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于2009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部六章四十条的条例,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全民健身的权利义务加以规定。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目前,我国大众的全民健身意识还不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才占总人口的28%左右。他认为,条例出台后,将能很大程度化解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有限的矛盾。
尽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力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是对于中国体育“只为夺金,而非惠民”的诟病一直不曾停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群众体育重视程度不高,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不够普遍,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在增强公民身体素质方面,全民健身运动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同时也是十分薄弱的环节。
加强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入手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成为必然。为了激励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又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条例》。
据了解,条例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明确了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权利;第二,强调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第三,结合不同人群,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第四,利用各类公共场所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大力推动已有体育设施开放;第五,规范全民健身服务,保障全民健身安全,推动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解读本条例时说,在立法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在组织方面,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组织公众从日常工作中抽出部分时间投身全民健身运动。二是在管理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明确管理责任,扩大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范围,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三是在安全方面,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确保公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安全。我们相信,条例的出台,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健身活动,保障公民个人的健身权利,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条例还特别针对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做出了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此外,条例对社会和家庭也提出了要求: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合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等应当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健身设施缺乏等问题,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由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二是要求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政府对此应当给予支持,并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三是规定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对该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人。
为加强对公民体育锻炼的指导,提高公民的科学健身意识,防止不适当运动给身体造成伤害,条例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国家对向公众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由体育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国家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保障公民在健身活动中的安全,减少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事故发生率,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以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明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需要取得许可,并规定了许可的条件和程序。三是明确体育主管部门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职责。
刘鹏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将在近期大力宣传条例,还将为条例制订相应的法规“释义”,以更好地让条例的执行工作落实到基层。未来,国家体育总局还将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对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条例的执法检查。《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以人为本,才能找回体育竞技的原始精神。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目前,我国大众的全民健身意识还不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才占总人口的28%左右。他认为,条例出台后,将能很大程度化解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有限的矛盾。
尽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力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是对于中国体育“只为夺金,而非惠民”的诟病一直不曾停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群众体育重视程度不高,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不够普遍,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在增强公民身体素质方面,全民健身运动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同时也是十分薄弱的环节。
加强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入手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成为必然。为了激励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决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又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条例》。
据了解,条例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明确了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权利;第二,强调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第三,结合不同人群,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第四,利用各类公共场所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大力推动已有体育设施开放;第五,规范全民健身服务,保障全民健身安全,推动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解读本条例时说,在立法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在组织方面,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组织公众从日常工作中抽出部分时间投身全民健身运动。二是在管理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明确管理责任,扩大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范围,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三是在安全方面,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确保公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安全。我们相信,条例的出台,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健身活动,保障公民个人的健身权利,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条例还特别针对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做出了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此外,条例对社会和家庭也提出了要求: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合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等应当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健身设施缺乏等问题,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由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二是要求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政府对此应当给予支持,并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三是规定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对该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人。
为加强对公民体育锻炼的指导,提高公民的科学健身意识,防止不适当运动给身体造成伤害,条例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国家对向公众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由体育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国家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保障公民在健身活动中的安全,减少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事故发生率,条例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要求以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明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需要取得许可,并规定了许可的条件和程序。三是明确体育主管部门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职责。
刘鹏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将在近期大力宣传条例,还将为条例制订相应的法规“释义”,以更好地让条例的执行工作落实到基层。未来,国家体育总局还将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对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条例的执法检查。《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以人为本,才能找回体育竞技的原始精神。