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该文分析了资源环境问题是导致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北部湾
  一、北部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1.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状况。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4市所辖行政区构成,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在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合作加强,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2008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区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有着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该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界处,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与地位日益提高的东盟地区既有海上通道,也有陆路连通,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沟通的桥梁,是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核心纽带。
  2.北部湾经济与环境的现状。随着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扰动强烈比较大,资源锐减和环境破坏恶化的趋势。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建设的规模的加大,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面临着空前的考验,各种不协调的因素将会逐渐显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的开发利用方面,北部湾经济区的局部区域已经出现了较为紧张的局面。产业的发展与工业项目的建设也破坏了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北部湾的海洋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科技含量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以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严重地制约了整个北部湾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分析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制约北部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
  1.环境污染严重。(1)海洋污染。北部湾海域生长的丰富的红树林和珊瑚礁,不仅为热带和亚热带的海生生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繁衍之地,而且也是我国在南海的重要渔场。目前北部湾的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渔民甚至感叹北部湾渔场成了一个“快扒光的饭碗”。同时一大批容易产生严重污染的重工业企业登陆北部湾,更是加剧了海域的污染,据统计目前北部湾海域有10%左右的海域水质属四类标准,70%左右的海域属三类标准。海域的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等。这对北海山口红树林、涠洲岛珊瑚礁及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构成了较大威胁。(2)酸雨。酸雨是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污染公告得知,2009 年全区城市降水酸度pH 平均值范围为4.70~6.82,平均值为5.20,较上年上升了0.37pH 值单位。年平均酸雨频率为25.5%,比上年(37.4%)下降了9.2%。作为一个工业区,北部湾的酸雨污染状况并不容乐观,北部湾大力发展的火电厂等项目产生的硫化物必然会造成环境危害。而酸雨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林死亡,尤其是北部湾珍贵的红杉树。
  2.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各产业产值及其各占总产值的比重情况如下: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第一,北部湾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较全国而言是偏重的。尤钦州市与北海市最为明显,但北部湾城市群农业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集约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低,所以其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第二,北部湾城市群第二产业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达8.7个百分点。北部湾城市群工业增长依靠因素单一,多由大项目支撑,大型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普遍小规模,高档次或高附加值产品产值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竞争力不强。三是北部湾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表面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从四市各自水平来看,表面上的持平只是由于南宁市第三产业比重过高而导致,其余三市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北部湾城市群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低。
  3.环境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北部湾地区的环境法规尚不够完善,加之一些主事者对环境法规的理解不够全面,很多企业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打“擦边球”,规避法律责任。关于海洋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比滞后,连续发生溢油事故和排入海洋的工业、生活废弃物,给北部湾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自北部湾确定为国家战略以来,环保部门就努力全面部署了一些针对北部湾的环保专项行动工作。但从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状况看,环境监管存在明显不足。现行的政绩考核主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标准,而不考核自然资源成本与环境代价。因此,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本地经济的情况还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存在。同时环境监管需要依法办事,但根据现有法律,对企业违法行为主要是经济处罚,且处罚数额受到很大限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使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也不愿意进行环境治理。
  三、北部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20世纪末以来,北部湾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北部湾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经济的增长以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相对于处于并不发达的北部湾的经济水平而言,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制约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北部湾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加强海洋资源的管理。北部湾沿岸广布着大量的红树林,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红树林集聚地。同时,保护牡蛎天然种源基地,周边海水养殖必须与之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乱采捕天然种植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北部湾海域的白净能力,防止海洋污染,应认真执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开展北部湾海域环境保护活动,根据海洋环境容量,制订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海洋水动力特征,合理设置岸边工程及优化临海工业企业。组织制定出海洋综合管理的系列性规章,把北部湾海域及其依托陆域的环境、资源及其相互形成的开发利用格局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的系统,受制于法制管理体系内。推进海域及沿岸海洋建设项目的审议制度,有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区利用统筹安排严格统一控制。   2.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向更新更深层次提升,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发展三大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集约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水平。同时,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降低第一产业比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遵循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积极吸收外来投资资金,扶持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发展的载体,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企业作为后续发展动力。增强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明确四市的功能定位,有效的安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各城市自身的优势产业。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健全制度,真正实现依法监管。一方面要继续以环评法、“三同时”制度等为基础,监管关口前移,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到位。另一方面,要健全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环境监管体制,形成大监管的良好格局,改变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基层推行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将环保考核分值作为基层评先创优的依据之一,将环保绩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明确环境联合执法中各有关部门的义务和配合方式,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各部门有章可循、监管有序,形成工作流程清晰、职责边界明确、任务操作简洁的监管格局。加强环保系统内部上下联动,形成环境监管的强大合力。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联合调处机制、环境联合执法制度保障机制,相邻区域应建立定期互访、监测数据共享等制度,避免和及时解决跨界污染问题,并有步骤地推行县级行政单位间的生态补偿,以经济手段促进各方环保部门联动。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由循环经济内涵、现有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和相关实践经验所决定。产业和企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和载体,所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问题。北部湾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该经济区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这是构建和谐北部湾的关键之所在。
  四、结论
  北部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协调好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北部湾“环境换增长”的模式普遍存在,存在着环境保护阻碍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北部湾地区首先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必须更新人们的环境观念,正确处理人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次应当扩展环境权益,提高环境意识,即把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同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的保护环境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真正实现北部湾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测定[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1)
  [2]李华,申稳稳,俞书伟.关于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度评价[J].东岳论丛.2008(3)
  [3]王松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4]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
  [5]邬沧萍,候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张维群.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06(5)
  [7]王晔,张慧芳.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J].生产力研究.2005(1)
其他文献
推行村级会计代理制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当前实施村级会计代理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The implementation
在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环境下,社会发展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新标准;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不仅代表了党的形象,更是党的一面窗口,因此,基层党支部工作面临
医疗机构中人事管理对于医疗机构的合理运行、人才储备、医疗水平的发展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加强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提高医院综合水平及实例就成为了现代医院亟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代表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形象.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精神面貌,加强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脑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它是一种表达无形和有形生产力的集合,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综合表示.实践证明,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收入的增加,生活品质的要求标准也随之提高了.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因而对于医院的医疗水平、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升党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任务。建立员工满意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用科学、量化的绩效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是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直以来,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国有企业在抗震救
当前政府强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电力企业也顺应政府号召加强建设班组管理.班组是电力企业中最基层的单位,加强班组管理工作就是从基本开始加强电力企业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