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核心素养 指向立德树人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学策略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校的办学策略过于雷同,缺乏特色,未能真正起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洪湖实小依托“莲文化”走出了一条创新办学的新路子。
  一、策略出台的缘起
  洪湖实小始建于1974年,是洪湖市示范学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掘学校的文化底蕴,重塑品牌形象?如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其应有的实验示范作用?如何切入核心素养工程,奠定立德树人之基?洪湖实小深思熟虑,提出并借助“莲文化”理念,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破解了学校发展的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换来了学校全新的变化:校容校貌变靓了,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9月,被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授予“学校文化建设实验基地”;11月,被中国关工委确定为“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12月,被授予“湖北省综合实力100强”和“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称号。
  二、办学策略四部曲
  先进的学校文化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促进学校文化的建构,在确定“莲文化”主题之后,学校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地域特色的办学策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挖掘“莲文化”内涵,重塑学校文化
  “莲文化”的起源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形成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可以说“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建设“莲文化”之初,学校就深入挖掘“莲”的内涵品质,为我所用。
  经过深入挖掘,“莲”有如下美好品质:1.超强的适应力。“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能栽种,可见莲的适应能力很强。2.顽强的生命力。有事实证明,千年的古莲还能发芽,莲能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3.廉洁品性。周敦颐赞美其“出淤泥而不染”,揭示的就是这一点。4.君子风范。自周敦颐始,“莲文化”与“君子文化”水乳交融,从此,“莲”就有了“花中君子”的称谓,成为君子的象征。5.充满智慧。“莲”的心是苦的,好像在启示人们要“苦其心志”;“莲”有自洁功能,启示人们要讲究卫生,重视环保;人们还受荷的结构启示,研究出了新的高效清洁剂。6.无私的奉献精神。“莲”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从莲的“浑身都是宝”来说,莲真的是奉献有加。7. 广泛的亲和力。莲,广受人们喜欢,信仰不同、地位不同、国籍不同的人们都喜欢莲,它的身上有一种魔幻的亲和力。8.担当精神。荷花,负荷之花。有诗赞曰“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没有茎的强有力的举托,就没有荷叶的风采,也没有荷花的娇艳,可见荷的“有担当”的精神品质。9.不忘初心。莲子历千年不烂而发芽展叶、开花结实,体现了“莲”甘于寂寞、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10.和美特质。“荷”谐音“和”,古文化中有和平、和谐、和而不同、和合等意。11.超然有为。“莲”挣脱污泥浊水的桎梏,经历苦心洁身的过程,最终散香绽美于空中,恰似毛毛虫的破茧成蝶。这种“超然有为”的精神,是“莲”精神里最高的境界。
  “莲”的内涵十分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在不断地挖掘中,学校发现“心由莲生”这一新的内涵。许慎《说文》说:“心,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莲即心,心即莲。”因此,学校把“莲”作为师生精神品质的象征,苦心、童心、上进心、虚心、初心、恒心、爱心、信心等都可以借“莲”来寄寓。纵观“莲文化”发展史,“莲”的美好寓意与学校培养人的美好愿景十分契合,将这些寓意作为对“莲师”和“莲娃”的寄寓对象和依托,再恰切不过了。通过对“莲”的内涵的挖掘,以“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对于提炼理念文化、编写校本教材、培养核心素养、形成趋同的价值取向均有利。一以贯之,必将孕育出香远益清的学校文化。
  2.因地制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莲,在淤泥里孕育,在阳光里生长,在高温里盛开,在清风里结实。莲清纯脱俗,圣洁高雅,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自周敦颐之后,莲文化更是君子人格的象征。打造以“莲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正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是对中华传统“莲文化”的大力弘扬。
  洪湖是莲的海洋,莲是洪湖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洪湖市花——荷花,无人不知;两年一度的“荷花节”更是蜚声海内外。由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总结提炼出的“洪湖精神”,也与莲的文化意蕴极其吻合。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及“洪湖精神”的提炼都为学校“莲文化”建设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洪湖实小“莲文化”建设是构建洪湖水乡区域文化的需要,是对本土“莲文化”的大力弘扬。
  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开发出了莲识、莲艺、莲品、莲行四个方面的校本课程。崇莲楼按照“莲文化”的要求设计布置,名副其实,莲味十足。校园文化活动也围绕“莲文化”展开,共开展了磨莲课、育莲花、背莲文、展莲艺、写莲作、做莲操、唱莲曲、办莲报、秀莲师、评莲娃十个方面的活动。举办“莲长讲堂”,展示“莲队风采”,开展“莲师社团”活动,设立“莲文经典”展板,以“莲文化”要求命名校园各公共区域及道路等。各项活动尽管方式、方法不同,但“莲文化”的主题始终如一。一改过去杂乱无序、东拼西凑的做法,让“莲文化”统帅全局,让“荷香”充满校园,让从这里起航的学生打上鲜明的“莲文化”烙印。
  3.借鉴“莲文化”,以莲的品质涵养师生
  莲的精神品质被挖掘出来之后,学校有关的文化理念,都据此打造。
  首先,我们将“莲”神圣化、图腾化。结合学校以前的“尚美教育”文化以及莲的超脱精神,我们将办学理念确定为“崇莲尚美,超然有为”。其次,围绕“莲文化”,重新提炼了“一训三风”。根据“莲”有苦心,“出淤泥而不染”,香美兼具,我们将校训定为“苦心洁身,散芳绽美”。根据“莲”的“和美特质”,将校风确定为“和和美美”。根据教师传道的实质,以及所担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将教风定为“传正人之道,育天然之人”。这里的“正人之道”即君子之道,教师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真人”,就是真诚的人、知行合一的人。因此,我们确定的学风是“学莲品,做莲娃——知行合一”。“莲”的品质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吸取的有益素养,我们希望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莲品,做一个品行高洁的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人。
  根据“莲”的“和美特质”,我们将办学目标确定为“培养莲花美少年,建设和谐新家园”,前者体现“美”,后者体现“和”。“和和美美”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期待我们能完美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真正实现“荷香飘荆楚,莲宝誉五湖”的办学愿景。需要说明的是,“莲宝”是学校卡通形象的名称,代指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
  崇尚莲精神,就是将莲的内涵品质融入学校理念的各个层面中去,融入教书、育人、治校的各个环节中去,成为学校文化的精髓。
  4.借莲生廉,倡导真善美
  學校精神“廉、和、真、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其谐音构成一句话“莲荷真美”,二是这四个字是学校追求“莲”的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
  “莲”与“廉”谐音,古文化中一般用“莲”象征“廉洁”“清廉”,学校借“莲”育“廉”,期待校园里充满“廉洁奉公、廉洁自律”氛围。“荷”“和”谐音,象征和平、平和、和睦、和合、和气、和而不同等,我们倡导“和”的精神,是希望校园和谐,人与人团结合作,允许和而不同。“莲”并非华而不实,而是华而结实,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莲”有真实、务实的精神品质。“莲”历经千年不仅不腐,还能萌发,可见其不忘初心,永葆纯真,我们提倡的“真”就是“真诚友善,务实求真”。“莲”的美毋庸讳言,我们提倡的“美”即“爱美、尚美、塑美、创美”,就是从上至下都要有一种勇于追求美的精神:不仅要有爱美之心,还要有尚美之行;不仅要有塑美之艺,更要有创美之志。
  在“莲”的精神品质中,超然情怀应是“莲品”的最高境界。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广大教师奉献出聪明才智,不甘于现状,立超然有为之志。在“莲文化”的旗帜下,我们力求彰显自我特色,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莲宝happy、莲长讲堂、红色三分钟、快乐足球、陶笛乐陶陶等校本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全面发展、展示才华创设了空间。“五美”莲师、“八优”莲娃、红莲班级等评价体系的建立,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其他文献
铺设意象是散文、小说,包括某些记叙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而映衬式意象铺设法是众多铺设方法中的重要一种。映衬式意象铺设法是将两个性质相同或相反的意象成对铺设,让二者相互对应、交织和映衬,以最大限度地突显意象性质,深刻表达文章主旨的意象堆叠方法。捧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部编本七年级上册)时,我们都会被母亲那种博大无私的爱所感染,都会被汩汩流淌于文中的母爱子、子念母的深情所感动。产生这种艺术效果
各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轻兵器装备理事会”的平台作用,加强轻武器与防暴装备企业及技术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凝心聚力,探索构建完整的新一代轻武器与防暴装备体系,轻兵器装备理事会拟于2021年第二季度举办第九届“轻武器与防暴装备学术论坛”。  本届学术会议征文主题为“智汇融合新思维,构建新时代裝备体系”,论坛面向全国轻武器与防暴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用户,欢迎广大科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极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体会情感、形成素养。  插入古曲,激发情感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伯牙鼓琴》讲述的是关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该文言简意赅,传递了中国古代的交友价值观。流传了几千年的古曲《高山流水》旋律优美,蕴含着伯牙与子期的动人故事。在教学中,
前进二小是小班化实验学校。小班化教学更注重教育的差异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正视这种情况,结合小班教育的特点,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建模导航  基于小班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学校在“顺生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拟订了前进二小“和乐”小班教学规程。  这套为教师量身定制的规程以“操作指南”的形式对小班教学的操作方法、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从预学导航、合作学习、课堂提
小学语文教材中,现代诗的比重较大。总体来说,小学阶段现代诗的教学目标是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大体领悟诗歌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诗人的情感。那么,现代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遵循课标理念,紧扣现代诗歌的特点,达成课标提出的“语言、情感、想象、内容”的目标,又能采用哪些策略教出现代诗歌的韵味呢?  读中感悟,品出诗歌韵味  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低年级诗歌教学更要注重发挥读,尤
七月初,直子寄来了一封信。短短的一封信。  “久久才回信,还请原谅。但也请你理解,我是费了一番工夫才提起笔来的。而且这封信也已经重写十次了。提 笔写信对我来说,是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此先从结论说起吧。我决定要先休学一年再说。说是说『先』休学,但我想我大概不会回去念了。休学毕竟是一道手续而 已。你或许会觉得很突然,其实我已经考虑很久了。有好几次我都想告诉你,但始终说不出口。我害怕说出来。  有许多事,
作家成名不宜太早 余华 听说“80后”的小作家埋怨前辈作家不愿交出“文坛接力棒”,余华付诸一笑:“他们还年轻,不明白。其实文坛的认可始终要比市场的认可晚十年左右。我80年代初开始写作,直到1987年才得到文坛认可。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作家成名不应太早。”  “由于成名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长期对作品精益求精,养成了不断修改的习惯。”余华透露,此次出版的《兄弟》上部,他曾不厌其烦地修改过3次,才最终定
——人无德不立,人无行难行。德是行的根本,行是德的外显;德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  ——在义務教育阶段,教师之“品”熏染学生之“德”,教师之“举” 影响学生之“行”。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言谈举止,用美“德”、美“行”引领学生。  ——于教师而言,德高为师,行雅为范;对学生而言,尚德为优,正行为秀。  ——德为心声,行为言表。“德·行文化”培养的是内外兼修、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的时代少年。
《小数的性质》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判断、推理、从形象直观事物中抽象概括知识的能力。  一、情境感知,激发探究兴趣  小数的性质是与旧知识紧密关联,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鉴于此,教师用学生熟悉的商品标签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辞优美、内涵隽永的古诗词。在理解这些古诗词时,若一味强调高雅的一面,学生往往如雾里看花,不能感同身受。如果以生活经验入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具体阐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此文本进行解读。  通过品读体会文本语言。这首词中最值得品味的一句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大多数教学参考资料当中,“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