戴树藤或树叶编制的草帽,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扮演女牧童的将头发扎成羊角辫,身穿彩服,脚穿布鞋。如扮演农夫,则头扎“冲天炮”。男牧童手持一根三尺长的小竹子,把一头破开成数块模仿赶牛、驱蚊的动作,女牧童手握用干枯的葵花树杆子做的火把。斗牛舞表演没有严格的固定程式,主要是模拟牛的生活形态,如表现牛吃草、嚼草、舔毛、弹腿、蹭背、洗澡等动作以及表现格斗时的情景,如对角、拗角、冲、勾、绊、撞等。表演时大鼓、大锣、大钹等打击乐的演奏,时而模拟人和牛相互逗趣的场景,时而表现牛格斗时的激烈场面,气氛热闹非凡,把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亲临斗牛现场。表演格斗气氛虽然紧张,但两个牧童夸张的表演如拖牛尾、吆喝牛、用火攻牛、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等,又使整个舞蹈显得风趣幽默,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四、“斗牛舞”的发展演变及时代意义
  农耕时期的斗牛舞从“斗牛”的习俗中演变而来,被赋予对农耕文明的崇拜和对侗族祖先的敬仰之意,最初是一项祭祀性舞蹈。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水平逐渐提高,社会从农耕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人们在表演这项舞蹈时虽保留了原始的形式和原始遗存的观念,同时也广泛吸收了其他舞蹈和戏剧的表现手法,使其逐渐向自娱性舞蹈发展。如原本的男女牧童演变成看牛公和看牛婆。表演时两人滑稽的装扮、诙谐夸张的动作为表演增添了不少看点,特别是为各自的“牛”加油鼓劲夸张的神态,现场指挥“牛”打架的情节,丰富了斗牛舞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令观众看后激动不已,舞蹈仿佛将人们带到在山坡上看牛時无拘无束、丰富多彩的乐趣之中。
  侗族斗牛舞虽独具特色,但未形成相对独立的表演体系。随着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发展,侗族地区的民俗活动逐渐被国内外的游客所关注和认识。近几年来,斗牛舞做为侗族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各类民俗节庆活动和旅游表演,借用各种媒介和传播方式,向社会展示侗族民俗文化魅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侗族斗牛舞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许多改变。现代斗牛舞的动作、内容和传统斗牛舞相比,动作特点从简单化、程式化,发展成为强调动作美感、情节诙谐风趣、调度变化多样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表演。动作风格由古朴沉重转变成轻松活泼,表演形式由侗族本寨群体表演,发展为具有参与性的民俗舞蹈形式,文化内涵由传统的图腾崇拜、祈求农业丰收,转型变为群众休闲活动中的愉悦和满足。
  侗族斗牛舞作为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它的发展变迁顺应着农耕文明的进步以及现代文明和审美需要而逐渐改变。如何继续保护、传承和发展好这一侗族特色的“斗牛舞”,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给予关注和研究,从表现形式、舞蹈语汇、审美情趣上提升斗牛舞的艺术价值,使使古老而又年轻的侗族“斗牛舞”在新时代文艺大繁荣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5-32.
  [2]会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会同县志(清光绪二年刻本)[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614-615.
  [3]中国湖南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一辑(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41-142
  [4]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二辑(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41-242
  [5]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四辑(下)[M].北京: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8:113,164
  [6]吴祥雄,吴文志编.湖南侗族风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3:111.
  [7]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02-303.
  [8]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民族志.第24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452.
  [9]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侗学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295-300.
  作者简介:周敏(1977-),女,汉族,湖南省怀化市人,怀化市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中国侗族舞蹈。
其他文献
美丽的千纸鹤“小俊,到老师这儿来!”下课的铃声一响,我按住憋了足有半节课的怒气,冲这个一点也不会察言观色的孩子大声说道。“上课在干吗?老师用眼睛看了你几次,你没看见
我也曾有过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冲动与憨劲,每天以百分之百的满腔热情投入于我的班级管理,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家长、任课老师的肯定声中我常常得意于我的工作原则:初出茅
继去年的韩国商务考察之后,津城百货业近期再次起航,前往被誉为世界商业王国的迪拜,进行商务考察。此次活动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百货商业协会和每日新报共同举办,考察
马少甫,男,汉族,1969年生,陕西府谷人。1992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获史学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榆林中学。2000至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史学理论及史学史,2003年
期刊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变革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无所不能的电脑及数字特技技术,使得电视新闻的语言形式变得丰富多采。在港、台电视新闻节目中,令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就业乃民生之本,它直接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千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真正引起人们关注与重视可以说是最近10年的事情。有学者统计,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心理卫生领域的权威性杂志《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俗学经典著作的传播普及,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亟待于继承发扬,从传统文化衍变而出的饮酒惯制就是我国多民族大众在民间生活不可缺少的民俗文化,这种以酒为载体所形成的民俗文化便是酒文化的综合形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如今民俗学在文化发展中的特点,研究藏汉族双方在民间惯俗中的酒文化事象,可促使彼此间在西藏生活文化圈中互相交流交融,方可显得民俗学更具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