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困境与破解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环境资源审判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面临一系列困境。对此需要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
  环境资源审判 困境 破解
  近年以来,各地法院相继成立了多个环境资源法庭或审判庭,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引起了法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环境资源审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立案难。首先,法院内部制度不够明确,环境诉讼在立案时受到了压抑。环境诉讼往往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多个审判程序,而大多数法院的民事庭、行政庭、刑事庭都不愿意将所管辖的案件移交给环境资源庭,这就使得新成立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管辖的案件范围过窄;其次,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范围过窄。公民个人还不是诉讼主体。环境诉讼通常是群体性诉讼,属于复杂、敏感的高风险案件。地方法院常常担心环境诉讼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在加上地方的干扰,而不愿立案受理。
  二是证据收集难。对于环境污染受害者来说,客观上存在“证据搜集难、举证难”的问题。受地方保护的影响,当地环保局根本就不会为公益诉讼原告提供有关污染的数据。因此,对受害者造成损失的因果关系上难以认定。此外,原告请求损害赔偿,也需要鉴定,而环境污染的鉴定机构往往拒绝损失额的评估。而没有损失额的评估依据,原告也很难胜诉。
  三是环境公益诉讼费用过高且分配不合理
  按照国际惯例,环境公益诉讼应该不收费。但我国却规定原告起诉应交纳诉讼费用,只有在确有困难时,才可以依法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的。这样的规定加大了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诉讼负担,特别是对于公民来说,会压抑原告的诉讼的积极性,也有悖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公益”的性质,甚至有违公平的法律追求。
  四是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不专”。环境污染是专业性特强,涉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的复杂的问题,而普通法庭的法官欠缺相关的环境知识和法律,而环境资源审判庭则可以汇集一批懂环境科学和环境法的法官队伍,这对审理环境案件极为有利。然而,目前环境资源审判组织的法官主要是从所属法院内部其他审判法庭抽调而来,其并不具有环境法的专业知识。
  二、环境资源审判困境的解决方案
  环境资源审判庭毕竟是一种新的审判机制,为使其应有作用得到发挥,促进环境保护,笔者认为应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破解环境资源审判的“立案难”。首先,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的范围要不断扩大。要扩大社会团体作为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范围,尤其是环保组织。原告资格应扩张到每一个公民,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投身到维护公益的行动中去。还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以诉权,使之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立案时要放宽审查的标准,只要符合民诉法的有关规定,就应受理。其次应按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求,尽量放宽环境保护法庭的受案范围,打开环境公益诉讼的大门。最后,在管辖方面,建议规定由中级法院集中行使环境公益诉讼一审案件的管辖权,但跨省市的河流污染案件,可指定管辖。在地域管辖方面,建议将环境媒介地增加为管辖连接点,具体可以表述为: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或者损害结果地、环境媒介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污染发生地、损害结果地、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地在多个人民法院辖区的,有关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因此,各级法院一定要按照新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积极受理环境案件,尽量不把环境纠纷推出法院,尽可能加大环境纠纷的法治化解决力度。
  二是舉证与证明规则
  鉴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特殊性,在举证与证明规则方面,原告应就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和损害及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关联性承担举证责任,对其他事项不负证明责任。被告应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需要的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应当调查收集。
  三是 诉讼费用与诉讼成本的分担
  原告起诉时法院缓收案件受理费,原告败诉时申请减交或免收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视原告的经济状况和案件的审理情况决定,鉴定费、律师费和其他诉讼成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境保护公益基金支付。原告胜诉的,判决被告承担诉讼费以及原告的律师费、鉴定费等费用。原告申请保全或先予执行的,经人民法院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及时作出裁定并免收保全费用,并可以不要求原告提供担保。
  四是专门司法机关审判力量急需增强。
  各级法院当前应尽力做好环境资源法庭的人才储备工作,加大法官培训力度,全面拓宽法官业务知识广度,增强法官一专多能的办案能力;可以考虑在以后的法官招考中,专门为环境资源法庭招录环境法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作为法官;可以设立由环境知识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遴选一批环境知识方面的专家进入人民陪审员队伍,亦可推行专家证人制度,进一步加强环境纠纷案件的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任瑞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应回归生态理性”,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29日,第B02版。
  [2]李劲:“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及制度构建”,载《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3]参见王灿发:“环境公益诉讼难在哪儿”,载《人民日报》2013年5月18日第10版。
其他文献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
期刊
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我的做法是:激发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动力;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读”; 确立开放性阅读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鼓励性评价,突出学生个性;手脑并用,促使学生“会读”。  小学生 阅读能力 提高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包括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多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比较敏捷,遣词造句和写作的能力也较强。课堂上的阅读必不可少,但课外阅读也一样重要。可许多学生对必读的课本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已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要进行新课改,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为此学生就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从小组的建立、学生和老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如何进行小组合作评价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在新课改下如何进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 小组合作  新一轮课改的
期刊
在新课改理念下,要不断探索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和諧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的学习和教学的深入,培养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数学语言 创新能力 心理素质  一、和谐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更新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和师生观  教师的最大价值将在于:指导学生学会如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很长时期,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均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听,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为主要形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更好的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我们教师要深入思考。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发现探究能力的人才,就应该明确教学过程的本质,在课堂上发挥学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部分省市的市政道路与桥梁的建设逐渐加强,建设的加固越来越受到重视。恢复原设计荷载是道路桥梁结构加固与维修的共同前提,针对这一前提,施工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到提高其抗震能力、改善其受力性,确保人民群众对于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本文从多方面对市政道路桥梁结构的加固进行了研究,  道路 桥梁 加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规模越来越
期刊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实践活动,且具有较强的竞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实践活动,且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对抗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重视安全教育,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成为了我们中学体育教师关注的焦点。  体育 教学 安全意识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  1、学校主体原因  学校体育教学中领导及教师安全意识薄弱: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的维护更新管理不当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本)》(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期刊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教育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是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如思维的方法和形式,教材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及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等等。事实上,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思维能力 启发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
期刊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评价的改革,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等。  新课程 小学数学 作业评价 创新改革  本文重点阐述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  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