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特色的秋味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gu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O7-0188-01
  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年8月写的一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散文。其情其景颇具审美价值。读来耐人寻味,美不胜收。
  关键词:别具特色 秋味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叶8月写的一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散文。其情其景颇具审美价值。读来耐人寻味,美不胜收。阅读时不仅要抓住所绘秋景,更要透过画面感受秋意,品味出别具特色的秋味。
  一、通读全文,再现所绘秋景
  任何好的作品,总是借助语言文字信息来表达情意的,我们阅读时,首先应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进入作品。阅读《故都的秋》也应审读文字信息,抓住所繪景物特点,再现出作者描绘的一幅秋景画面来。
  读了第3段,我们不难抓住庭院景物特点:天碧绿高远,槐树高大茂密,日光细碎无比,牵牛花的蓝朵点缀破壁,仿佛在院子的人还不时听到驯鸽的飞声。他或数一数漏下来的日光,或静对牵牛花深沉地思索。这样我们脑子里一下子再现出一幅:“清晨庭院秋意浓”的画面来。
  再审读第4段至第11段。自然也就会再现出:“伊人徘徊感受落蕊"、“秋蟑嘶唱处处闻”、“雨后闲人话秋凉"、“秋枣满院秋味永”等画幅来。而且这些画面色彩以蓝绿为主,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仅仅停留于此,显然不够,还需进一步透过画面,感受作者融入的感情。
  二、入情赏读,感受秋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都的秋》的画面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在第一步阅读的基础上我们要抓住画面中的人物活动及其心理,再联系作者经历进行赏读。第一幅画面中,人物先是泡一杯浓茶在尽情地欣赏庭院秋景,他被这宁静、幽远的秋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可后来又似闲来无事数一数漏下的日光,或静对牵牛花自言自语:“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人的活动似作者当时寄情隐逸恬淡的山水间的生活的反映,这人的心语似作者对深沉、幽远、素雅、纯净的喜爱。第二幅画面“伊人感落蕊”,也正是作者对秋天严厉、萧索的感慨。很有“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蕴。秋蝉残声的变化,由“呜唱”而“嘶叫”,又是作者感秋、惜秋的心理反映。雨后话凉的声调,变高拉长蕴含着北方人对秋的真切感受,这也是作者的感受。“秋寒”微绿泛黄,似透出了秋的收获,也真是颇有生活的气息。可作者由此产生的想像:“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似又透出一些悲凉。
  再联系议论部分,我们的揣测才明晰。他同古今中外的作家一样,对秋有很深的感触。在作者看来,它不仅给人民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更使人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就是被关在军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区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也是秋值得赞美的地方。联系文首作者直抒的向往之情,文末抑制不住眷念之情。我们也就把握住了作者借秋景所表的秋意。
  三、比较品味,咀嚼秋味
  一样是秋,作者为何一往情深,钟情于北国之秋呢?我们可比较文首两段和文末两段使用的对比手法的作用。文首对比是在领起后面的描绘抒写。文末的对比是作者领略到北国秋味的咀嚼品味。品味又集中表现在:北国的秋色、秋味。“鲈鱼之与大虾,黄狗之与骆驼。"这组对比中,突出北国之秋味永、色浓,给人无限回味。深感北国之秋,秋意更浓,更耐人寻味,更意味深长。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15-01  摘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教育技术 课堂教学 效率    那种“粉笔加黑板”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将被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所代替。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集文字、声音、动画等功能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06-02  摘要:本文介绍陪受命题者亲睐的四大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    关键词: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    1 化学平衡常数  应用注意点:  (1)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有自己的平衡常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34-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和中考、高考的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31-01    信息技术课,是一项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念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还没有定型,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53-01  摘要:妙用导语能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钻研兴趣,帮助师生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导入的方法主要有:精心渲染意境,体会作品意蕴,细讲故事片断,理解作品背景,巧妙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作答,引用诗词名句,以旧貌换新颜,引导学生审题,理解作者思想,创设相关情意,自然导入新课。    关键词: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71-02  摘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如何才能准确、合理地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正确把握一节课的方向?笔者从一线教学工作者的角度,没有用高深的理论来论述,而是以自己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要认真解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78-01   历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就实质而言,历史教学过程是感受和理解历史的过程,即认识历史的过程。作为认识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堂是教师的,教师是导演,是设计师。教学全过程要有教师的意思体现,实现课程意图。不能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 ,“
期刊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76-02  摘要:门源县地势高,气候寒冷,作物种类极少,主栽作物是青稞(Hordeum vulgare L.)[1]和油菜;由于耕作粗放,技術落后,田间杂草普遍严重。为了更好的对田间杂草进行防治,减少对青稞产量的危害,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门源 青稞 杂草 防除     Barley Menyu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43-01  摘要: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正确积极地归因策略能够指导有效地提高课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147-01   三尺讲台,舞台虽小,但我手捧师爱,憧憬明天;一间教室,视野虽窄,但我热爱学生,无悔青春。十八载苗圃耕耘,让我感到:教育是完善人的事业,有了这样的目标定位,教育才会有理想和信念;学校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拒绝邪恶的场所。教师不经意间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