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于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值得我们社会、教师和家长的反思。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现状;反思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2-080-01
一、引言
阅读是中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课内的范文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部分,两者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关系。语文课的课堂阅读是教师直接指导的在课堂上进行的阅读活动,但学生仅仅依靠课堂40分钟完成阅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更多地要以课外阅读的方式来进行。语文课的课外阅读是指课堂阅读训练以外的各种阅读活动。现在的新课标更加重视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详细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二、现状
依据诸多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内容以及阅读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具体表现在:
1.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远远不够。
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大部分学生从进入高中开始,就感觉时间很紧,压力很大。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使得学生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和“闲心”阅读课外书籍。依据一份调查的结果表明:平均阅读课外书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3.3%,平均阅读课外书时间在半小时左右的学生占31.1%,平均阅读课外书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的学生占31.9%,每天几乎不阅读课外书的学生竟占了23.7%,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容乐观。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就越少,高三阶段几乎都不涉猎课外书了。
2.格调不高,内容庸俗。
尽管多数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学生的生活环境仍缺乏文化气息,多数家庭的文化活动仅限于看电视、上网,各种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武打、言情类的作品,价值极为有限的一些“网上作品”,吃了能填肚子但营养有限的“快餐式读物”,中考秘籍、考试宝典等颇受高中生的青睐。而对诸如“四大名著”之类的经典文学作品则普遍冷漠,浏览不多。即使是了解一些,大多也是通过影视剧这种浅层次的阅读方式获得的。
3.急功近利的阅读心态。
因为每次语文考试中都少不了阅读部分,而且分值很高,所以,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通过短时间的课外阅读迅速提高语文考试分数的幻想。可是,语文课外阅读不是什么快速致富项目,课外读物不是化妆品,拿来往脸上一涂就变成了七仙女,而是真、善、美的陶冶,是滴水穿石的艰难积累。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方可收到成效。
三、反思
当前高中生语文阅读中存在的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下考试、升学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遮蔽了课外阅读的作用,教师对升学的片面追求疏于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名著的乐趣难以抵抗娱乐的诱惑等原因。基于对这些现象和其中缘由的分析、反思,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需要从多角度着手,来改变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1.形成重视课外阅读的思想,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要真正、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人文涵养的作用,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需要转变思想,重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家长,要抛弃功利心,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作为学生,要看到阅读对自身带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影响,认识到阅读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阅读的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养成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才能进入阅读的境界。对此,我们需要通过营造自主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品尝到阅读的快感;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带动他们阅读兴趣的提高;用我们富有成效的启发和引导等手段来激发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打开他们的阅读之门。
2.端正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有着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实质。课堂阅读如此,课外阅读亦然。如果用世俗、功利的心态来看待和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这无疑是一种人才培养上的短视行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爱看书的青年,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要走出急功近利的认识误区,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多一份理解、宽容、支持和鼓励,要积极引导学生每天用一定的时间有选择地去介入文本,认真体验、交流和鉴赏。这样,语文学习才会出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获得同步提高。
3.阅读内容要择善而从。
当今高中生热衷于休闲娱乐的动漫作品而无意于经典名著,这与我们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们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指导他们在选择课外读物的内容时要立足高远、择善而从。正如苏东坡所说:“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要努力把品位高、思想性好、艺求性强的读物推荐给学生,以开启其良知,净化其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于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值得我们社会、教师和家长的反思。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现状;反思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2-080-01
一、引言
阅读是中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课内的范文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部分,两者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关系。语文课的课堂阅读是教师直接指导的在课堂上进行的阅读活动,但学生仅仅依靠课堂40分钟完成阅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更多地要以课外阅读的方式来进行。语文课的课外阅读是指课堂阅读训练以外的各种阅读活动。现在的新课标更加重视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详细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二、现状
依据诸多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内容以及阅读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具体表现在:
1.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远远不够。
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大部分学生从进入高中开始,就感觉时间很紧,压力很大。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使得学生很少有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和“闲心”阅读课外书籍。依据一份调查的结果表明:平均阅读课外书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3.3%,平均阅读课外书时间在半小时左右的学生占31.1%,平均阅读课外书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的学生占31.9%,每天几乎不阅读课外书的学生竟占了23.7%,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容乐观。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就越少,高三阶段几乎都不涉猎课外书了。
2.格调不高,内容庸俗。
尽管多数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学生的生活环境仍缺乏文化气息,多数家庭的文化活动仅限于看电视、上网,各种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武打、言情类的作品,价值极为有限的一些“网上作品”,吃了能填肚子但营养有限的“快餐式读物”,中考秘籍、考试宝典等颇受高中生的青睐。而对诸如“四大名著”之类的经典文学作品则普遍冷漠,浏览不多。即使是了解一些,大多也是通过影视剧这种浅层次的阅读方式获得的。
3.急功近利的阅读心态。
因为每次语文考试中都少不了阅读部分,而且分值很高,所以,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通过短时间的课外阅读迅速提高语文考试分数的幻想。可是,语文课外阅读不是什么快速致富项目,课外读物不是化妆品,拿来往脸上一涂就变成了七仙女,而是真、善、美的陶冶,是滴水穿石的艰难积累。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方可收到成效。
三、反思
当前高中生语文阅读中存在的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下考试、升学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遮蔽了课外阅读的作用,教师对升学的片面追求疏于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名著的乐趣难以抵抗娱乐的诱惑等原因。基于对这些现象和其中缘由的分析、反思,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需要从多角度着手,来改变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1.形成重视课外阅读的思想,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要真正、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人文涵养的作用,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需要转变思想,重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家长,要抛弃功利心,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作为学生,要看到阅读对自身带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影响,认识到阅读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阅读的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养成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才能进入阅读的境界。对此,我们需要通过营造自主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品尝到阅读的快感;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带动他们阅读兴趣的提高;用我们富有成效的启发和引导等手段来激发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打开他们的阅读之门。
2.端正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有着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实质。课堂阅读如此,课外阅读亦然。如果用世俗、功利的心态来看待和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这无疑是一种人才培养上的短视行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爱看书的青年,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要走出急功近利的认识误区,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多一份理解、宽容、支持和鼓励,要积极引导学生每天用一定的时间有选择地去介入文本,认真体验、交流和鉴赏。这样,语文学习才会出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获得同步提高。
3.阅读内容要择善而从。
当今高中生热衷于休闲娱乐的动漫作品而无意于经典名著,这与我们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们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指导他们在选择课外读物的内容时要立足高远、择善而从。正如苏东坡所说:“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要努力把品位高、思想性好、艺求性强的读物推荐给学生,以开启其良知,净化其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