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培训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协同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教师培训市场供需失衡、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缺失使教师培训直面重任也面临问题,从培训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协同视角来推进教师培训项目,是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破解问题的重要选择。教师培训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需要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基本制度、对话机制和协同模式,对具有相关能力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促进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元件的合作和共融,形成新的组织结构,实现教师培训项目的优质开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效推进。
其他文献
针对天然辐射环境外业调查,采用常规纸质手薄模式的缺陷,提出一种利用移动GIS技术开发天然辐射环境移动数据采集平台的新方法,从需求分析、系统作业流程、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论述系统设计原理。基于该系统设计原理,开发了广东省天然辐射环境数据采集平台,解决了天然辐射环境外业调查常规方式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基于二维码技术将手持端的样品信息传输至辐射实验室LIMIS系统
<正>幼儿园创意美术是指以美术为载体,以提升幼儿的创造思维与审美水平为目的的艺术活动。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在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变化支持了其在创造性艺术中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幼儿逐渐发展的在头脑中存储心理表象,通过绘画、制作等手段将这些心理表象表征出来的能力。幼儿利用感官和不断形成的思维,既能创造艺术,又能欣赏艺术。而基于幼儿兴趣与需要出发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可以让幼儿经历艺术活动欣赏、
期刊
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对生产型企业来讲,其越来越重视备品备件管理工作,因为科学合理的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是企业连续生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分析S企业备品备件库存的现状,指出其备品备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备品备件管理的建议,以助力企业不断提高备品备件管理水平,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正>一、引言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成立于1962年,1984年起划归华东电网统一管理,隶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是担负着全市四区、三市(县级)、五县的供电任务的国有大型供电企业,供电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瑞安公司)是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下设9个职能部室、9个基层供电所和1个供电服务部,担负着瑞安行政区域内70.1万客户的供电任务。
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塑造性格、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合唱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充实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歌唱能力、音乐表现力,促进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长春市中小学纷纷组建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相承,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播使者。作为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唐诗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长篇叙事诗,更是展现诗词之“意”“音”“形”三个维度平衡美的巅峰之作;“化境”论是文学大家钱钟书的核心翻译理论,植根并发展于中国传统译论,极具中国特色,对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从“化境”论视角对
<正>枳壳(Fructus aurantii)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品系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等功能,是常用的中药材。枳壳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枳壳资源最丰富,主要栽培于江西、浙江、湖南、四川
会议
伴随"三点半"、"四点半"问题的出现,对学生的关心和培养就成了家长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课余服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课后服务的建设提供借鉴。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1年同心县梅毒病例报告数据,分析梅毒分期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2—2021年共报告梅毒1 1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4.15/10万,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1.443,P<0.05);累计报告病例中男性542例、占47.34%,女性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导致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问题,威胁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而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而作为中国经济中心、能源消费的净输入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长三角肩负着率先完成“双碳”的重要使命。本文基于此背景探索研究了长三角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三种情景下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